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总结1995~2005年期间急性疼痛服务(APS)管理十年来的临床工作情况,探讨其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APS小组采用麻醉医师指导的护士定时巡视、值班医师负责处理紧急情况的模式。对全部急性疼痛均应用病人自控镇痛治疗。结果:接受APS治疗的患者共计13,500例,静脉、硬膜外、蛛网膜下腔和神经阻滞四种镇痛途径的视觉模拟评分分别为2.6±3.7、1.2±3.1、0.5±0.8和2.2±2.6;病人满意度分别为88.4%、96.1%、97.7%和76.3%。总体镇痛满意率为96.3%;不良反应发生率如恶心呕吐为6.7%~24.6%,瘙痒为0.2%~3.8%,呼吸抑制为0~0.18%。结论:采用麻醉医师指导的护士定时巡视和值班医师负责处理紧急情况的APS规范化管理是可行的,且有利于改善急性疼痛治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病人自控镇痛术用于非手术急性疼痛处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临床医护人员对患者实施手术引起急性疼痛 ,已有完善的处理方法 ,即术中实施麻醉 ,术后镇痛等。而对于非手术患者 (包括即将实施手术患者~术前患者 )存在的急性疼痛 ,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甚至有时完全忽视了对其进行必要的镇痛治疗。这不仅让患者忍受极大痛苦 ,而且会引起一系列应激反应 ,对患者的康复很不利。过去常常采用肌注或口服镇痛药 ,效果欠佳 ,本文首次采用病人自控镇痛术 (PCA)用于非手术急性疼痛处理 ,效果满意 ,并发症较少 ,开辟了PCA镇痛之新领域。资料与方法 :本组急性疼痛病例共 2 0例 ,男 ,14例 ,女 ,6例 ,平均年龄 5…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规范化疼痛护理在急性阑尾炎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9月入住我科的60例行手术治疗的急性阑尾炎患者,按患者入住的单双号病室进行分组,住单号病房的30例患者进入观察组,住双号病房的30例患者进入对照组。对照组采取阑尾切除术围手术期的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由经培训的工作三年以上的护士严格遵照疼痛护理管理流程执行,负责患者的疼痛评估、记录和观察患者实施缓解疼痛的方法进行规范化疼痛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术后疼痛评分。结果观察组手术后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规范化疼痛护理能够有效减轻急性阑尾炎患者的术后疼痛感,提高患者的舒适感。  相似文献   

4.
[目的]规范泌尿系结石病人急性疼痛管理,提高镇痛效果。[方法]选取泌尿系结石病人106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先组建在科室主任、护士长督导下主管医生与专科护士为主体的护理模式,制定小组成员职责,规范运作流程,包括制定镇痛护理方案、辅助镇痛支持、疼痛查房、"一对二"个性化疼痛健康教育、疼痛工作经验交流等;对照组按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病人的疼痛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干预后2h~8h、9h~24h及24h后疼痛程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疼痛完全缓解39例,完全缓解率达73.58%,对照组完全缓解27例,完全缓解率为50.9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890,P=0.004);观察组病人对疼痛管理模式评价总分为14.18分±1.82分,增进舒适度、缓解紧张、促进放松、减轻疲劳评分均在3分以上。[结论]创建泌尿系结石病人急性疼痛的规范化管理模式可以提高镇痛质量。  相似文献   

5.
黄丽清 《山西护理杂志》2014,(11):3905-3907
[目的]规范泌尿系结石病人急性疼痛管理,提高镇痛效果。[方法]选取泌尿系结石病人106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先组建在科室主任、护士长督导下主管医生与专科护士为主体的护理模式,制定小组成员职责,规范运作流程,包括制定镇痛护理方案、辅助镇痛支持、疼痛查房、“一对二”个性化疼痛健康教育、疼痛工作经验交流等;对照组按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病人的疼痛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干预后2 h-8 h、9 h-24 h及24 h后疼痛程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疼痛完全缓解39例,完全缓解率达73.58%,对照组完全缓解27例,完全缓解率为50.9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890,P=0.004);观察组病人对疼痛管理模式评价总分为14.18分±1.82分,增进舒适度、缓解紧张、促进放松、减轻疲劳评分均在3分以上。[结论]创建泌尿系结石病人急性疼痛的规范化管理模式可以提高镇痛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规范化疼痛管理在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7月至2014年6月在我院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治疗的50例中晚期癌痛患者和21例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与2011年2月至2012年1月未实施癌痛规范化管理的38例中晚期癌痛患者和21例护理人员进行比较,管理前的设为对照组,管理后的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护理人员专业成就感评分及理论知识考核成绩和患者的癌痛缓解程度。结果观察组护理人员专业成就感评分(16.76±5.98)分和专业知识考核成绩(95.26±23.82)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护理人员专业成就感评分(10.56±3.19)分和安全知识考核成绩(79.31±19.8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的癌痛缓解率(96.00%)明显优于对照组(68.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中实施规范化癌痛管理可以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成就感及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显著缓解癌痛患者的疼痛。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规范化镇痛护理干预对骨科术后患者急性疼痛治疗的效果.方法 将40例骨关节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根据疼痛主诉,给予常规镇痛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围手术期准确评估疼痛,给予规范化镇痛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72 h的疼痛程度及住院天数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72 h疼痛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天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骨科术后急性疼痛患者进行规范化镇痛护理干预能有效控制术后疼痛,减轻痛苦,缩短住院天数,促进康复.  相似文献   

8.
9.
目的 评价急性疼痛管理工作的效果.方法 收集使用静脉镇痛装置(Ⅳ-PCA)、硬膜外镇痛装置(PCEA)共计2 926例患者的一般资料、镇痛装置使用时间、手术后第1~3天的疼痛评分、副作用及其处理、患者满意度等资料.结果 使用Ⅳ-PCA患者2 581例,使用PCEA患者345例,手术后第1、2、3天静息时疼痛评分Ⅳ-PCA组分别为(1.7&#177;1.76)分、(0.9&#177;1.35)分、(0.6&#177;1.13)分,PCEA组为(1.5&#177;1.80)分、(0.8&#177;1.31)分、(0.6&#177;1.18)分,均处于轻度疼痛状态;2组患者满意度较高,“非常满意“的比例分别为94.4%和93.2%.结论 建立急性疼痛管理专职小组,健全规范化的工作制度和管理模式,可有效地降低手术后急性期患者的疼痛程度,提高镇痛效果及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癌性疼痛是指与癌症相关的疼痛,是由于癌症本身或其诊断和治疗所引发的疼痛。近年来,癌症的发病率在不断上升,疼痛是癌症患者的一个最常见的主要症状,据统计,癌症患者中30%-50%伴有不同程度的疼痛,在有癌痛的患者中,50%伴有中等程度或剧烈的疼痛,30%的患者有剧烈或难以忍受的疼痛。癌痛会限制患者的活动,减少食欲,影响睡眠,严重的会产生焦虑、恐惧、抑郁等不同程度的精神障碍,给患者及家庭带来精神压力与经济负担。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肿瘤科2011年10月至2012年6月对105例癌性疼痛患者在疼痛控制规范化治疗的同时进行护理干预,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急性疼痛管理工作的效果。方法收集使用静脉镇痛装置(IV-PCA)、硬膜外镇痛装置(PCEA)共计2926例患者的一般资料、镇痛装置使用时间、手术后第1~3天的疼痛评分、副作用及其处理、患者满意度等资料。结果使用IV-PCA患者2581例,使用PCEA患者345例,手术后第1、2、3天静息时疼痛评分IV-PCA组分别为(1.7±1.76)分、(0.9±1.35)分、(0.6±1.13)分,PCEA组为(1.5±1.80)分、(0.8±1.31)分、(0.6±1.18)分,均处于轻度疼痛状态;2组患者满意度较高,"非常满意"的比例分别为94.4%和93.2%。结论建立急性疼痛管理专职小组,健全规范化的工作制度和管理模式,可有效地降低手术后急性期患者的疼痛程度,提高镇痛效果及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运用标准化SBAR沟通模式优化术后病人自控镇痛疼痛管理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急性疼痛服务(APS)小组实施传统沟通方式进行自控镇痛(PCA)疼痛管理的术后镇痛病人450例为对照组,运用SBAR标准化沟通模式进行PCA疼痛管理的术后镇痛病人450例为观察组,比较两组实施SBAR标准化沟通模式前后PCA镇痛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24 h中度及以上疼痛发生率为6.99%,低于对照组的26.62%,术后24 h PCA泵弃泵率为0.70%,低于对照组的5.04%,病人镇痛满意度评分为(95.33±4.61)分,高于对照组的(75.35±4.27)分,交接、评估及宣教内容的一致性为95.80%,高于对照组的77.94%,镇痛泵故障及参数调节处理时间为(4.52±0.58)min,少于对照组的(10.51±1.25)min,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SBAR沟通模式可优化PCA的疼痛管理,规范APS小组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提升镇痛效果及病人的镇痛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疼痛研究协会为疼痛所下的定义是:“疼痛是组织损伤所引起的不愉快感觉和情感体验”。疼痛是患者的主观感受,医务人员不能想当然地根据自身的临床经验对患者的疼痛强度做出武断论断。  相似文献   

14.
1 急性疼痛的概念 根据目前的分类,急性疼痛性疾病限定在6个月以内,常常伴随组织损伤并且随机体的愈合而消失的临床综合征。有较强愈合潜力的躯体痛和某些内脏痛占急性疼痛综合征的绝大多数。由此可见,急性疼痛性疾病的涵盖较广,其经常发生于创伤、手术、检查操作、器官组织的急性炎症期、软组织损伤、慢性疼痛性疾病急性发作时。急性疼痛是一种生存保护机制,可使我们避开对人体有害的刺激。  相似文献   

15.
在医务人员首次使用病人自控镇痛泵(PCA)的年代,治疗疼痛的技术还非常有限。而今天,只有病人的生理和技术发展空间限制了治疗疼痛技术的发展。快速缓解疼痛技术对于术后病人、癌症病人以及在家或在医院就医时需要大剂量服用止痛药的病人,医生一般会给他们使用PCA。同时这项技术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术后急性疼痛服务组织对肺癌病人行开胸术后的病区镇痛管理模式的应用与效果。方法 2009年建立及运用急性疼痛服务组织,并实施包括培训医护人员、病人及家属的健康教育、预见性疼痛评估和急性疼痛护士及时镇痛反馈等方法进行疼痛护理,并与实施前肺癌开胸术病人镇痛满意度、肺部并发症、远期慢性疼痛发生率等进行比较。结果实施急性疼痛服务组织后,开胸术后病人镇痛满意度提高(P<0.01),肺部并发症、远期慢性疼痛发生率下降(P<0.01或P<0.05)。结论融合病区规范化镇痛管理模式的急性疼痛服务组织能提高病人镇痛满意度,有利于降低由于开胸手术导致的肺部并发症和急、慢性疼痛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规范化疼痛管理在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的作用及效果评价。方法选择22名癌痛无痛示范病房的护理人员作研究对象,同时抽取50例中晚期癌痛患者,就规范化疼痛管理的作用及效果进行评价。结果管理后护理人员专业成就感评分及理论考核评分、患者护理满意度均明显提高,与管理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 <0.05)。结论癌痛无痛示范病房中加强规范化疼痛管理,可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能力,更好地为肿瘤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对疾病治疗及患者生存质量的改善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规范化疼痛管理在心脏术后病人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疼痛是心脏术后组织损伤和修复过程的一种复杂心理、生理反应,为所有手术病人的必经历程。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对胸部肌肉、神经损伤大,术后疼痛剧烈,并发症多。病人由于惧怕疼痛导致功能锻炼不足引发心律失常、肌力减退、咳痰无力、肺部感染、血栓形成、压疮、失眠等。因此,术后疼痛应引起重视。目前,英美等国已将疼痛列为第五生命体征进行监测。经过多年临床探索,我们制定出系统化、规范化的疼痛管理方法,为进一步验证规范化疼痛管理方法的临床适用性、科学性,进行了临床对照研究。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超激光疼痛治疗仪治疗急性疼痛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江宁  马虹 《现代康复》2000,4(2):284-285
  相似文献   

20.
急性有机磷中毒的规范化治疗   总被引:31,自引:3,他引:31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是我国最常见的急性农药中毒。由于对AOPP治疗方案、条件的不同,救治成功率在各地差异很大,其病死率可在10%以上。本文对AOPP的规范化治疗提出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