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患者,女性.29岁,因发现左颈侧肿物4年,颈前区肿大1年入院。入院时体查左颈侧可及一约2×2 cm包块,可活动,无压痛。双侧甲状腺Ⅰ度肿大,左甲状腺下极可及约3×2 cm包块,质中,无压痛,随吞咽上下移动。放射性同位素扫描示左甲状腺下极冷结节。B超示左侧甲状腺见3个实性光团,右侧未见异常。拟甲状腺癌于1993年3月17日  相似文献   

2.
甲状腺的毗邻复杂,有气管、食道、甲状旁腺,以及淋巴管、淋巴结,如果来源于邻近器官的包块与甲状腺关系密切,如粘连、压迫及推移均可影响诊断。本文收集本院1998年1月至2001年12月甲状腺外包块误诊甲状腺包块5例。  相似文献   

3.
李宝新 《中国乡村医生》2009,11(17):172-173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甲状腺囊实性包块的诊断价值及相关疾病的鉴别诊断要点。方法:72例甲状腺囊实性包块经手术、病理证实结果与彩色多普勒超声图像对照分析。结果:甲状腺囊实性包块多见于甲状腺腺瘤(简称腺瘤)及结节性甲状腺肿(简称结甲),并对比两者声像图特点。结论:甲状腺囊实性包块其周围组织回声,包膜、晕环、血流信号等的观察分析对腺瘤与结甲的鉴别诊断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4.
可调注射器手柄对肿块穿刺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对比观察应用自制细针穿刺的辅助装置可调注射器手柄的临床效果。方法 :应用注射器手柄对 1 0 74例包块性疾病进行穿刺 ,并与同一包块用直接注射器细针穿刺的效果进行分析 ,其中甲状腺包块 1 6 9例 ,乳腺包块 3 93例 ,其他部位包块 5 1 2例。结果 :注射器手柄组甲状腺包块病理细胞学检查阳性率为 89.94%,乳腺包块阳性率为 93 .89%,其他部位包块阳性率为 94.5 3 %;直接注射器组甲状腺包块阳性率为 71 .5 9%,乳腺包块阳性率为 6 9.46 %,其他部位包块阳性率为 72 .2 6 %。经卡方检验 ,均有显著性差异 (P<0 .0 5 )。结论 :使用注射器手柄辅助细针细胞学检查比直接用注射器细针阳性率高 ,且使用方便。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甲状腺良性包块应用经皮无水乙醇注射(PEI)技术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62例甲状腺良性包块患者,其中实性包块者36例、囊性包块26例,在超声引导下行局部无水乙醇注射治疗。结果:对于实性包块患者,PEI治疗后12月,包块体积由治疗前的(4.6±0.8)ml缩小到(1.4±0.4)ml(P<0.01),平均缩小70%,有效率和治愈率分别为64%与33%,临床疗效随时间的延长有明显提高的趋势。囊性包块患者治疗后包块容积由(6.5±1.9)ml减少为(0.7±0.3)ml(P<0.001),平均缩小近90%,有效率和治愈率分别为96%和80%;其中90%的实性包块进行了2次及以上治疗,而囊性包块患者中进行1次治疗的占81%。主要副作用为局部疼痛和轻度水肿。结论:超声引导无水乙醇注射治疗甲状腺良性包块的临床疗效显著,囊性包块更优于实性包块,且副作用少,不影响美观,对甲状腺功能无影响。  相似文献   

6.
<正>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29岁,因左颈前包块2月入院。2月前患者无意中发现左颈前有一包块,呈缓慢增大,不伴心悸、多汗、食亢、情绪烦躁等甲亢症状,不伴包块局部疼痛、皮肤发红、皮温高等化脓性感染症状。入院查体:稍消瘦,左颈前一类圆形包块,约3cm×4cm,质硬,无压痛,随吞咽上下移动。甲状腺同位素扫描示:左叶“冷结节”,测T_3、T_4、TSA、FT_3、FT_4等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探讨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甲状腺包块的疗效及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笔者对362例行甲状腺全切术的甲状腺包块患者的疗效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方法1996年1月。2002年2月间我科收治的362例甲状腺包块患者全部行甲状腺全切除术。本文对其疗效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本组患者中,术前诊断为甲状腺癌128例,甲状腺腺瘤362例无手术死亡,术后发生二侧并发症1例。结论甲状腺全切除术几乎是所有甲状腺癌和甲状腺某些良疾病的主要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8.
1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 26岁。 4年前发现左颈部胸锁乳突肌外下缘锁骨上一小指头大无痛性包块,约 2.0cm× 1.5cm大小,质软,表面光滑,活动。双侧甲状腺内未扪及结节,甲状腺彩色 B超无异常发现。行包块局部切除,见包块呈暗紫色,囊性,内有积液,病理报告为甲状腺乳头状癌Ⅰ级 (图 1)。术后 2年,在左胸锁乳突肌外上缘扪及 1.5cm× 1.0cm大小包块,性质同前次,双侧甲状腺内仍未扪及肿块及结节,甲状腺彩色 B超、 CT、 ECT均无异常。遂再次行包块切除,包块性质同前次。术中探查胸锁乳突肌周围未见肿大淋巴结,甲状腺无异常。病…  相似文献   

9.
经胸前皮肤切口内镜下甲状腺包块切除术的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经胸前皮肤切口内镜下甲状腺包块切除术的经验.方法回顾分析经胸前皮肤切口内镜下甲状腺包块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成功实施12例,无中转常规手术,颈部无疤痕,美容效果好,无严重并发症.结论经胸前皮肤切口内镜下甲状腺包块切除术是可行的,特别适合对美容有特殊要求的患者.  相似文献   

10.
张楠  付静静 《基层医学论坛》2013,(10):1308-1308,1320
目的探讨外科手术治疗甲状腺包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10年1月至今手术治疗甲状腺包块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无切口感染,未出现并发症,术后对大部分患者进行了随访,恢复均满意。结论外科手术切除甲状腺良恶性包块是可行的方法,可以明显缩短住院时间,增强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颈部包块诊新及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110例颈部包块患者的超声诊断结果,其中甲状腺内包块41例,颈部大血管性包块12倒,甲状腺、大血管之外软组织内包块57例,均经临床观察、手术或穿刺病检以及超声随访证实。结果超声诊断总符合率98.18%。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颈部包块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无创、可重复、方便、快:捷及准确性高等优点,可作为颈部包块性疾病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2.
甲状腺肉瘤罕见,近期我们遇到一例巨大甲状腺脂肪肉瘤,报告如下。 患者女,60岁,因颈前区包块进行性增大2月余入院。起始为右侧颈前区一蚕豆大小包块.随吞咽上下移动,包块进行性增大,且出现吞咽困难、声嘶,呼吸困难,右侧头痛,  相似文献   

13.
甲状腺核素扫描对诊断甲状腺癌转移灶有特异诊断价值。 病例介绍 女,29岁,因颈部右侧反复出现包块15年,左颞部肿块8年,伴头痛、呕吐1个月,于1985年1月18日入院。1970年颈部右侧出现肿块,次年手术切除。术后不久,甲状腺肿块又增大,1982年再次切除,术后当地医院诊断为“甲状腺囊肿”。此后该包块又再次出现,并渐增大。1977年左颞又出现局限性隆起,近1年来增大明显,且1个月来出现头痛,呕吐,并两次双手抽  相似文献   

14.
B超检查对甲状腺肿瘤有较高的诊断率。我们自1987年3月至1989年5月应用实时超声诊断仪诊断的甲状腺肿块56例,超声表现与手术、病理对照分析如下。 1 资料和结果 本组共56例,男、女各28例;年龄9~68岁,平均45.9岁。29例超声表现甲状腺包块边界清楚,形态规则,圆形或椭圆形,其中11例内  相似文献   

15.
病例:周某某,女,13岁。因颈前区包块1年多、声嘶4个多月收入院。 T36℃、P100、R20、BP110/60,发育营养中等、神清合作。颈前区平甲状软骨右侧见一无红肿包块,约3×2×1.5cm大;质中等;无压痛;表面光滑无结节;其上未闻及血管杂音。气管居中,包块随吞咽上下活动。余(一)~(131)I甲状腺扫描:甲状腺位置、大小、形态、放射性分布均无异常。因考虑恶性肿瘤可能性,故在乙醚全麻下行甲状腺右叶全切术。术中见包块位于胸骨舌骨肌腹内,在分离切除时破裂,流出淡红色粘稠液体约20ml,包块组织病检:甲状腺舌管囊肿。甲状腺舌管囊肿因胚胎发育过程中甲状腺舌管未闭合所致,多位于颈中线从舌盲孔到甲状腺下缘任何地方均可遇到,但偏向一  相似文献   

16.
患者,女性,40岁,因左髂骨包块4月,伴下肢活动受限,及左胸壁包块1月入院。查体:慢性病容,贫血貌,表浅淋巴结不大,甲状腺不大,左第6肋脏中线直径4cm包块,胸6、7棘突直径4cm包块,左骼骨翼直径6cm包块,表面光滑、硬、压痛,余米见异常。辅助检查:血常RBC2.8×10/LHB86g/LX线左第6肋、左骼骨、左股骨颈等均见多发性、溶骨性骨质破坏。B超肝第4、8段分别见直径6cm和7cm低回声肿块。彩超:甲状腺(一)。核素扫描,甲状腺未见异常。人院后切除左骼骨包块病检,为多发转移性癌,似滤泡状组织。遂行免疫组化检查,甲状腺蛋白(*…  相似文献   

17.
病人,女,38岁。1周前无意中发现右侧颈部包块,约蚕豆大小,轻压痛。体检:右颈部甲状腺可触及一大小约2cm×1.5cm包块,质地均韧,边界尚清,光滑,可随吞咽上下移动。听诊包块上未闻及血管杂音,双侧颈部未触及肿大淋巴结。彩超提示:(1)右侧甲状腺低回声包块,腺瘤可能;(2)右侧颈部淋巴结肿大。喉镜检查提示:慢性咽炎。临床诊断:(1)右侧甲状腺腺瘤;(2)右颈部淋巴结肿大。  相似文献   

18.
<正> 例1,女,36岁。发现颈部两侧各有一包块半年余,虽无不适,但包块逐渐增大。经平度市人民医院确诊为甲状腺瘤,拟手术摘取,患者因怕手术来我院就诊。查:患者颈部两侧各有5×5cm包块,局部无红、热,无压痛,质中,边缘较清,吞咽时包块随甲状腺上下移动,诊断:甲状腺腺瘤。似方:薏苡20克,土茯苓20克,金银花20克,野菊花10克,蒲公英10克,紫花地丁10克,旋复花10克,甘草3克,水煎服,每日1剂。眼药3天后复诊,包块明显缩小。守原方另加鸡内金10克,又投3剂,包块完全消失,随访  相似文献   

19.
甲状腺肉瘤罕见,近期我们遇到一例巨大甲状腺脂肪肉瘤,报告如下。患者女,60岁,因颈前区包块进行性增大2月余入院。起始为右侧颈前区一蚕豆大小包块,随吞咽上下移动,包块进行性增大,且出现吞咽困难、声嘶,呼吸困难,右侧头痛,最后因不能进食入院。体检:颈前区...  相似文献   

20.
甲状腺结核1例报告刘西林,耿少卿莱芜钢铁总厂医院病理科关键词结核,甲状腺/病理甲状腺结核很少见,我们于1993年5月24日遇到1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女,44岁。因颈前包块3年余以甲状腺肿瘤入院。该患3年前无意中发现颈前有一花生米大小的包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