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2 毫秒
1.
目的 比较肺内原因诱发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of pulmonary origin,ARDSp)和肺外原因诱发的ARDS(ARDS of extra-pulmonary origin,ARDSexp)临床特征的差异.方法 收集我院重症监护病房(ICU)确诊的166例ARDS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肺内原因诱发和肺外原因诱因所致ARDS患者各项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差异.结果 两组治疗前氧合指数(PaO2/Fi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机械通气48小时后两组患者PaO2/FiO2均有明显的升高,但肺外组升高的更多,治疗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分别为(147.21±79.31) mmHg vs (191.05±84.60) mmHg.治疗前两组肺内分流比值(QS/Q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QS/QT均有轻微降低,但治疗后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肺内﹑肺外组病死率分别为79.8%(79/99)和64.2%(43/67),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RDSp和ARDSexp常见死因为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肺外组MODS发生率要高于肺内组.多因素分析提示衰竭器官数目≥3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OR=1.771,95%CI=1.466~2.139,P<0.05).结论 ARDS病死率高;ARDSp和ARDSexp在病死率、MODS发生率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机械通气48小时后ARDSexp的肺部的氧合改善要比ARDSp明显;衰竭器官数目≥3是影响ARDS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肺内型与肺外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差异性.方法:检测11例肺内型ARDS患者(ARDSp组)及8例肺外型ARDS患者(ARDSexp组)治疗前、治疗3 d及7 d的中心静脉血中循环内皮细胞数(CEC)、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浓度,同时进行APACHEⅡ评分,比较两组患者CEC及TNF-α浓度差异,对APACHEⅡ评分、TNF-α及CEC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两组患者APACHEⅡ、TNF-α及CEC在治疗前较对照组显著增高,且ARDSexp组治疗前均较ARDSp组高.治疗后ARDSp组APACHEⅡ降至治疗前水平,而ARDSexp组则显著增高;ARDSp组TNF-α变化不大,而ARDSexp组则逐渐升高,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各组在治疗后CEC均略增高,但ARDSexp组均较ARDSp组显著增高.APACHEⅡ与TNF-α呈正相关,而APACHEⅡ与CEC、TNF-α与CEC相关性更高.结论:不同原因导致的ARDS,由于所致炎症反应、病情严重程度不同其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程度也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3.
108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肺内和肺外源性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比较肺部原因诱发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of pulmonary origin,ARDSp)和肺外原因诱发的ARDS(ARDS of extra—pulmonary origin,ARDSexp)临床特征差异性。方法对2001—2002年上海市15个成人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前瞻性调查确诊的108例ARDS(ARDSp 41例和ARDSexp 67例)患者进行年龄、性别、基础疾病、危险因素、疾病危重程度以及预后等因素分析比较。结果ARDSp和ARDSexp组患病率(以同期ICU收治危重病例为基数)分别为0.77%和1.26%,ARDSexp组显著高于ARDSp(P=0.012)。ARDSp患者以肺炎最多见,占肺部原因的90.2%;ARDSexp较多见的是急性重症胰腺炎,占22.4%。ARDSp与ARDSexp患者之间在入选时肺损伤评分分别为2.6分和2.4分,APACHEⅡ评分分别为20.1分和17.8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分别为0.281和0.267)。住ICU时间分别为15.5d和15.9d(P=0.896);机械通气时间分别为9.5d和9d(P=0.770)。住院期间病死率分别为78.0%及62.7%(P=0.095)。但两组患者主要死亡原因都是多脏器功能衰竭和呼吸衰竭。结论虽然ARDSexp组患病率显著高于ARDSp,但两组患者在疾病严重程度、病死率以及主要死亡原因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俯卧位通气对高海拔地区肺复张术(RM)治疗无效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 从海拔2260m的地区医院筛选RM治疗无效的41例ARDS患者[平均氧合指数( PaO2/FiO2)较RM前升高<20%视为RM无效],依不同病因分为肺内源性ARDS组(ARDSp组)和肺外源性ARDS组(ARDSexp组),每组再按信封法随机分为俯卧位组和仰卧位组,即ARDSp俯卧位组(11例)、ARDSp仰卧位组(9例)、ARDSexp俯卧位组(10例)、ARDSexp仰卧位组(11例).在通气前及通气1、2、3、4h监测动脉血氧分压( PaO2)、PaO2/FiO2、静态顺应性(Cst)、气道阻力(Raw)的变化.结果 通气lh时,ARDSexp俯卧位组PaO2/FiO2( mm Hg,l mm Hg=0.133 kPa)即较通气前显著升高(157.4±40.6比129.3±48.7,P<0.05),并随通气时间延长呈持续增高趋势,4h达峰值(219.1 ±41.1);且ARDSexp俯卧位组通气3h内PaO2/FiO2较其他3组显著增高,另3组间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RDSp俯卧位组、ARDSexp俯卧位组通气4h时PaO2/FiO2均较相应仰卧位组显著增高(208.8±39.7比127.4±47.1,219.1±41.1比124.9±50.8,均P<0.05).4组通气前后Cst无显著改变,各组间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ARDSp俯卧位组通气4h时Raw(cmH2O·L-1·s-1)较通气前显著降低(6.8±1.7比10.7±1.8,P<0.05),且明显低于其他3组;其他3组各时间点Raw组内及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俯卧位通气作为ARDS机械通气重要策略之一,可以改善RM无效高原ARDS患者的氧合,为抢救患者赢得宝贵的时间.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肺内源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p)和肺外源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exp)患者细胞因子、糖皮质激素(GCs)度其受体(GR)水平的差异。方法 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ELISA)。放射性免疫法(RIA)3H标记地塞米松(^3H—DEX)放射性配体结合法检测11例ARDSP患者、10例ARDSexp患者和11例健康志愿者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4、10(IL-4、IL0-10)水平.GCs含量,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上糖皮质激素受体表达水平。结果 ①ARDSp、ARDSexp患者GR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正常人(P〈0.01),其GCs明显高于正常人(P〈0.05~0.01)。②ARDSp、ARDSexp患者血清TNF-α、IL-4、IL-10的浓度均明显高于正常人(P〈0,05~0.01)。③与ARDSp组相比.ARDSexp组血清TNF-α、IL-4、IL-10水平明显升高(P〈0.05),GR表这水平明显降低(P〈0.05),而GCs的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RDSp和ARDSexp组血清TNF-α、IL-4、IL-10水平度GR表达有一定差别。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肺复张策略对肺内外源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模型犬外周血和肺泡灌洗液(BALF)炎症介质的影响.方法 健康杂种犬24只,随机分为肺外源性ARDS(ARDSexp)和肺内源性ARDS(ARDSp)组,每组12只,静脉注射油酸复制ARDSexp模型,盐酸灌肺复制ARDSp模型,再随机各分为2组,每组6只,分别采用肺保护通气策略(LPVS)和LPVS联合肺复张(LPVS+RM)进行机械通气.RM采用压力控制通气(PCV),压力上限为高位转折点(UIP),PEEP为低位转折点(LIP)+2 cm H2O,维持时间60 s.观察不同阶段氧合指数、外周血和BALF中炎症介质的变化.结果 ARDS模型复制成功后,氧合指数显著恶化,外周血和BALF中炎症介质水平显著升高(P<0.05).应用RM后,实验组氧合指数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炎症介质上升幅度显著下降,但ARDSp实验组的下降程度不如ARDSexp实验组.结论 对于不同原因的ARDS,RM能增加肺氧合,减轻全身和肺的炎症反应.RM对ARDSexp的效果优于ARDSp.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在肺保护性通气条件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模型犬氧合指数以及外周血和肺不同部位 (肺上区、肺下区腹侧和肺下区背侧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BAL F)中炎性介质的变化。方法 健康雄性杂种犬 2 4只 ,随机分为肺内源性 ARDS(ARDSp)实验组、ARDSp 对照组、肺外源性 ARDS(ARDSexp)实验组和 ARDSexp对照组 ,每组 6只。采用静脉注射油酸形成 ARDSexp模型 ,应用十六烷磺基丁二酸钠盐气管内吸入形成 ARDSp模型。实验组肺损伤后进行肺保护性通气〔潮气量 8ml/ kg,呼气末正压(PEEP) 10 cm H2 O(1cm H2 O=0 .0 98k Pa)〕;对照组则继续进行大潮气量通气。动态观察肺保护性通气条件下 ARDS模型犬外周血和肺不同部位 (如肺尖叶、肺心叶和肺膈叶 ) BAL F中的炎性介质 ,如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 (IL 1β,IL 6 )的变化。结果 肺损伤后 ARDS模型犬氧合指数均显著恶化 ,外周血中炎性介质明显升高 (P均 <0 .0 5 ) ,ARDSp模型犬肺尖叶和心叶 BAL F中炎性介质水平明显高于 ARDSexp模型犬 (P均 <0 .0 5 )。应用肺保护性通气治疗后 ,实验组犬氧合指数有不同程度改善 ,炎性介质水平有不同程度下降 ;但 ARDSp实验组的治疗效果不如 ARDSexp实验组。结论  ARDSexp和 ARDSp的肺不同部位炎性介质释放和氧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肺源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p)及肺外源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exp)患者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的异同以及相关因素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59例ARDSp患者及33例ARDSexp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年龄、性别、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cute physiologic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APACHEII)、氧和指数(PO2/Fi O2)、血清白蛋白浓度(albumin,Alb)、呼气末正压(positive end expiratory pressure,PEEP)、血管外肺水指数(extravascular lung water index,EVLWI)和肺血管通透指数(pulmonary vascular permeability index,PVPI)。结果 ARDSp组PO2/Fi O2、APACHEII评分低于ARDSexp组,EVLWI、PVPI高于ARDSexp组(P0.05)。EVLWI与Pa O2/Fi O2呈负相关,与PVPI、PEEP呈正相关(P0.01),与其他指标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两种不同类型ARDS的EVLWI不同,提示其肺水肿程度不同。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俯卧位机械通气对肺内/外源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治疗作用。方法2001年1月-2004年2月华北煤碳医学院附属开滦医院重症监护治疗病房(ICU)收治42例ARDS患者,按ARDS病原不同分为肺内源性ARDS组(ARDSp)和肺外源性ARDS组(ARDSexp)。两组均早期予以俯卧位机械通气治疗。记录仰卧位及俯卧位2h和4h的动脉血气分析、呼吸频率(RR)、吸入氧浓度(FiO2)、氧合指数(PaO2/FiO2)、胸肺顺应性(C)、潮气量(VT)、气道阻力(Raw)的变化。5例患者进行了两种体位的胸部CT比较。结果俯卧位机械通气后,两组患者FiO2减少。RR减慢。PaO2/Fi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Raw均显著增加。ARDSexp组VT明显高于同时间点ARDSp组;而动脉血pH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则无明显变化;ARDSp组与ARDSexp组同时间点比较,PaO2/FiO2显著增加;ARDSp组应用俯卧位机械通气改善氧合的有效率为65%,ARDSexp组为68%,二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胸部CT显示俯卧位后原背侧渗出性改变有所改善。原腹侧正常肺组织出现渗出性改变。结论无论是ARDSp组还是ARDSexp组。俯卧位机械通气均能显著改善PaO2/FiO2,是ARDS患者早期支持治疗的重要而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小潮气量加肺复张持续时间对肺内源性/外源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p/ARDSexp)的影响.方法 选择60例ARDS患者,ARDSp 34例及ARDSexp 26例分别给予间歇高呼气末正压(PEEP)加小潮气量的肺复张,观察患者在不同时间段呼吸力学、血流动力学及氧合影响.结果 在使用肺复张策略(RM)后,气道平台压(Pplat)及呼吸系统顺应性(Crs)均迅速升高,在持续40~ 59 s时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均较前明显下降,而时间≥60 s后2组出现MAP迅速下降,HR增快的趋势.2组氧合指数(OI)及氧分压(SpO2)在RM持续时间≥40 s后均明显增加,ARDSexp组增加幅度大于ARDS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肺复张时间在40 ~59 s时,疗效最显著,而且对肺外源性损伤的疗效优于肺内源性损伤.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肺血管内皮通透性的变化:方法将54例ARD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给予常规综合及机械通气治疗,治疗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静脉给予乌司他丁: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管外肺水指R(EVLWI)、肺血管通透性指数(PVPI)、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态评分(APACHE)Ⅱ、全身性感染相关性器官功能衰竭评分(SOFA)等的变化,评价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与病死率的差异。结果治疗组EVLWI、PaO2/FiO2、APACHEⅡ评分在治疗后3d、7d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2.27、2.86、3.91、5.34、2.52、3.23,P均〈0.05);PVPI、SOFA评分在治疗后7d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5.02、2.25,P均〈0.05)。治疗后治疗组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明显缩短,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3.39、3.58,P均〈0.05);两组患者28d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38,P〉0.05)。结论乌司他丁能增加氧合,改善ARDS患者肺血管通透性,减少机械通气时间及ICU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早期血钾变化的发生机制和临床特点,对预后的影响及治疗措施。方法2002年9月1日至2012年5月31日收治的SAP 331例,分成轻度低钾血症组(血钾2.5~3.5 mmol/L)74例和重度低钾血症组(<2.5 mmol/L)5例,血钾正常组(3.5~5.5 mmol/L)233例,高钾血症组(>5.5 mmol/L)19例。分析比较各组SAP患者的相关并发症、相关临床参数、病死率和感染率。结果在 SAP 病程早期重度低钾血症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发生率与血钾正常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重度低钾血症组胰性脑病的发生率与其他三组相比差异显著(P<0.01)。高钾血症组肾功能衰竭、ARDS、心力衰竭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轻度低钾血症组(P<0.01)。高钾血症组的脉搏、呼吸、LDH、血糖、甘油三酯、血钙、HCT、Ranson 评分、APACHEⅡ评分、CT 评分均明显异于其他三组患者(P<0.01)。高钾血症组与其他三组比较死亡率明显增高(P<0.01),轻度低钾血症组与重度低钾血症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血钾正常组与轻度低钾血症组的死亡率相比较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患者如出现高钾血症死亡风险明显高于其他血钾异常组,血钾太低死亡风险亦增加。重度低钾血症组患者感染率与其他三组患者相比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钾血症组出现肾脏、肺、心、消化道器官衰竭的概率高,而重度低钾血症组胰性脑病的发生率高。高钾血症组的SAP患者病情严重度高,死亡率高,但感染率不高于其他组患者。血钾降低死亡风险亦增加。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的变化特点,探讨其在ARDS患者液体管理中的指导意义以及对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 ,将2011年1月至12月收住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ICU)的24例ARDS患者根据临床转归分为存活组(16例)与死亡组(8例),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运用脉搏指示持续心输出量监护仪进行血流动力学监测。结果两组患者入住ICU第1天的一般情况、平均动脉压、中心静脉压(CVP)、氧合指数、血乳酸水平、心排指数和EVLW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从第1天到第3天,存活组氧合指数逐天上升,EVLWI、血乳酸值逐天降低,而死亡组三个指标均逐天降低,三个指标在两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另EVLWI与氧合指数呈明显负相关(r=-0.46,P<0.01),而EVLWI与CVP无明显相关性(r=-0.11,P=0.146)。第3天的EVLWI与预后的接受者操作特性曲线下面积为0.738±0.069,当EVLWI>8.5ml/kg时,预后评价的敏感度为85.3%,特异度为56.8%。结论 EVLWI的动态变化可用于评估治疗效果和患者预后,EVLWI可能是客观评价肺毛细血管渗漏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对机械通气患者实施早期系统肠道刺激对患者病情的影响。方法将94例有创机械通气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干预组及对照组各47例。干预组实施早期系统肠道刺激,对照组按护理常规。比较两组患者观察期结束时的APACHEⅡ评分,机械通气天数、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MODS)发病率、ICU住院天数、病死率。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APACHEⅡ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期结束时的干预组患者APACHEⅡ评分为(14.60±7.95)分,低于对照组和干预前评分(18.38±8.24),(19.57±2.6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268,-4.841;P<0.05);剔除死亡患者后对照组干预前后的APACHEⅡ评分分别为(19.47±2.28),(15.34±1.6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077,P<0.01);干预组干预前后及两组干预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为(7.66±6.89)d,低于对照组(11.96±8.19)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53,P<0.01),但ICU 住院时间、MODS 发病率、病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对机械通气患者预防性的实施早期肠道刺激可改善患者病情,缩短机械通气时间。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丙氨酰谷氨酰胺(Ala-Gln)在创伤性急性肺损伤(ALI)机械通气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创伤性ALI机械通气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Ala-Gln 0.5 g/(kg·d),连用7 d,比较两组的 PaO2、氧合指数、APACHEⅡ评分、机械通气时间、住 ICU 时间、ARDS发生率及病死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PaO2、氧合指数、APACHEⅡ评分、机械通气时间、住ICU 时间、ARDS发生率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但病死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Ala-Gln在创伤性ALI机械通气治疗中可能有肺保护作用,适合创伤性ALI的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急性病生理学和长期健康评价(APACHE)Ⅱ评分对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危重症患者疗效及预后的评价作用。方法以2010年1月至12月收住重症监护病房(ICU)行CRRT的65例危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其预后分为死亡组(45例)和生存组(20例),比较两组之间年龄、性别比、血尿素氮(Bun)、血肌酐(Cr)、血清钠离子浓度(Na+)、血清钾离子浓度(K9、血碳酸氢根浓度(HC03-)、乳酸、APACHEⅡ评分的差异,分析影响CRRT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观察CRRT治疗72h后患者的Bun、Cr、Na+、K+、HCO3-、乳酸、APACHE11分值的变化。结果死亡组和存活组的年龄、性别比、Bun、Cr、Na+、K+、HCO3-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死亡组的乳酸和APACHEII评分明显高于生存组(P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PACHEⅡ评分为影响CRRT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护=0.029),而乳酸、年龄与预后无相关性(P=0.066;P=0.168)。APACHEⅡ评分分组分析发现,当APACHEⅡ〉30分时,患者的病死率高达81.8%。行CRRT治疗72h后患者Bun、Cr、Na+、K+、HC03-水平及APACHEⅡ评分明显改善伊均〈0.05);乳酸水平虽有下降,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APACHEⅡ分值可用于早期预测患者预后及评价危重症患者CRRT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动态测定脓毒症患者肌钙蛋白Ⅰ的变化,探讨肌钙蛋白Ⅰ用于脓毒症患者病情和疗效评估方面的价值。方法分别测定脓毒症患者入院时、入院后第3天和第7天的肌钙蛋白Ⅰ浓度.分析不同时点与相同时点的APACHE Ⅱ评分、JCU病死率和28d生存率之间的相关性.比较不同时间点肌钙蛋白Ⅰ升高组(cTnI〉0.1ng/m1)和正常组(cTnⅠ〈0.1ng/ml)的ICU病死率和28d生存率。结果66例脓毒症患者中有47例患者肌钙蛋白Ⅰ升高,升高率达到71.21%。患者入院时和入院后第3天的肌钙蛋白Ⅰ的浓度与对应的APACHE Ⅱ评分呈正相关(r分别=0.37、0.34,P均〈0.05),与ICU病死率成正相关(r分别=0.34、0.36,P均〈0.05),与28d生存率呈负相关(r分别=-0.39、-0.42,P均〈0.05);入院后第7天患者肌钙蛋白Ⅰ的浓度虽与同时点APACHE Ⅱ评分没有相关性(1=-0.21,P〉0.05),但是与ICU病死率和28d生存率具有相关性(r分别=0.37、-0.42,P均〈0.05)。患者入院时、入院后第3天和入院后第7天,肌钙蛋白Ⅰ升高组的ICU病死率明显高于正常纽,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分别=-2.21、-3.06、-3.35,P均〈0.05);而28d生存率低于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分别=-2.40、-3.13、-3.78,P均〈0.05)。结论脓毒症患者肌钙蛋白Ⅰ的914定可以有助于临床医生早期进行病情判断,并且对疾病的顸后也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急性乙醇中毒患者血液乙醇浓度(BAC)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关系,分析BAC与hs-CRP水平的相关性。方法:分成急性乙醇中毒组(AL组)90例、对照组(NC组)30例,其中根据乙醇中毒程度及BAC值不同AL组又分为AL-Ⅰ组(轻度中毒)(BAC〈200mg/L),AL-Ⅱ组(中度中毒)(200mg/L≤BAC〈800mg/L),AL-Ⅲ组(重度中毒)(BAC≥800mg/L),每组30例,检测各组的hs-CRP浓度,并与NC组对照。分析BAC与hs-CRP浓度的相关性。结果:对照组与AL-Ⅰ组之间hs-CRP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各组两两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L-Ⅰ组BAC与hs-CRP浓度无相关性(P〉0.05),AL-Ⅱ组、AL-Ⅲ组BAC与hs-CRP浓度呈正相关(P〈0.05)。结论:急性乙醇中毒轻度以上患者的BAC与hs-CRP浓度呈正相关,对于急性乙醇中毒患者hs-CRP是一项具有临床价值的检测项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不同维持剂量氯吡格雷在不同时间点对高危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支架术后血小板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行药物洗脱支架(DES)植入术的ACS高危患者,随机分为A、B2组(各30例)。术前2组均服用阿司匹林100mg和氯吡格雷600mg,术后在服用阿司匹林基础上,A、B组分别给予氯吡格雷150、75mg/d治疗30d.30d后所有患者接受75mg/d氯吡格雷治疗直至术后1年。分别于服药前,术后第1、2、7、30天采2组患者静脉血,采用比浊法测定血小板聚集率(PA),同时监测血小板聚集抑制率(PAI);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浆可溶性P选择素(sP—s)浓度。术后随访3个月,观察2组终点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术前和术后第1天2组PA、PAI和sP—S浓度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术后第2、7、30天上述指标2组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2组组内不同时间点PA、PAI和sP—S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随访3个月,A组主要终点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13.33%VS3.33%,P〈0.05),次要终点事件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150mg/d维持量氯吡格雷可降低ACS行DES植入术后血小板聚集功能,减少术后近期发生不良事件的风险,且不增加出血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