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刘阳  张昊  余伟  胡图强  汤伟伟 《口腔医学研究》2021,37(11):1042-1047
目的:探讨大黄素对人口腔鳞状细胞癌CAL-27及SCC-15的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的大黄素处理CAL-27及SCC-15细胞,使用CCK-8法检测其增殖活性,根据结果计算不同作用时间细胞抑制率为50%时对应的药物浓度(IC50);划痕实验、Transwell侵袭实验分别检测大黄素对两种细胞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大黄素对细胞中金属基质蛋白酶-2(MMP-2)和金属基质蛋白酶-9(MMP-9)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实时定量PCR(qRT-PCR)检测大黄素对细胞中MMP-2和MMP-9 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不同浓度的大黄素均可抑制CAL-27和SCC-15细胞的增殖能力(P<0.05),且呈时间-浓度依耐性;与对照组相比,大黄素可明显降低两种细胞划痕的愈合率和侵袭细胞数(P<0.05),具有浓度依耐性;与对照组相比,经大黄素处理的两种细胞中MMP-2和MMP-9 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明显下调(P<0.05).结论:大黄素在体外可以显著抑制人OSCC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其作用可能与下调MMP-2、MMP-9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
施琳  韩菲  张劲涛  乌新林 《口腔医学》2012,32(6):333-335,346
目的 初步探讨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与口腔鳞状细胞癌(鳞癌)细胞生物学特性关系。方法 体外培养口腔鳞癌细胞株KB和FaDu细胞,MTT法比较2种细胞的增殖活性,基质胶侵袭实验和划痕实验检测比较2种口腔癌细胞的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差异,免疫组化SP法检测细胞中OPN的表达。结果 KB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均高于FaDu细胞,两种细胞中均有OPN的表达,KB的表达量高于FaDu。结论 口腔鳞癌细胞株KB和FaDu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差异可能与其OPN表达差异有关,高表达OPN的KB细胞株可以作为体外研究口腔鳞癌中OPN基因作用的实用细胞株。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周期性张应变对人牙周膜细胞(human periodontal ligament cells,hPDLC)迁移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为进一步了解机械力对hPDLC功能的影响提供资料.方法 应用FX-4000T细胞应变加载系统,对体外培养的hPDLC施加周期性张应变,牵张幅度分别为10%和20%,加载时间为6 h和24 h,频率均为0.1 Hz,以未加载的静态细胞作为对照组,应用划痕法观察hPDLC的迁移,蛋白质印迹法检测hPDLC的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9,MMP-9)的表达变化;用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ERK)的特异性抑制剂PD98059预处理hPDLC后,在0.1 Hz、10%幅度条件下,加载6 h,检测细胞p-ERK1/2和MMP-9表达的变化.用细胞迁移划痕法观察加载10%和20%幅度张应变,观察24 h后PD98059和MMP家族的抑制剂强力霉素(doxycycline,DOX)对hPDLC迁移的影响.结果 细胞迁移划痕实验结果显示,牵张幅度和加载时间均可显著促进细胞迁移.与静态组相比,施加牵张幅度分别为10%和20%的张应变6 h后,hPDLC迁移变化不明显,但加载24 h后,10%和20%幅度的张应变均显著促进了hPDLC迁移(P<0.05),细胞迁移率分别为(45 ±8)%和(66±14)%,且20%比10%幅度牵张对细胞迁移的促进作用更显著(P<0.05).蛋白印迹法结果显示,周期性张应变促进了hPDLC的MMP-9表达.牵张幅度对细胞MMP-9的表达有显著影响(P<0.05),但加载时间对细胞MMP-9的表达无显著影响.ERK1/2的抑制剂PD98059不仅可以明显抑制张应变诱导的p-ERK1/2活化,而且可通过ERK信号通路明显抑制张应变诱导的细胞MMP-9表达.细胞迁移划痕实验还证实,加载幅度分别10%和20%的张应变24 h后,抑制剂PD98059和DOX均能有效抑制周期性张应变诱导的hPDLC迁移.结论 周期性张应变可通过激活hPDLC的ERK信号通路,促进细胞的MMP-9表达,从而诱导体外培养的hPDLC迁移.  相似文献   

4.
目的: 体外评价可利霉素对口腔鳞状细胞癌的抗肿瘤活性。方法: 梯度浓度可利霉素分别处理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HN6/HB96细胞系),采用CCK-8试剂盒检测细胞增殖,绘制生长曲线;采用划痕实验分析细胞迁移能力;采用平板克隆形成实验分析细胞克隆形成能力;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采用 SPSS 18.0 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可利霉素浓度依赖性抑制HN6/HB96的体外增殖,随着药物浓度增加,细胞迁移和克隆形成能力显著下降(P<0.05);可利霉素使处理过的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G1期比例显著升高,S期和G2/M期比例显著下降,细胞周期阻滞于G1期(P<0.001)。可利霉素诱导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凋亡,随着药物浓度增加,细胞凋亡率显著上升(P<0.01)。结论: 可利霉素体外抑制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的生物学活性,为可利霉素用于口腔鳞状细胞癌的治疗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SETDB1通过SOX7甲基化抑制口腔癌上皮-间充质转化(epithelial 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迁移和侵袭机制。方法:应用qRT-PCR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口腔癌KB细胞和口腔黏膜上皮ATCC细胞中SETDB1和SOX7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构建SETDB1 si-RNA,以脂质体介导法转染口腔癌KB细胞。siRNA-SETDB1为实验组(si-S),siRNA空载体为阴性对照组(si-N),未转染KB细胞为空白对照组(NC)。qRT-PCR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SETDB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验证转染效果;焦磷酸测序检测SOX7甲基化水平。Western印迹法检测N-钙黏蛋白(N-cadherin)、Vimentin、β-catenin和Slug蛋白表达,MTT法检测细胞存活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划痕愈合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采用SPSS 21.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Rt-qPCR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结果显示,si-S组SETDB1 mRNA和蛋白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胆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2(SREBP2)在口腔鳞癌(OSCC)中的调控机制,通过敲低和过表达SREBP2,分析其对口腔鳞癌细胞CAL27增殖、迁移、侵袭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实时定量反转录PCR(qRT-PCR)检测SREBP2在OSCC中的表达量。构建siRNA和过表达质粒并转染 CAL27细胞,通过细胞计数(CCK-8)实验和EdU染色检测细胞增殖能力,Annexin V-FITC/PI双染实验检测细胞凋亡水平,划痕愈合和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侵袭能力,通过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SREBP2调控MVA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的改变。数据使用Graphpad 5.0软件绘图,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 SREBP2在50对口腔鳞癌组织和OSCC细胞系中表达较正常对照组显著降低。敲低及过表达实验表明,SREBP2表达的变化影响OSCC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并通过MVA信号通路影响OSCC的发展。结论: SREBP2在OSCC中抑制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并促进凋亡。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1064 nm Nd:YAG激光对口腔鳞癌CAL-27细胞迁移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鳞癌CAL-27细胞,取处于对数生长期的细胞接种于24孔板中并继续培养24 h,分0、120、240、360、480 s五组接受激光照射,对应剂量为0、44.4、88.8、133.2、177.6 J/cm~2,划痕后分别于0、12、24、48 h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划痕变化并拍照,以研究激光照射对细胞迁移影响。结果低剂量激光照射后细胞划痕区域愈合程度提高,而高剂量激光照射后,细胞划痕区域愈合程度降低。结论低剂量Nd:YAG激光照射对鳞癌CAL-27细胞迁移有一定促进作用,而高剂量Nd:YAG激光照射则会对鳞癌CAL-27细胞的迁移产生明显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和芦荟333对细胞生长的影响,并观察基于医用胶的芦荟液-EGF复合药膜促进实验性口腔黏膜溃疡愈合的作用,为制备新型口腔复合膜提供实验依据。方法:用MTT法分别检测不同浓度芦荟和(或)表皮生长因子在体外对3T3细胞增殖的影响,并确定最佳应用浓度。之后建立大鼠的口腔黏膜溃疡模型,观察医用胶联合EGF和芦荟液对黏膜溃疡的治疗效果。结果:①EGF在0.1~10ug/L浓度范围对3T3细胞作用24h呈抑制生长作用;48h和72h时EGF对细胞作用无显著差异。②芦荟液汁对333细胞生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选择芦荟液汁1:100稀释,作为动物实验的给药剂量。③10ug/LEGF对芦荟促进3T3细胞生长有协同作用。④EGF+芦荟、EGF+芦荟和医用胶组用于小鼠口腔黏膜溃疡治疗效果显著,同时EGF+芦荟和医用胶组具有给药次数少,愈合效果显著的特点。结论:EGF、芦荟和医用胶复合药膜可明显促进实验性口腔黏膜溃疡愈合,具有一定的临床实用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SDF-1/CXCR4生物轴对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 采用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能力.通过趋化实验观察细胞的侵袭迁移能力.结果 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在SDF-1作用下增殖反应明显增强,CXCR4抗体可明显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P<0.05).趋化实验显示SDF-1可诱导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发生明显迁移,经50μg/ml CXCR4抗体孵育后,SDF-1介导Tca8113细胞的这种侵袭能力明显减弱(P<0.05).结论 CXCR 4/SDF-1受体配体系统可介导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在癌细胞向颈部淋巴结转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干扰SDF-1/CXCR4的相互作用有可能成为治疗口腔鳞状细胞癌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从体外细胞水平研究二甲双胍对口腔鳞癌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可能的机制和潜在价值。方法:复苏培养口腔鳞癌细胞系SCC4和CAL27,选用含不同浓度(0、2、5、10、20 mmol/L)二甲双胍培养基处理培养SCC4和CAL27细胞,CCK-8法测定细胞活性。选定二甲双胍低细胞毒性浓度后采用细胞平板克隆、细胞划痕实验测定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明胶酶谱法测定口腔鳞癌细胞的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2/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2/9,MMP-2/9)的外分泌能力,免疫印迹法对口腔鳞癌细胞内与上皮-间充质转化(epithelial mesenchymal transition, EMT)相关的蛋白表达情况进行测定。结果:低细胞毒性浓度的二甲双胍对口腔鳞癌细胞体外增殖和迁移有显著抑制作用(P<0.05)。二甲双胍能够显著抑制口腔鳞癌细胞的外分泌MMP-2/9的能力(P<0.05)。二甲双胍能显著调控口腔癌细胞中EMT相关通路标志蛋白的表达(P<0.05),抑制其信号转导。结论:二甲双胍可通过下调MMP-2/9外分泌和调控EMT相关信号转导抑制...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siRNA沉默口腔癌耐长春新碱细胞株KB/VCR细胞COX-2基因后,对KB/VCR细胞增殖及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将KB/VCR细胞分为COX-2 siRNA组、阴性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采用RT-PCR检测各组细胞COX-2 mRNA的表达,蛋白印迹法检测COX-2蛋白的表达,MTT法检测各组细胞的生长抑制率,Transwell小室测定各组细胞侵袭能力的变化。结果:COX-2 siRNA组细胞的COX-2蛋白和mRNA的表达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P<0.01)。COX-2 siRNA组细胞的生长抑制率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P<0.01)。COX-2 siRNA组细胞的侵袭能力也明显降低。结论:COX-2 siRNA能特异性沉默KB/VCR细胞的COX-2基因,使KB/VCR细胞生长得到抑制,并减弱其侵袭能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酪氨酸蛋白激酶抑制剂Genistein(4',5,7-三羟基异黄酮)对人唾液腺腺样囊性癌细胞株SACC-83的体外抗增殖作用及其对细胞增殖周期的影响。方法:用Genistein处理体外培养的SACC-83细胞,采用MTT检测法计算细胞存活率,显微照相记录细胞生长状态及形态学的改变,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周期,AnnexinⅤ/PI法定量检测细胞凋亡,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对结果进行统计方差分析。结果:Genistein对SACC-83细胞有一定的抗增殖作用,且当其作用到一定时间、达到一定的浓度后,该作用与浓度及时间呈依赖关系;细胞形态发生改变,体积缩小,悬浮细胞逐渐增多;SACC-83细胞经220μmol/LGenistein作用3d,其生长受到明显抑制,阻断细胞生长于G2/M期,并明显诱导细胞凋亡(P<0.01)。结论:Genistein可以显著抑制人唾液腺腺样囊性癌细胞株SACC-83的生长,阻断细胞周期于G2/M期,并诱导细胞凋亡;提示酪氨酸蛋白激酶在唾液腺腺样囊性癌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细胞信号转导抑制因子1(SOCS1)基因对人口腔癌细胞增殖、周期及体外侵袭生物学功能的影响。方法:Western blotting及实时定量PCR验证人口腔癌细胞系KB中基因SOCS1的干扰效果;MTT法检测细胞增殖;应用Transwell侵袭小室模型观察口腔癌细胞的侵袭能力;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的分布情况。结果:SOCS1干扰片段显著降低口腔癌KB细胞SOCS1基因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抑制SOCS1表达后,细胞体外侵袭能力明显下降(P<0.05),且转染72 h后KB细胞数量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5);干扰KB细胞SOCS1基因表达,使G0/G1期细胞数目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而S、G2/M期细胞数目显著少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干扰人口腔癌细胞株KB中的SOCS1基因表达后,KB细胞增殖、体外侵袭能力减弱,细胞分裂受到抑制。  相似文献   

14.
Genistein对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生长及Survivin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酪氨酸蛋白激酶抑制剂Genistein对人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株SACC- 83细胞增殖及Survivin表达的影响。方法以不同浓度Genistein作用于SACC- 83细胞不同时间后,用MTT法分析细胞的生长增殖,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用Western印迹分析及电泳凝胶成像分析软件定量检测Survivin的表达。结果Genistein对SACC-83细胞有一定的抗增殖作用,且当其作用到一定时间达到一定的浓度后,该作用与浓度及时间呈依赖关系;SACC- 83细胞经220 μmol/L Genistein作用3 d其生长明显受到抑制,并显著诱导细胞凋亡(P<0.01),同时伴有抗凋亡蛋白Survivin的表达下调。结论Genistein能明显抑制人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株SACC- 83细胞生长并诱导凋亡;Survivin的表达减少可能是Genistein诱导凋亡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5.
本实验采用PKC抑制剂Staurosporine作用于SACC-83系,观察对P21ras、c-myc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Stauroporine可明显降低H-ras、c-myc表达程度(p<0.01),这提示PKC对ras、c-myc基因表达具有调控作用,PKC抑制剂可能通过调控癌基因的表达来表现抗肿瘤作用的.  相似文献   

16.
两种干扰素抗Tca8113、ACC—M体外增殖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干扰素α和干扰素γ分别对舌鳞状细胞癌(Tca8113)和腺样囊性癌(ACC-M)直接抗癌作用及抗癌特异性.方法采用MTT法和集落法(HTCA),分别检测两种干扰素对Tca8113、ACC-M及L929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结果1000U/ml干扰素α、干扰素γ对Tca8113细胞生长抑制率分别为(45.4±4.1)%,(45.9±5.4)%;集落形成抑制率分别为(52.0±2.9)%,(54.6±4.1)%;对ACC-M细胞生长抑制率分别为(23.1±2.1)%,(26.5±1.3)%;集落形成抑制率分别为(26.2±2.0)%,(27.3±1.8)%.两种干扰素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种细胞系(株)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1000U/ml干扰素α、干扰素γ对L929细胞生长抑制率分别为(3.9±1.1)%,(4.1±0.7)%,与Tca8113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种干扰素均有较好的抗癌作用特异性.结论干扰素α、干扰素γ对舌鳞状细胞癌有较强的直接抗癌作用和较好的抗癌特异性,但对腺样囊性癌抑制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研究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gingivalis, P. gingivalis)和具核梭杆菌(Fusobacteriumnucleatum, F. nucleatum)感染对KB细胞的细胞周期和炎症因子分泌的调控,初步探讨牙周细菌感染对口腔鳞状细胞癌进展和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 建立P. gingivalisF. nucleatum单独或联合感染KB细胞模型,透射电镜观察细菌感染细胞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变化,酶联免疫法检测IL-6和IL-8蛋白分泌水平。结果: P. gingivalis联合F. nucleatum感染KB细胞8 h抑制细胞周期进程,感染24 h后加速细胞周期进程;P. gingivalis联合F. nucleatum感染促进KB细胞分泌IL-6和IL-8,并且有时间和F. nucleatum浓度依赖性。结论: 牙周致病菌之间的联合作用更能促进口腔鳞状细胞癌的发展及免疫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8.
The current study investigated the capacity for tumor factors secreted by head and neck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HNSCC) cell lines, KB, KB16, and HEP, to induce the secretion of various cytokines from 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 (PBMCs). PBMCs were isolated from blood samples collected from six healthy volunteers and these cells were incubated for 6, 24, 48, or 72 hours in the presence of 50% conditioned medium collected from cultured cell lines pretreated with, or without, stimulants such as phytohemagglutinin (PHA) or lipopolysaccharides (LPS). Aliquots of each supernatant were then assayed for levels of IFN-Γ,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 TNF-α, and IL-4 using 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s (ELISAs). Data collected were analyzed using Student's t-test, an ANOVA test followed by Tukey's test, and tests of Pearson's Correlation. PBMCs cultured with KB16-conditioned medium produced the highest levels of IFN-Γ. VEGF was also detected in conditioned media collected from all of the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SCC) cell lines used, and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VEGF levels between control and KB- or KB16-conditioned media was observed. TNF-α was secreted by all PBMC groups within 6 hours of receiving conditioned media, and these levels increased up to the 24 hour timepoint, after which levels of TNF-α stabilized. In contrast, none of the supernatant samples contained detectable levels of IL-4. In combination, these data suggest that direct contact between fresh human PBMCs and conditioned media from tumor cells induces the secretion of TNF-α and VEGF by PBMCs, and this represents an initial angiogenic response.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槲皮素对人腺样囊性癌细胞系ACC-M增殖和凋亡的作用,探讨槲皮素影响ACC-M细胞凋亡的可能机制。方法 采用CCK-8 法检测不同浓度的槲皮素对ACC-M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并计算抑制率,计算IC50;流式细胞术检测 ACC-M细胞凋亡率和细胞周期分布;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 ACC-M细胞中Survivin mRNA的表达。采用SPSS 20.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槲皮素抑制 ACC-M细胞增殖的作用明显,且呈浓度依赖性,IC50为151.12 μmol/L(P<0.05);Annexin V/PI 双染法检测显示,槲皮素能够诱导ACC-M细胞凋亡,且与剂量、时间呈正相关(P<0.05);PI染色法检测显示,槲皮素主要作用于 G2/M 节点,能将细胞特异性地阻滞于 G2/M 期;RT-PCR检测显示,随着药物浓度增加,ACC-M细胞中Survivin mRNA的表达水平均呈不同程度的降低,200 μmol/L 槲皮素可显著抑制Survivin mRNA的表达。结论 槲皮素能够抑制ACC-M细胞增殖,诱导其凋亡,且呈时间-剂量依赖性。槲皮素可能通过下调Survivin的表达水平而发挥抗腺样囊性癌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平阳霉素引发细胞凋亡与MAPK信号转导通路的关联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平阳霉素引发细胞凋亡与分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家族(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信号转导通路的关联性。方法 采用Western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分裂原激活蛋白激酶的表达。结果 平阳霉素作用KB细胞,随作用时间延长或药物浓度增加,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的表达越不明显;而p-38MAPK蛋白激酶的表达无明显变化。结论 平阳霉素引发细胞凋亡与分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家族信号转导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