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中风病针灸治法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目前针灸治疗中风病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中、西医关于本发病机制的新认识,提出了解毒通络的针灸治法。初步认为,中风的主要病机为“毒”损脑络。拟定解毒通络为主,辅以调控理脏腑、疏筋活血的病机治法;该法阳经、阴经合用,并重视奇经八脉治法;主穴如丰隆、大椎、内关、百会,辅穴如肾俞、支沟、合谷、足三里、三阴交;结合病情施以补泻手法,但以“泻”为主。  相似文献   

2.
急性中风发病后,常伴有发热,其中出血性中风约占80%~90%,缺血性中风约占40%左右。本文旨在探索中风病发热的病机与治疗方法,不当之处,欢迎批评指正。 1 病机 1.1 气郁化热化火,情志不遂,恼怒抑郁,或情绪激动,为本病之常见诱因。情志之变,肝气内应,肝失疏泄,气机逆乱,气郁化热化火,火热内炽,外发高热。《冷庐医话》说:“盖郁未有不病火者,火未有不由郁者也”。 1.2 痰瘀化热 痰瘀痹阻为中风病之主要病机之一。  相似文献   

3.
论述了李东垣所述阴火的病因病机及其治法特点。认为饮食、劳役、七情因素导致脾气虚弱,清阳下陷,变为湿浊而郁遏下焦,湿浊引动相火,导致阴火上冲。脾胃气虚为本,阴火冲扰上、中、下三焦为标。阴火上扰胃脘、心、肺、体表肌腠等部位,演化为相应部位本虚标实的火热邪气而损伤元气。治疗以甘温益气、升阳治本为主,兼滋阴降火,佐用清热利湿之法。  相似文献   

4.
对中风病古代文献进行梳理,发现中风病的描述最早见于《黄帝内经》,东汉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最早提出"中风"病名,隋唐将中风、风癔、风偏枯等归为中风,元代王履首次分为"真中风"与"类中风"。对中风病病因病机的认识经历了一个发展的过程,可归纳为风邪致病、火邪致病、痰湿致病、血瘀致病、因虚致病,证候常非单独存在,而是互相兼见。中风病治法也历经了一个探索完善过程,概括有祛风通络法、通腑泄热法、镇肝熄风法、涤痰化浊法、活血化瘀法、滋补肝肾法与扶正祛邪法等。  相似文献   

5.
中风又名卒中,因其起病急骤,证见多端,变化迅速与风善行数变的特征相似,故以中风名之。有关中风的记载始见于《内经》,其病名有大厥、薄厥、扑击、偏枯、痱风等。中风病名最早见于《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其曰:"夫风之为病,当半身不遂,或臂不遂者,此为痹,脉微而数,中风使然"。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在有关虚证的病机及其治法问题上,一直认为虚可导致人体脏腑功能减退,防御能力低下,治疗以“虚者补之”为原则,具体以补五脏气血阴阳为法。笔者认为,这仅是虚证病机及其治法的一个方面,而实际上,虚证尚有深层次的病机及其特点,治疗上也有其针对性。兹就这一问题探讨如下。14证的病机特点众所周知,精气血津液是构成人体和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其盛衰直接关系到人体的强弱。而影响正气强弱的因素,包括外感、内伤及久病正气不复等,都可损伤人体的精气血津液,日久形成如《素问·通评虚实论》所说的“精气夺则虚”。若…  相似文献   

7.
阴虚是人体内具有滋润、濡养作用的精微物质匮乏的一种病理状态,它可以表现在机体的不同方面,有作用不同的精、血、津、液的阴虚之分,又有在病位不同的肝、心、脾、肺、肾阴虚之别.目前对于中医古籍文献中的阴虚治法探讨较少,且各家观点不一.本文根据阴虚的不同病机特点,将阴虚治法分为脏腑阴虚治法、精血津液阴虚治法和其他阴虚治法三个大...  相似文献   

8.
《黄帝内经》认为汗是由人体阳气蒸化阴液经玄府排泄而成,来源于水谷精微所化的津液,与血液、脏腑关系密切;其排泄受多种因素影响,特别是卫气的调控。而汗出异常的病因病机繁多,如六淫邪气、情志内伤、饮食失宜、劳逸失度等。历代医家认为汗出异常与中风病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汗出异常是中风病的先兆症状,也是其常见症状,可见于中风病的各个阶段。而从中医角度阐释汗出形成的机制以及汗出异常在中风病发生发展中的意义,可为中风病的预防及治疗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9.
中风病因病机特点浅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0.
糖尿病合并缺血性中风基本病机及治法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 气阴两虚和瘀血阻滞是基本病机 缺血性中风是消渴病的并发症,而且多发生于消渴病的后期,两者在病机上存在着以消渴病机为基础的转化规律。消渴病的基本病机为阴虚燥热,初期以燥热为主,燥热伤阴,渐致阴虚,后期则损及肾阴,以阴虚为主,兼有气虚。消渴病合并缺血性中风之气阴两虚是由消渴病阴虚燥热病机发展而来。若阴虚,则虚火煎熬阴血,瘀阻脑络发为缺血性中风;或气虚无以行血,血停为瘀,阻滞脑络发为缺血性中风,阴虚与气虚同时存在共同导致瘀血阻滞脑络而发病。瘀血既是消渴病最常见的病理产物,同时又是缺血性中风最直接的原因,因此笔者…  相似文献   

11.
传统的针灸疗法对中风引起的半身不遂轻症效果较好,但对半身不遂的典型症状如足尖下垂等的治疗效果不佳.通过多年临床实践,笔者发现了对此症效果显著的新穴及奇穴,并在传统选穴的基础上,将中西医相结合,采用电针疗法并取得疗效.在过去的5年中,笔者治疗了约千例中风病患者.对于发病在1个月以内的足尖下垂治愈率超过80%.  相似文献   

12.
《辽宁中医杂志》2017,(11):2391-2394
目的:系统整理古代急症灸法文献,为现代临床急症用灸提供理论基础和方法借鉴。方法:通过参阅大量古代文献,对急症灸法的源流、特点、常用方法和作用机理进行归纳整理。结果:急症灸法始于秦汉时期,经过历代医家不断地发展,至明清时期达到鼎盛,其应用特点为:以经穴为主,根据艾炷的尺寸、壮数、患者的感觉及发灸疮把握灸量,常用的方法有直接灸、间接灸、艾卷灸及天灸,多用于外科疮疡类急症。结论:灸法是古代主要的急症救治措施,可以为现代临床急症用灸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及方法借鉴。  相似文献   

13.
古代医家在长期的治伤实践中 ,积累了丰富的正骨经验 ,创立了独特的正骨理论 ,并一直指导着今天的临床实践 ,为国内外医家所重视 ,探讨其正骨特色有重要意义。1 无痛原则古代医家正骨经验的第一要旨是无痛原则。《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下称《正骨心法要旨》)谓 :“法之所施 ,使患者不知其苦 ,方称为手法也。”回回医生编撰的《回回药方》也认为 :“又凡骨损折并脱出 ,要扯或栓 ,皆须酌中 ,不令生一等疼。”其减轻术中疼痛的方法主要是使用麻药。《世医得效方》载 :“骨节损折 ,肘臂、腰膝出臼蹉跌 ,须用法整顿归元 ,先用麻药与服 ,使…  相似文献   

14.
15.
整理古今"逆流挽舟"法相关资料,从逆流挽舟法溯源、发展、现代运用以及喻嘉言逆流挽舟法代表方败毒散体现的治法,分析总结逆流挽舟法的发展特点,揭示该法方剂配伍法则,为临床应用此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尝试解决中医药领域存在的古今概念差异、词义模糊、同义词、一词多义的问题,为利用古籍知识提供便利,进一步为中风病康复学科发展提供术语支撑.方法 以中风病康复为切入点,收集中风病康复古今的概念、术语、词串等,确定领域的关键概念,解析概念并分析领域中存在的语义关系,将分散的中风病康复知识有序组织起来,采用本体技术探索中风病康复术语库的构建方法.结果 通过收集中风病康复古今的概念、术语、词串等,应用本体构建工具尝试性建立小型古今术语库并可以对术语库进行查询与图形化显示.结论 本体作为形式化的知识表示体系,是构建领域知识的有效方法,有利于中风病康复领域古今概念的沟通,对中医药领域隐性知识的挖掘、发现与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消渴的古代针灸治疗特点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应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对93种古医籍所载有关针灸治疗消渴内容进行整理研究,并从循经取穴、辨证取穴、分部取穴及刺灸法的特点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CT定位围针刺法治疗中风的疗效。方法: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共纳入11项研究、945例中风患者。结果:CT定位围针刺法治疗中风有降低残疾率的趋势,疗效方面优于对照疗法。结论:CT定位围针刺法治疗中风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9.
为探索对古代中医药知识进行有序推荐的方法,并给出推荐依据。课题组借鉴史常永在《实用中医文献学》所提的“以人类书”古籍著录方法,对古代中医药知识的评价,采取先通过评价医学知识创造者的“人”,来实现对所创造知识评价的目的;并以“人”的评价要素,构建“医家评价要素模型”以推送知识。“以人类书”启发我们,一者解决了不同学派知识比较所产生的偏移问题;二者解决了长期以来对知识内容无方法予以评价的学术问题。对于古代医学人物的评价,课题组在基于回顾性研究,即基于历代正史、方志、医家传记、医案、医学人物词典等公允文献记载的基础上,研究归纳总结出针对医家人物评价的要素,并形成一个关于人物评价的基本构建模型。  相似文献   

20.
武当地区道医药特色诊疗及药用植物资源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武当地区药用植物资源进行调查,为合理开发药用植物资源提供参考;了解道医的起源和发展,特色诊疗方法,溯源扩充民族医药理论体系.方法 实地调查采访、标本采集鉴定、问卷调查、查阅文献等.结果 道医在诊断方法上,极为重视望、闻、问、切四诊合参;在治疗过程中则尤其强调心理调节;武当地区拥有中药资源的种类达2158种,其中,常用中草药品种近600种,道地药材近百种.结论 道教医药具有自己的诊疗特色,应发扬光大;武当地区药用植物资源丰富,但多种野生品种已濒临灭绝,应合理开发资源,达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