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糖尿病患者在生活中,饮食控制占了很大一部分内容。控制食物摄入量,保持营养均衡等原则大家谨记于心,对膳食纤维含量高的粗粮杂粮更是宠爱有加。粗粮热量低,膳食纤维高,是糖尿病患者比较适合的食物。一说起粗粮杂粮,首先就是玉米、荞麦面等食物。  相似文献   

2.
粗粮有益健康 在现代食物越来越精细化的时候,大家却开始提倡粗粮养生。多吃粗粮有益健康是人们对于粗粮的普遍认知,对糖尿病患者而言,粗粮能够增加食物在胃里停留的时间,延迟饭后葡萄糖吸收的速度,从而避免血糖快速升高。这一功效使得粗粮成为糖尿病患者饮食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是粗粮口感不佳、难以消化的硬伤至今仍让它被部分人群排挤在餐桌主流食材之外,口感更好、更易摄入的粗粮饮料从而孕育而生。  相似文献   

3.
《糖尿病新世界》2004,(5):51-51
植物纤维是一种不产生热能的多糖类食物,按其理化性质分为可溶性和非可溶性两大类。可溶性植物纤维有果胶、藻胶、豆胶等,存在于水果、蔬菜、海带、紫菜、豆类中。非可溶性植物纤维素有纤维素和木质素,存在于粗粮和豆类种籽的外皮,植物的茎和叶部。由此看来,粗粮、蔬菜、豆类等属于多纤维性食物。多纤维性食物在糖尿病防治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4.
几乎所有的糖尿病病友都听说过,多吃粗粮有助于降血糖。于是,出现了所有的糖尿病餐桌都必备“粗粮食品”的情景。所谓粗粮,实质上属于高膳食纤维食物的一种,目前推荐糖尿病患者每天摄入20~35克膳食纤维,已可达到平衡抑制餐后高血糖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糖尿病之友》2009,(3):I0009-I0009
很多年纪大的人喜欢吃粗粮,一方面是在怀念过去的生活,另一方面也认为它营养高、口感好。可是,粗粮虽好,也最好不要多吃。因为它其中含有过多的食物纤维.会阻碍人体对其他营养物质的吸收,降低免疫能力。  相似文献   

6.
几乎所有糖尿病患者都曾有过低血糖的经历,但低血糖时该如何选择食物?吃多少量才既可以纠正低血糖,又不至于引起血糖升得太高呢?  相似文献   

7.
与年轻糖尿病患者相比,老年糖尿病患者症状相对隐匿、肝肾功能较差、易发生低血糖、并发症或合并症较多、心理问题比较突出……因此,在临床治疗时要充分考虑到上述细节问题,确保治疗安全有效。 1.饮食控制要适度 在确保总能量平衡的前提下,采取少量多餐,多吃含纤维素较高的粗粮、麦胚、豆类及蔬菜等,每日每人膳食纤维的摄入量不低于35克,对于已有较重并发症的高龄患者不必过分限制饮食。  相似文献   

8.
内分泌专家给糖友们介绍饮食的时候,常常建议糖友们在日常饮食中选择搭配一些粗粮。因为粗粮含有膳食纤维比较丰富,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有帮助。  相似文献   

9.
提到糖尿病患者饮食.大家可能联想最多的就是没口福了,什么好吃的都不能吃了。可能还会有这样的想法:糖尿病患者不能吃含糖的食物了:糖尿病患者吃饭有太多的原则限制:糖尿病饮食就是喜欢吃的食物都不能吃了,诸如此类的说法有很多,咱们大家一起看一下是不是这样呢?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的相关影响因素,为深入研究妊娠糖尿病发生机制及医学营养干预治疗妊娠期糖尿病提供科学理论依据。方法 2016年6—10月在山东省某三级甲等医院产科门诊,对孕周为24~28的孕妇发放调查问卷,患者自愿参加,随机调查,共收集问卷620份,分析统计影响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率的危险因素和保护因素。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危险因素为,平时喜食甜食、饮食口味偏油腻、喜食烧烤、熏制类食物,有每天喝粥的习惯,喜食各种高糖分果干(P0.05,OR=10.242,17.669,39.845,472.341,12.637)。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保护因素为经常进食玉米等粗粮食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R=0.016)。结论平时喜欢吃甜食、口味偏油腻、喜食烧烤、熏制类食物,有每天喝粥的习惯,喜食各种高糖分果干的孕妇,患妊娠期糖尿病的几率要大。由此可见,经常进食粗粮食品,而经常进食玉米等粗粮食品的孕妇,则不易得妊娠期糖尿病,OR=0.016,是妊娠期糖尿病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使用“纠正低血糖的生活食物卡夹”(已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ZL 201720756805.8)对发生低血糖的糖尿病患者的影响,指导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选择标准的纠正低血糖的食物种类和量,及时纠正低血糖。方法选择2017年10月—12月住院的糖尿病患者90例,通过自制问卷,了解患者对低血糖反应的知识掌握情况,通过使用“纠正低血糖的生活食物卡夹”进行健康指导,观察使用卡夹后,患者在发生低血糖时对生活食物种类和量的选择正确率。结果通过该卡夹的使用及健康指导,糖尿病患者在发生低血糖时,能够准确、及时的选择生活中食物的种类和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纠正低血糖的生活食物卡夹”可作为临床护理教育工具使用,针对患者或家属,具有直观、具体、形象,实用性强的特点,能够更规范地帮助糖尿病患者在发生低血糖时,及时、准确地选择含糖食物和进食量,纠正低血糖,减少对机体的损害。另外还可作为日常健康保健资料推广使用,提高群众健康管理知识。  相似文献   

12.
上班族生活忙碌。大部分时间在外用餐.那么患糖尿病的上班族该怎么办呢,在外就餐的最大问题是:脂肪多.口味过重.食物成分不详。因此.了解食物性质,掌握适当份量.尽量避开油脂高、不认识的食物,就没什么大问题了。  相似文献   

13.
饮食控制是预防糖尿病的重要环节,哪些食物有助于预防和控制糖尿病呢?笔者搜集了以下食物,仅供参考。 酸奶 美国麻省艾摩斯特大学一项研究发现,酸奶能够帮助控制2型糖尿病与高血压.若能与水果共同食用则效果更好。这项研究指出,虽然糖尿病患者不宜食用甜食,但酸奶与一些水果同食能帮助起到调节血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个体化饮食教育对糖尿病患者的干预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个体化饮食教育的有效方法及干预效应。方法 对102例住院糖尿病患者采用自身对照方法,在接受个体化饮食治疗教育前后以自行设计的饮食相关知识评价问卷等评分、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hPG)。结果 饮食教育后患者饮食治疗的理论知识评分、对食物的重量、体积、容积等实物认识的评分以及评分优秀率均较教育前明显提高(P均〈0.01),通过教育、饮食、运动、药物等综合治疗,患者的FPG、2hPG明显降低(P〈0.01)。结论 对糖尿病患者实施个体化饮食教育干预是必要的、可行的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5.
豆类食物特别是豆制品的营养价值很高,碳水化合物和脂肪含量适中,不含有胆固醇,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高血脂、冠心病、高血压的治疗都有功效,不愧为糖尿病患者价廉物美、营养丰富的食品。  相似文献   

16.
每每去菜市场,看到酷似山药的食物旁边写着“牛蒡”两个字,我就想这是什么食物呢,有什么营养价值,对糖尿病患者有什么好处,应该怎么吃呢?带着这些问题,我查阅了相关资料.现将我总结的牛蒡知识和大家分享.在查资料过程中,我还认识了牛蒡子。  相似文献   

17.
目的采用自身对照观察初发2型糖尿病病人单纯给予食物交换份法进行饮食治疗及其联合食物血糖生成指数(GI)进行饮食治疗前后病人血糖及胰岛素抵抗指数等指标的变化,评价两种饮食治疗方法的疗效。方法选择初发2型糖尿病病人18例,首先接受单纯食物交换份法治疗3个月,之后接受食物交换份法联合GI治疗3个月,比较饮食治疗前后及两种方法治疗后病人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FPG)和空腹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的变化。结果单纯食物交换份法治疗3个月后,病人BMI、FPG、HbA1c、FINS及HOMA-IR较饮食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01或P〈0.01)。联合GI治疗3个月后,病人BMI、FPG、HbA1c及HOMA-IR较联合GI治疗前明显降低(P〈0.001或P〈0.01);FINS有下降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饮食治疗能够改善初发2型糖尿病病人的血糖及胰岛素敏感性,食物交换份法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食物交换份法联合GI进行饮食治疗优于单纯食物交换份法。  相似文献   

18.
不知何时起.粗粮成为大众餐桌的宠儿.走进了千家万户,更走进了糖尿病患者的家庭。研究证实,各种粗粮不仅引起血糖上升的速度较慢。而且营养价值相当高,对延缓衰老极有益处。那什么是粗粮呢?人们日常所说的粗粮有两层含义:第一是相对于大米、白面这些细粮的传统意义上的粗粮,即谷类和杂豆,包括小米、高梁、玉米、荞麦、  相似文献   

19.
糖尿病患者食用各种食物的营养、特性和功能都各有特点,所以在膳食上我遵循科学的合理搭配,以满足日常生理活动的需要。我将自己所需的食物分为主次两类:以碳水化合物食物为主,以肉、蛋、奶、禽、豆和蔬菜为辅,它们可以提供人体丰富的蛋白质和必需脂肪酸。另外,矿物质的摄取对糖尿病患者来说也很重要。  相似文献   

20.
不同血糖指数食物对糖尿病患者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饮食治疗是糖尿病(DM)的基础治疗。食用不同种类的碳水化合物,胃肠道分泌的激素也不同,从而引起不同的血糖反应,食物的血糖指数(Glyeemic Index,GI)就是反映该食物对餐后血糖影响的指标。本研究比较了等热量而GI不同的食物对DM患者血糖(PG)、血脂和胰岛素(Ins)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