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前糖尿病在医学界仍是一种无法完全治愈的生活方式疾病,然而很多人却仍然盲目地寄希望于一些偏方、秘方,企图通过一些“旁门左道”的方法来根治糖尿病,甚至放弃正规治疗,可结果却得不偿失,延误治疗,后悔不已。很多虚假广告也正是抓住人们的这种观点来吸引其上当。  相似文献   

2.
虽然目前糖尿病还是不可根治的疾病。但是很多患者通过控制饮食、锻炼身体和按时用药等多种方法能将血糖控制在理想范围内。这就是说,糖尿病患者可以通过科学的生活方式将糖尿病对身体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程度。经常有糖尿病患者问我们,“我忘记服药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3.
看完这段报道后,我的心情十分复杂,可以说已经不是愤怒,更多的却是感慨。感慨一:夸大其词的商品广告竟仍然如此直白,大言不惭。多年来,有不少保健品和“中药”利用“基因工程”、“胰岛修复”、“纳米技术”等一些玄乎其玄的科技名词,吹嘘其产品能在数日内根治糖尿病,误导患者。糖尿病界有识之士与这些伪广告作了这么多斗争,但这类东西现在还是屡禁不绝。  相似文献   

4.
对于患病时间较长的病友来讲,糖尿病治疗已经成为他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很多控制得比较好的患者,仍然可以同正常人~样工作、生活、学习、社交等,真正做到“与糖共舞”。有人觉得这是“久病成医”,但这种说法站得住脚吗?  相似文献   

5.
很多糖尿病病友在得知自己患上糖尿病后,尤其是在得知糖尿病又不能根治后,就悲观失望,总希望能找到所谓的“偏方偏药”能根治自己的糖尿病,到处求医求药。例如有一糖尿病患者在我院就诊后,给予每日注射胰岛素,一天二针。注射没几天她就希望能有一种不用注射胰岛  相似文献   

6.
从去年世界糖尿病日以后.您只要上百度搜索引擎敲上“福州总医院成人胰岛细胞移植”.搜索一下.会发现有3590条有关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通过“成人胰岛细胞移植”技术使患者彻底摆脱注射胰岛素,糖尿病治疗取得重大突破的消息。该院副院长谭建明教授称.通过临床上7例病人的应用,已经有6例病人完全脱离了胰岛素.最长的时间已经超过3年,显示这项技术已经成熟了。编辑部也不断接到读者咨询相关问题的来电和来信。看到这则新闻,相信很多糖尿病患者都想知道.通过胰岛细胞移植糖尿病治疗是否真的如媒体宣传的那样已获得重大突破,根治糖尿病离我们不远了。  相似文献   

7.
也许,很多糖尿病患者都有过这样的心态:确诊糖尿病后。急迫地寻求各种降糖方法,希望彻底根治糖尿病。目前来说,糖尿病并没有根治的办法,但并不是说坐以待毙,患者通过积极治疗,可以有效地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或发展,改善生活质量。患者需要注意的是,在治疗过程中,一定要掌握好一个度,了解治疗过程中的禁忌,避免矫枉过正引发新的问题,危害健康甚至生命。  相似文献   

8.
当得知自己得了糖尿病,许多患者怀着对糖尿病的恐惧和无知,十分茫然,无所适从。有的“跟着别人走”,别人吃什么药他也去吃什么药,全然不管自己的实际情况。有的“跟着广告走”,想寻找根治糖尿病的良药,把希望交给花言巧语的假药骗子,结果落得“花钱买教训”,甚至“人财两空”。  相似文献   

9.
妈妈,当我得知您患糖尿病时,我内心比您还痛若。我看了很多有关糖尿病的书,得知糖尿病是一种终身性疾病,目前尚不能“根治”,而且还有遗传倾向。  相似文献   

10.
这两年,咖啡和肉桂常常出现在报纸杂志的标题之中,其原因就是研究者们一会儿发现它们能够降低糖尿病发生风险或是改善血糖控制,一会儿又说它们不具备这种作用,甚至还会增加糖尿病发生风险,这搞得糖尿病患者无所适从。美国糖尿病协会(ADA)的专家们曾这样告诫广大糖尿病患者:不要寄希望于这些食物能够成为对付糖尿病的“神奇子弹”,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均衡的糖尿病饮食和运动仍然是最为重要的基石。  相似文献   

11.
老年糖尿病最大的危害是各种急慢性并发症,导致极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当今老年糖尿病已是继心血管病、肿瘤后第三位致命杀手.广大老年糖尿病患者最大的愿望,是能根治糖尿病.即使得了糖尿病,那么最好并发症来得晚一点、少一些.健康老年人则希望永远健康,不患糖尿病.那么目前科学技术的发展,能否满足他们的愿望呢?答案请看下文.  相似文献   

12.
糖尿病患者需要长期控制饮食,监测血糖,使用各种药物,容易产生沮丧、伤感、绝望、无助等不良心理,常常不切实际地希望能根治糖尿病,很容易受各种虚假医疗广告的诱惑。类似“能平稳、快速降低血糖,无反弹现象”,“不用控制饮食”,  相似文献   

13.
很多糖尿病患者服用口服降糖药常常以效果不明显为由频繁换药;有些患者有从众心理,听说别人服药效果好就改用别人所用的药物:有的患者听信一些广告的夸大宣传,认为可以“根治”糖尿病而换药。这些做法都是不科学的。糖尿病的治疗必须是长期的综合性的。糖尿病是一种不断发展的疾病,在疾病的不同阶段应该使用最适合这一阶段的药物进行治疗,但这并不意味着糖尿病患者要频繁换药。  相似文献   

14.
很多糖尿病患者悲观地认为,得了糖尿病,就得跟零食说“再见”了。可是有没有这种感觉,偏偏有时候,越是不能吃就会越嘴馋。其实糖尿病患者并不是要彻底告别零食,只是需要正确的选择。  相似文献   

15.
对于广大糖尿病患者来说,很多人应该已经知道了运动对于糖尿病控制的巨大影响。然而,仍然有不少患者明明知道运动是个简单、多效的健康帮手,却还是不愿意花时间去运动。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有很多,这其中对运动的恐惧常常是一个很大的障碍。  相似文献   

16.
目前糖尿病的治疗比较混乱,各种降糖药、保健品的演讲会、推销会和报纸、电视的广告滚动播放,有些患者本来已经控制了病情,由于治病心切,被“忽悠”后用上他们推荐的“特效药”、“根治药”、“不用控制饮食”的药,花了钱,遭了罪,病情没控制反而加重了。奉劝广大病友,牢记“糖尿病目前不能根治,只能控制”这一最基本的理念。  相似文献   

17.
糖尿病是一种目前尚不能根治的慢性病。许多不法游医和药商在利益的驱动下,四处散布“根治糖尿病”的虚假广告。这些广告的特点是:打着著名专家、著名科研单位的旗号用一些以假乱真的邪门理论来骗取消费者的信任。其广告内容看上去确实很美、很诱人,大有目前流行的“山寨“味道,以至使许多不明真相、病急乱投医的患者上当受骗,不仅花了冤枉钱,还把病给耽误了。在此,提醒广大糖尿病病友一定要相信科学,擦亮眼睛,谨防上当。本文结合读者的来信,特邀请糖尿病专家对有关这方面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  相似文献   

18.
六、由“单一药物治疗”向“早期联合用药”转变 以往在使用降糖药物时,一般是先用一种药物“单打独斗”,待用至最大剂量而血糖仍然得不到满意控制时,才被迫采取“联合作战”。目前认为,这种迫不得已的被动的“联合用药”不利于血糖尽快控制达标,不利于保护患者的胰岛功能,不利于有效防治糖尿病的各种并发症。  相似文献   

19.
《糖尿病天地》杂志社自从2013年8月开通“微信平台”以来,很多糖尿病患者利用该平台向我们在线咨询,大家的问题多集中在用药和饮食上,虽然大家对糖尿病的关注度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从咨询的各种问题来看,糖尿病患者仍然存在不少错误认识。比如不少刚刚查出糖尿病的患者病急乱投医,总想知道吃什么药降糖效果好,而忽视了糖尿病治疗的个体化差异,甚至相信一些非法的保健品或假药宣传;一些病程较久的糖友自以为久病成良医,却常常跟着感觉走,忽视了定期的血糖监测以及并发症筛查,直到出现了严重并发症后悔不已。因此我们感到自己肩上的责任更重大了,为大家提供更好的糖尿病教育,千万不要让无知害了您。  相似文献   

20.
《糖尿病新世界》2012,(12):44-44
2012年是全球第六个联合国糖尿病日,今年的主题是“糖尿病教育与预防”。在中国,尽管近年来糖尿病教育管理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国际糖尿病联盟(IDF)副主席、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纪立农教授在“强效降糖捷伴健康”的媒体会上表示:面对9240万的糖尿病患者,我国糖尿病教育仍然不能满足需求。目前,大约只有三分之一的患者得到了积极的治疗,有三分之一的患者没有规范治疗,更有三分之一的患者没有得到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