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1990年日本结核感染现状各年龄组的结核感染状况是按照1963、1973日本结核疫情:5年内新感染病例及以往结核感染者结核复燃估算。新感染病例又分成卡介苗接种及未接种二组。以往感染者又分为肺内有纤维病变、有痊愈病灶以及x线下肺内无异常三组。表1 1990年日本结核感染现状  相似文献   

2.
在日本,1970年后未见新的日本血吸虫感染者,以前的流行区有许多人患此病。近25年,在Komagome医院有1900例经腹腔镜检查诊断为活动性或慢性肝脏疾病的患者中仅有9例为慢性血吸虫病,他们在离流行区很远的东京被发现。尽管病例数很少,但报道描述腹腔镜发现该病的特征,并与病理检查及其他各种诊断慢性血吸虫病的诊断方法进行比较,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日本自1894年有犬复殖孔绦虫病例报道以来,相继已有80余例,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神奈川县地区在1957年由藤沢·金子报道1例后,本病例为该地区所发现的第二例患者。病例为男性,51岁,铁路局职工,居于神奈川县,1980年11月20日晨突然发生腹泻,持续数日后于11月26日排出的大便中见有约3米长的乳白色带状物。当地医院就诊,粪检发现有类似于阔节裂头绦虫的虫卵等,因此拟诊为阔节裂头绦虫病。体检和一般常规实验室检查均未见特殊异常。病史中得悉患者嗜吃生鱼,发病前4个月曾在北海道吃大马哈鱼生鱼,3周前在三宅岛吃过黑鲷等生鱼。1个月后用硫酸巴龙霉素进行驱虫治疗,按规定服药前晚进食易消化的食物,数量  相似文献   

4.
<正> 为了统计学调查,我们提出了由日本病理学协会编辑的病理解剖学病例的年度报告(1972—1981)。 在280532例尸体解剖中,有7049例患有内脏真菌感染,总感染率为2.5%。主要的感染类型有念珠菌  相似文献   

5.
我们应用超声诊断方法(下称B超)对154例急性日本血吸虫病(下称急血)进行了肝脏检查,与113例健康人作比较,发现其径线值、肝实质均有改变,并对病因治疗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连续追踪的sl例急血病例进行检查,上述症状有明显改善,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1对象以我院1995年8月至1997年9月收治的154例急血病例为观察对簿,急血诊断标准按《血吸虫病防治手册》[1]要求,同时以健康者113人作对照。2方法2.IB超检查方法及诊断标准采用日立EUB-200A型,探头频率为3.SMHZ的B超仪,按肝脏常规检查方法并参照1990年10月…  相似文献   

6.
我们所选择的病例为6型28例,8型22例,4型及9型各一例,共计52例。病例最短者为2个月,最长者为8年,半年至3年者最多,占总数的61.6%。 52例中有空洞者40例,均属6型及8型。空洞形成时间在6个月以内者为13例,6个月到3年以上者为27例,空洞大小在4厘米以上者有14例。  相似文献   

7.
日本血吸虫病循环抗原检测的合作研究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1993年5月,在湖南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湖南岳阳)举行了一次有关日本血吸虫循环抗原检测的联合测试研讨会,来自全国流行省(市)的8个单位派员及携带自己在过去几年中研制的检测系列(包括试剂和技术方法)参加了此项研究,在同一时间和地点,对同一批570份血清样本(包括正常人、现症病人、治后不同时期及其他常见寄生虫病人血清)进行了双盲法检测。结果表明:假阳性率除检测系统B为2%以外,其余7个系统的假阳性率在14%—46%之间;敏感性在急性病例为95%—100%,慢性病例的检出率在检测系统A及F分别为73.3%及72.7%,其余在70%以下;各系统测试治后1年内血清的转阴率未超过1/3,2年内转阴率除系统E为60%以外,其余未超过50%(系统H因敏感性太低除外)。以上说明,参加合作研究的8个测试系统尚需从提高特异性和/或敏感性两个方面进行改进。至于疗效考核不满意的原因,除与试验的特异性不高和治疗效果差有关外,需作进一步分析。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病例一对照调查,研究了洞庭湖区日本血吸虫病对少年儿童营养和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0个因素中,只有日本血吸虫感染因素有意义,RR高达6.68,证明血吸虫病是该地区影响少年儿童营养不良最危险的因素。病例Ⅰ组4项营养指标和7项发育指标均明显地低于对照组,而且血吸虫病组的PA和血清Ca也明显低于非血吸虫病组,表明血吸虫病对少年儿童的营养和发育有影响。  相似文献   

9.
<正> 孢子丝菌病是日本最常见的深部皮肤真菌病。据1984年Fohushio报告日本已有2500例,现在每年新病例超过150例。患者主要见于日本西南部岛屿,主要见于Kwonto,次为Kwonsai,Shikoka、Nyasga,在Shiko-ka每10万居民中有2.72例(Homo 1978)。 在10岁以下儿童及40岁以上成人中多年,成人中男女比为2:3,而在其它国家报告中则为男多于女,主要是室外工作的工人,好于暴露部位,然儿童好发于面部,如其它国家所报告冬季好发。  相似文献   

10.
本文进行了日本血吸虫病与肝癌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病例为昆山县1982~1983年间具有Ⅰ级和Ⅱ级诊断依据的肝癌死亡者,对照为同期死于非消化道恶性肿瘤病例和健康人,病例和对照按性别、年龄等1:2配对,共166对。病例组与对照组的日本血吸虫病史有显著差异;确诊血吸虫病年限与相对危险度之间有显著的剂量反应关系;调整了吸烟习惯和肝癌家族史这两个因素后,日本血吸虫病史与肝癌仍有联系.  相似文献   

11.
从1987年起,英格兰和威尔士由肠炎沙门氏菌所致的急性胃肠炎病例迅速增加,此后,一个以欧洲为中心,肠炎沙门氏菌引起的沙门氏菌感染症不断增加。1990年日本也出现了同样的倾向,发生率甚至比至今从人和食品中检出率最高的鼠伤寒沙门氏菌还高。这是由于食用了被沙门氏菌污染的禽蛋所致。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新疆喀什地区内脏利什曼病流行现状和特征,为制订适合本地特点的防控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疾病疫情监测信息网报系统和临床诊断及实验室确诊病例登记获取1990—2014年喀什地区内脏利什曼病病例信息,利用频数分布表和统计图对数据进行整理,应用SPSS 12.0软件对报告病例的时间、空间和人群分布进行发病率和构成比的统计分析。结果1990—2014年喀什地区12个县、市中有10个有黑热病病例报告,共报告病例2500例,其中2002年报告病例最多,为232例,占总报告病例数的9.28%;在10个有病例报告的县、市中,喀什市报告病例最多,为1724例,占68.96%;其次为伽师县,共报告病例539例,占21.56%;而泽普县仅在2013年报告1例。在人源型黑热病流行区,4—6月报告病例最多,为发病的第一高峰,其次为10月;而在荒漠型流行区病例主要出现在9月至次年2月。在荒漠型流行区病例主要发生在0~2岁年龄组;而在人源型流行区病例主要发生在3~15岁年龄组。结论喀什地区的人源型和荒漠型黑热病在发病高峰和年龄上呈现不同的流行特征,需采取针对性的防制措施。  相似文献   

13.
<正> 日本假结核耶氏菌(假结核茵)最早是从家兔、豚鼠为主的数种动物分出的。近年来本菌作为幼儿肠道感染症的病原菌而受到注意。 1981年由假结核菌引起集体发病后,作为人的病原菌就更加受到重视了。 近年来,家兔及豚鼠等由于饲养管理改善,几乎见不到由假结核菌引起发病,相反猴的感染病例有增加的趋势。在国外野兔、野鸟的感染一直较多,近年鹿的感染病例也不少,并查明健康动物带有本菌,认识到动  相似文献   

14.
在日本的许多地区,日本血吸虫病曾是一种常见病。然而,近些年来已减少了。近30年来,在日本奈良医科大学医院仅有一例日本血吸虫病尸解病例。现报道如下。患者82岁,日本妇女,因腹水于1980年1月住院,实验诊断为肝硬化腹水。在腹水涂片中发现有钙化的日本血吸虫卵,卵壳外层厚,大小约70μm,H.E.及Papanicolaou氏染色呈兰紫色;吉氏染色为桃红色。经治疗后,患者仍日趋衰弱,当年3月死亡。尸解结果:肝重550gm。肉眼观,表面有小片状结节;镜下显示肝硬化征象,纤维化区有很多钙化卵或变性卵。根据卵的大小及形态特征,鉴定为日本血吸虫卵。在两肺和十二指肠粘膜下层,也发现有日本血吸虫卵拴塞。该患者20岁前一直务农。那时,当地为日本血吸虫病流行区,推测她在年轻时感染  相似文献   

15.
日本TNM分类肺癌委员会,统计1975~1977年3年间日本全国登记有组织学诊断的肺癌病例4931例,男性3770例(76.5%),女性1161例(23.5%),男女之比为1:0.31。平均年龄61.2岁,男性61.7岁,女性59.4岁。在4931例中鳞癌1974例(40.0%),腺癌1885例(37.6%),肺泡上皮癌63例(1.8%),  相似文献   

16.
鲁南滨湖地区微山县1986~1991年共发生疟疾41例,分布在16个乡镇的32个自然村。其中输入病例1986~1989年仅1例,1990~1991年5例;当地感染病例1986~1987年19例,1988~1989年未发现,1990~1991年5例;不明病例1986~1988年与1989~1991年分别为6例和5例。1989~1991年有病灶点11个,其中外源性灶点5个,内源性灶点1个,来源不明灶点5个。在调查的10个灶点中,活动或有潜在活动的灶点共7个。调查显示,当地疟疾灶点呈广泛散在,近年输入性病例有明显增加,当地感染病例也有回升趋势,多数灶点有传播或潜在传播存在,在当前情况下,不应放松对当地疟疾的监测。  相似文献   

17.
背景:在日本,上次结核病耐药性调查5年以后,结核病研究委员会进行了一次全国性的调查。 目的:确定对四种一线抗结核药物的耐药率和耐药危险因素。 设计:1997年6月1日至11月30日这6个月间,在日本不同地区的78家医院住院病人中获得培养标本,药敏试验在东京的结核病研究所进行,这里是WHO/IUATLD全球项目的跨国参比实验室之一。 结果和结论:在以前未治疗过的病人中,对四种药物中任何药物的耐药率是10.3%,原发多耐药率0.8%。对四种药物中任何药物的获得性耐药率是42.4%,获得性多耐药率19.7%,表明与WHO/IUATLD全球项目中报告的耐药率相比是高的。新病例中约73%的耐药株对一种药物耐药,而复治病例中64.3%的耐药株对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耐药(P<0.0001)。在任何新病例或复治病例中观察到:按性别、年龄组、民族、地区、和/或并发病的耐药率均无显著差异。与复治病例中高耐药率相关的其它因素有待确定。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2018年河南省疟疾疫情及消除疟疾进展,为制定疟疾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8年河南省疟疾疫情资料及病例个案调查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疟疾疫情及病例诊治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2018年河南省共报告疟疾病例174例,男女性别比33.8∶1,主要集中在30~和40~岁年龄组,职业以农民为主,所有病例均为境外输入性病例,96.55%(168/174)的病例来自于非洲。全省17个地级市有病例报告,其中郑州、洛阳、许昌和濮阳4个市共报告疟疾病例110例,占总病例数的63.22%。从发病到初次就诊及初次就诊到确诊时间中位时间均为1 d,超过7 d就诊6例,占3.45%;超过7 d确诊(延迟确诊)13例,占7.47%。所有病例均在24 h内完成上报,3 d内流行病学个案调查完成率为98.28%(171/174)。截至2018年12月,河南省全部省辖市均已通过市级消除疟疾考核评估。结论 2018年河南省报告的疟疾病例均为境外输入性病例,应加强对非洲和东南亚返乡人员的疟疾监测,及时发现和治疗输入性疟疾病例,防止出现继发病例,确保河南省如期实现消除疟疾目标。  相似文献   

19.
<正> 作者从日本卫生福利部的生命统计和临床记录收集的资料研究了1947—1986年破伤风死亡率及1947—1982年破伤风病例病死率趋势。1947—1986年期间,破伤风死亡病例22,401例,死亡率从1947年的2.84/10万人口(2,221例)降至1955年的0.98/10万人口(887例),1982年又进一步降至0.02/10万人口(26例)。新生儿破伤风死亡率下降的更快,从1947年的36.1/10万活产儿(972例)降至1970年的0.67(13例)到1979年已降至0,新生儿破伤风死亡率的快速下降与新生儿在医院出生代替在家出生呈现密切关系,在此期间没有对孕妇进行破伤风免疫。新生儿破伤风死亡率的降低促使破伤风总死亡率下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新发晚期血吸虫病(晚血)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在洞庭湖2个血吸虫病流行县,采用1:2配对病例-对照研究。选择2006-2007年新发现的腹水型和巨脾型晚血病人60例作为病例组;以配对条件选择120例慢性血吸虫病人作为对照组。设计包含晚血危险因素的问卷,采用面对面的调查方式收集信息。使用SPSS12.0软件进行晚血病人发生的单因素及条件logistic回归的危险因素分析。结果乙肝病史(OR=10.729)、接触疫水方式(OR=3.919)、年均接触疫水天数(OR=5.457)和近10年化疗次数(OR=1.578)4个因素为晚血发生的危险因素;血吸虫病查出次数为晚血发生的保护因素;未发现晚血与年人均收入、文化程度、晚血家族史、血吸虫病检查次数和血清学检查阳性次数5个因素的关联性。结论长期接触疫水、反复感染、未能及时检查诊断和治疗是晚血发生的关键因素,合并乙肝病毒感染可加速晚血的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