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通过检测喉鳞状细胞癌组织、声带息肉、癌旁组织中SIAH2和HIF-1α蛋白的表达,为喉鳞状细胞癌发病机制提供理论依据,并为其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帮助. 方法:收集喉鳞状细胞癌患者的石蜡包埋组织60例,同时收集声带息肉、癌旁石蜡包埋组织各30例,应用法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SIAH2和HIF-1α蛋白的表达水平. 结果:SIAH2蛋白和HIF-1α蛋白在癌旁组织、声带息肉以及喉鳞状细胞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33.3%、70%和3.3%、30.0%和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SIAH2蛋白和HIF-1α蛋白的表达与喉鳞状细胞癌患者的分化程度、有无淋巴结转移以及临床分期有关( P<0.05). 喉鳞状细胞癌中SIAH2和HIF-1α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 结论:SI-AH2和HIF-1α蛋白可能与喉鳞状细胞癌的发病有关,并对喉鳞状细胞癌的侵袭性生物学行为有促进作用,联合检测二者可为预测肿瘤的生物学行为以及患者的预后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
HPV16/18-E6、p53和MDM2蛋白在人喉鳞癌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HPV16/18-E6、p53和MDM2蛋白在人喉鳞状细胞癌(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在喉鳞癌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的相互关系.方法:用EnVision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72例喉鳞癌、24例喉癌前病变、15例声带息肉和8例癌周正常喉组织标本中HPV16/18-E6、p53和MDM2蛋白的表达并比较,对喉鳞癌与临床病理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癌周正常喉组织、声带息肉、喉癌前病变和喉鳞癌组织中 HPV16/18-E6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0/8)、6.7%(l/15)、12.5%(3/24)和 37.5%(27/72),p5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0/8)、13.3%(2/15)、25.0%(6/24)和52.8%(38/72),MDM2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0/8)、6.7%(l/15)、37.5%(9/24)和70.8%(51/72),HPV16/18-E6、p53和MDM2蛋白的阳性表达在声带息肉、喉癌前病变与喉鳞癌组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HPV16/18-E6蛋白和MDM2蛋白的阳性表达在病理Ⅰ~Ⅲ级肿瘤之间呈明显升高趋势,有显著性差异(P<0.05).HPV16/18-E6蛋白的阳性表达与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明显相关(P<0.05).p53蛋白阳性表达与HPV16/18-E6蛋白、MDM2蛋白阳性表达有显著正相关性(P<0.05).结论:HPV16/18-E6、MDM2蛋白的过表达和p53的失活与人喉鳞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Ki-67在喉鳞状细胞癌的表达及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10例声带息肉、20例不典型增生病变和50例喉鳞癌组织中Ki-67的表达。结果:Ki-67阳性表达定位于细胞核,Ki-67在声带息肉组、不典型增生组和喉鳞癌组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25%和78%,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且Ki-67LI同肿瘤位置、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及淋巴结是否转移相关。结论:Ki-67抗原在喉癌中具有显著的临床病理学意义,能用来反映喉癌的良恶性程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c-FLIP(细胞型Fas相关死亡域样白介素-1β转换酶抑制蛋白)在喉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流式细胞检测方法观察喉癌组织和声带息肉组织中c-FLIP表达情况。结果喉癌组c-FLIP阳性表达率为81%(35/43),声带息肉组c-FLIP阳性表达率为0%(0/10),两者比较具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c-FLIP表达与喉癌分期(早期与进展期)及淋巴结转移相关,染色度随喉鳞状细胞癌分期增高而增高并且有淋巴结转移的癌组织c-FLIP染色度,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的喉癌组织。但与性别、年龄、肿瘤组织分级无明显关系。喉癌组与声带息肉组c-FLIP的平均荧光指数分别为4.73±0.74和1.06±0.18两者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c-FLIP在喉癌组织中表达增高,表明c-FLIP可能在喉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检测凋亡抑制因子Survivin在喉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喉癌的临床、病理特性之间的关系。方法:取石蜡包埋喉鳞状细胞癌标本33例,声带息肉21例,应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Survivin在喉癌和声带息肉组织中的表达。结果:Survivin在喉癌组织中的表达率为63.6%,在声带息肉组织中的表达率为28.6%,二者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Survivin的表达与喉癌的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和患者年龄、性别等无关。结论:凋亡抑制因子Survivin在喉癌组织中高表达,在声带息肉中低表达,与喉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DJ-1基因在喉鳞状细胞癌组织及Hep-2细胞系中的表达特征。【方法】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方法,检测15例喉鳞状细胞癌手术切除癌组织、癌旁组织、正常黏膜标本和Hep-2细胞系的DJ-1蛋白。【结果】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与Hep-2细胞系中DJ-1蛋白均有表达;DJ-1蛋白在喉鳞状细胞癌组织的表达水平分别高于癌旁组织、正常黏膜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098,P=0.002);低分化喉癌较高分化喉癌的DJ-1水平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99,P=0.008);喉癌的临床分期和年龄与DJ-1蛋白的表达没有相关性(t=0.476,P=0.642;t=0.019,P=0.985)。【结论】喉鳞状细胞癌组织及Hep-2细胞系中均有DJ-1蛋白的表达,喉鳞癌组织内的表达高于癌旁组织和黏膜组织;DJ-1基因在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可能提示它参与了喉癌的发生发展的有关过程,为基因治疗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DJ-1基因在喉鳞状细胞癌组织及Hep-2细胞系中的表达特征。【方法】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方法,检测15例喉鳞状细胞癌手术切除癌组织、癌旁组织、正常黏膜标本和Hep-2细胞系的DJ-1蛋白。【结果】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与Hep-2细胞系中DJ-1蛋白均有表达;DJ-1蛋白在喉鳞状细胞癌组织的表达水平分别高于癌旁组织、正常黏膜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098,P=0.002);低分化喉癌较高分化喉癌的DJ-1水平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99,P=0.008);喉癌的临床分期和年龄与DJ-1蛋白的表达没有相关性(t=0.476,P=0.642;t=0.019,P=0.985)。【结论】喉鳞状细胞癌组织及Hep-2细胞系中均有DJ-1蛋白的表达,喉鳞癌组织内的表达高于癌旁组织和黏膜组织;DJ-1基因在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可能提示它参与了喉癌的发生发展的有关过程,为基因治疗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环氧化酶-2(COX-2)、核增殖抗原(Ki-67)、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喉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应用SP法检测36例喉鳞状细胞癌、7例癌旁正常喉组织和9例声带息肉中COX-2、Ki-67、VEGF的表达情况.结果 COX-2、Ki-67、VEGF在人喉癌组织中表达阳性率分别为58.3%(21/36)、72.2%(26/36)和77.7%(28/36);在声带息肉中为0(0/9)、22.2%(2/9)和33.3%(3/9);癌旁正常喉组织中为0(0/1)、14.3%(1/7)和42.9%(3/7);COX-2、Ki-67和VEGF在喉癌组织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 COX-2、Ki-67、VEGF的表达与人喉癌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的相关性,3者表达强度之间呈正相关,可作为临床诊断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检测声带息肉、喉不典型增生及声门区喉癌中凋亡抑制蛋白(Survivin)和凋亡促进蛋白(Bax)的表达,探讨它们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之间的相关性和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声带息肉、喉不典型增生、声门区喉癌各24例进行Bax与Survivin的检测及分析.结果 声门区喉癌组中Survivi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70.83%,明显高于声带息肉组(25.00%)与喉不典型增生组(58.33%).Survivin蛋白阳性组和阴性组病例中,临床分期在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 1),而年龄分布与性别因素在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ax蛋白在声带息肉组中阳性表达率为87.5%,明显高于声门区喉癌组(41.67%)与喉不典型增生组(54.17%).Bax阳性与阴性患者相比,临床分期在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 3),而性别分布与年龄因素在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urvivin和Bax同时参与了喉癌细胞凋亡的调控,二者呈负性相关,并对喉癌的发生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喉鳞癌组织中环氧合酶-2(COX-2)和Ki-67表达的相互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0例喉鳞癌组织、20例声带息肉组织中COX-2、Ki-67蛋白的表达.结果 COX-2蛋白在喉鳞癌和声带息肉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2蛋白在喉鳞癌和声带息肉组织中的表达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2和Ki-67蛋白在喉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分别与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均<0.05),而与患者的性别及年龄无关(P均>0.05).COX-2和Ki-67蛋白在喉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0.673,P<0.05).结论 COX-2和Ki-67蛋白在喉鳞癌组织中的高表达,可能与喉鳞癌的生长及转移密切相关,同时可作为喉鳞状细胞癌早期诊断及预后判断的分子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喉癌癌变过程中P53、Bcl -2和Bax蛋白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20例喉正常黏膜(LNM)、38例喉不典型增生(LAH)和 50例喉鳞癌(LSCC)组织中P53、Bcl- 2和Bax蛋白的表达。结果: LNM、LAH和LSCC组织中P53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0 (0 /20)、52. 6% (20 /38)和 62. 0% (31 /50);Bcl- 2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5. 0% ( 1 /20 )、76. 3% ( 29 /38 )和 50. 0% ( 25 /50 );Bax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75. 0% ( 15 /20 )、50. 0%(19 /38)和 64. 0% (32 /50); 3种组织间P53及Bcl 2阳性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 分别为 22. 722, 26. 698,P均<0. 01),但Bax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 =3. 773,P=0. 152)。LSCC组织中Bcl 2阳性表达率与病理分级和淋巴结转移相关(P<0. 01),P53及Bax与各病理指标均无关 (P>0. 05)。在LSCC组织中,P53和Bcl- 2阳性表达率呈负相关 (rs= -9. 453,P<0. 01 ),而P53与Bax之间、Bcl 2和Bax之间无相关性 (rs分别为 0. 077,-0. 167,P均>0. 05)。结论: P53和Bcl 2异常表达是LSCC发生过程中的早期事件。bcl -2基因过表达与LSCC病理分级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联合检测P53和Bcl 2蛋白的表达状况将有助于LSCC的早期诊断和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检测喉鳞状细胞癌中Bcl-2蛋白和Ki-67蛋白的表达水平并分析两者的相关性. 方法 收集54例喉鳞癌组织和42例正常喉粘膜组织的样本,采用SP免疫组化法观察石蜡切片中Bcl-2、Ki-67蛋白的表达,并结合临床相关病理因素分析在喉鳞状细胞癌中两者的相关性. 结果 在喉鳞癌组织中,Bcl-2蛋白高表达,阳性表达率70.37%(38/54),正常的喉粘膜组织中Bcl-2蛋白阳性微弱表达或不表达,阳性率9.5% (4/42)(P<0.05);Bcl-2蛋白表达水平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有明显相关性:在晚期(Ⅲ~Ⅳ期)的表达高于早期(Ⅰ~Ⅱ期)(P<0.05),而其在不同年龄、性别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i-67蛋白在喉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为81.48%(44/54),在正常组织中表达明显下调仅为16.67% (7/42);在喉鳞癌中Bcl-2蛋白与Ki-67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rs=0.317,P<0.05). 结论 与正常组织比较,在喉鳞癌中Bcl-2蛋白与Ki-67蛋白表达明显上调,并呈正相关,可能两者在喉鳞癌癌变中发挥了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3.
应用枸橼酸-LSAB-微波免疫组化技术,用P53单克隆抗体检测了30例喉鳞癌、癌旁交界处及癌旁0.5、1.0、1.5、2.0cm处粘膜和4例正常喉粘膜中P53蛋白的表达。结果显示:①P53在喉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3.3%(19/30);在癌旁交界处、癌旁0.5、1.0、1.5、2.0cm处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0%(18/30)、36.7%(11/30)、10%(3/30)、0.0%(0/30)、0.0%(0/30);4例正常喉粘膜中无阳性表达,其间差异显著(P<0.01)。②P53蛋白阳性表达强度以喉癌组织中最强,随着远离肿瘤距离的增加,表达强度逐渐减弱。③P53蛋白的表达与喉癌部位、临床分期及肿瘤分级无关。结果提示:P53基因突变参与了喉癌的发生,P53过度表达是喉癌发生中的早期事件;距肿离0.5cm以内的癌旁组织,应视为危险区域。  相似文献   

14.
PRDM1基因在喉癌组织中表达的研究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以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为研究对象,探讨抑癌基因PRDM1对喉癌发生、发展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38例喉癌组织及同期12例患者声带息肉组织中PRDM1蛋白的表达,对喉癌中PRDM1在不同原发部位、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的表达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PRDM1在声带息肉中的阳性表达率(10/12,83.3%)明显高于喉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17/38,44.7%),经分析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喉癌组织中PRDM1的阳性表达率与临床分期及颈部淋巴结转移有相关性(P〈0.05),与原发部位及病理分级无相关性(P〉0.05)。结论喉癌的发生与抑癌基因PRDM1的失活有关,因此PRDM1可能成为喉癌早期诊断、研究基因治疗及判断预后的重要靶基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协同刺激分子B7-H3在喉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27例喉鳞癌患者组织标本及26例声带息肉标本中B7-H3的表达,并对其表达情况与患者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病理分级、临床分型、年龄、性别、吸烟量等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在喉鳞癌组织和声带息肉组织中B7-H3的阳性表达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B7-H3癌组织中的表达强度与患者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病理分级、临床分型、年龄、性别、吸烟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B7-H3在喉鳞癌组织中确有高表达,在声带组织中低表达或不表达,且表达强度与患者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病理分级、临床分型、年龄、性别、吸烟量无关。说明B7-H3表达与喉鳞癌生物学存在相关性,提示B7-H3表达可作为了解喉鳞癌生物学特性有价值的指标。  相似文献   

16.
卢曦  张淑香  原红艳  覃煜  李旭征  刘平 《武警医学院学报》2010,19(10):761-763,F0002
【目的】探讨FADD在喉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30例喉鳞状细胞癌组织、20例喉乳头状瘤组织、20例癌旁正常粘膜组织中FADD的表达情况。【结果】(1)FADD在喉鳞状细胞癌组、喉乳头状瘤组及癌旁正常粘膜组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6.7%、90.0%、95.0%,阳性表达率总体有统计学意义(P〈0.05)。(2)FADD的阳性表达率在喉癌I~II期的阳性表达率为95.2%,III~IV期为50.0%,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高分化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94.4%,中低分化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25.0%,有统计学意义(P〈0.05)。FADD阳性表达率与患者性别、年龄、不同临床分型及是否伴有淋巴结转移均无关,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ADD在喉癌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癌组织中FADD的检测对临床预后的判断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P53蛋白在喉上皮癌前病变及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探讨喉上皮癌变过程中P53蛋白表达水平,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了11例喉上皮单纯性增生(SHF)、32例非黄型性增生(AHE)及42例喉鳞状细胞癌(LSCC)P53蛋白的表达,结果:P53蛋白阳性表达率在SHE、AHE及LSCC中分别为0.00%、31.25%及52。38%;轻、中、重度AHE阳性率分别为0.00%、33.33%及75%;高、中、低分化LSCC阳性率分别为62.50%、76.92%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肿瘤转移抑制基因 KAI1/ CD82、细胞黏附分子 CD44v6在人喉鳞状细胞癌(LSCC)、癌前病变、息肉以及正常黏膜中的表达。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64例LSCC、21例喉癌前病变、15例喉息肉和15例正常喉黏膜组织中 KAI1/ CD82、CD44v6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①KAI1/ CD82蛋白在正常喉黏膜及喉息肉组织中呈高表达,喉癌前病变及 LSCC 组织中呈低表达,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6.67%(13/15)、80.00%(12/15)、38.10%(8/21)、37.50%(24/64),正常喉黏膜与 LSCC 两者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② CD44v6蛋白在正常喉黏膜及喉息肉中呈低表达,在喉癌前病变及 LSCC 组织中呈高表达,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6.67%(4/15)、33.33%(5/15)、80.95%(17/21)、75.00%(48/64),正常喉黏膜与 LSCC 两者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① KAI1/ CD82表达下调、缺失及 CD44v6表达上调与 LSCC 的发生、发展相关。②联合检测 KAI1/ CD82和 CD44v6可为 LSCC 的早期诊断提供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喉上皮癌变过程中 P53 蛋白表达水平,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了11 例喉上皮单纯性增生( S H E)、32 例非典型性增生( A H E)及 42 例喉鳞状细胞癌( L S C C) P53 蛋白的表达。结果: P53 蛋白阳性表达率在 S H E、 A H E 及 L S C C 中分别为 000% 、31.25% 及 52.38% ;轻、中、重度 A H E 阳性率分别为 000% 、33.33% 及75% ;高、中、低分化 L S C C阳性率分别为62.50% 、76.92% 、15.39% ,其差异有高度显著性( P< 0.01)。 P53 蛋白表达与喉癌临床分期、分型、颈淋巴转移、局部复发及预后无相关性。结果提示:喉上皮由正常状态向恶性转化的过程中,存在抑癌基因突变产物 P53 蛋白过度表达,可能与喉癌的发生发展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