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和分析儿童过敏性紫癜发生肾损害的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降低儿童过敏性紫癜肾损害的发生提供一定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9年7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徐州儿童医院收治的116例过敏性紫癜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伴有肾损害分为紫癜性肾炎组(64例)和非紫癜性肾炎组(52例)。对两组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紫癜性肾炎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患儿在年龄≥6岁、皮疹反复发作≥3次、血小板计数升高、皮疹持续时间≥4周、消化道出血、血浆纤维素蛋白酶原升高、高密度脂蛋白降低等方面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或P<0.05);两组在性别、发病季节、关节肿痛、血红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和总胆固醇等方面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6岁、皮疹反复发作≥3次、皮疹持续时间≥4周、消化道出血、血小板计数升高、低高密度脂蛋白对紫癜性肾炎的影响具有显著意义,属于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引起儿童过敏性紫癜肾损害的危险因素较多,其中年龄≥6岁、皮疹反复发作≥3次、皮疹持续时间≥4周、消化道出血、血小板计数升高、低高密度脂蛋白属于独立危险因素,对上述危险因素的过敏性紫癜患儿应加强预防和早期治疗,以减少或避免肾损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儿童过敏性紫癜肾损害的相关因素。方法对230例过敏性紫癜患儿肾损害的相关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紫癜性肾炎的发生率为38.70%(89/230),男女之比为2.18∶1(P〈0.05)。皮肤紫癜反复在非肾损组占19.15%(27/141),而在肾损组占53.93%(48/8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皮肤紫癜伴有消化道症状的患儿以及生活在矿区的患儿肾损害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单纯皮肤紫癜以及生活在城市者(P〈0.05)。结论男性更易发生肾损害,皮肤紫癜反复或合并消化道症状或生活在矿区者肾脏更易受累及。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儿童过敏性紫癜(HSP)早期肾损伤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4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196例HSP患儿的临床资料,按是否发生早期肾损伤(确诊至90d内)分为肾损伤组与无肾损伤组,比较2组血清免疫球蛋白、尿微量清蛋白及相关临床资料的差异,筛选影响儿童HSP早期肾损伤发生的高危因素。结果肾损伤组年龄、关节症状、紫癜反复发作、持续皮疹、消化道出血、腹痛与无肾损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或t值分别为11.345、16.223、11.275、43.211、12.592、17.771,P0.05);肾损伤组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免疫球蛋白A(IgA)水平、尿微量清蛋白水平与无肾损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750、60.442、9.451、8.458,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2.703)、紫癜反复发作(OR=2.721)、持续皮疹(OR=1.782)、消化道出血(OR=11.472)、腹痛(OR=2.046)、IgA水平(OR=1.221)、尿微量清蛋白(OR=3.214)均为儿童HSP早期肾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年龄、紫癜反复发作、持续皮疹、消化道出血、腹痛、IgA水平、尿微量清蛋白均与儿童HSP早期肾损伤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9,(24)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儿童过敏性紫癜(HSP)的相关性及其对患儿早期肾损害的影响。方法选取151例HSP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中合并Hp感染的52例HSP患儿随机分为A组与B组,A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施Hp根除治疗,B组采用常规治疗,另将未合并Hp感染的99例HSP患儿设为C组,采用常规治疗。3组患儿在初诊、病程1个月、病程3个月、病程6个月时均行尿微量蛋白检查,包括尿β_2微球蛋白(β_2-MG)、尿α_1微球蛋白(α_1-MG)、尿微量转铁蛋白(TRF)、尿白蛋白(UAlb)、尿免疫球蛋白G(UIgG)。对3组患儿不同病程阶段的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151例HSP患儿中共52例检出Hp阳性,检出率为34. 44%; B组的早期肾功能损害率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病程3个月时,B组的α_1-MG水平高于A组、C组,且B组的UAlb水平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病程6个月时,B组β_2-MG水平高于A组、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合并Hp感染的HSP患儿较未合并Hp感染者更易出现肾损害,Hp根除治疗可降低肾损害发生率。HSP患儿肾损害早期以单独肾小球或肾小球、肾小管均受累为主,且尿微量蛋白中α_1-MG和UAlb判断早期肾损害比较敏感。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超小剂量肝素预防儿童过敏性紫癜肾炎(HSPN)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方法,将97例过敏性紫癜(HSP)患儿分为超小剂量肝素治疗组(39例)。小剂量肝素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8例)。治疗10d。【结果】所有病例均随访9个月,超小剂量肝素治疗组发生肾炎4例(10.3%),小剂量肝素治疗组发生肾炎3例(10%),对照组发生肾炎9例(32.1%)。肝素治疗组间肾炎的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超小剂量组所有病例均朱出现明显副作用。【结论】超小剂量肝素能预防或降低HSPN的发生。改善HSP的预后,无明显副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尿蛋白测定在小儿过敏性紫癜早期肾损害中的诊断意义.方法 42例过敏性紫癜患儿(观察组)和38名体检健康儿童(对照组),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进行尿免疫球蛋白G(IgG)、尿微量白蛋白(MA)、尿α_1-微球蛋白(α_1-MG)、尿转铁蛋白(TRF)的测定,同时测定尿常规和尿素氮(BUN)、肌酐(SCr)水平.结果 观察组患儿肾功能均正常,尿四项指标[IgG为(11.57±6.44)mg/L、MA为(21.10±8.23)mg/L、α_1-MG为(23.40±6.21)mg/L、TRF为(9.13±1.60)mg/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IgG为(5.78±2.93)mg/L、MA为(10.37±4.25)mg/L、α_1-MG为(7.23±3.49)mg/L、TRF为(0.74±0.25)mg/L],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42例患儿四项指标异常率为73.8%(31/42),尿常规异常率为14.3%(6/42).结论 尿蛋白四项的检测是诊断小儿过敏性紫癜早期肾损害的灵敏指标,是早期发现过敏性紫癜肾损害的无创性检验的可靠而简单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8.
目的 :探讨龋病对过敏性紫癜肾损害的影响。方法 :2 99例过敏性紫癜患儿按有无龋病分为A(伴有龋病 )、B(无龋病 )两组 ,比较两组肾损害的发生率 ;并观察龋病干预与否对肾损害恢复病程的影响。结果 :A组肾损害的发生率为 71 4% ,与B组 (4 4 7)比较 ,差异具显著意义 (χ2 =7 79,P <0 0 1)。在伴有龋病的过敏性紫癜肾损害患儿中 ,龋病干预组 (9例 )在处理龋齿 4周后有 77 8%的患儿其肾损害完全修复 ,而非干预组 (16例 )同期仅有18 8%的患儿其肾损害得到恢复 ,两者比较 ,差异具显著意义 (χ2 =8 40 ,P <0 0 1)。结论 :龋病的存在与过敏性紫癜患儿肾损害的发生有一定的相关性 ,及时处理龋齿有助于过敏性紫癜患儿肾损害的恢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与儿童过敏性紫癜(HSP)复发相关的临床因素,为临床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收集330例HSP患儿,门诊随访2年,比较HSP复发患儿(复发组)与无复发患儿(无复发组)的性别、年龄、感染情况、预防用药情况、饮食情况、运动情况、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等临床资料,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HSP复发的相关因素。结果 门诊随访2年期间,HSP复发135例(40.9%),无复发195例(59.1%)。复发组患儿的感染率、预防用药率、饮食控制、剧烈运动限制率、嗜酸性粒细胞数目与无复发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儿的性别、激素应用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治愈后有呼吸道感染、未予任何药物预防、未控制饮食、嗜酸性粒细胞持续升高是HSP复发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 HSP容易复发,HSP治愈后应行药物预防、避免感染、控制饮食、限制剧烈运动,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过敏性紫癜性肾损害患者的预后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11—2012年住院过敏性紫癜患者,分析比较合并肾损害患者与未合并肾损害患者的临床特征;随访合并肾损害患者2年,观察其预后及影响因素。结果56例过敏性紫癜患者中,合并肾损害者为32例,占57.1%。与未合并肾损害患者比较,合并肾损害患者年龄较大,男性多于女性,发病前病毒或细菌感染史较少,血清IgA的增加者较多,既往有过敏性紫癜史者也较多。其肾损害主要表现为血尿、蛋白尿、肾功能不全等。平均随访(2.1±0.3)年,3例患者出现血清肌酐出现明显上升,其危险因素包括首次诊断时血清肌酐水平、发病年龄较大、紫癜复发次数较多等,危险因素比值比值分别为1.32(0.92—1.62)、1.73(1.09—2.01)、1.45(0.99—1.87)。结论过敏性紫癜性肾损害患者的预后及其影响因素与血清肌酐水平、发病年龄较大、紫癜复发次数较多密切相关,对过敏性紫癜肾损害患者应早期诊断,必要时进行肾活检,明确病理类型和分级,早期积极给予正规治疗。 相似文献
11.
过敏性紫癜(HSP)是儿科常见病。临床分皮肤型、关节型、腹型、肾脏型及混合型等5型。早期轻微的肾损害时尿常规,肾功能检查均正常,而尿微量蛋白检测可以灵敏地反应HSP早期的肾损害。本文通过46例HSP患儿进行尿微量蛋白IgG uTRFU ALBU-а1MU测定,以探讨尿微量蛋白检测在小儿过敏性紫癜早期肾损害的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12.
儿童过敏性紫癜性肾炎影响因素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儿童过敏性紫癜性肾炎(HSPN)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拟的调查表,回顾性调查对本院住院的305例儿童过敏性紫癜(HSP)惠儿的多项临床及实验室指标,并对这些指标与HSPN发生的相关性进行单因素x2检验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儿童HSPN的发生受多种因素影响,主要影响因素为紫癜反复发作、关节并发症、含肝素的治疗方案.[结论]HSPN发生与部分因素相关,紫癜反复发作、关节并发症为HSPN的危险因素;而含肝素的治疗方案有利于避免HSPN. 相似文献
13.
14.
李淑芹 《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11,(12):1805-1806
回顾性总结50例过敏性紫癜患儿的临床资料,着重对其护理要点进行分析,阐明过敏性紫癜在儿童时期造成的身心损害,提出过敏性紫癜患儿更应注重综合管理教育,其中临床护理、心理护理、日常调护等是其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5.
回顾性总结50例过敏性紫癜患儿的临床资料,着重对其护理要点进行分析,阐明过敏性紫癜在儿童时期造成的身心损害,提出过敏性紫癜患儿更应注重综合管理教育,其中临床护理、心理护理、日常调护等是其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6.
卞咏梅 《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07,21(4):291-292
目的:探讨过敏性紫癜患儿肾损害的早期诊断方法,为过敏性紫癜患儿肾损害的早期诊断、早期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彩色多普勒诊断仪检测36例过敏性紫癜患儿和20例正常儿童肾门处肾主动脉、肾锥体两侧缘叶间动脉的收缩期最大峰值血流速度,舒张期最低血流速度并计算阻力指数。同时检测尿常规,尿微量蛋白及肾功能。结果:36例过敏性紫癜患儿其中30例肾血流检测异常(83.3%),21例尿微量蛋白异常(58.3%),11例尿常规异常(30.5%),无1例肾功能异常。过敏性紫癜组肾血流频谱表现为高速高阻型。结论:多普勒肾血流检测能敏感地反映过敏性紫癜患儿早期肾损害情况,可作为早期肾损害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7.
过敏性紫癜(HSP)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一种以全身性小血管炎症为主要病变的变态反应性疾病,其确切发病机制至今仍未完全清楚,目前研究认为与机体免疫功能紊乱有关。过敏性紫癜的预后主要决定于肾脏受累的程度,所以对存有肾脏受累的HSP儿童早期发现与积极治疗有着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过敏性紫癜(HSP)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一种以全身性小血管炎症为主要病变的变态反应性疾病,其确切发病机制至今仍未完全清楚,目前研究认为与机体免疫功能紊乱有关[1].过敏性紫癜的预后主要决定于肾脏受累的程度,所以对存有肾脏受累的HSP儿童早期发现与积极治疗有着重要临床意义,本研究通过检测HSP儿童的T细胞亚群的水平,探讨其在HSP患儿早期肾损害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探讨血清25羟基维生素D_3[25-(OH)VitD_3]对儿童过敏性紫癜(HSP)伴发肾脏损伤的早期预测作用。方法选择初发HSP患儿78例(HSP组)、健康体检儿童60例(健康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25-(OH)VitD_3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25-(OH)VitD_3对HSP的诊断价值。HSP患儿根据尿液检查结果分为单纯HSP组17例,紫癜性肾炎(HSPN)组61例,比较血清25-(OH)VitD_3、尿蛋白肌酐比、尿微量清蛋白、24h尿蛋白等指标水平。对17例单纯HSP组患儿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观察血清25-(OH)VitD_3水平与病情变化的关系。结果 HSP组血清25-(OH)VitD_3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血清25-(OH)VitD_3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863(95%CI:0.802~0.925)。在区分HSP患儿和健康儿童时,当cut-off值为20.1ng/mL,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3.33%和76.67%。单纯HSP组和HSPN组间血清25-(OH)VitD_3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SPN组尿蛋白肌酐比、尿微量清蛋白、24h尿蛋白水平均显著高于单纯HSP组(P0.05)。对17例单纯HSP组患儿的随访结果显示,10例患儿出现肾脏损伤的尿液指标改变,其初期检查血清25-(OH)VitD_3水平均低于正常水平,3例未出现明显的肾脏损伤尿液指标改变,其中2例血清25-(OH)VitD_3水平在正常范围。结论血清25-(OH)VitD_3水平降低可早期提示HSP患儿发生了肾脏损伤。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