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由于大肠癌早期症状不典型,容易误诊,因此专家提醒人们要注重健康的饮食和生活方式,留意大肠癌的蛛丝马迹。  相似文献   

2.
洪昭光 《药物与人》2005,(12):10-11
在人们越来越关注健康的今天,细心的人们会发现,面对丰富的物质生活,琳琅满目的食品,保健品,及什么才是健康的生活方式?今天有专家说这样好,明天就有专家说那样好,说得老百姓云里雾里,不知道该相信谁?不知道该如何选择?人们也愈加疑惑,从而觉得束手无策。面对这个误区,那个误区,人们应该如何看待,如何理解呢?本期我们通过调查,盘点了25个贴近生活的健康“疑案”,特请本刊首席健康顾问洪昭光教授作一评述。  相似文献   

3.
简敬之 《长寿》2005,(11):6-6
随着健康知识的普及,人们越来越知道生活方式对健康的重要意义了。有调查研究表明,目前人群疾病的病因正按生活方式、行为因素、人类生物学因素、环境因素等方面划分,生活方式和行为因素几乎占到60%。同时,世界卫生组织的专家指出,因生活方式疾病而导致死亡的人数,目前在发达国家占总死亡人数的70%~80%。  相似文献   

4.
杨超 《保健医苑》2006,(6):45-46
随着数字化时代和e时代的来临,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自我保健意识不断增强,人们已越来越重视自己的身心健康。前不久,有关专家提出了一种健康新观念——按指数生活。这些指数是一类科学的指标和数据,与人们的健康密不可分。按照指数生活,将是本世纪人类走向健康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英国健康专家表示,早起并且整日忙忙碌碌的人平均寿命较短,倘若身体处于健康状态,懒散的生活方式是长寿的关键,同时也是缓解压力的一剂良药。人们习惯将走神与注意力不集中与消极的东西联系起来,但研究表明,大脑在我们做白日梦的时候异常活跃,活跃程度远远超过我们聚精会神工作的时候。  相似文献   

6.
《自我保健》2007,(10):4-4
《自我保健大讲堂》,是一本倡导现代自我保健理念的健康生活实用手册。《自我大讲堂》的编委会由一批著名专家组成,参写与参编人员为一批资深医生、学者,本书遵循“以人为本”的宗旨,以崭新的视角,呈现给人们许多现代自我保健行为方式与技术。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人类心脏病的发生率越来越高。“我的心脏是否健康”已成为人们倍受关注的话题。下面专家具体介绍心脏病中的一些常见情况,让您更加了解自己的心脏。  相似文献   

8.
2002年10月8日是“全国高血压日”,本刊特邀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专家洪昭光教授全面介绍健康的“四大基石”所倡导的科学生活方式,旨在提高人们预防各种疾病的自我保健能力。作者通过生动流畅的文笔和精辟通俗的阐述,衷心希望良好的生活方式能为更多的人们带来健康和幸福!  相似文献   

9.
健康教育是一种有计划、有目的、有评价的教育活动,旨在帮助和鼓励人们树立增进健康的愿望,促进人们采取有益于健康的行动,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以消除和降低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创造健康的环境,并学会在必要时求得适当的帮助,从而达到保护和促进健康的目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在不断地适应“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发展,健康教育具有很重要的使命,它更注重人们的行为问题,即关于人们建立与形成有益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的问题。从而提高生活质量,增进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0.
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越发关注自身健康。如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提高预防疾病和自我保健能力,现代人经常看到的“运动缺乏综合征”与亚健康密切相关。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和树立科学健康观,是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张华 《医药与保健》2009,17(12):10-11
目前冠心病已成为威胁人们健康的头号杀手,而其罪魁祸首——动脉硬化也呈现年轻化的趋势,可称为现代社会的“新黑死病”。专家认为,从生活方式上预防动脉硬化刻不容缓。而一旦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时,越早开通堵塞的血管越好。  相似文献   

12.
《家庭医学》2006,(20):48-48
现代社会60%的疾病是由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造成的。从世界范围看,最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吸烟、酗酒、膳食结构不合理、缺乏运行等。专家警告:如果不改变有害于健康的生活方式,生活方式病将更为猖獗。[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高血压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目前我国和许多西方国家高血压病发病率均在逐年增加,主要与人们过多摄人动物脂肪及胆固醇、高盐饮食、工作紧张、运动量减少、嗜烟酒等不健康生活方式增加密切相关。不健康生活方式是高血压病的危险因素,因此对高血压病病人进行健康教育,改变其不良生活方式,建立健康生活方式是非常重要的。2004年我科通过对高血压病病人进行以促进健康生活方式为主要内容的健康教育,提高了病人对健康生活方式重要性的认识,增加了战胜疾病的主观能动性,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健康相关行为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常春 《中国健康教育》2005,21(9):662-665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核心是改变人们的健康相关行为。从各国疾病控制的历史看,大致都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控制传染病传播,方法是消灭病原体,切断传播途径,改善环境卫生;第二阶段是个人卫生阶段,通过预防接种、定期体检、生长发育监测等,实现疾病的三级预防;第三阶段为行为生活方式阶段,主要靠改变人们不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来促进和保护身心健康,预防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生。世界卫生组织1992年的一份报告指出,全球大约有60%的死亡与不良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有关,我国与行为生活方式相关的死亡占47%。  相似文献   

15.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生态环境、人类的生产及生活方式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人们的健康问题也越来越多,脊椎因此承受的负担日愈沉重,变得越来越脆弱,甚至经不起一点小挫折,专家表示,脊椎方面的问题往往来自于寝具的不舒适。  相似文献   

16.
全国著名健康教育巡讲专家杨秉辉教授近日做客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浙江省公共卫生健康大讲堂,给杭州市民上了“健康从何而来”的生动一课,很受居民欢迎,报告厅座无虚席。 杨秉辉教授接受了本刊记者的专访,杨教授说,健康是百姓最关心的话题,大家都在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但什么才是健康的生活方式,人们却莫衷一是。比如,苹果是带皮吃还是不带皮吃好?牛奶什么时候喝最好?喝纯奶好还是酸奶好?水果什么时候吃才好等等,对这些问题许多人却无所适从。杨教授说,健康无小事,可是我们讲健康重要的是要把握健康的基本原则,这样才能把健康的金钥匙握在自己的手中。他希望通过讲座把相关内容告诉广大的市民,把健康与生活、饮食、甚至娱乐结合起来,尽可能贴近生活,让大家听了讲座就能派上用场。  相似文献   

17.
张艳 《健康博览》2008,(11):12-12
健康教育指导师的由来 健康是人的基本权利,是幸福快乐的基础,是国家文明的标志,是社会和谐的象征。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的认识有了一个更新更深入的理解和定义:对健康的最佳投资并非金钱,而是需要健康的理念、健康的生活方式。人们对健康维护及改善的需要日益增长,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成为了绝大多数人的追求,特别是专业而个性化服务的健康指导机构和健康教育专业人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  相似文献   

18.
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与行为严重威胁健康,易引起心脑血管疾病、癌症等。专家从有益于生理、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的层面对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进行了明确定义,即适合个体、符合现代三维健康观的生活方式与行为。提高居民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水平,一是要积极开发领导层,争取政府的支持与重视;二是加强多部门合作,动员全社会参与;三是充分发挥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部门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我们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因为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导致多种与心血管疾病相关的危险因素,如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肥胖等,而这些危险因素多为“隐形杀手”,平时无明显症状,在不知不觉中残害人们的健康。要防患于未然,必须认真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有氧运动是我们提倡的健康生活方式之一,我们称它为“健康的基石”。[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伟清  苏迪 《健康文摘》2006,(11):39-40
什么是健康?专家说,健康的概念在我国也几度更新,今天已不同于昨天。当社会物质生活水平较低时,人们只期望身体能够胜任体力劳动和维持日常生活,健康的概念就是“不得病”。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健康需求发展为追求高寿命,将健康理解为“长寿”。其后人们又发现,延长了的生命如果伴随着疾病和伤痛,一样不能幸福地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