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阐述亚健康状态及"未病学"的概念,以及防治亚健康状态与中医"治未病"思想的关系,体现出防治"亚健康"与中医"治未病"的医学思想不谋而合。进一步就亚健康思维与中医"治未病"医学思想的契合点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中医"治未病"干预亚健康的优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的健康理念,赋予了"亚健康状态"的新思维.无器质性病变、动态的、明显的"六高一低"的发展趋势是"亚健康状态"的特点.中医"上工治未病"思想与现代亚健康新思维十分契合,中医"治未病"之"善诊"三法和"善治"五法,体现了中医药干预亚健康的独特优势.  相似文献   

3.
浅析亚健康与中医的"未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认为,将临床亚健康所涉及的症状以个体发病规律进行总结,按中医舌脉之象、症状属性、阴阳变化、脏腑特征等进行整合,则常见的亚健康状态可以说就是排除疾病状态的中医异常体质状态,即中医"治未病"理论中的"未病"状态.  相似文献   

4.
肖芸 《养生月刊》2008,29(4):318-319
近年来的调查证明,大多数人都生活在"亚健康"状态,而造成人们"亚健康"的根本原因,就是心理问题.现实生活使人们的"心病"不断增多,但"求医问药"却不甚方便.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运用中医"治未病"方法调治亚健康状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0例亚健康状态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50例.①中医"治未病"调治观察组以中医理论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理论原则,进行个体化中医治未病健康干预等调适;②六味地黄丸对照组进行口服六味地黄丸治疗;③维生素B1对照组进行口服维生素B1治疗;通过1年的治疗.观察3组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对"亚健康"状态人员治疗总有效率为92%,明显高于六味地黄丸对照组的78%;观察组与六味地黄丸对照组在对调治亚健康状态人员血脂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体重方面有显著性差异.观察组对改善疲倦、失眠、头晕、心烦、便秘的影响与维生素B1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中医"治未病"调治亚健康状态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亚健康是介于健康与疾病间的"第三种"状态,在生理与心理上均出现不适,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壮医认为,"毒"是引发亚健康的外在因素,"虚"是引发亚健康的内在因素,"毒""虚"的相互作用导致了亚健康的发生发展.文章在壮医"毒虚致病"理论的指导下,根据调气、解毒、补虚的原则灵活运用壮医未病先防的方法,从"调摄饮食,顾护'三道'...  相似文献   

7.
"膏肓俞、四花穴"应用贺氏"强通法"治疗亚健康状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亚健康属于人体的阴阳失衡,笔者在临床中应用贺氏"强通法"于膏肓、四花穴(膈俞、胆俞)治疗亚健康状态6例,以达去瘀生新,补虚泻实的作用,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文章阐述了中医对"亚健康状态"的认识,肯定了中医药在亚健康状态调治方面的贡献,并阐述了笔者对于今后中医药治疗亚健康状态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治未病"学术思想对防治亚健康状态的指导意义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分析了造成亚健康状态的原因,阐述了中医“治未病”思想与防治亚健康状态的关系及其对防治来健康状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通过古代文献的研读和分析,就中医对亚健康状态的认识观进行了讨论,认为古代文献中"未病"之论载奠定了亚健康状态的中医理论基础,而中医致病的"三因学说"符合亚健康状态之形成,"治未病"思想则成为中医干预亚健康的重要治则,"治未乱"方法是亚健康"防变"的保健举措。中医对亚健康认识观为当今亚健康中医理论与方法的研究提供了基础和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中医药对亚健康状态的干预具有独特优势和特点.以此为背景,本文从辨证论治、中草药与中成药的应用、药膳和药浴等方面概述了亚健康的中医约干预方法.同时围绕亚健康的综合干预、重视亚健康个体的体质因素等问题展开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神疲乏力、心悸气短、自汗、畏寒肢冷、心悸胆怯等都是中医阳虚的证候表现,亦是亚健康状态相关临床表现,根据中医证候分型,阳虚为亚健康的一种证型。亚健康的形成原因复杂多样,其临床表现也不尽相同,是一种介于未病和已病之间的状态。近年来临床通过中医理念调整机体阳虚状态对亚健康进行干预取得明显疗效,印证了两者之间的密切相关性,同时对于亚健康的预防、诊治、调养也提出来许多新思路、新手段。通过中医学阳虚理论、阳虚体质、阳虚证等方面探究阳虚与亚健康状态的关系,同时结合中医脏腑辨证在临床上进行亚健康阳虚状态的辨别,正确地分析脏腑阳虚与亚健康状态的关系,进一步探究亚健康状态的中医表现,对于指导亚健康的防治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3.
目的开展文献评析,进一步明晰亚健康的概念框架。方法检索收集亚健康的相关文献,着重选取其中的理论探讨、调查性研究等代表性文献,进行亚健康范畴、调查对象、评测工具、概念框架、诊断标准及其操作性、基金支持等内容的评价分析。结果多数将亚健康分为躯体、心理、社会适应等3类,症状表现分为3个层级,不同研究所涉及的亚健康内涵、诊断标准及操作性等同质性方面存在差异。结论亚健康理论探讨与调查性研究存在一定的不对应性,特定亚健康与非特定亚健康的问题需要澄清;亚健康概念框架的明晰是所有研究的基础,建议采用4级结构;制订亚健康诊断的评测工具时,在重视具体表现的评定基础上,必须对亚健康整体上的主观、客观表现予以评定。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北京地区医学本科生亚健康的特点。[方法]采用流行病学调查横断面研究方法,通过问卷对北京地区4所医学院校在读本科生的亚健康特征进行调查,根据问卷结果分析亚健康发生率,使用SPSS18.0软件中的非参数检验对表现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收回问卷657份,回收率为73%,其中判定为亚健康者259例(39.4%)。不同院校、不同性别的亚健康发生率没有统计学差异。健康组、亚健康组与疾病组的能力因子分别为8.801、9.681和9.656,躯体不适因子分别为17.524、21.869和20.892,睡眠因子分别为5.168、7.331和6.661,情绪因子分别为6.485、7.924和7.629,二便因子分别为7.653、9.669和8.886。上述5个因子3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调查人群中亚健康的发生概率为39.4%。其发生率在中西医院校、性别之间差异无显著性。亚健康主要表现为躯体不适、精力下降、二便异常、负性情绪增加、睡眠质量下降等特点。  相似文献   

15.
厘定了中医体质的概念及分类,探讨了亚健康体质的形成因素,重点讨论了先天、性别、年龄、精神状态、生活方式等因素对亚健康体质形成所起的重要作用,并指出体质调节对亚健康调摄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亚健康状态在职业人群中的发生率较高,因此有必要改善职业人群的亚健康状态,提高其健康水平.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治未病中心(以下简称"治未病中心"),基于中医"治未病"思想,对职业亚健康人群的中医预防保健措施进行了诸多实践.自2014年承担上海市三年行动计划项目至今,完成了亚健康平台建设工作.本文分析治未病中心建设亚健康平台建设的经验,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亚健康管理模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女性生殖亚健康与肾的相关性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医素有"肾为先天之本","肾主生殖"之说,而女子肾精或肾气的不足可直接导致生殖能力的降低.综合相关临床表现,结合现代医学亚健康的定义标准,试定义女性生殖亚健康的概念,并从肾入手分析其形成机理.通过二者的相关性探讨从中医角度防治女性生殖亚健康的思路,从而增加亚健康在女性生殖领域的研究内容,为改善女性生殖亚健康状态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陈晓辉  史占江  吕翠田 《光明中医》2016,(10):1366-1368
目的了解大学生亚健康分布状况、影响因素分布和体质偏差分布状况。方法采取随机抽样问卷调查方式,对53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从亚健康分布状况、影响因素分布和体质特点方面分析调查。结果亚健康发生率67.38%;躯体、心理和社会交往亚健康三者兼有发生率最高,达到57.41%;心理亚健康中情绪偏差发生率56.68%,兴趣淡、懒散现象发生率46.93%,注意力不集中发生率57.40%,记忆力减弱发生率44.04%;躯体亚健康中发生率排在前三位的症状是:1眼睛异常(眼干涩或有明显黑眼圈或视力下降),2月经异常(周期提前或退后或不定期;量多或者少;痛经),3睡眠异常;亚健康因素以持续感觉有紧张精神压力为最高,其次为缺乏运动、感受来自环境中的较多污染;亚健康人群中所出现的偏颇体质,以阴虚体质发生率最高,达到25.86%,其次为气郁体质,达到17.03%。结论大学生亚健康状况比较突出,躯体、心理和社会交往亚健康并重,体质偏颇以阴虚和气郁明显,应给予重视和干预  相似文献   

19.
中医素有“肾为先天之本”,“肾主生殖”之说,而女子肾精或肾气的不足可直接导致生殖能力的降低。综合相关临床表现,结合现代医学亚健康的定义标准,试定义女性生殖亚健康的概念,并从肾入手分析其形成机理。通过二者的相关性探讨从中医角度防治女性生殖亚健康的思路,从而增加亚健康在女性生殖领域的研究内容,为改善女性生殖亚健康状态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中医治未病思想对于亚健康状态的防治效果。方法:通过中医治未病思想的介绍,得出中医治未病思想对于亚健康状态防治的效果。结果:中医治未病思想采用改善生活方式、调节心理、实施运动治疗及按摩等方式能够收到防治亚健康的效果。结论:对于亚健康的防治,要遵循中医指导理论,促进人们积极培养健康的行为、生活、学习方式,进而远离亚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