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8 毫秒
1.
“四花”穴,为古代治疗骨蒸劳瘵之著名灸穴之一,记载于多种古代医籍中,现代针灸医籍中将此收入经外奇穴类。关于“四花”穴的定位,在古代诸医籍中记载并不一致,主要有二种,一是以《外台秘要》、《苏沈良方》所载为代表。其“四花”穴的四个点呈棱形分布的定位:一是以《针灸资生经》、《针灸聚英》为代表的呈正方形分布的定位。而现代针灸医籍及文章中,在收载和引用此“四花”穴时,多从后者,或有甚者将两者混为一谈;故有必要从文献角度加以考察,以求正误。一、“四花”穴出处的考察现存医籍中最早记载“四花”穴的名称及定位系唐·王焘《外台秘要》一书,此书  相似文献   

2.
廉泉穴小考     
<正> 廉泉穴有任脉廉泉与足少阴廉泉、单穴和双穴之分。现代文献除《针灸经穴图考》外,所述皆为任脉廉泉,而无足少阴廉泉,且对任脉廉泉定位见解不一。笔者特作考证如下。一、任脉廉泉穴的位置问题:该穴定位有两说:一是在舌骨上缘凹陷中,见于《针灸学讲义》、《简明中医辞典》、《针灸穴位解剖图谱》等;一是在舌骨下缘凹陷中,见于《针灸学简编》、《针灸穴位挂图》、《针灸经穴挂图》等。查其所宗文献,皆从《甲乙经》:廉泉“在颔下,结喉上,舌本下”。其原因是对古籍破译不一,需辨明“舌本”所指及其与“舌骨”的关系。《灵枢·经筋》:“足太阳之筋……结于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各家对经外奇穴见解各异,有的针灸文献认为“奇穴”就是“经外奇穴”的简称:有的认为不在十四经脉循行部位的穴位称“经外奇穴”:有的认为《内经》未载之穴称“奇穴”,《铜人腧穴针灸图经》(简称《铜人》)未载之穴称“别穴”,而习惯上将《内经》、《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未载之穴均认为“经外奇穴”。此皆为不明“经外奇穴”由来之故。  相似文献   

4.
最早栽录“孔最治痔疮”的中国针灸教材是1958年北京市中医学校编印的内部教材《针灸学讲义》,以后4-6版全国统编教材《针灸学》及各版针灸专业教材《腧穴学》皆有载录。国外针灸教材所载的孔最穴主治病症中皆有“痔疮”之疾,足见其影响之大、之广。中国针灸学教材关于“孔早治痔”的记载系出自日本文献《针灸真髓》,该书由泽田先生的弟子代田文志整理,  相似文献   

5.
读者信箱     
四缝穴的定位编辑同志: 我阅读了二十四种针灸书籍,记载经外奇穴四缝穴的位置,发现有三种不同的说法。第一种说法:在两手除拇指外,第二、三、四、五指,掌面第一指节与第二指节横纹缝之两头,每指二穴,共十六穴。此说见承淡安《中国针灸学》等书。第二种说法:在两手除拇指外,第二、三、四、五指掌面第一指节与第二指节横纹缝中央取之,每指一穴,共八穴。此说见南京中医学院《简明针灸学》等书。  相似文献   

6.
牛凤菊  魏红 《光明中医》2005,20(1):53-54
翳风穴是手少阳三焦经穴 ,又为手足少阳之会穴 ,首见于《针灸甲乙经》。对于其定位 ,在以往文献中 ,差别不大。如《针灸甲乙经》谓其“在耳后陷者中 ,按之引耳中” ;《针灸集成》“在耳根部 ,距耳五分” ;《针灸大成》“耳后尖角陷中 ,按之引耳中痛” ;《针经》中有“先以铜钱二十文 ,令患者咬之 ,循取穴中……针灸俱令人咬钱令口开”。现代临床上翳风穴的取法与《甲乙经》基本一致。如高等医药院校教材《针灸学》及《腧穴学》中定位为 :“正坐侧伏或侧卧 ,在耳垂后方 ,当乳突与下颌角之间的凹陷处。”1 古文献研究晋代《针灸甲乙经》记载 …  相似文献   

7.
四缝穴的临床发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四缝穴是经外奇穴 ,传统记载是治疗小儿疳积的特效穴 ,本人自七十年代以来 ,在治疗小儿疳积的基础上 ,探寻它在其他方面的治疗作用 ,如内外妇方面的哮喘、咳嗽、痛风、神经衰弱、阴阳失衡、崩漏、生长迟呆、免疫力低下、易于感冒等 ,通过不断地总结积累 ,发现四缝穴有提高机体免疫力、助生长发育、健脾胃、清湿热、邪毒 ,调冲任、平阴阳等作用。兹介绍于后 (包括医案 )。1 根据《中医大辞典》、《针灸俞穴图谱》、《实用针灸推拿治疗学》、《针灸学讲义》记载 ,四缝穴的取穴有三种。1 1 第二、三、四、五指掌面第一、二节横纹中央。1 2 …  相似文献   

8.
睛明穴,在《针灸甲乙经》、《铜人俞穴针灸图经》、《针灸大成》等书中又称为泪孔。睛明穴的定位多定于目内眦旁0.1寸。如《针灸甲乙经》记载在目内眦外,手足太阳足阳明之会,《西方子明堂灸经》记载为目内眦头外,一分宛腕中,现行全国高等中医院校《针灸学》教材(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邱茂良主编,1985年10月第1版,下简称《针灸学》五版教材)则云:“目内眦旁0.1寸”。由上可见睛明穴定位多明确而统一在目内眦旁0.1寸。而对睛明穴的针刺深度历来就存在明显的分歧。  相似文献   

9.
然谷穴是足少阴肾经的荥穴。《子午流注说难》载:“然谷乃肾所溜之荥穴,阴荥为火穴,坎中有一阳无根之少火能生气,其穴亦名龙渊,潜龙在渊之义也,男女精溢,不孕者皆取之,此火能然于深谷之中,不受水克,故名然谷。”《古法新解会元针灸学》云:“然骨者……,通于心脾,有龙临深渊之性。”《针灸穴名解》指出:“谷而得然者,犹龙雷之火出于渊也。养生家谓水中有真火,今学者谓地心有真热。观本穴所治,凡肾火衰微所生种种弱症,刺此穴俾以发动内热也。”关于此穴定位,古代医籍有不同的记载。《灵枢·本输》谓:“然骨之下者也”;《针灸甲乙经》载:“在足内踝前起大骨下陷者中”;《千金要方》载:“在内踝前直下一寸”;《循经考穴编》载:“去照海一寸,赤白肉际,与外侧京骨相对”;《针灸集成》载:“在公孙后一寸”。目前国家标准定位是在足内侧缘,足舟骨粗隆下方,赤白肉际。临床应用时可在足内踝前下方,足舟骨粗隆前下缘凹陷处,公孙后1寸处取本穴。临床操作时,可根据具体病情,选取针剌、剌络、火针、艾灸、穴位注射等方法进行治疗。根据足少阴肾经的循行特点以及“荥主身热”的理论,然谷穴能够通络止痛、滋阴降火、温补肾阳,对男女生殖泌尿系统、肾与膀胱、心肺、咽喉、足跟等部...  相似文献   

10.
别具一格的彩色上海中医学院和上海中医研究所的有关针灸和解剖学专家,经多年精心摸索,编绘成了彩色的《针灸经穴图》,将由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针灸经穴图》共有彩图七幅.其中六幅标志了分布在十四经脉循行经络上的腧穴361个,是十四经经脉之气直接注输出入的处所,它反映了我国历代传统穴位的结晶.为了对近年来针灸临床实践中发展的新穴有所反映,特专门绘制了一幅经外奇穴图,其中所列47穴基本上根据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试用教材《针灸学》和《中国针灸学概要》选收,并经各地有关针灸专家、医师和教师反复讨论、精选后确定.  相似文献   

11.
灸足三里穴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灸足三里穴临床应用赵建新(河北医科大学中医学院050091)足三里穴始载于《内经》,仅在《灵枢经》中有关其主治运用的记载即达15处之多。随着针灸学的发展,其功效逐渐丰富,历代对其主治记载日广,因为“此穴治病万端,有白术之强,有桂附之热,有参茸之功,有...  相似文献   

12.
颈臂穴属经外奇穴,据针灸文献及针灸专著记载,颈臂穴具有疏通经络、强筋健骨之功效,主治手臂麻木、上肢瘫痪等症。武连仲教授扩大颈臂穴治疗范围,在临床上以颈臂穴为主治疗多种疾病作用显著,疗效满意,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学过针灸学的人一般都知道光明穴是足少阳胆经的经穴,位于小囵外侧的胖骨前缘,足外踝尖直上5寸处。该穴除了治疗小腿痛、下肢接痹、胖肠肌痉挛等局部病症外,另一个主要功能就是治疗眼疾,如近视眼、白内障、夜盲症等,《标幽赋》中说:“限痒眼痛,泻光明于地五”,就是指这种远道治疗作用。然而,你若是进一步阅读、研究古代针灸文献时,就会发现,古时候名为“光明”的航穴并非仅此一个,这些穴位在流传和临床应用中,也曾出现过一些歧误。本文就它们的源流并结合其临床应用特点来谈谈光明穴。1指鱼鹰穴,为经外奇穴鱼腰穴出于明代方贤…  相似文献   

14.
马坤范主任医师对颈臂穴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颈臂穴属经外奇穴 ,出于《芒针疗法》在锁骨上窝中央至锁骨内侧端中央。据历代针灸文献及针灸专著记载 ,颈臂穴具有疏通经络 ,强筋健骨之功效 ,主治手臂麻木 ,上肢瘫痪等症。吾师马坤范主任医师在临床上以颈臂穴为主治疗多种疾病作用显著 ,疗效满意 ,现介绍如下 :1 取穴  颈臂穴在锁骨内 1 /3与外 2 /3交界处 ,胸锁乳突肌之锁骨头之外缘 ,当锁骨头上 1寸处取穴。2 针刺操作  患者取坐位 ,暴露颈部 ,先取患侧颈臂穴 ,定位时头转向对侧 ,常规消毒穴区皮肤 ,选择 2寸毫针 ,左手按压穴位 ,右手持针 ,以颈臂穴进针 ,针尖朝向颈椎横突部位直…  相似文献   

15.
中医药信息     
针灸《经穴部位》国家标准颁布已有2000多年历史的针灸经络学说如今有了一个统一的“针灸《经穴部位》国家标准”。这一标准将于1991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国家技术监督局于8月3日在京联合发布了这一标准。据介绍,“针灸《经穴部位》国家标准“对14经穴及部分经外奇穴进行了全面准确的定位,代表  相似文献   

16.
悬钟,别名绝骨,系足少阳胆经之喻穴.关于其位于足外踝上3寸,古今针灸文献记载基本一致,然近代针灸文献对其位于腓骨之前、后缘,则意见不一,众说纷纭。余故作此考证,以求正于同道.一、从文献记载来考订腧穴定位应以权威文献为依据.现存最早记载悬钟穴的文献是《针灸甲乙经》,我们在考正悬钟穴的位置时,必须以它为依据。这是因为《甲乙经》中关于悬钟穴的记载,不仅最早,而且为后世针家所宗,《铜人》、《资生》、《聚英》、《大成》等在论述悬钟穴时,均  相似文献   

17.
在中医针灸国际化的大趋势下,为保证中医学术传承运用的准确性和为国际交流合作提供方便,中医针灸标准化日渐重要,把国家标准上升为国际标准是保持我国作为中医针灸大国地位的一项重要任务[1]。作为针灸标准化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经外奇穴相关标准制定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奇穴是指既有一定的名称,又有明确的位置,但尚未归入或不便归入十四经系统的腧穴,又称为“经外奇穴”[2]。经外奇穴以其对某些病症的特殊治疗作用而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目前,关于经外奇穴的研究十分丰富,仅初步统计近50年来有关奇穴(包括新穴)的发现和报道,就达2000余个[3]。当前,少数如四神聪、金津、定喘等46个经外奇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06年发布的GBT 12346-2006腧穴名称与定位中都已有明确命名和定位,那么其他经外奇穴同样也可以进行标准化定位。对于多数经外奇穴,不同医家从定义、定位到命名、临床运用都有各自的论述。而准确定位取穴是针灸疗效的关键因素之一,经外奇穴的定位没有统一标准,限制了其更有效广泛的推广应用。本研究将从方法学角度初步探讨经外奇穴的标准化定位。  相似文献   

18.
以承淡安先生的《中国针灸治疗学》(1931年)、《中国针灸学讲义》(1940年)和《中国针灸学》(1955年3部著作为研究基础,通过总结论述其中关于五官疾病的分类及中西医病名的记载、演变过程,阐述承淡安先生不同时期对五官疾病的认识。通过系统分析及比较"针灸学三部曲"中针灸对五官疾病的治疗,探讨并总结了先生针灸治疗五官疾病的辨证及诊疗特点,即临证辨治,随症变化;取穴精简,善用特效穴;针刺强弱,量效裁定;或针或灸,各有所宜;针药并举,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19.
正杨继洲,为明代著名针灸医家,他在其家传之学《卫生针灸玄机秘要》的基础上,总结明以前针灸经典著作,结合自身临床经验著成《针灸大成》~([1])一书,对后世针灸学的推广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该书内涵丰富,其所记载的针灸医案突出体现了杨氏治病辨证准确,用穴精炼的特点。笔者发现在诸多医案中,三阴交穴应用较为常见,因此本文就杨氏临证运用三阴交穴规律进行探讨,总结如下。1腧穴定位关于三阴交的定位,《针灸大成》中有四处记载,取  相似文献   

20.
在针灸临床中,一些经穴由于性能相近,作用相似,经常同时配伍应用,这些两个经常配伍在一起的穴位称为“对穴”。“对穴”应用的起源较早,许多针灸古典医籍中都有记载。《百证赋》就是一个范例。《百证赋》初刊于明·嘉靖年间针灸学家高武所编著的《针灸聚英》,其内容包括百种病症的治疗法则和配穴规律。大部分是“对穴”配伍治疗疾病。这是因为腧穴的配伍能够相互协同,同时发挥各穴的治疗作用。临床上可根据腧穴的性能,疾病的归属,选用不同的配穴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