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左心室肥厚是原发性高血压 (EH)脏器损害的表现 ,与心律失常密切相关 ,左心室肥厚有较高的室性期前收缩的发生率。我们在临床上应用步长稳心颗粒治疗高血压左心室肥厚并室性期前收缩患者 ,取得较满意疗效 ,现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 .1   对象2 0 0 1~ 2 0 0 2年住院及门诊患者 65例 ,病按WHO ISH高血压诊断标准确诊为EH ,超声心动图均有左心室肥厚 ,2 4h心电图示室性期前收缩 >2 0 0 0次。排除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入选的 65例 ,随机分成两组 :治疗组 35例 ,其中男 1 9例 ,女1 6例 ,平均年龄 5 1岁 ;对照组 30例 ,男 1 7例 ,女 1 3…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心律失常的预测因素,方法:采用超声心动图和动态心电图观察EH患152例,按左室肥厚,左房增大,心肌缺血,年龄,病程分类,并比较各类与心律失常关系。结果:(1)EH左室肥厚组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高于左室正常组,尤其是Lown3级以上更为显(P<0.01),(2)左房增大组阵发性房速或房颤发生率高于左房正常组(P<0.05),(3)心肌缺血组易导致严重室性心律失常;(4)年龄大及病程长易发生室性心律失常,尤其是严重室性心律失常,结论:左室肥厚,左房增大,心肌缺血,左室舒张功能减退是EH心律失常的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3.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室几何重塑与病程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显示高血压可导致左室肥厚 ,左房、室扩大 ,左室舒张功能受损〔1~3〕。本文旨在探讨原发性高血压 (EH)患者左室几何重塑与病程的关系。1 对象与方法1 .1   对象病例来自顺序门诊或住院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者 ,按照我国 1 979年郑州会议的诊断标准进行EH诊断 ,根据病史特点和临床常规检查排除继发性高血压。将患者按是否患有EH及其病程分为 3组 :①正常血压对照组 (正常组 ) :为健康成人 ,或因心悸、其他系统轻微疾病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并排除了心脏疾病者。②初发EH组 (初发组 ) :EH患者 ,发现高血压时间 <2年。③长期EH组 (长期…  相似文献   

4.
刘蕊萍 《心脏杂志》2000,12(5):420-420
对我院 43例高血压病 (EH)患者 QT离散度 (QTd)进行研究 ,以探讨 EH患者 QTd的变化及其与左室肥厚 (L VH)的关系。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近 1年住院 EH患者 43(男 2 3,女 2 0 )例。年龄33~ 85岁。均符合 WHO诊断 EH的标准 ;无心房扑动、传导阻滞、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电解质紊乱、未使用影响心肌复极的药物。经心电图及心脏超声检查后 ,EH患者分为2组 ,即左室肥厚 (EH L VH)组 2 0例和左室正常组 2 3例 ,EH L VH组的诊断标准为 :彩色超声心动图测得左室心肌重量指数大于 137g/m2 (男性 )或大于 110 g/m2 (女性 )…  相似文献   

5.
依那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左室重构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原发性高血压 ( EH)流行病学和发病机制研究的深入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 ,心肌肥厚与重构是独立于血压之外的一种危险因素。本文将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 ( UCG)观察依那普利对 66例向心性肥厚型 EH患者左室重构的影响作以下报道。1   对象与方法1 .1   对象66例 、 期 EH患者均符合 1 993年 WHOEH诊断和分期标准 ,按《中国超声杂志》1 996年左室重构划分标准 ,经超声心动图证实为左心室肥厚( LVH)左室向心性肥厚型。 66例中男 52例 ,女 1 4例 ,年龄 33~ 70 (平均 58.9)岁 ;EH病史 2~ 30 (平均 1 2 .8)年 ;血压 1 40~ 2 0 …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高血压病患者左室肥厚与复杂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高血压病(均符合2005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版)患者共432例,依据左室肥厚及年龄,分别分为左室肥厚、非左室肥厚及年龄≥60岁、<60岁各两组.应用彩色超声心动图[按照美国超声心动图学会(ASE)推荐的方法 测量]和24 h动态心电图进行检查.结果 合并左室肥厚组复杂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高达33.76%,显著高于非左室肥厚组的9.82%;在≥60岁患者中左室肥厚及复杂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高于<60岁患者(P<0.01);有左室肥厚及复杂性心律失常者常合并缺血性ST段改变.结论 高血压病患者早期积极控制血压是减少发生左室肥厚,进而预防复杂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关键,从而减少心脏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并发心律失常的特点。方法对195例EH者,进行动态心电图(DCG)、心电图(ECG)及超声心动图(UCG)测定心律失常、左房及左室重量指数。结果房性心律失常占92.3%,室性心律失常占50.3%,其它占10.74%。左室肥厚(LVH)组(A组)各类心律失常与左室正常组(B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左房增大组(C组)与左房正常组(D组)相比,总的房性及室性心律失常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复杂性房性心律失常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EH最多见的是房性心律失常,其次是室性心律失常,LVH与心律失常相关。  相似文献   

8.
探讨左室肥厚与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关系。采用心脏超声检查及 2 4h动态心电图监测对 10 5例患者作左室肥厚及室性心律失常监测分析。结果 :左室肥厚组 (n =5 5 )室性心律失常发生较非肥厚组 (n =5 0 )明显增多 ( 67.3 %vs 2 8.0 %,P <0 .0 1)。结论 :左室肥厚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9.
高血压致左室肥厚患者QT离散度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QT离散度 (QTd)是指 1 2导联体表心电图不同导联间QT间期的差异 ,反映的是心室肌复极的不一致性和心电的不稳定性〔1〕。我科 2 0 0 0年 6月~ 2 0 0 2年 1 2月收住原发性高血压 (EH)并左室肥厚 (LVH)患者 80例 ,通过与无LVH者 (对照组 )比较QTd的变化 ,探讨EHLVH患者QTd增加对评价致心律失常危险性的价值。1 对象与方法LVH组 :经常规体表 1 2导联同步心电图和M型超声心动图诊断为EH并LVH患者 80例 ,男 47例 ,女 33例 ,年龄 45~ 70 ( 68.1± 1 0 .7)岁 ,所选病例符合高血压及LVH诊断标准 ;对照组为同期EH住院患者 ,经心电…  相似文献   

10.
原发性高血压左心室肥厚与心律失常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病人左心室肥厚(LVH)与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采用24 h动态心电图(DCG)、超声心动图(UCG)对156例EH病人进行检查并分组分析.结果LVH组室性心律失常和复杂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显著高于非LVH组(P<0.01);房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室性心律失常(P<0.01).结论左心室肥厚是导致室性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1.
高血压病患者QT离散度变化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高血压病患者QT离散度 (QTd)的变化 ,进一步明确QTd与左室肥厚及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 对入选的 90例高血压患者经心电图及心脏超声检查后分为左室肥厚组 38例 ,左室正常组 5 2例 ,另 38例健康人作对照组 ,测量各组QTd并相互比较 ;统计各组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并作比较。结果  (1)高血压病左室肥厚组 (QTd 6 9 2 1± 12 82 )与高血压病左室正常组 (QTd41 5 4± 13 6 3)及正常对照组 (QTd 36 84± 13 71)比较 ,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 (P <0 0 1) ;而高血压左室正常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2 )高血压病左室肥厚组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13 16 % )高于左室正常组 (1 92 % ) ,差别有显著性。结论 QTd可作为预测高血压病左室肥厚及室性心律失常事件发生可能性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2.
左旋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左心室肥厚38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血压所致的左室肥厚 (LVH)是心血管事件的一项独立危险因子 ,有IVH的高血压病人罹患室性心律失常和猝死的危险性显著增加 ,其心血管病病死率较无LVH者增加 8倍[1] 。本文应用钙通道阻滞剂左旋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病人 38例 ,取得较好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 :1 对象和方法1 1 对象 :38例均为本院门诊或住院病人 ,原发性高血压 (EH)诊断符合 1999年 10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试行本 )诊断标准 ,并经超声心动图检查确诊为LVH。其中男 2 5例 ,女 13例 ,年龄 4 5~ 76岁 ,平均年龄 6 0± 10岁。排除继发性高血压及其他心脏疾…  相似文献   

13.
作者对302例高血压患者的动态心电图,进行心律失常与高血压并左室肥厚及心肌缺血的关系进行对比分析。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按WHO诊断标准,302例为本院门诊及住院高血压患者,男206例,女96例,年龄34~80岁,平均62.2±9.5岁。经常规心电图、24h动态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胸部X线、血清学分析等检查,排除继发性高血压,先天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心肌病等其它心血管疾病。1.2 方法 1记录24h动态心电图;2室性心律失常按Lown氏法分级,共分5级。1.3 分组 1以左室肥厚与否分组:按心脏M型超声心动图检查证实有不同程度的左室和(或)室间…  相似文献   

14.
高血压左心室肥厚与脉压关系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探讨高血压病 (essentialhypertension ,EH)左心室肥厚 (leftventricularhypertrophy ,LVH)与脉压 (pulsepressure,PP)和大动脉内径变化的关系。方法 应用诊所血压测量和超声心动图检查 ,测量并计算 92例高血压患者脉压 ,左室重量指数及大动脉内径。分左室肥厚组和无左室肥厚组 ,分别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 脉压和主动脉根部内径在高血压左室肥厚组和无左室肥厚组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左室重量指数与脉压 (r =0 3,P <0 0 1)和主动脉根部内径 (r =0 5 ,P <0 0 1)之间存在一定的正相关。结论 脉压和大动脉内径增大 ,提示大动脉顺应性下降 ,在高血压左室肥厚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与老年高血压病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和同时伴有左室肥厚的患者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IGF 1)水平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  6 0例高血压患者 ,分为 2组 ,单纯高血压组 ,高血压伴左室肥厚组 ,2组均做心脏超声心动图 ,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IGF 1,比较 2组IGF 1水平及与左室肥厚的关系。结果  2组患者的血清IGF 1水平均高于对照组 (P <0 .0 0 1) ,同时IGF 1与左室肥厚有正相关关系。结论 IGF 1可能参与了高血压左室肥厚的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OT离散度(QTd)的变化对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126例EH患者,其中72例伴左室肥厚(LVH),54例左室正常;健康对照组40名。所有患者均进行体表心电图QT离散度测定及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原发性高血压伴左室肥厚组QT离散度与左室正常组、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原发性高血压左室正常组QT离散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伴左室肥厚时QT离散度增大,表明QT离散度与原发性高血压左室肥厚密切相关。早期检测及时逆转左室肥厚,降低QT离散度对预防严重心律失常事件发生及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7.
左心室肥厚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 :分析原发性高血压 (EH)伴左心室肥厚者的心率变异性 (HRV)变化及与左心室肥厚程度的关系。方法 :对 84例 EH患者和 31例正常人行 2 4h动态心电图和心脏超声检查 ,并采空腹血查血 K 、甘油三酯、胆固醇和葡萄糖浓度。结果 :EH无左室肥厚组仅相邻正常 R- R间期差值 >5 0 ms的百分比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 .0 1) ,而 EH左室肥厚组的各项 HRV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EH左室肥厚组的 2 4h正常 R- R间期的标准差(SDNN)、5 min平均正常 R- R间期的标准差 (SDANN index)和 5 m in正常 R- R间期标准差的均值 (SDNNindex)又显著低于 EH无左室肥厚组 (P <0 .0 1,<0 .0 1,<0 .0 5 )。 EH患者的 SDNN、SDANN index和 SDNNindex与左室心肌重量指数呈负相关。结论 :EH左室肥厚患者的 HRV降低 ,HRV与左室肥厚的程度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左室肥厚与心律失常的关系,我们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量EH患者的左室腔内径及左室壁厚度,采用动态心电图检测其心律,并进行对比分析。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2001年7月至2002年7月在我院门诊及住院的EH患者94例,均符合1999年WHO制定的EH诊断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老年高血压伴左室肥厚病人的 QT离散度与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 选择 32例老年健康人和 90例老年高血压病人进行体表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和动态心电图检查 ,作 QT离散度测定。结果  (1 )高血压伴左室肥厚组的 QT离散度明显大于健康对照组及高血压非左室肥厚组。 (2 )高血压伴心律失常组的 QT离散度明显大于健康对照组及高血压非心律失常组。 (3)高血压伴左室肥厚组其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结论 高血压伴左室肥厚病人的 QT离散度明显增高 ,其心律失常发生率也显著增高  相似文献   

20.
在高血压病 ( EH)的病因学 ,病理生理及临床研究中 ,心房钠尿肽 ( ANP)的研究格外引人注目。国内外学者 ,已对高血压状态下血浆 ANP水平的变化进行研究。但各家报道的结果尚不完全一致 [1 ] 。为明确 EH患者血浆 ANP水平的变化 ,作者对维汉族 EH患者 10 3例进行比较分析。1 对象和方法  EH组 :10 3例 ,按 1978年 WHO的诊断标准诊断 ,排除继发性高血压。男 5 7例 ,女 4 6例 ,年龄 5 2± 8岁。维族 5 4例 ,汉族 4 9例。高血压 期 2 3例 , 期 5 4例 , 期 2 6例。根据心电图 ,向量图和超声心动图又分为左室肥厚组 ( n=2 8)和无左室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