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通过对人工耳蜗植入术后不同患者神经反应遥测(neural response telemetr,NRT)阈值与行为反应阈值(T-level,T级)及舒适阈(C-level,C级)的比较,试图为小年龄或不能给予准确反应的患者客观估算人工耳蜗植入术后行为反应T、C级提供依据。方法 受试对象为使用Nucleus CI24M型多导人工耳蜗系统的70例患者。共测试329个电极。测试软件为NRT2.04版本。NRT阈值的测试采用单极刺激方式(monopolar stimulation mode),分别测试每一位患者的第3、5、10、15、20号电极。T级和C级的测试均于NRT测试同日进行。结果 70例患者的329个电极的NRT波形检出率为92.7%。同一患者不同编号电极的NRT反应幅值和阈值及不同患者同一编号电极的NRT反应幅值和阈值均存在差异。NRT阈值的均值介于行为反应T级和C级的均值之间。NRT阈值及T、C级的数值自蜗底至蜗顶呈下降趋势。结论 NRT阈值、T级和C级的个体差异较大,尚不能根据NRT阈值对T级和C级进行准确的判断。但NRT技术可为不能配合术后调试的儿童患者的行为反应T、C级的估算提供客观的方法。NRT这一新技术仍有待于改进。  相似文献   

2.
目的 :本文通过分析儿童人工耳蜗植入术后神经反应遥测 (neural response telemetry,NRT)阈值与行为反应阈值 (T- level,T级 )及最大舒适级 (C- level,C级 )的关系 ,试图为小年龄、合并其它残疾或不能配合调试的儿童客观估算术后行为反应 T、C级提供依据。方法 :受试对象为使用 Nucleus CI2 4 M型多导人工耳蜗系统的 5 4例儿童患者。测试软件为 NRT2 .0 4版本。硬件包括计算机、IF5 (Interface 5 )卡、调试控制界面 (processor control interface,PCI)及多导人工耳蜗系统。 NRT阈值的测试采用单极刺激方式 (monopolar stimulation mode) ,分别测试每一例患者的第 3、5、10、15、2 0号电极。 T、C级测试均于 NRT测试同日进行。结果 :5 4例患者的 2 5 4个电极的波形检出率为 92 .1%。所有电极的NRT阈值均大于 T级 ,NRT阈值超过 C级的电极占 31.5 %。NRT阈值的均值介于 T级和 C级的均值之间。NRT阈值与 T级的相关系数为 r=0 .4 3(P =0 .0 0 0 0 ) ,而 NRT阈值和 C级的相关系数为 r=0 .4 8(P =0 .0 0 0 0 ) ,这些相关关系为中等强度但却具有显著性。结论 :NRT阈值的测试为不能配合术后调试的儿童患者的行为反应 T级和 C级的估算提供了客观的方法。 NRT阈值、T级和 C级的个体差异较大 ,尚不能单独根据 NRT阈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对人工耳蜗植入术后不同患者神经反应遥测 (neuralresponsetelemetry,NRT)阈值与行为反应阈值 (T level,T级 )及舒适阈 (C level,C级 )的比较 ,试图为小年龄或不能给予准确反应的患者客观估算人工耳蜗植入术后行为反应T、C级提供依据。方法 受试对象为使用NucleusCI2 4M型多导人工耳蜗系统的 70例患者。共测试 3 2 9个电极。测试软件为NRT2 0 4版本。NRT阈值的测试采用单极刺激方式 (monopolarstimulationmode) ,分别测试每一位患者的第 3、5、10、15、2 0号电极。T级和C级的测试均于NRT测试同日进行。结果  70例患者的 3 2 9个电极的NRT波形检出率为 92 7%。同一患者不同编号电极的NRT反应幅值和阈值及不同患者同一编号电极的NRT反应幅值和阈值均存在差异。NRT阈值的均值介于行为反应T级和C级的均值之间。NRT阈值及T、C级的数值自蜗底至蜗顶呈下降趋势。结论 NRT阈值、T级和C级的个体差异较大 ,尚不能根据NRT阈值对T级和C级进行准确的判断。但NRT技术可为不能配合术后调试的儿童患者的行为反应T、C级的估算提供客观的方法。NRT这一新技术仍有待于改进  相似文献   

4.
儿童人工耳蜗植入术后神经反应遥测阈值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通过对儿童患者术后神经反应遥测 (NRT) 阈值的分析,总结其变化规律,为儿童人工耳蜗植入术后调试提供帮助.方法:测试40例接受Nucleus CI24R 型多导人工耳蜗单侧植入术的患儿.测试使用澳大利亚Cochlear公司提供的便携式调试系统及NRT3.1版本软件.采用削减算法提取NRT反应波形,分别测试每位患者的第1、5、10、15、20号电极,NRT阈值使用NRT软件计算.分别在开机时、开机3、6和12个月时进行测试.结果:在术后同一测试时间,位于耳蜗不同部位电极的NRT阈值存在差异.耳蜗底部和顶部电极的NRT阈值较低,而位于耳蜗中部的电极NRT阈值较高.经单因素方差分析,不同部位NRT阈值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同一测试电极,随术后开机时间的增长,NRT阈值呈逐渐增加的趋势.经单因素方差分析,术后不同测试时间NRT阈值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术后开机1年内,NRT阈值呈逐渐增加的趋势.若人工耳蜗植入术后调试需要NRT进行辅助,每次均应测试NRT阈值,以便更准确估算患者的行为反应T、C级,尤其对植入术后1年内的儿童患者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人工耳蜗术后神经反应遥测(NRT)阈值的变化,NRT与行为T值之间的相关性,以及长期行为T值的变化,为人工耳蜗植入术后的患儿编程提供帮助。 方法 20例接受Nucleus CI24R型多导人工耳蜗植入的患儿,在开机时及6个月调试时对1、11、20号电极进行NRT阈值测试,通过NRT值进行电子耳蜗程序设置;开机后1年和2年对患儿进行行为T值测试,并设置程序;收集开机时及6个月的NRT值分别与1年及2年的行为T值比较。 结果 1号电极开机时和6个月时NRT相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1号和22号电极开机时和6个月时NR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三对电极1年与2年行为T值差异都无统计学意义;开机时NRT阈值与行为T值的相关关系中:开机时NRT阈值与行为T值只有22号电极呈正相关,其余两电极中无相关关系。6个月NRT阈值与行为T值的相关关系中:1号电极6个月NRT阈值与行为T值均为正相关;22号电极开机6个月NRT值与1年行为T值为正相关,其他无相关关系。 结论 各电极NRT阈值自开机时基本保持稳定,NRT阈值与行为T值部分电极具有相关性,开机时和最初几次调机时患儿不能配合进行行为测试可以选择NRT阈值来参考调试耳蜗;1年和2年的行为T值也基本稳定,说明患儿术后1年能较好配合行为T值测试,对于配合较好者的患儿可以适当延长调试时间。  相似文献   

6.
神经反应遥测技术在人工耳蜗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通过分析神经反应遥测(neural response telemetry, NRT)技术在人工耳蜗手术中的应用,帮助电极定位及预测术后效果。方法 受试对象为使用Nucleus CI24M型多导人工耳蜗系统的患者10例,其中2名患者的耳蜗发育畸形。选取10名患者的13个电极进行NRT测试。结果 NRT波形检出率为100% (n=13)。13个电极的NRT阈值为190.4±21.6CL。两名耳蜗畸形患者均记录到了NRT波形,其中一名阈值较高,为225 CL 。结论 术中10名患者的13个电极均记录到了NRT反应波形,提示NRT技术可有效地用于人工耳蜗植入患者的术中监测,特别为耳蜗畸形患者植入电极的定位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人工耳蜗植入编程中神经反应遥测(NRT)阈值与行为反应阈值的差别,寻找更好的编程方法。方法:对77例进行澳大利亚24型人工耳蜗植入的患儿在调试时对1、6、11、16、20号电极进行NRT值测试和行为T值测试,在能获得可靠的NRT和行为T值的时候收集数据,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各个电极的vNRT值和行为T值的相关系数范围为0.40~0.54。各个电极vNRT的最小值为135μV,最大值为215μV。行为值的最小值为120CL,最大值为190CL。1,6,11,16,20号电极的vNRT和行为T差值的均值为27±14,24±13,31±14,26±13,20±13。vNRT和行为T值的最大差值为65,最小差值为-15。从20号电极到1号电极,平均T值幅度范围为148~159CL,平均vNRT值幅度范围为168~186μV,而且从低频电极到高频电极,vNRT值和行为T值呈上升趋势。结论:用vNRT阈值推测行为T值指导调机编程,个体差异较大,推测结果不是非常可靠,仅用于不能配合行为测试的患者。为了保证编程的准确性,最好对所有进行耳蜗编程的患者用行为T值来编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应用神经反应遥测技术(NRT)在人工耳蜗植入术中监测,术后调机中的作用和经验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经历人工耳蜗植入的婴幼儿的临床资料,收集每例患者在术中、术后开机、调机应用NRT测试电诱发听神经复合动作电位(ECAP)的阈值数据,应用听觉整合量表(IT MAIS)评估行为听觉言语功能。结果38例婴幼儿在术中植电极进入耳蜗后均实施NRT测试,每例测试5个电极,分别为1、6、11、16、22号电极,共测试了190个电极,其中163个电极(85.8%)引出了ECAP,其平均阈值为(163.8±21.2)CL。近端1号电极ECAP阈值显著高于远端22号电极(P<0.05)。从开机到开机后12个月,各电极ECAP阈值无显著变化。3岁以下患儿中,25例患儿在各次NRT测试时所有电极都能引出ECAP,而8例患儿存在1~5个电极不能引出ECAP,在开机12个月后,后者的IT MAIS积分与前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耳蜗植入后NRT测试的ECAP阈值在近端电极显著高于远端电极,耳蜗内数个电极引不出ECAP不影响术后的听觉言语康复。  相似文献   

9.
多导人工耳蜗植入的编程需要有对一系列复杂的精神物理学感觉的主观反应 ,通常人工耳蜗患者(尤其是语前聋患儿 )难以对设备是否合适作出足够的反应。然而 ,神经遥测反应系统 (NRT)使测试复合动作电位阈值成为可能。对 2 7例人工耳蜗植入者 (均为Nucleus2 4导人工耳蜗 )进行神经遥测反应测试 ,每位患者均测试 5个电极 (3、 5、10、 15和 2 0 )。本项研究的目的在于观察主观行为阈值和复合动作电位之间的关系。 2 3例患者所有测试电极均可引出动作电位 ,神经遥测反应阈值与通过主观反应获得的阈值水平高度相关。结果提示电诱发神经反应可能…  相似文献   

10.
神经反应遥测技术在人工耳蜗术后调试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小儿人工耳蜗植入者术后言语处理器调试中运用NRT(神经反应遥侧)技术效果的分析.探讨NRT在人工耳蜗术后调试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0例术后主观调试配合欠佳的儿童.用Cochlear公司NRT3.0编程软件进行ECAP波形检测并测定ECAP阈值,利用测试结果判断主观阈值(T-值)和最大舒适阈(C-值),并得出言语处理器映射图(Map)。术后6个月行声场听阈测听。结果86.2%的电极引出ECAP波形,开机调试时反应阈值较小,以后逐渐升高,3~4个月左右闽值逐渐趋于稳定,而且靠近蜗底的阈值比蜗尖高。声场平均听阈为30~40dBSPL。经过言语康复训练,获得良好的效果。结论NRT技术可为术后快速准确地调试言语处理器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电诱发听性脑干反应(electrically evoked 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s,EABR)的特性和其在判断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听觉传导通路完整性中的作用,以及不同脉冲宽度的EABR阈值与人工耳蜗植入术后调试行为测试数值之间的相关性,为人工耳蜗植入术后首次开机不会配合行为测试的植入者科学设定刺激参数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植入诺尔康晨星人工耳蜗(CS-10A植入体)、能配合行为测试的植入者20例,采用行为测试测得阈值(T值)和最大舒适阈(C值),在标准屏蔽室内做ABR检查,采用3、10、20电极分别测脉冲宽度为25、50、75 μs/相的EABR平均阈值,分析引出率和波形分化特点,并对两种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EABR越容易引出波形越清晰,患儿的听觉反应越灵敏,也反映了术后植入体系听觉传导通路越完整(P<0.05);EABR脉冲宽度为75 μs/相的平均阈值与人工耳蜗的C值有良好的相关性(P<0.05)。结论 EABR检测可客观的判断人工耳蜗植入术后植入体系完整的听觉传导功能,客观评价人工耳蜗植入效果。人工耳蜗调试中,可以通过EABR脉冲宽度为75 μs/相的平均阈值来指导不能配合主观行为测试的植入者C值的判定,为患儿早期开始听觉刺激,建立听觉重塑带来帮助。  相似文献   

12.
神经反应遥测技术在人工耳蜗植入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人工耳蜗植入术中神经反应遥测(neural response telemetry,NRT)技术的应用情况。方法 对10例Nucleus CI24M及4例Nucleus CI24R(CS)人工耳蜗植入术的患儿在术中及术后一个月进行NRT检测,比较两者术中和术后的电诱发复合动作电位(electrically-evoked compound action potential,ECAP)阈值差异,并利用术中ECAP阈值指导首个言语处理器映射图。结果 14例患儿术中各电极的ECAP平均阈值均高于术后一个月开机时相应电极的ECAP平均阈值,CI24M植入体各电极的术中ECAP阈值比术后相应电极的ECAP阈值平均高11CL;术中10个电极相应的ECAP波形采集只需5分钟;术后开机整个过程约1小时。结论 术中应用NRT技术可快捷地了解植入体安置的情况,指导术后首个映射图的调试,明显节省了术后开机调试的时间,操作简单、方便,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测试和比较Nucleus 24人工耳蜗系统中直电极与弯电极神经反应遥测(NRT)值的差别,分析内耳螺旋神经节细胞对不同电极电刺激反应特性的差异。方法:对46例进行耳蜗植入和编程的Nucleus 24人工耳蜗系统直电极与弯电极患者进行配对分析,计算患者vNRT值的均值,并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直电极的NRT值为160~170μV,弯电极为150~160μV,总的趋势是低频值较低而高频值较高。结论:Nucleus 24人工耳蜗系统弯电极较直电极所需电刺激量略低。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术前佩戴助听器对人工耳蜗植入术后神经反应遥测值(NRT )以及 T 值(the subjective threshold ,T -level)、C值(maximal comfort level ,C-level)的影响。方法45例单耳人工耳蜗植入患者按术前是否佩戴助听器及开始佩戴助听器的年龄分为3组,HA1组(n=17)为术前佩戴助听器大于6个月且佩戴年龄小于3.5岁,HA2组(n=8)为术前佩戴助听器大于6个月且佩戴年龄大于3.5岁,NHA组(n=20)为未佩戴助听器组,比较各组术后电极阻抗值和3、6、12个月的NRT值及T 值、C值的差异。结果 NHA、HA1和 HA2三组术后电极阻抗值均值分别为10.9±2.1、10.5±2.3、10.7±2.7 kΩ,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除了术后12个月时的C值外,HA1组术后3、6、12个月时的NRT阈值及T值、C值均较NHA组低(P<0.05或0.01),术后3、6、12个月时,HA1组三项均值均较 HA2组低(P<0.05),而HA2组与NHA组三项均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早期(小于3.5岁)佩戴助听器患儿人工耳蜗植入术后NRT、T值及C值均较术前未佩戴助听器组低。  相似文献   

15.
神经反应遥测技术在人工耳蜗植入术中的监测应用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目的:探讨在人工耳蜗植入术中能快速,准确地判断人工蜗装置的完好性和患者客观听觉反应的监测方法。方法:在40例患儿人工耳蜗植入术中先测定电极阻抗,然后使用神经反应遥测技术(neural response telemetry,NRT)监测6个电极的电诱发听神经复合动作电位(electrically evoked auditory nerve compound action potentials,ECAP)。结果:患儿所有电极阻抗正常,ECAP的检出率分别为97.5%(39例/40例)和92.1%(221个电极/240个电极),其中33例内耳无畸形的患儿所有198个测试电极中有195个电极测出清晰的ECAP波形(98.5%),7例内耳Mondini畸形患者共42个测试电极中有26个电极测得ECAP波形(61.9%),两组之间差异有极显著性,靠近耳蜗底回(高频区)的电极比靠近蜗尖(低频区)的电极具有较高的ECAP反应阈值的ECAP饱和阈值。结论:NRT技术可以简便,快速和准确地判断患者的听神经反应,可望成为术中常规监测方法。内耳Mondini畸形是影响ECAP检出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应用神经反应遥测(NRT)技术,观察人工耳蜗植入后不同时间段的电诱发复合动作电位(ECAP)阈值变化,探讨其对人工耳蜗术后调机的指导意义。方法 对33例使用Nucleus CI24R(CA)型人工耳蜗植入的患儿,于术中及术后1、1.5、2、4、6个月进行ECAP 阈值测试,统计分析其变化规律。结果 33例165个电极的波形检出率为93.3%。电极1、7、11、17、22的术中ECAP阈值与术后30d开机时的ECAP阈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同一测试电极,随术后开机时间的增长,ECAP阈值呈逐渐增加的趋势。经单因素方差分析,术后不同测试时间ECAP阈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ECAP检出率高,术中可用于检测神经反应;术后可协助估算患者的行为反应T、C级,指导调机,尤其对儿童患者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电诱发听神经复合动作电位 (ECAP)的特点及在人工耳蜗临床中的应用价值和意义。方法 :应用NRT(neuralresponsetelemetry)软件 ,通过体外言语处理器和耳蜗内的植入电极系统 ,采用单极模式电极刺激和近场记录方法 ,对 37例NucleusCI2 4M装置使用者进行ECAP的记录。对其中 12例使用者做了行为测试。结果 :87.6 %的使用者记录到ECAP波形。分析了有行为阈值的 12例测试者的ECAP阈值和行为阈值的关系 ,二者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结论 :ECAP的检出率高且波形稳定可靠 ,在临床人工耳蜗装置的调试中可作为对行为测试的补充 ;对于年幼儿童和首次开机的患者的调试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人工耳蜗植入后短期神经反应遥测(neural response telemetry,NRT)、电诱发听性脑干反应(electrically 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 EABR)的动态变化,探讨人工耳蜗植入术后神经传导通路的动态变化。方法:对12例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患者分别于人工耳蜗植入术后1月(开机)及术后2月(开机1月)行NRT、EABR检测,观察NRT、EABR阈值及EABR波v潜伏期变化。结果:术后1月及术后2月NRT阈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2月与术后1月相比,20号电极EABR阈值显著降低(P〈0.05)、EABR波V潜伏期显著缩短(P〈0.05)。10号、3号电极在两个不同时间点EABR阈值、EABR波V潜伏期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人工耳蜗植入术后短期内,NRT阈值变化不明显,而EABR阈值、波V潜伏期在发生变化,提示人工耳蜗术后患者的听觉神经传导通路具有动态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通过对儿童人工耳蜗植入患者进行术后开机调试及行为测试测得阈值(T值)和最大舒适阈(C值)的测试,探讨人工耳蜗植入术后T值和C值的变化趋势及其相关因素,为人工耳蜗术后调试及开机调试提供便捷。方法 收集皖南医学院附属弋矶山医院行诺尔康国产人工耳蜗植入术且单侧植入的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术后按时开机并调试,定期随访至1年。按术前有无佩戴助听器分为助听器组和无助听器组,按照植入人工耳蜗时的年龄将研究对象分组,≤3岁为第1组,3~7岁为第2组,>7岁为第3组,对以上各组分别在术后1个月开机、开机后3个月、6个月、1年完成开机调试,记录24个电极的T值与C值,取1、7、13、19、24电极的平均值。结果  各组儿童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在开机不同时间点C值和T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均<0.05)。随着康复时间延长,T值和C值越来越大;开机后不同时间C值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均<0.05),两两比较第1组、第2组C值高于第3组。在开机后6个月与1年,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均<0.05),第1组、第2组T值高于第3组。相对较早植入国产人工耳蜗,术后开机调试T值和C值较大;助听器组和无助听器组开机后3个月、6个月、1年比较,助听器组C值高于无助听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均<0.05)。开机后3个月,助听器组T值高于无助听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前佩戴助听器,T值和C值相对较大。结论 在随访的1年时间内,随着开机后康复时间的增加T值和C值随之增大。越早进行手术的患者,T值和C值相对较大。术前佩戴助听器有利于术后开机调试的适应。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建立术中利用探测电极施行电刺激听神经复合动作电位(electrically evoked auditory nerve compound active potentials,ECAP)检测的方法,在植入人工耳蜗装置前评估患者耳蜗听神经功能状况.方法 选择20例人工耳蜗植入患者,其中耳蜗形态发育正常12例,5例双侧前庭导水管扩大,3例双侧耳蜗Mondini畸形.测试完成后全部使用Cochlear人工耳蜗.全麻后常规人工耳蜗手术进路,行标准耳蜗鼓阶开窗,将自制测试用多通道试验电极置入鼓阶,电极连接Cochlear公司体外言语处理器及自制电刺激发生器,连接电脑,采用Custom Sound EP 2.0软件,调整优化刺激参数进行神经反应遥测(neural responsetelemetry,NRT)初步了解听神经功能状态;刺激强度以5 CL为步长递减或递增至反应阈值给予电刺激脉冲,同时自动记录ECAP波形和阈值.植入人工耳蜗后常规进行NRT检测,记录ECAP波形和阈值;术后1个月患者开机后采集T、C值,将两种电极测试所得阈值和开机C值进行相关性研究,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 试验电极ECAP引出率为90%,商业电极ECAP引出率为90%,平均阈值分别为(160.50±15.12)CL和(160.00±11.27)CL,两者经统计学检验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和开机后C值(177.40±10.61)有明显相关性(R2=0.844,r=0.919).结论 成功建立了术中植入人工耳蜗装置前的ECAP检测方法,为内耳和/或听觉通路发育异常及无残余听力患者提供有效的听神经反应信息,对了解听觉系统发育程度及初步预测术后患者康复情况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