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Fahr病由Bamberger于1855年首先提出,Fahr在1930年作了描述,Fahr病又称特发性两侧对称性大脑基底节钙化症,为家族遗传性疾病,也可见散发病例,本病较少见,现报告1例如下.  相似文献   

2.
Fahr病由Bamberger于1855年首先提出,Fahr在1930年作了描述,Fahr病又称特发性两侧对称性大脑基底节钙化症,为家族遗传性疾病,也可见散发病例,本病较少见,现报告1例如下。  相似文献   

3.
中华医院管理学会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于 2 0 0 0年 11月 9~ 12日在北京举行 ,到会代表共 6 0 0余人。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吴阶平、何鲁丽写来了贺信。卫生部张文康部长 ,解放军总后白书忠部长作了重要讲话 ,张自宽会长作了学会工作报告。由 10余所医院代表作大会发  相似文献   

4.
颅内多发性脑膜瘤一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颅内多发性脑膜瘤一例报告樊友武,刘承基,史继新多发性脑膜瘤(Multiplemeningiomas)是脑膜瘤中一种罕见的类型,由Anfimov和Blumenau于1889年首先描述。1916年Heuer和Dandy对此疾病的成功手术作了报道;1938...  相似文献   

5.
亚急性坏死性脑脊髓病(SNE)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首例由Leigh于1951年报告。大部分为婴儿型,近年文献报告生存活期较长的青少年型和成人型有屡见增加。以往SNE的诊断仅由尸解证实,但近年CT扫描的应用,此病有可能在生前诊断。本文就疑诊SNE的6例患者作CT扫描,结合临床资料作对比研究。女性5例、男性1例,发病时平均年龄6.2(3~12)岁,CT扫描时平均年龄13.8(7~27)岁。  相似文献   

6.
小脑血管网状细胞瘤,家族性发病者,也称Liadau氏病。文献中,Liadau氏病家族性发病虽有报告,但从临床角度对其遗传与发病深入研究尚不多见。我们发现3例小脑血管网状细胞瘤病人,系同胞兄弟。由年龄最轻者开始,先后于1977、1978、1981年四年内相继发病。已追踪观察1—5年,并对其家族直系成员作了系谱调查、染色体检查和免疫功能测定,初步结果报告如下。一、病例报告  相似文献   

7.
此组文选共有六篇,皆于72.10.18在法国治疗及药学学会全会上报告过,由Boissier作了序言和总结,兹检重要的墒译,对临床实用较大的则较详摘。  相似文献   

8.
报告2例癫痫患者于苯妥英钠治疗期间诱发临床和实验室所见红斑狼疮样综合征。2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为34及57岁,分别于服用苯妥英钠6个月和2年出现此种综合征,停药后均逐渐获得恢复。由苯妥英钠导致典型的红斑狼疮样综合征在我国是少见的。结合文献就本病的发病机理、诊断、治疗和预后等作了简要的讨论。  相似文献   

9.
多重人格     
多重人格首先由Mitchell于1817年报导第一例。文献中从1817年至1900年间共报告32例,1901年至1969年共报告47例,而1970年至1979年间约有50余例报告。近十年来病例报告较多可能与诊断技术改进和临床警惕性提高有关。  相似文献   

10.
会议由美国神经病学会及心脏病学会主办,于1976年1月7~9日在普林斯敦召开。会上,首先由狄肯根据医院协作研究报告“一过性缺血性发作的发病率和症状分析”。作者根据从各个医学中心在21个月内收集的512名一过性缺血性发作病人的资料仅作了若干一般性评论。平均追踪时间为14.3个月。400例为颈动脉,112例为椎一基底动脉一过性  相似文献   

11.
自Backlund于1985年首次报告应用自体肾上腺髓质定向纹状体移植试治2例重症震颤麻痹以来,我们在此基础上,对于术后方法与操作技巧作了改进,从1986年起应用此治疗3例患者,取得了满意近期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由美国强生儿科研究院主办的儿童早期发育科学国际研讨会,于2002年11月21~22日在上海召开。 强生儿科研究院成立于1998年,是强生公司的一个独立实体。其核心任务是促进全球儿童的健康,此次为期两天的儿童早期发育大会标志着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和强生儿科研究院之间前所未有的全球合作。 这次在大会上报告的有美国William T.Greenough博士作的“揭开神经科学神秘的面纱”;Dehorah Phillips博士的“情感调节  相似文献   

13.
我科于1990~2005年共收治由低血糖引起的急性脑梗死病人24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青少年单侧上肢远端肌萎缩症(附10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少年单侧上肢远端肌萎缩症于1959年首先由平山慧造报告,故又称平山病。到1987年日本已报告150多例。亚洲许多国家也相继报道,而国内尚未见报道。现将我们长期随访的10例报告如下。 一般资料 男性6例,女性4例。发病年  相似文献   

15.
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神经科承办的第19届世界帕金森病及相关疾病学术会议于2011年12月11—14日在中国上海成功召开,来自世界各国2400多名专家学者、医师及研究者们参加了会议,我国近1000名神经内外科医师、研究者及研究生参加了会议,陈生弟教授受邀作了题为“东方帕金森病的历史、现状与未来”的主题报告.  相似文献   

16.
我院于1956~1974年治疗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炎住院病人311例,对发病情况、临床表现、病程、实验室检查以及治疗作了观察和分析。现报告如下。发病率及发病季节 1956年本科只收治1  相似文献   

17.
抽动秽语综合征临床特征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抽动秽语综合征(multiple tics-coprolalia syndrome)又称为Gilles de la tourette综合征(简称Tourette综合征),慢性多发性抽动(chronic multiple tic),由Itard(1825年)首先报告,Gilles de la Tourett(1885年)作了详细描述.  相似文献   

18.
躁狂抑郁症患者的个性特征初步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探讨躁狂抑郁症(简称躁郁症)的个性特点,我们于1986年12月~1987年6月底,对60例躁郁症与60名正常人的个性作对照研究,鉴于国内尚未见报道,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透明隔囊肿是1931年由Dandy首先报告,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主要表现为癫癎、头痛和精神行为异常,在CT和MRI应用于临床之前,罕有报告。随着CT和MRI在临床普及应用。透明隔囊肿的检出率明显增多。因透明隔为大脑基底部结构即边缘系统,而边缘系统与癫癎发作密切相关。为此我院对1998~2004年诊为透明隔囊肿的28例患者均作脑电图检查,现就检测结果作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20.
麻将性癫癎临床少见,现报告3例如下. 1 病例 1.1 例1 男,80岁.因发作性左上肢抽搐及意识障碍15年,频繁发作4 d于2001年7月22日入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