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对比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后植骨与不植骨治疗SandersⅢ、Ⅳ型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1例SandersⅢ、Ⅳ型跟骨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A组(31例)采用切开复位、解剖锁定钢板固定+自体髂骨植骨治疗,B组(30例)采取切开复位解剖锁定钢板固定不植骨治疗。对手术前后各项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手术时间:A组80 min±7.6 min,B组63 min±3.6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1例均获随访,时间12~23个月。骨折愈合时间:A组9~15(11.5±1.1)周,B组10~15(11.9±1.4)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两组Bhler角、Gissane角、跟骨宽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两组功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有6例取骨区不适,B组因未取骨而无不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切开复位解剖锁定钢板固定后植骨与不植骨治疗跟骨骨折临床疗效相当,但取髂骨植骨明显延长手术时间,增加取骨区手术创伤,术后可能遗留取骨区不适,故解剖锁定钢板固定不植骨治疗SandersⅢ、Ⅳ型跟骨骨折优于植骨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普通解剖钢板加自体髂骨植骨与锁定钢板治疗Sanders Ⅱ、Ⅲ型跟骨骨折的疗效. 方法 对2010年8月至2013年l2月收治的68例Sanders 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普通解剖钢板加自体髂骨植骨组(植骨组,36例)和锁定钢板组(非植骨组,32例).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非负重下地时间、完全负重时间、并发症发生率、B(o)hler角、Gissane角、跟骨长度、宽度、高度及Maryland足功能评分优良率. 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骨折愈合良好,均未出现术后感染、皮肤坏死及伤口不愈合.发生跟痛症状和跟腓撞击综合征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与非植骨组比较,植骨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非负重下地时间都更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术后引流量、完全负重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术后1年的B(o)hler角、Gissane角,跟骨长度、宽度、高度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Maryland足部评分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采用锁定钢板不植骨相比采用普通钢板加自体髂骨植骨在复位效果及优良率方面无明显差异,考虑到采用锁定钢板不植骨为治疗方式避免了髂骨取骨区术后疼痛、感染、血肿以及患者不适感等并发症,在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方面具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结合植骨治疗SanderⅢ、Ⅳ型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对32例跟骨骨折患者(36足)采用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并髂骨植骨治疗。结果术后切口均无感染。32例均获随访,时间6—18(10.4±3.3)个月。未发现关节面塌陷、复位丢失、螺钉固定不良现象。功能及疗效按照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评价:优22例,良6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为87.5%。结论锁定钢板内固定结合髂骨植骨治疗SanderⅢ、Ⅳ型跟骨骨折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充分的术前准备、熟悉跟骨的解剖形态、术中精准的复位、内固定的技巧、时机的掌握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Sanders Ⅲ、Ⅳ型跟骨关节内骨折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术中植骨与不植骨的临床疗效。方法笔者自2010-01—2014-12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97例Sanders Ⅲ、Ⅳ型跟骨关节内骨折,植骨组62例,不植骨组35例。比较植骨组与不植骨组的放射学结果、术后一般情况、并发症、足部功能评分等。结果本组97例获平均1.8(1~3)年随访。术后开始负重时间植骨组(12.1±1.5)周,不植骨组(13.8±1.3)周,植骨组术后开始负重时间早于非植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在术后2年随访时植骨组跟骨Bohler角丢失情况优于非植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2组术后住院天数、复位质量、并发症、骨折愈合情况、足部功能评分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SandersⅢ、Ⅳ型跟骨关节内骨折,植骨治疗可早期负重行走,并可减少术后远期Bohler角丢失。  相似文献   

5.
正2010年1月~2015年12月,我科采取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固定结合自体植骨治疗8例SandersⅢ、Ⅳ型跟骨骨折患者,取得较好疗效,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8例,男6例,女2例,年龄22~61岁。均为闭合骨折。按照Sanders标准分型:Ⅲ型5例,Ⅳ型3例。术前B9hler角-5°~30°(12.5°±10°),Gissane角80°~125°(103°±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克氏针结合跟骨重建钢板内固定植骨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疗效。方法对38例(38足)SandersⅢ型、Ⅳ型跟骨骨折均采用切开复位克氏针结合跟骨重建钢板内固定+植骨术治疗,术中克氏针维持塌陷的关节面复位,跟骨外侧缘放置重建钢板和植骨,术后测量Bhler角和Gissane角,评价跟骨骨折的复位情况。结果患者均无感染和皮肤坏死,复查X线片提示Bhler角和Gissane角分别为24°~42°和98°~137°,骨折均达骨性愈合,愈合时间10~16(13±3)周,按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评价术后功能:优26足,良10足,差2足,优良率94.7%。结论采用切开复位克氏针结合跟骨重建钢板内固定+植骨术治疗SandersⅢ型、Ⅳ型跟骨骨折手术方法简单,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影响跟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疗效及影响疗效的因素。方法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135例跟骨骨折患者,对影响手术疗效的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35例患者获得随访,时间6~12个月。骨折Sanders分类优良率:Ⅱ型83.8%,Ⅲ型骨折76.9%,Ⅳ型骨折51.5%,P0.05;合并糖尿病优良率:有糖尿病68.4%,无糖尿病82.5%,P0.05;吸烟史优良率:有吸烟史53.1%,无吸烟史78.6%,P0.05;固定方式优良率:斯氏针固定53.6%,跟骨钢板75.9%,跟骨锁定钢板固定82.1%,P0.05;复位质量优良率:解剖复位76.9%,非解剖复位58.1%,P0.05。结论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跟骨骨折手术疗效好,骨折Sanders分类、骨折固定方式以及骨折复位情况为影响跟骨骨折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应用锁定钛板结合植骨手术治疗累及距下关节的跟骨骨折是否对维持跟骨高度及关节面平整有益。方法:2007年1月至2008年1月,应用植骨与非植骨结合锁定钛板治疗跟骨骨折22例(分为植骨组和非植骨组),男17例,女5例;年龄18~59岁,平均35岁。SandersⅢ型14例,Ⅳ型8例。植骨组采用取自体髂骨植骨填充缺损,复位后锁定钛板内固定;而非植骨组则不进行植骨,复位后单纯锁定钛板内固定。对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B觟hler角与Gissane角进行测量,并采用Maryland足部功能评分对术后6个月、1、2年的功能情况进行随访和比较。结果:22例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25个月。两组手术方式对术后B觟hler角与Gissane角的恢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1、2年Maryland足部功能评分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植骨组获得优的例数分别为6、7、7例;非植骨组获得优的例数分别为5、6、7例。结论:植骨在手术治疗跟骨骨折中并不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跟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移位骨折的疗效.[方法]自2008年6月~2012年4月年本院使用钛质跟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Ⅲ、Ⅳ型38例42足跟骨关节内骨折.所有患者均为闭合性骨折,术前及术后测量B(o)hler角和Gissane角,评价跟骨骨折的复位情况,足部功能按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评分.[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8~24个月,平均12.6个月.骨折全部愈合,功能良好.足部功能按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评分,SandersⅡ型优良率为95.2%,SandersⅢ型中优良率为80.0%,SandersⅣ型中优良率为66.7%,术前及术后测量跟骨B(o)hler角和Gissane角,并行t检验,有统计学差异.[结论]采用切开复位跟骨锁定钢板内固定是治疗跟骨SandersⅡ、Ⅲ型及Ⅳ型骨折的一种有效方法,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0.
[目的]以有限元分析方法探讨钢板固定SandersⅣ型跟骨骨折的力学效果,并比较解剖型钢板与锁定钢板固定关节内跟骨骨折的效果.[方法]建立SandersⅣ型跟骨骨折模型分别以解剖型加压钢板和锁定钢板内固定三维有限元模型,研究不同内固定的von Mises应力分布、跟骨的von Mises应力分布、位移并比较跟骨及内固定模型应力峰值,分析骨折固定后生物力学稳定性.[结果]解剖型加压钢板固定的有限元模型骨端应力分布均匀,各部分最大应力值小于锁定钢板;解剖型钢板应力集中部位为钢板中后部,锁定钢板应力集中于钢板螺钉连接处;骨折端各部分位移差异较大,其中载距突位移最大.[结论]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SandersⅣ型跟骨骨折,关节内碎骨快可随足部负重而产生不同程度移位,存在较高创伤性关节炎的风险,建议采用一期外固定二期关节融合治疗;锁定钢板与解剖型加压钢板治疗关节内跟骨骨折各具优势,需要将二者的优势结合起来提高内固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跟骨关节内骨折不同内固定方式疗效比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牛锋  傅强  王明喜 《中国骨伤》2007,20(2):77-79
目的:总结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治疗经验,探讨切开复位内固定方式的选择及植骨方法。方法:跟骨关节内骨折82例94足,男50例57足,女32例37足,其中双足跟骨骨折12例。根据CT采用Sanders分类法,SandersⅠ型8足,Ⅱ型34足,Ⅲ型36足,Ⅳ型16足。其中Ⅱ型:钢针固定组16足,其中植骨组9足,未植骨组7足;钢板固定组12足,其中植骨组8足,未植骨组4足;撬拨复位6足。Ⅲ型:钢针固定组12足,其中植骨组8足,未植骨组4足;钢板固定组17足,其中植骨组11足,未植骨组6足;撬拨复位7足。采用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评分。结果:随访时间1—28个月,平均11.5个月,SandersⅡ型与Ⅲ型切开复位内固定方式的治疗结果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植骨组和未植骨组的治疗结果比较有统计学差异(SandersⅡ型P〈0.05,SandersⅢ型P〈0.01)。结论:SandersⅡ型与Ⅲ型跟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时应尽量选用钢针内固定并应植骨,若跟骨碎成多块,可选用钢板固定。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Sanders分型Ⅱ型以上跟骨关节内骨折使用改良内固定方法(A组)和一般内固定方法(B组)两种不同的手术方式进行前瞻性对比研究。方法对36例Sanders分型Ⅱ型以上的跟骨关节内骨折按就诊时间及自主选择固定方法分为A组(19例)及B组(17例)。A组于X线下行撬拨复位,显露跟骨后不做任何复位动作,给予解剖型钢板内固定;B组为传统切复内固定术。对两组手术的手术时间、失血量、切口长度、植骨例数及手术前后的Maryland足部评分和影像学测量数据进行随访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植骨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失血量、切口长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第l天VAS疼痛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切口愈合情况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Maryland足部评分中功能和疼痛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末次随访时影像学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内固定与一般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总体疗效相当,但改良内固定有切口较小、手术创伤小、切口并发症较低的优点。  相似文献   

13.
植骨与非植骨治疗跟骨骨折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植骨与非植骨结合解剖型钢板手术治疗累及距下关节跟骨骨折临床疗效.方法 应用植骨与非植骨结合解剖型钢板治疗跟骨骨折46例(植骨组23例,非植骨组23例).植骨组取自体髂骨或异体骨植骨填充缺损,复位后解剖型钢板内固定,术后8周开始完全负重行走;非植骨组复位后单纯解剖型钢板内固定,术后12周开始完全负重行走.对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Bhler角进行测量,并采用Maryland足部功能评分对术后6个月、1年、2年的功能情况进行随访比较.结果 46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24~34个月.术后Bhler角恢复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1年、2年Maryland足部功能评分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植骨在手术治疗跟骨骨折中对后期的功能恢复未显示明显的提高,但对患者的早期功能锻炼和生活质量改善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4.
解剖钢板内固定并植骨治疗跟骨骨折骨缺损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解剖钢板内固定、内固定并自体植骨、内固定并同种异体骨植骨3种手术方法治疗跟骨骨折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29足跟骨骨折骨缺损按照治疗方法分组。A组:钢板内固定36足;B组:内固定并自体骨48足,C组:内固定并异体骨45足。全部病例按Sanders分型:A组Ⅱ型骨折10足,Ⅲ型17足,Ⅳ型9足;B组Ⅱ型骨折12足,Ⅲ型23足,Ⅳ型13足;C组Ⅱ型骨折9足,Ⅲ型21足,Ⅳ型15足。手术前后对Bohler角、Gissane角、跟骨水平全长、丘部总高、轴长和体宽等多项指标进行比较,按Marryland评分系统评价术后功能。结果术后A组3例切口延迟愈合,1例腓肠皮神经损伤,1例腓骨长短肌腱滑脱。术后功能评价:A组优16足,良15足,可5足,优良率86.11%。B组1例切口延迟愈合,1例腓肠皮神经损伤;优30足,良14足,可4足,优良率91.67%。C组2例切口延迟愈合,1例腓骨长短肌腱滑脱;优28足,良14足,可3足,优良率93.33%。结论自体植骨和异体植骨结合内固定与单纯钢板内固定在治疗严重跟骨骨折远期疗效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自体植骨内固定和异体植骨内固定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36例SandersⅡ~Ⅳ型跟骨骨折患者。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6~14个月。骨折均愈合。X线片显示跟骨高度、宽度、长度及外形恢复基本正常;Bhler角:术前0°~20°,术后32°~39°;Gissane角:术前89°~100°,术后120°~145°。按照Kerr跟骨骨折百分评分系统评定疗效:优24例,良11例,差1例,优良率为97.2%。结论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是治疗SandersⅡ~Ⅳ型跟骨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应用有限切开撬拨复位可吸收螺钉、人工骨植入与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SandersⅡ、Ⅲ骨折的可行性、疗效性。方法 2007年12月至2011年5月,对进行有限切开撬拨复位人工加骨、可吸收螺钉内固定(51例,A组)及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42例,B组)治疗的93例跟骨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男62例,女31例;年龄21~73岁,平均(47±3)岁。Sanders骨折分型:II型39例,III型54例。观察内容包括手术时间、临床出血量,切口感染、局部疼痛、影像学改变等并发症及术后功能恢复情况(按照AOFAS足功能评分标准)。结果 93例患者随访时间13~25月,平均(19±4.5)个月。两组手术时间无差异、临床失血量两组有差异;A组无切口感染,B组3例出现切口感染;A组局部疼痛2例,B组5例;术后12个月影像学改变A组4例,B组3例;两组并发症无明显差异;术后功能恢复A组,优43例,良6例,可0例,差2例,优良率96.1%;B组优31例,良8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92.7%,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有限切开撬拨复位可吸收螺钉、人工骨植入内固定(A组)和锁定钢板固定(B组)均可以治疗跟骨SandersⅡ、Ⅲ骨折,可获得良好的复位和可靠的固定,临床出血量A组优于B组、术后早期切口并发症以及后期切口附近疼痛、肌腱卡压不适感A组优于B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跟骨锁定板结合骨修复材料植骨治疗SandersⅢ、Ⅳ型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手术治疗30例SandersⅢ、Ⅳ型跟骨骨折患者(32足),骨缺损处植入骨修复材料,行跟骨锁定板内固定。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1~30个月。Bhler角:术前为-12.7°~35.2°(12.5°±10.7°),末次随访时为20.0°~37.1°(28.6°±5.2°);Gissane角:术前为80.0°~127.7°(103.6°±14.1°),末次随访时为100.5°~130.5°(117.4°±8.7°);跟骨宽度:术前为36.8~48.6(40.5±2.7)mm,末次随访时为32.8~40.1 mm(36.9±2.0)mm;跟骨高度:术前为33.1~47.2(41.8±3.9)mm,末次随访时为41.0~52.3(46.5±3.0)mm;以上各项指标末次随访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参照AOFAS踝-后足评分标准评价手术效果:优10足,良18足,可4足,优良率87.5%。结论锁定板结合骨修复材料植骨治疗SandersⅢ、Ⅳ型跟骨骨折能够复位塌陷的跟骨关节面,固定牢靠,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自固化磷酸钙人工骨与异体骨植骨联合跟骨锁定重建接骨板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Ⅳ型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2年3月至2015年12月收治48例SandersⅡ-Ⅳ型跟骨骨折患者,均采用外侧L形切口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术中于跟骨体部残留的缺损处进行植骨,根据植骨材料不同分为自固化磷酸钙人工骨组和异体骨组。其中自固化磷酸钙人工骨组28例,男23例,女5例;年龄22~52(34.46±7.33)岁;SandersⅡ型8例,Ⅲ型11例,Ⅳ型9例。异体骨组20例,男17例,女3例;年龄24~55(36.40±7.93)岁;SandersⅡ型6例,Ⅲ型7例,Ⅳ型7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伤口并发症,术前、术后即刻及术后12个月B觟hler角变化情况,并采用Maryland评分对术后12个月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价。结果:所有患者获得骨性愈合,并获得随访,时间12~42个月,平均25个月。两组术前、术后即刻、术后12个月各自B觟hler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2个月Marylan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异体骨组术后5例出现伤口并发症,自固化磷酸钙人工骨组2例发生切口边缘坏死,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978,P0.05)。结论 :对于跟骨骨折使用切开复位植骨及重建钢板内固定方法效果良好,与异体骨相比,自固化磷酸钙人工骨作为植骨材料应用于跟骨骨折效果相当,但无排斥反应,可减少相关并发症,临床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经皮撬拨配合有限切开植骨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陈华  李宇卫  姜宏  张志刚  陆斌杰 《中国骨伤》2017,30(12):1084-1090
目的:探讨经皮撬拨配合有限切开植骨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3年5月至2016年10月收集53例单侧闭合跟骨骨折患者,分别采用闭合撬拨配合有限切开植骨(治疗组)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对照组)治疗。治疗组33例,男25例,女8例,年龄15~82(44.7±14.2)岁;根据Sanders分型:Ⅱ型17例,Ⅲ型16例;对照组20例,均为男性,年龄25~62(42.2±11.3)岁,根据Sanders分型:Ⅱ型8例,Ⅲ型12例。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影像学指标的变化、住院时间、术前等待时间,末次随访时采用Maryland评分进行足部功能评价。结果:53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治疗组随访时间8~40(19.9±7.2)个月;对照组随访时间12~40(21.7±7.7)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间B?hler角及Gissane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和术前等待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末次随访时两组Maryland评分分别为90.45±5.76和89.10±6.1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撬拔复位配合有限切开植骨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满意,创伤小,并发症少,功能恢复快。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估撬拨复位内侧支撑植骨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疗效.[方法]对2008年8月~2010年8月本院73例[平均(56.4±8.7)岁]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37例,切开复位后仅以锁定钢板固定,B组36例行内侧支撑植骨、骨折撬拨复位、锁定钢板固定.应用统计学方法评价两组术后的影像学指标和肩关节功能.[结果]术后随访8~18个月,平均12.4个月,所有骨折均愈合,平均愈合时间8.7个月,愈合后行内固定取出术.A组和B组中分别发生内固定失效6例和1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内固定失效均出现在术后3个月内.2组分别发生肱骨头内翻8例和1例,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丢失角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Constant肩关节评分标准评定:A组和B组的优良率分别为63%和89%,2组的的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锁定钢板在治疗肱骨近端骨折中可获得满意的疗效.在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时,撬拨复位另以内侧植骨支撑在肱骨头内下方获得支撑,可有效地辅助复位并维持骨折复位,增加骨折固定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