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脑积水侧脑室上矢状窦分流术3例王建国巩云霞(莒县人民医院,276500)梗阻性脑积水的治疗方法很多,其中传统的治疗方法以脑室腹腔分流、脑室心房分流为主。近期我们采用改良的侧脑室上矢状窦分流术治疗梗阻性脑积水3例,均获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3...  相似文献   

2.
选取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神经外科2015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42例需再次行分流术治疗的复杂脑积水患者.其中采用侧脑室-上矢状窦分流术21例?(观察组),采用脑室-腹腔分流术21例?(对照组).患者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比较2组临床疗效、并发症及影像学表现.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增高?(P...  相似文献   

3.
经肝圆韧带侧脑室-门静脉分流术治疗脑积水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田学文  章翔 《医学争鸣》2003,24(22):2069-2071
目的:总结23例脑积水患经肝圆韧带侧脑室-门静脉分流术治疗的体会,以寻找一个更加有效的手术方法提高脑积水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经肝圆韧带侧脑室-门静脉分流术对23例脑积水患施行手术.结果:23例患手术均顺利,效果满意.根据脑积水疗效评价标准[1]:3分21例(91.3%),2分1例,(4.35%),1分1例(4.35%)。术后,2例(8.7%)切口感染;1例(4.35%)因脑室端分流管阻塞而行二次手术。结论:经肝圆韧带侧脑室-门静脉分流术治疗脑积水是一种简便而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4.
侧脑室-上矢状窦分流术治疗脑积水8例临床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侧脑室-上矢状窦分流术治疗脑积水的效果。方法采用侧脑室-上矢状窦分流的方法治疗8例脑积水患者。结果6例患者头痛症状术后立刻消失;患者分别于术前,术后1周行腰穿检查,高颅压患者降至正常7例,1例两个月后恢复正常;脑积水症状基本消失。结论此手术创伤小、路径短,成功率高,并发症少,有利于恢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脑积水的疗效。方法95例脑积水患者均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分流装置主要为中压脑室—腹腔分流管。结果神经功能恢复程度参照Salmon的脑积水分流术疗效评定标准,44例基本恢复正常(46.32%),38例明显好转(40.00%),8例轻度好转(8.42%),4例无变化(4.21%),恶化1例(1.05%)。无直接手术死亡者。结论脑室—腹腔分流术仍是目前治疗脑积水的主要方法,选择合适的分流装置,适当的手术时机,减少各种并发症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脑外伤并发脑积水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①目的 研究脑外伤并发脑积水的发病机制、预防、治疗及并发症。②方法 脑室-腹腔(V-P)分流术24例,脑室-心房(V-A)分流术18例,脑室-矢状窦(V-S)分流术6例。③结果 治愈(脑积水改善)41例,其临床症状、体征有不同程度改善,6例效果不明显,1例死于全身衰竭。④结论 脑外伤并发脑积水急性型多是急性期颅内压(ICP)增高的因素之一,急性型临床少见,多属慢性型;均经脑脊液(CSF)分流术治疗,效果满意。颅脑外伤后宜行ICP监护,当压力>15mmHg时,应作持续脑室外引流排出血性CSF,可减少脑积水的发生。脑外伤并发症的防治在预防脑积水形成中也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腹腔镜侧脑室经腹腔暂时性外引流术治疗脑积水的临床疗效。方法对近4年来采用腹腔镜侧脑室经腹腔暂时性外引流术治疗36例脑积水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病例全部置管成功,无手术死亡。术后每日脑脊液引流量100~1000ml,平均(420±67.2)ml。外引流管完全拔管时间3~10d,平均(5.2±4.6)d。术后1周全部病例均行颅脑CT复查,结果提示:脑室较术前明显缩小28例(77.8%),较术前稍缩小7例(19.4%),无明显变化1例(2.8%)。术后随访3个月,治疗有效35例,有效率达97.2%。术后出现分流术相关并发症4例。结论腹腔镜侧脑室经腹腔暂时性外引流术治疗脑积水可避免术后早期因腹腔内压变化影响分流效果。该术式引流确切,置管准确,观察直接,而且操作便捷,为脑积水的治疗提供一种疗效可靠的治疗新途径。  相似文献   

8.
连续灌洗引流治疗开颅术后严重颅内感染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连续灌洗引流治疗开颅术后严重颅内感染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连续灌洗引流治疗47例严重颅内感染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5例行皮下潜行置管,脓腔-同侧侧脑室连续灌洗引流术;28例行双侧脑室置管连续灌洗引流术,14例行单侧侧脑室-腰蛛网膜下腔置管连续灌洗引流术。平均灌洗引流时间11.6±3.1乙39例(83.0%)严重颅内感染控制,8例(18.0%)死亡,13例良性脑积水自愈;26例并发恶性脑积水行脑室-腹腔(V-P)分流术。结论开颅术后严重颅内感染病例行感染伤口或脑脊液漏口处理,依病情采取不同部位置管连续灌洗引流术,根据经验或药敏试验结果使用抗菌药,补允血液类制品和免疫调节剂,加强营养支持治疗,颅内感染治愈率高;颅内感染控制后良性脑积水自愈;脑膨出、恶性脑积水行V-P分流术,可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不同年龄急性脑室出血的治疗方法,初步探讨不同年龄急性脑室出血的不同治疗手段.方法 将156例脑室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手术组)与对照组(非手术组),治疗组行侧脑室穿刺引流和CSF(脑脊液)置换术,必要时加行血肿穿刺引流;对照组只行CSF置换术,必要时后期可行侧脑室穿刺引流.其它内科治疗方法相同.结果 60岁以下治疗组(脑积水发生率2.2%,病死率6.82%)效果优于对照组(脑积水发生率42.86%,病死率32.14%)(P<0.01).60岁以上治疗组(脑积水发生率0,病死率12.12%)效果与对照组(脑积水发生率1.96%,病死率11.76%)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60岁以下急性脑室出血患者行侧脑室穿刺引流和脑脊液置换术效果较好,60岁以上老年患者选择损伤较小的腰穿脑脊液置换术较稳妥.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脑室-腹腔分流术后并发症的原因、治疗及预防措施。方法:对75例脑积水患者脑室-腹腔分流术的手术方法、预后及并发症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治愈43例,分流管阻塞16例,感染13例,过度引流2例,肠穿孔1例。结论:脑室-腹腔分流术应严格消毒,无菌、规范操作,术后密切观察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并及时、正确处理,对腹腔端分流管反复包裹的患者可改行侧脑室-脐-门静脉分流术,以提高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小儿脑积水的疗效和并发症。方法对行脑室-腹腔分流术的30例脑积水患儿的病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7例(90%)脑积水患儿脑室较前缩小,3例(10%)患儿脑室无明显缩小。3例患儿出现并发症(10%),其中皮下积液2例(6.67%),分流泵外露1例(3.33%)。术后患儿均无感染。结论脑室-腹腔分流术中严格无菌操作,重视手术细节,是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第三脑室底造瘘和脑室腹腔分流治疗脑积水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比较治疗脑积水的两种手术方式之疗效及并发症。方法采用神经内镜下第三脑室底造瘘治疗梗阻性脑积水21例,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脑积水40例。结果造瘘组症状缓解20例(95.2%),术后并发症5例(23.7%),均为非感染性发热;分流组症状缓解40例(100%),术后并发症18例(45%)。两组均无死亡。结论两种不同术式治疗脑积水疗效相当,但内镜下第三脑室底造瘘术并发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与探讨低颅压脑积水患者的临床特征,并总结患者采取手术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该院2009年6月-2012年6月期间收治的低颅压脑积水患者共30例,根据患者的临床情况分为A组(15例)与B组(15例),A组患者采用可调压式分流管进行分流术治疗,B组患者采用固定压式分流管进行分流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并对患者进行随访,统计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在随访期间均未发生死亡,A组患者术后显效共10例,有效共4例,无效共1例,总有效率为93.3%;B组患者术后显效共7例,有效共4例,无效共4例,总有效率为73.3%.两组患者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术后发生感染1例,堵管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3.3%;B组患者术后发生感染3例,分流过度共2例,分流不足共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40.0%.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低颅压脑积水患者,采取手术治疗时,选用可调压式分流管进行分流治疗的临床疗效更佳,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14.
腹腔镜辅助下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脑积水39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脑积水的优点及并发症的处理。方法回顾分析39例脑积水患者采用腹腔镜辅助下脑室-腹腔分流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38例患者术后随访3个月~1年(1例因电话号码更换失访),症状完全消失26例,明显好转8例,无明显改善4例。术后共出现并发症6例(15.4%),分别为分流管堵塞2例,癫痫1例,感染1例,硬膜下血肿1例,脑室出血1例。结论应用腹腔镜行脑室-腹腔分流手术治疗脑积水创伤小、安全快捷有效,明显减少引流管堵塞、被包裹、感染、肠梗阻等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黄晓明  张瑜  陈世平 《西部医学》2012,24(10):1914-1916
目的探讨低颅压交通性脑积水治疗方法与临床效果。方法将有临床表现和经影像学证实的低于正常颅压脑积水患者29例,随机分为可调压组(16例)和固定压组(13例)。可调压组采用可调压式分流管进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固定压组固定压式分流管进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对二者进行治疗效果和术后各种并发症发生率分析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后3~6个月全部随访,无死亡和恶化病例。按照Salmon标准评定脑积水分流术疗效:基本恢复正常(3级);明显好转(2级);轻度改变(生活自理,1级);没有无变化(0级);恶化(-1级)及2个月内手术死亡(-2级)。可调压组恢复正常和明显好转14例(87.5%),固定压组恢复正常和明显好转6例(46.15%),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可调压组并发症发生1例(6.25%),固定压组并发症发生6例(46.15%),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可调压式分流管治疗低于正常颅压脑积水会更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脑室-腹腔分流术后常见并发症的临床表现及其产生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脑积水患者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后的各种常见并发症。结果:16例中分流管阻塞者5例,感染者3例,低颅压反应5例,胃肠道症状7例。结论:分流管阻塞和感染是该手术的常见并发症,选择不同压力的引流装置、抗感染和严格把握手术指征是防止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儿童脑积水的病因及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对在我院诊治的22例儿童脑积水根据病史及CT或MR检查结果进行病因分析,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并随访治疗效果。结果:22例脑积水病因中原因不明12例,颅脑损伤3例(其中产伤2例,摔伤1例),颅内感染史3例,脑肿瘤2例,脑肿瘤术后1例,缺血缺氧后1例;术后随访3个月~10年,19例好转,2例因分流管梗阻无改善,再行脑室-腹腔分流手术后好转,1例术后出现慢性硬膜下血肿,经钻孔引流血肿后症状好转,无脑出血及感染等并发症。结论:儿童脑积水先天性因素多见,产伤和缺氧也占较大比例,颅内感染和先天性脑肿瘤也是导致儿童脑积水的重要因素。采用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儿童脑积水,简单、安全、有效、并发症少,适合基层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18.
应用神经内镜行三脑室底造瘘术治疗梗阻性脑积水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Zong XY  Zhang YZ 《中华医学杂志》2006,86(41):2905-2907
目的探讨应用神经内镜行三脑室底造瘘在治疗梗阻性脑积水中手术方法、效果和影响手术效果的因素、手术后并发症的的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55例行神经内镜治疗梗阻性脑积水的临床资料。结果55例患者中54例造瘘成功,1例因三脑室底布满血管网不能造瘘,50例效果良好,4例患者无效,于造瘘后3个月内又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手术后发生硬膜下积液8例,1例患者4个月后发生慢性硬膜下血肿又行钻孔外引流术。头皮下积液8例,手术后发热15例。癫痫1例,硬膜外出血1例。结论神经内镜行三脑室底造瘘是安全有效的,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不同原因导致的小儿脑积水的疗效和并发症。方法对行脑室-腹腔分流术的289例脑积水患儿进行病例资料分析和并发症发生率统计,对不同并发症的治疗进行疗效总结。结果289例患儿中,24例发生并发症37次,总并发症发生率为12.46%。其中转流管近端阻塞5例,远端阻塞2例,阻塞发生率为2.42%;术后感染9例(3.11%),其中3例细菌培养阳性,包括表皮葡萄球菌2例和大肠杆菌1例,6例培养阴性;硬膜下血肿1例;外伤后管断裂2例;脑室裂隙综合征3例7次发作;伤口脑脊液漏2例;泵外露3例;皮下积液2例。死亡4例(1.38%),均为感染患儿。结论若能掌握手术技巧,对并发症进行有效的预防和治疗,脑室-腹腔分流术仍是治疗小儿脑积水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20.
衣服新  白敬洋  马俊  常锐 《重庆医学》2012,41(13):1270-1271
目的比较腹腔镜辅助下脑室-腹腔(V-P)分流术与传统的V-P分流术的手术操作时间和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08年10月至2011年3月收治的脑积水患者6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腹腔镜手术组平均手术时间(52min)低于常规手术组(109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手术组发生分流管阻塞、感染和腹腔脏器损伤分别为2、0、0例,低于常规手术组(6、1、1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剖腹V-P分流术比较腹腔镜引导下V-P分流术可精确定位导管位置,有效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是一种快速、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