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泄泻是指大便次数增多,粪质溏薄或完谷不化,甚至泻出如水样而言。古人对“泄”与“泻”尚有分别。如明·《丹台玉案》云;“泄者,如水之泄也,势状舒缓;泻者,势似直下”。一般合称“泄泻”,是儿科的常见病。究其病因,或感受外邪,或内伤饮食,或卒受惊恐,或脾胃虚弱者引起。余用胃苓汤加味治疗婴幼儿泄泻154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婴幼儿腹泻属于中医小儿泄泻范畴。《奇效良方》谓:“泄者泄漏之义,时时溏薄,或作或愈;泻者一时水去如注”。小儿泄泻的病因根据古代医籍论述归纳有三:一为感受外邪;  相似文献   

3.
泄泻是指大便次数增多,粪质溏薄或完谷不化,甚至泻出如水样而言。古人对“泄”与“泻”尚有分别。如明·《丹台玉案》云;“泄者,如水之泄也,势状舒缓;泻者,势似直下”。一般合称“泄泻”,是儿科的常见病。究其病因,或感受外邪,或内伤饮食,或卒受惊恐,或脾胃虚弱者引起。余用胃苓汤加味治疗婴幼儿泄泻154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推拿治疗小儿腹泻166例临床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儿腹泻,是小儿消化系统的一种常见病。孙文胤《丹台玉案》曰:“泄者,如水之泄也,势犹舒缓;泻者,势以直下,微有不同,而其病则一,故总名之曰泄泻。”本病四季均可发生,尤其以夏秋两季为多。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166例,其中男90例,女76例;年龄1~6个月30例,7~12个月35例,1~2岁56例,3  相似文献   

5.
论肝旺脾虚泄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琼 《西部中医药》2008,21(4):32-32
泄泻,是指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甚至泻出如水样而言。一般以大便溏薄而势缓者为泄,大便清稀如水而直下者为泻。正如《胎玉案·泄泻门》指出“泄者,如水之泄也势犹缓;泻者,势似直下,微有不同,而其病则一,故总名之曰泄泻。”导致泄泻的原因很多,但主要是外感和内伤2方面。《景岳全书·泄泻》说:“泄泻……或为饮食所伤,或为时邪所犯……因食生冷寒滞者。”  相似文献   

6.
婴幼儿腹泻是儿科中极为常见的疾病,全年都可能发生,但以夏秋季为最多见。腹泻是消化功能紊乱的一种表现,小儿正在发育生长时期,营养要求较高,胃肠道负担较重,但是小儿脏腑娇嫩,发育不完善,消化功能差;在这个矛盾基础上,稍一不慎,外感六淫,内伤饮食,都可使脾胃紊乱而发生腹泻。腹泻,中医称之为泄泻。孙文胤:泄者,如水之泄也,势犹舒缓;泻者,势似直  相似文献   

7.
论泄泻     
释名辨类泄泻之名,早见于宋,张杲《医说》:“有人久患泄泻,以暧药补脾及分利小水,百种不愈。医诊之心脉独弱,以益心气补脾药服之,遂愈。”后世医家多有发明。如明代《丹台玉案》云:“泄者如水之泄也,势犹舒缓;泻者,势似直下,微有不同,而其病则一,故总名之曰:“泄泻”。《赤水玄珠》曰:“粪出少而势缓者为泄,若漏泄之谓也;粪大出而势  相似文献   

8.
泄泻考     
泄泻之名,早见于宋·张杲《医说》“有人久患泄泻,以嗳药补脾及分利小水,百种不愈。医诊之心脉独弱,以益心气补脾药服之,遂愈。”后世医家多有发明。如明代《丹台玉案》有云:“泄者,如水之泄也,势犹舒缓;泻者,势似直下,微有不同,而其病则一,故总名之曰:‘泄泻’”。《赤水玄珠》  相似文献   

9.
腹泻亦称“泄泻”,是指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或泻出如水样。古人将大便溏薄者称为“泄”,大便如水注者称为“泻”。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夏秋两季多见。本证可见于多种疾病。本文就腹泻的中医治疗谈几点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10.
婴幼儿的生理、病理特点有别于成人 ,故婴幼儿腹泻的辨治有其特殊性 ,现将笔者多年来辨治婴幼儿腹泻的经验简略介绍如下。1 首辨大便以定证型婴幼儿腹泻治疗首先须辨别大便的性状、色泽、气味 ,以确定其属寒属热 ,是虚是实。一般来说 ,风寒泄泻大便多为水样 ,有泡沫 ,色淡黄 ;湿热泄泻大便多为暴注下迫 ,带粘液 ,色黄气秽 ;伤食泄泻大便多粗糙不化 ,酸臭较重 ;脾虚泄泻则大便常夹有不消化物 ,色淡黄。2 分清表里与虚实婴幼儿腹泻不少由表证引起 ,或以表为主 ,或以里证兼表。《素问·标本病传论》云 :“先病而后泄者治其本 ,先泄而后生他病…  相似文献   

11.
周瑞珍 《新中医》1993,(8):13-14
小儿秋泻,多见于6~24个月的婴幼儿,由于本病多在秋季发生,故称为小儿秋季腹泻。本病属于中医“小儿泄泻”范畴。古人对小儿泄泻一证,论述甚详,《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清气在下,则生飧泄。”又曰:“湿胜则濡泻。”张景岳谓:“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脾失健运则泄泻随之”等等。这些论述,已指出本病的基本病因和病机。  相似文献   

12.
小儿泄泻泄泻是以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或如水状为其主症。“泄者如水之泄也,势犹舒缓;泻者势似直下。微有不同,其病则一,故总名之日泄泻。”本病为小儿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尤以二岁以下的婴幼儿更为多见。年龄越小,发病率愈高。四季均可发生,以夏秋季节较多。一、病因病理引起小儿泄泻的原因,以感受外邪、  相似文献   

13.
泄泻在《内经》称为“泄”,有“濡泄”、“洞泄”、“飧泄”、“注泄”等名称,《内经》把泄泻分属于五脏。隋唐以前的《颅囟经》始有小儿的“水泻利脾冷”应“以温脾敬主之”的简要记载。隋·《巢氏病源》、唐·《千金要方》及《外台秘要》均称本病为“下利”。宋以后统称为“泄泻”。钱乙《小儿药证直诀》据时令以定吐泻的寒热属性,热泻用玉露散,寒泻用补脾散,后世医家  相似文献   

14.
泄泻是指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甚至泻如水样而言。古有将大便溏薄而势缓者称为泄,大便清稀如水而直下者称为泻。泄泻与现代医学中的腹泻含义相同。一、病因病机泄泻的原因,有感受外邪、饮食所伤、情志失调及脏腑虚弱等,但病变关  相似文献   

15.
泄泻的定义病名和分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泄泻作为一种疾病论述 ,见于我国最早有文字记载的殷商甲骨文、在卜辞篇内有“腹不安句。”腹不安即指腹胀、腹泻、腹痛等症状。中医学对泄泻病称谓之混乱、定义之不确和欠详是客观存在的。为此 ,笔者对泄泻的定义、病名及分类作以下探讨。1 泄泻病名混乱的历史状况《内经》属于泄泻的病名有食泄、注下、溏泄、鹜溏、冷泄、濡泄 ;巢氏《诸病源候总论》有伤寒利候、伤寒病后胃气不和利候、伤寒病后霍乱候、时气热利候、热病下利候、温病下利候 ;《难经》有胃泄、脾泄、大肠泄 ;明·孙文垣医案 ,有称线泄泻者 ;清·程杏轩医案有称暑泻者 ;清…  相似文献   

16.
<正>泄泻是以排便次数增多,粪质稀溏或完谷不化,甚至泻出如水样为主症的病证。古籍中将大便溏薄而势缓者称为泄,大便清稀如水而势急者称为泻,现临床一般统称为泄泻。笔者跟师采取以针刺胫中、上巨虚二穴治疗急性湿热泄泻1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杨某,男,26岁,2014年6月15日初诊。主诉:腹痛伴腹泻半个月余,加重5d。患者自述半个月前因饮食不节曾腹泻伴发热,后服保和丸、藿香正气水后转愈,5d前又因吃  相似文献   

17.
腹泻,中医又称为泄泻,《内经》称“泄”,有濡泄、洞泄、飧泄、注泄等名,其症主要有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甚至泻出如水样,或可兼见腹痛等症。可见于现代医学的多种疾病过程中,如急慢性肠炎、结肠炎、胃肠功能紊乱、消化不良、肠易激综合征等。腹泻的致病因素较多,临床症状多变。  相似文献   

18.
<正>泄泻,现代医学称腹泻,指排便次数增多(>3次/日),粪便量增加(>200g/天),粪质稀薄(含水量>85%)n】。本证在<内经>称为泄,有"濡泄"、"洞泄"、"飧泄"、"注泄"等。《难经>有五泄之分,汉唐时代称为"下利",宋代以后统称"泄泻吡"。张仲景的<伤寒论》中"利"、"痢"不分,皆以一"利"字统之。其中论述泄泻的条文远较论述痢疾为多。本文兹就<伤寒论》(明·赵开美复刻宋本)中止利(泄泻)诸法归纳总结为九种。如此,一者可总览《伤寒论》的治泻诸法;二者也为临床止泻提供思路,作为参考。  相似文献   

19.
婴幼儿腹泻祖国医学称之为“小儿腹泻”、“暑热泄泻”或“伤食泄泻”,其中包括单纯性消化不良,中毒性消化不良(有脱水和酸中毒时)、迁延性消化不良和秋季腹泻。它是一个综合征,现代医学的诊断名称尚不一致,习惯称为“消化不良”,有些文献称为“急性胃肠炎”、“肠炎”等。本症是婴幼儿时期发病极高的病种之一,多由脾虚湿盛,湿热蕴积,乳食不节,饮食停滞,过食生冷等所致。  相似文献   

20.
腹泻又称泄泻,指排便次数明显增多,粪质稀薄,水分增加,含未消化食物或脓血、粘液等。常伴有排便急迫感,肛门不适、失禁等症状。本证在《内经》称为泄,有“濡泄”、“洞泄”、“飧泄”、“注泄”等。临床又有暴泻与久泻之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