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常见病 ,往往发作较急 ,如果处理不及时导致严重缺氧就可能危及生命。护理人员工作在临床第一线 ,观察到此病症发生时 ,在未来得及报告医生前应及时采取简易措施。指压鱼际穴可在数分钟内使哮喘症状迅速缓解 ,赢得进一步抢救和治疗的时间 ,使哮喘的危害程度降低到最低水平。笔者通过 2 0例病人的应用观察 ,效果满意 ,现推荐给大家。方法是取病人双侧鱼际穴 (第 1掌指关节后 ,掌骨中点 ,赤白肉际处 ) ,以术者大拇指指腹 ,按压在病人的鱼际穴上 ,食指顶住病人的虎口或合谷穴上 ,大拇指行顺时针揉按 ,由轻到重 ,反复 10次 ,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寻针灸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方法与效果。方法:对150例支气管哮喘病人采用针刺鱼际穴疗法,并进行观察随访。结果:除2例外,其他病人的病情均有不同程度的减轻和缓解。结论:该法操作简便,对治疗支气管哮喘具有较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鱼际穴(LU10)为手太阴肺经经脉腧穴,能宣降肺气、疏风清热、化痰平喘以疗虚实喘咳和治疗咽喉肿痛,亦可顺调气机、宽胸行气以缓解抑郁。在现代解剖学上,鱼际穴位于手拇指处肌肉丰厚处,与对指的肌群联系密切,是治疗对指功能障碍的重要靶点。文章介绍李志道教授使用鱼际穴的临床经验。  相似文献   

4.
常用平喘穴对氨茶碱经皮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比较氨茶碱贴剂在常用平喘给药后 ,家兔皮肤电阻与血浆中氨茶碱浓度的经时变化 ,考察不同穴位对药物经皮吸收的影响 ,验证穴位给药的差异性。方法 采用HPLC UV法测定血浆中氨茶碱的含量 ,电阻测定仪测定皮肤电阻。结果 电阻经时曲线符合二次函数关系 ,肺俞、膻中、膈俞等穴的电阻值与非穴位相比均有极显著差异 (P <0 0 1) ,定喘穴与非穴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各穴位组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血药浓度经时曲线近似符合零级释放 ,肺俞、膻中穴给药后的血药浓度与非穴位相比有极显著差异 (P <0 0 1) ,膈俞穴与非穴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各穴位组给药后的血药浓度比较发现 ,肺俞、膻中穴与膈俞穴之间有极显著差异 (P <0 0 1) ,肺俞与膻中存在显著性差异 (P <0 0 5 )。此外 ,各穴位的血药浓度和对应的皮肤电阻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5.
穴贴定喘膏的平喘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穴贴定喘膏的平喘作用。方法:用组胺,卵蛋白造成豚鼠哮喘和用组胺造成豚鼠支气管平滑肌痉挛等方法,测定哮喘潜伏期,肺溢流量和肺灌洗液中嗜酸性白细胞,以观察穴贴定喘膏的作用。结果:穴帖定喘膏外用能对抗组胺引发的豚鼠哮喘和卵蛋白引发的过敏性豚鼠哮喘,能延长哮喘潜伏期,降低过敏性哮喘豚鼠肺灌洗液中嗜酸性白细胞数,同时,也能缓解组胺引起的豚鼠支气管平滑肌的收缩。结论:穴贴定喘膏具有平喘作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调查了四川地区收集的尸体之100侧手掌,观察了正中神经鱼际支的类型、分支数目、发起部位、走行、横径、体表定位等16个项目,并对拇收肌的双重神经支配和鱼际袢的问题进行了观察和统计,将观察结果,与一般教科书作了比较,并提出了若干补究和建议。还讨论了鱼际袢存在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咯血是支气管扩张、肺结核、肺癌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我们应用鱼际穴注射脑垂体后叶素,直接发挥经络传导作用,从而起到止血效果。现介绍如下:1一股资a本组42例,男35例,女7例。年龄18~78岁,平均56岁。42例中肺结核30例、支气管扩张7例,肺癌5例。全部病例经X线、纤维支气管镜与活检以及实验检查确诊,并排除血小板减少及出凝血异常所致咯血。2治疗方法42例患者均在病因治疗及一般止血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再咯血,当即予穴位注射脑垂体后叶素SU(0.sml),如咯血未止者可重复给药1次。鱼际穴注射方法仰掌在第1掌指关节后掌骨中点,…  相似文献   

8.
正中神经鱼际支和鱼际袢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中神经鱼际支,是正中神经掌部的重要肌支之一,在临床手外科中极为重要,但国内、外对鱼际支的观察报导并不多见。鱼际袢的发现虽始于Canieu和Riche(1897),但直至Harness和Sekeles(1971)才在进一步研究鱼际  相似文献   

9.
鱼际支神经是手部的重要神经,以往国内外对这一重要神经专门的深入研究极少,尤其缺乏中国人才力面的资料。我院解剖教研室进行了100例正常人手的解剖研究,对有关这一神经形态的神经来源、分支类型、支配肌肉、体表投影  相似文献   

10.
胡荣 《中外医疗》2009,28(2):109-110
目的探讨鱼际、丰隆、太渊穴运用针灸及针刀采取烧山火、透天凉治疗咳嗽的临床应用及疗效。方法对符合治疗的100例确诊咳嗽患者全部运用针灸及针刀治疗。针灸采取烧山火,透天凉法。针刀采取穴位切割和刺激。结果临床治愈67例,占67%。好转25例,25%。见效7例,占7%。无效1例,占1%。总有效率99%。一般1次见效,2次1疗程。间隔3d,重复。重复不超过3次。结论鱼际、丰隆、太渊穴运用针灸及针刀治疗咳嗽见效快,疗效好,复发率低为特点。  相似文献   

11.
<正> 多年来,笔者对哮喘急症发作者。先针刺鱼际穴治疗。数分钟即能见效。30分钟内急症得以缓解,近期疗效确切有效。浅介如下:临床共观察治疗38例,多数患者在10至30分钟内急性症状能够缓解,然后以药物巩固调治。1.一般资料 38例中,男22例,女16例。成人25例,儿童13例。年龄最大者69岁,最小者8岁,病程最长者11年。最短者一年。2.基本方法 鱼际为主穴。如不效者加肺俞穴,天突,一般情况  相似文献   

12.
哮喘是由多种炎性细胞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表现为喘息、呼吸困难、胸闷或咳嗽。哮喘治疗不当可产生气道不可逆性缩窄,影响肺的呼吸功能,降低生活质量。西医治疗哮喘主张在抗炎的同时使用血管扩张剂及糖皮质激素,但不良反应大且易复发。中医认为哮喘多属“哮症”范畴,多从肺、脾、肾三脏论治[1],强调依据病因调理脏腑功能来达到治疗目的。开发疗效确切的平喘中药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益肺定平喘胶囊主要由莱菔子、玄参、甘草、黄芩、陈皮、连翘等中药组成。本实验对其祛痰平喘作用进行评价,为进一步开发应用提供实验依据。1材料实验动物为昆…  相似文献   

13.
取 5例 (男 4 ,女 1) ,2 1~ 37岁 ,死亡后 12h内的人体两侧手鱼际肌组织 50块 ,用肌球蛋白ATP酶法 ,系统研究了各肌的肌纤维型分布。结果表明 :人类鱼际肌中I型 (慢缩 )纤维的平均百分率在 59%~ 67%之间 ,平均为 62 %显著高于上肢其它各肌群I型纤维的平均百分率 (P<0 0 5)。鱼际肌的深、浅层间 ,多数肌I型纤维百分率接近。左、右侧别比较 ,除拇收肌横头右侧者显著高于左侧外 ,其余肌均未见显著的I型纤维侧别差异 ,结合肌电图和拇指功能 ,对这些差异的意义进行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14.
解剖30只人手标本,观察到供养鱼际浅肌的动脉,来自行经肌肉邻近区域内的桡动脉的间接和直接分支,由肌周围呈向心性分布至肌。肌与供养动脉的位置均较表浅,血管吻合丰富。从形态上看,动脉受压使肌肉缺血挛缩的可能性不大。  相似文献   

15.
例1,赵××,女,69岁,患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10余年,同时伴有高血压。平素日服复方茶碱片,每次1片,每日2~3次方能止喘。今年5月因血压升高给予降压和扩血管常规治疗,同时加服地巴唑每次10mg,3次/日。治疗1个月后血压稳定,喘息减轻,复方茶碱片由每日2~3片减至半片。经几个月的观察,疗效稳定。  相似文献   

16.
平喘合剂平喘作用的实验研究(二)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观察平喘合剂对豚鼠引潜伏期及离体气管平滑肌的影响。方法:采用喷雾致喘法建立豚鼠哮喘模型。采用气管螺旋条法,用磷酸组胺或乙酰胆碱使气管条收缩,描记用药前、后的收缩曲线。结果:平喘合剂可明显延长引喘潜伏期。明显降低气管条的收缩幅度。结论:平喘合剂有明显的平喘作用。其机理与平喘合剂具有明显松驰气管平滑的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7.
孙长军 《吉林医学》1996,17(5):298-298
鱼际皮瓣修复指端缺损36例分析孙长军(白山市中心医院134300)作者自1991年3月~1995年12月共收治指端缺损54例,对其中36例进行了鱼际皮瓣转移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36例中,全部为指端少量缺损,其中...  相似文献   

18.
氨茶碱具有松弛支气管平滑肌、使支气管扩张的作用,特别是当支气管处于痉挛状态时这种作用更为明显,因而在临床上常用做平喘药。由于氨茶碱的治疗量与中毒量非常接近,幼儿的排泄功能和解毒功能尚不完善,尤其是两岁以下的婴儿,一旦用药稍有不当,就很容易造成氨茶碱急性中毒,甚至危及生命。 目前,从临床小儿氨茶碱中毒的病例来看,多是因为婴幼儿暴喘,为了迅速止  相似文献   

19.
20.
桔梗、川贝、枳壳、五味子、麻黄、白果、天冬各 1 0 g,茯苓、沙参、生地各1 5 g,山萸 8g,冬虫夏草 6g,蛤蚧 4g,葶苈子 30 g。每日 1剂 ,水煎服。临床用本方治疗 1 0 5例 ,病情控制 62例 ,有效 32例 ,无效 1 1例 ,总有效率 89.5 2 %。本方适用于痰湿壅肿 ,脾肾两虚的患者。补肾健脾清肺平喘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