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21,(1)
金氏儿科是起源于清代,隶属吴门的儿科世家,其继承了吴门医派代表人物叶天士的部分学术思想,结合幼科特点,形成了自己的理法方药特色。文章以三则验案分别阐述金氏儿科“平肝而非伐肝”的观点、“久病入络”思想、“治湿善用温燥”的特色以及“透热转气”法在儿科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5.
6.
7.
吴门医派络病学说在慢性肝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研究吴门医派有关文献,分析络病及慢性肝病病机,总结适合于慢性肝病治疗的疏肝通络、辛润通络、凉血通络、虫蚁搜络、祛痰通络、甘缓和络、荣养络脉、降气和络等法,试对叶氏等吴门医家的络病理论与经验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9.
10.
吴门医派昆山郑氏妇科自宋末起迄今已有近800年历史,医著有《女科万金方》、《郑氏女科秘方》、《薛氏济阴万金书》、《女科集义》、《产宝百问》等。郑氏妇科根据女性生理特点提出血常不足,气常有余,认为心脾为经血之源,用生血活血的四物汤加减组方;注重脏腑辨证,重视本脏与他脏关系,按妇科诸病指下脉形,察舌验苔观气血盛衰畅瘀;证病结合,古方今用,用家传验方治疗现代妇科疾病。郑氏妇科学术思想对妇科临床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温病学说是"吴门医派"的标志,其历经了漫长的发展历史。温病学说的形成过程历经了萌芽—形成—鼎盛3个重要时期。虽然《内经》有温热病的记述,但直到元末明初吴地名医王履提出"温病不得混称伤寒"鲜明观点,温病才逐渐开始从伤寒学说中独立出来,开始了温病学说的萌芽时期。明末清初吴中名医吴有性《瘟疫论》著作的问世,标志着温病学说理论的基本形成。清中期叶天士根据温病病变的发展,确立了"卫气营血"温病的辨证施治纲领,成就了温病学说的鼎盛时期。至此,形成了温病学说从病因病机到辨证施治的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确立了以吴地为中心的温病学派的学术地位。 相似文献
12.
13.
吴门医派的温病学说形成以前,大多医家遵从《素问·热论》和仲最的六经学说。直至元末明初,昆山名医王履主张,治温应以清里热为主,其以寒治温的治疗观对温病学说的发萌具有启迪作用。明代吴又可创立了温邪感染途径为口鼻之说,较之伤寒自皮毛体表感邪的发病学说有了实质性的突破和创新,起到了先导作用。清代叶天士明确提出“温邪”是导致温病的主因,摆脱了“热病者皆伤寒”的束缚,从根本上划清了温病与伤寒的界限。 相似文献
14.
吴门,苏州的古称,战国时为吴国都城,虽历经朝代变更,但以用“吴”最多,后亦称吴中、吴郡。辖地最广时包括以苏州为中心的江苏省苏南地区以及浙西地区。苏州地处长江之滨、太湖之畔,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胃食管反流病病位在食管,属胃所主。情志不遂,肝气郁结,横逆犯胃,导致肝(胆)胃不和或肝脾不和;气郁日久,化火生热,胃热上泛食管,发展为肝胃郁热证、胆热犯胃证。治当平肝扶胃,采用抑木扶土法,以"苦辛泄降,少佐酸味"为遣药原则,采用《金匮要略》半夏厚朴汤化裁治疗。脾不升清,胃(浊)气挟热上逆,发为胃食管反流病。故调和阴阳,祛其寒热偏盛,使脾升胃降,气机调畅,应为胃食管反流病治疗思路之一。吴门医家对脾胃升降失常的治疗各具特色,薛己治脾,以升为主,遵循李东垣"大升阳气"之法,以补中益气汤、调中益气汤、升阳益胃汤补脾之虚,升下陷之清阳;叶天士调胃,以降为先,遵循张仲景"急下存阴"法,创立"胃阴学说"。胃食管反流病与肺脏有一定关联,肺主肃降,助胃使浊阴下降,肺胃不和,胃气上逆也是胃食管反流病的病机之一。当降肺降胃,用药以"轻剂清降,以及苦辛寒开肺"为原则。吴门医家着眼于全身气机升降平衡,论证了脾升胃降和肝升肺降对维持脾胃正常生理功能的作用,在胃食管反流病的升降治法中既疏肝肃肺,又善补胃阴,调和脾阳胃阴。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 基于“吴门医派络病”理论,观察“益肾活络方”对CKD3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9年10月苏州市中医医院100例慢性肾脏病3期患者,随机纳入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具有“益肾活络方”+基础治疗,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观察治疗4、12、24周后疗效性指标。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1.1%高于对照组的84.8%(P<0.05);中医证候总积分治疗组有明显改善(P<0.05),对照组无明显改善(P>0.05);UTP、Scr治疗组治疗4周,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24周后,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eGFR治疗组治疗4、12周,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周,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益肾活络方”可以改善慢性肾脏病3期肾虚湿瘀证患者临床症状,降低CKD3期患者24 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水平、提高肾小球滤过率,在一定程度上延缓肾功能恶化。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