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探讨改良掌侧入路角度固定锁定钢板技术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 采用改良掌侧入路角度固定锁定钢板技术治疗桡骨远端粉C3型骨折.结果 本组22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9~20月,平均15个月,均骨性愈合,腕关节功能评分采用Sarmiento改良Gartland-Werley系统评分系统,优良率86.4%.结论 改良掌侧入路角度固定锁定钢板技术是目前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较好方法,有利于骨折的坚强固定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掌侧入路“T”型锁定钢板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掌侧入路“T”型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老年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掌侧入路“T”型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55例,按AO分类标准分类,B2型8例,B3型12例,C1型11例,C2型19例,C3型5例。均采用掌侧入路,骨缺损严重者置入人工骨。结果所有患者得到随访,平均13.5个月(4~23个月)。X线显示骨折全部一期愈合,平均愈合时间7周,所有病例无感染、骨不连、钢板松动、腕管综合征、正中神经炎等并发症。按Dienst功能评估标准进行评定:优29例,良24例,可2例,优良率96.4%。结论掌侧入路“T”型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老年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临床疗效满意,是治疗老年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掌侧入路T型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合并干骺端及骨干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掌侧入路T型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合并干骺端及骨干粉碎性骨折40例,均采用经掌侧入路,骨缺损严重者置入人工骨.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随访,平均25个月(12~45个月),骨折平均愈合时间16周(10~28周).根据Gratland-Werley功能评估标准进行评定:优32例,良5例,中2例,差1例,优良率达92.5%.1例患者术后出现正中神经麻痹,但3个月后自愈,1例患者出现下尺桡关节炎,2例患者出现关节间隙轻度狭窄,但无腕关节功能障碍,未见骨感染、骨分离、内固定松动等并发症.结论 掌侧入路T型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合并干骺端及骨干粉碎性骨折的疗效确切,它可提供较好的轴向和角度稳定性并具有整体固定特点,有利于术后早期有效的功能锻炼,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改良掌侧入路T形钢板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疗效及注意事项.方法 自2004年6月~2006年10月采用掌侧S形切口入路T形钢板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38例,术后3 d功能练习,对腕关节功能评估.结果 本组均获得随访,骨折全部于3个月内愈合,术后X线评估结果满意.疗效优24例,良10例,可4例,优良率89.5%.结论 改良掌侧入路T形钢板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可以充分暴露骨折,便于复位,无须切开关节囊,避免螺钉进入关节及韧带断裂等并发症,固定确切,术后能早期功能练习,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掌侧入路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陈旧性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3-05—2015-10采用掌侧入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的12例陈旧性桡骨远端骨折。术前和术后1周进行改良LidstromRadiographic评分,术前和术后12周评定腕关节功能。结果本组12例均获得随访6~12个月,平均10.4个月。复查X线片提示内固定无松动、断裂,术后3个月骨折获得骨性愈合。术后1周桡骨高度、掌倾角、尺偏角较术前明显恢复,术后12周腕关节掌屈、背伸、旋前及旋后功能较术前明显恢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掌侧入路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陈旧性桡骨远端骨折可以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但需要充分松解骨折断端及准确放置钢板。  相似文献   

6.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9,(21):2010-2011
[目的]评价掌侧入路解剖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 2011年1月~2018年1月,对86例老年骨质疏松桡骨远端骨折采用掌侧入路开放复位,解剖锁定加压接骨板内固定治疗。[结果]患者随访12~24个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10~18周。腕关节功能按照DASH评价标准评定:优68例,良10例,可8例。优良率90.69%。[结论]采用手术切开掌侧LCP内固定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固定可靠,退钉率低,可早期恢复腕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7.
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掌背侧不同手术入路疗效比较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6  
目的探讨掌背侧不同手术入路对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疗效影响。方法对我院自2000年11月~2003年9月收治的85例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FernandezⅤ型),随机分为A、B两组。分别经腕掌侧(A组)及背侧(B组)入路切开行钢板内固定术。从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早期并发症、术后远期并发症、术后第8周、第24周腕关节功能恢复等方面比较两组差别。结果所有患者术后随访6~36个月,平均13.7个月。参照Gartland和Werley腕关节功能评分,A、B两组术后第24周腕关节功能优良率分别为87.2%和86.8%;放射学评价参照Lidstrom评分,A、B两组桡骨关节面恢复优良率分别为93.2%和91.8%。A、B两组在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早期并发症、术后第24周腕关节功能恢复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A、B两组在术后远期并发症、术后第8周腕关节功能恢复方面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掌背侧不同手术入路对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有影响。掌侧入路钢板内固定术后早期,腕关节旋前功能受影响;背侧入路钢板内固定术后远期并发症较多,骨折愈合后宜尽早拆除内固定钢板。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掌侧入路斜T型锁定钢板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的效果。方法对86例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实施掌侧入路T型锁定钢板治疗,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随访6~18个月,86例患者骨折愈合良好,愈合时间2~3个月,平均2.58个月。其间仅出现1例正中神经拉伤。未发生内固定松动、骨不连、腕管综合征等并发症。末次随访复查X线,患者掌倾角、尺偏角、桡骨高度和桡腕关节面平整度与术前相比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依据Gartland-Werley腕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腕关节功能优良率为87.21%。结论采用掌侧入路斜T型锁定钢板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型骨折,复位及固定效果好,术后并发症低,腕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率高。  相似文献   

9.
掌侧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掌侧入路锁定加压接骨板(LCP)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的疗效。方法2006年3月至2008年3月对18例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采用掌侧入路LCP内固定治疗。结果患者随访3~24个月,平均8个月。根据骨折愈合和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骨折愈合时间6412周,平均8周。按Dienst标准评价治疗效果,优良率95.6%。结论掌侧入路LCP内固定是治疗桡骨远端小稳定性骨折安全有效、同定可靠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掌侧入路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02—2016-02间收治的43例桡骨远端不稳性骨折患者,均给予切开复位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本组手术均顺利完成,切口均Ⅰ期愈合。术后4~8周复查X线片显示骨折愈合良好。随访6~18个月,未发生骨不连、钢板松动、腕管综合征、正中神经炎等并发症。依据Fernandez评分标准,腕关节功能优良率90.70%(39/43)。结论对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患者实施掌侧入路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复位良好、内固定牢靠、并发症少,利于患者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及腕关节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掌侧锁定钢板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对56例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患者采用切开复位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其中13例复位后骨缺损严重者行人工骨植骨。结果 56例均获随访,时间13~24个月。X线片显示骨折全部愈合。按Gadand-Werley评分标准:优12例,良33例,可10例,差1例。发生腕管综合征4例,拇伸肌腱激惹3例,局部疼痛1例。结论掌侧锁定钢板能有效维持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复位,但存在各种并发症,处理得当基本能获得满意的腕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锁定钢板治疗桡骨远端骨折(AO-C)的早期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Dienst功能评定标准对我科由2008年8月-2011年4月应用锁定钢板治疗桡骨远端骨折(AO-C)的42例病例进行疗效分析。结果 随访4个月~8个月,平均7.3个月。优:33例,良:7例,可:2例。结论 采用锁定钢板治疗桡骨远端骨折(AO-C)可早期功能锻练,在疼痛,关节活动度,握力等方面可取得较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锁定加压接骨板在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探讨AO/ASIF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2002年3月~2003年4月,应用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26例,术后进行早期合适的康复锻炼。结果22例获得随访。术后随访6~15个月,X线片显示骨折全部愈合。综合评分:优11例,良8例,可3例,优良率达到86.3%。结论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通过锁定加压接骨板的治疗,能有效地恢复和维持桡骨复位后的长度、关节面平整和早期恢复腕关节功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髋加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并总结治疗经验。方法对57例股骨粗隆间骨折应用髋加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术后早期功能康复训练,并对术后并发症、骨折愈合情况及髋关节功能进行随访。结果57例术后均获随访6-33个月,骨折临床愈合时间12~24周,平均13.6周。末次随访时患侧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优34例,良18例,可5例,优良率91.2%。结论髋加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术中操作简便。固定的稳定性好,有利于术后早期功能康复训练。  相似文献   

15.
蔡平华  蔡革  曾颖 《骨科》2012,3(2):91-92
目的 探讨锁定加压钢板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2月~2010年12月应用锁定加压钢板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55例的临床资料.按AO/ASIF分型:C1型28例,C2型17例,C3型10例.均为闭合性新鲜骨折.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获得8~15个月,平均12个月的随诊.均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9周.按Gartland/werley腕关节评分:优32例,良10例,可12例,差1例;优良率为76.4%.结论 应用锁定加压钢板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有利于骨折复位,为维持桡骨高度、掌倾角、尺偏角提供持续、坚强的固定,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掌侧锁定钢板结合外支架治疗c型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T形或斜T形掌侧锁定钢板及跨腕关节外支架治疗24例c型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患者。结果22例获得随访,时间6~29个月。按Lidstrom评分系统行影像学评价:优12例,良7例,中3例。依据Cooney评分法对腕关节功能进行评价:优17例,良3例,一般2例。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对C型桡骨远端骨折应用掌侧锁定钢板结合外支架治疗能够起到坚强固定和早期活动的作用,可较早恢复腕关节功能,临床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掌侧锁定钢板与外固定架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法,纳入2014年10月到2017年10月收治的桡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外固定架或者掌侧锁定钢板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末次随访时患者腕关节活动度、桡骨掌倾角、尺偏角;比较健、患侧握力比值和患侧腕关节Gartland-Werley评分。结果共纳入30例患者,其中外固定架组14例,掌侧锁定钢板组16例。两组患者术后均随访1年。结果显示,掌侧锁定钢板组手术时间长于外固定架组,术中出血量多于外固定架组,但末次随访时桡骨掌倾角、尺偏角恢复水平优于外固定架组(P<0.05);两组骨折愈合时间,末次随访时腕关节屈伸、旋转活动度,健、患侧握力比,患侧腕关节Gartland-Werley评分等,均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术后并发症。结论对于桡骨远端C型骨折,外固定架治疗的手术风险小于掌侧锁定钢板,但会造成术后一定程度的复位丢失,然而这种复位丢失并不影响患者的腕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微创技术加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本组19例22侧桡骨远端骨折均采用微创技术加外固定支架治疗,术后6~8周拆除外固定支架,行腕关节功能锻炼。结果根据改良Mcbride评分和纽约骨科医院腕关节评估标准评定,优14侧,良5侧,可3侧。结论应用微创技术加外固定支架治疗青壮年及老年人复杂的桡骨远端骨折,不仅复位满意,且固定牢靠,关节功能恢复满意,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外固定架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评价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8年3月至2009年12月,应用外固定支架或辅以克氏针、“T”形交锁加压钢板(T—LCP)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37例,男14例,女23例;年龄30-79岁,平均59.1岁。根据AO分型:Cl型3例,C2型11例,C3型23例。术后定期进行X线和腕关节功能评估。结果:37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8-24个月,平均12个月,均临床愈合,平均愈合时间8周。根据Gratland—Werley标准进行功能评价:优16例,良17例,可4例,优良率89.0%。结论: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可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比较伴或不伴尺骨茎突骨折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临床资料,探讨尺骨茎突骨折对桡骨远端骨折后腕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2月-2010年5月收治的182例伴或不伴尺骨茎突骨折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75例伴尺骨茎突骨折(A组),107例不伴尺骨茎突骨折(B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骨折分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A组采用闭合复位小夹板或石膏固定治疗42例,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33例;B组分别为63例及44例。A组尺骨茎突骨折均未作处理。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均获随访,其中A组平均随访时间为21个月,B组为20个月。切开复位内固定患者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A组4例(5.3%)、B组6例(5.6%)患者出现腕关节尺侧疼痛,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63,P=0.802)。X线片示两组桡骨远端骨折均愈合,A组愈合时间为(10.9±2.7)周,B组为(11.6±2.3)周,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80,P=0.062)。桡骨远端骨折愈合时两组掌倾角、尺偏角及桡骨长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腕关节屈伸、桡尺偏、旋前旋后活动度及手握、捏力均相似(P>0.05)。Gartland-Werley腕关节评分:A组优24例,良43例,可5例,差3例,优良率89.3%;B组优35例,良57例,可10例,差5例,优良率86.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203,P=0.839)。A组闭合复位外固定及切开复位内固定患者以上评价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尺骨茎突骨折对桡骨远端骨折后腕关节功能无明显影响;对于伴尺骨茎突骨折的桡骨远端骨折,桡骨远端骨折解剖复位对腕关节功能的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