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2819例医院下呼吸道感染病原和预后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了解医院下呼吸道感染 (NLRTI)的病原菌和预后特点。方法 以我院 1998年 7月~ 2 0 0 3年 6月间的住院患者为对象 ,监测、统计并分析NLRTI的病原菌和预后情况。结果  5年间共出院 1182 15例 ,发生NLRTI 2 819例次 ,平均发病率为 2 .4 %。按科室计 ,以血液科 ( 8.3% )、神经外科 ( 7.3% )、神经内科( 7.0 % )和呼吸科 ( 4 .3% )较高。NLRTI最常见的前 5位病原菌依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 ( 2 3.2 % )、鲍曼不动杆菌 ( 2 2 .1% )、铜绿假单胞菌 ( 17.1% )、克雷伯菌 ( 7.7% )和阴沟肠杆菌 ( 5 .0 % )。分别以 3种不同的阳性判断标准 :≥ 1+、≥ 2 +、≥ 3+对标本培养结果进行分析 ,病原菌构成比的差异均无显著性 (P >0 .0 5 )。不同科室病原菌分布的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分别在神经内科、呼吸科和血管外科、心外科和血管外科的构成比最高。重症监护病房 (ICU)与普通科室相比较 ,鲍曼不动杆菌、沙雷菌属细菌在ICU的构成比显著高于普通科室 (P <0 .0 5 )。NLRTI组平均病死率为 17.7% ,无NLRTI组仅为 1.9% ,死亡的比值比 (OR)为 9.4 ( 95 %CI =8.6~ 10 .2 ) ,以骨科 ( 10 9.9)、泌尿科 ( 74 .7)和胸外科 ( 16 .7)较高。 6 5~ 79岁、≥ 80岁与 <6 5岁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掌握医院感染流行病学基本特征 ,为有效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对某医院 2 0 0 2年 1月— 2 0 0 3年 1 2月住院患者每日进行医院感染的流行病学监测。结果 总感染发病率为 4 .1 6 %。感染发病率以外科最高 ,内科、妇科、儿科依次降低。患者医院感染部位主要为呼吸道感染 (41 .46 % ) ,术后切口感染 (2 8.0 5 % ) ,泌尿道感染 (1 2 .80 % ) ,胃肠道感染 (1 0 .37% ) ,其他为皮肤感染等(7.32 % )。影响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中 ,≥ 60岁年龄组的医院感染发病率明显高于 <60岁年龄组的医院感染发病率 ;手术持续时间较长 (≥ 2h)的医院感染发病率高 ;慢性病患者与免疫力低下患者医院感染发病率较高 ;性别对医院感染的发生无影响。引起感染的病原体主要是革兰染色阴性杆菌 (52 .2 7% ) ,绝大多数为条件致病菌。结论 医院感染为多因素所致 ,主要与医院的手术操作 ,疾病种类及患者自身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3.
1992~2001年新医大二附院医院感染监测和控制情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通过对医院感染的综合性和目标性监测 ,控制或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方法 :对我院 1992~2 0 0 1年 5 6 4 97例住院患者进行医院感染回顾性分析。 结果 :我院医院感染高发科室是老年病房 (干部病房 ) ,感染波动范围为 7.3%~ 10 .8%。在医院感染分布部位当中 ,除上呼吸道感染外 ,感染率居前 3位的是下呼吸道感染(2 6 .5 %~ 4 1.1% )、泌尿道感染 (5 .2 %~ 19.5 % )和手术切口感染 (10 .1%~ 0 .2 % )。 10年间 ,我院医院感染率和感染漏报率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结论 :针对可能造成医院感染的因素进行调查并采取有效措施 ,可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王志明  杨琳  刘渝霞 《西部医学》2005,17(3):228-229
目的 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1 6 8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 6 8例MM患者发生医院感染4 6例,感染率2 7.38%,粒细胞缺乏组医院感染率,感染致死率明显高于非粒细胞缺乏组(P<0 .0 1 )。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致病病原体以革兰氏阴性杆菌、革兰氏阳性球菌和真菌为主。MP和VMCP方案化疗患者的感染率(2 0 .6 2 %和2 5 .71 %)与VAD和M2组的(6 9.2 3%和6 6 .6 7%)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 .0 1 )。粒细胞缺乏组平均感染日1 4 .5天高于非粒细胞缺乏组的9.5天(P<0 .0 5 )。结论 多发性骨髓瘤医院感染发病率高,应积极治疗和预防。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下呼吸道医院感染的发生与分布 ,分析其危险因素 ,为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对某院 1 993年至 2 0 0 0年前瞻监测的 1 2 6 6 6 5例住院患者中发生的 1 0 4 7例下呼吸道医院感染的分布规律和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下呼吸道医院感染率为 0 .83% ,占所有感染的 1 7.90 %。男性感染率显著高于女性 (分别为 1 .0 2 %和 0 .6 0 % ,P <0 .0 5 )。感染率的年龄分布呈“V”型 ,<3岁和≥ 6 0岁人群的感染率显著升高。内科和儿科感染率分别为 1 .34%和 1 .33%。 1 993年至 2 0 0 0年 8a间的感染率呈显著下降趋势。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下呼吸道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为年龄 (OR =1 .0 2 )、免疫抑制剂治疗 (OR =2 .34)、化疗 (OR =2 .4 8)、患肿瘤 (OR =1 .31 )、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OR =2 .32 )、住ICU病房 (OR =2 .84 )、住院期间发生昏迷 (OR =3.2 6 )、气管切开 (OR=1 0 .4 4 )、接受透析治疗 (OR =5 .2 5 )和骨 /腰穿刺 (OR =2 .0 5 )等。结论 :基础疾病、侵袭性操作、免疫功能低下、住ICU等是发生医院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建立完善的医院内感染监控系统 ,针对高感染危险人群开展前瞻性目标性监测是降低下呼吸道医院感染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毛碧容  刘晓燕 《四川医学》2002,23(10):1064-1065
目的 探讨肝病患者医院感染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 1996年 8月至 2 0 0 0年 1月住院治疗的4 35 6例肝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 35 6例肝病患者发生医院感染 32 0例 ,感染率 7.35 % ,显著高于同期全国医院感染监控网 1.0 %~ 1.5 % (P<0 .0 1)。肝病医院内肺炎感染病死率 36 .6 7% ,显著高于同期多种疾病医院内肺炎感染病死率2 4 .0 8% (P<0 .0 5 )。感染部位以腹腔 (原发性腹膜炎 )、呼吸道以及消化道为主。致病病原体以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结论 肝病医院感染发生率高 ,腹腔感染、医院内肺炎感染病死率高 ,应积极治疗和预防。  相似文献   

7.
①目的 了解住院病儿的医院感染发生情况及其危险因素 ,寻找控制感染发生的措施。②方法 对1999年 1月~ 2 0 0 0年 12月我院 342 3例住院病儿进行回顾性调查。③结果 有 138例病儿发生医院内感染 ,发生率为 4 .0 3% .婴幼儿感染率高于新生儿及年长儿 (χ2 =4 7.92 ,P <0 .0 1) ;冬、春季感染率高于夏、秋季 (χ2 =10 .2 7,P <0 .0 5 ) ;应用与未用抗生素对病儿医院内感染影响不大 (χ2 =3.4 2 ,P >0 .0 5 )。引起感染的主要病原是革兰阴性杆菌 ,占 4 0 .7% .④结论 婴幼儿及冬、春季节是住院病儿医院内感染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8.
1271例老年脑梗死病人医院感染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老年脑梗死病人医院感染发生率以及医院感染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分析 12 71例 >6 0岁住院脑梗死病人的病历资料。结果 :医院感染发生率为 19.5 9% ,以 >76岁为最高 (30 .5 2 % ,P <0 .0 5 ) ;发生的高峰期为患病后的 11~ 2 0d(P <0 .0 5 ) ;肺部感染为高 (48.5 9% ,P <0 .0 1) ;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5 7.30 % ,P <0 .0 1) ;有意识障碍和有侵袭性操作者感染发生率高 (36 .2 1% ,30 .91% ,P <0 .0 5 )。结论 :老年脑梗死病人 ,尤其意识障碍者 ,在治疗中注意调整其免疫功能 ,加强支持疗法是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9.
五年住院病人医院感染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五年中医院感染的动态变化情况 ,为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科室自报和专职人员补漏相结合 ,发现医院感染病例 ,调查所有住院病人。结果 :1994年 7月~ 1998年 10月 ,某医院住院病人共计 5 9413例 ,发生医院感染 362 2例次 ,总医院感染率 6 10 % ,1994~ 1998年感染率分别为 8 0 5 %、7 98%、6 16%、4 97%、4 5 1% ,呈持续下降。部位例次感染率以上呼吸道最高 ( 2 67% ) ,手术伤口 ( 1 15 % )次之 ,下呼吸道感染率( 1 0 8% )居第三位 ,但不同年份的不同部位感染率的位次略有变化 ,外科、儿科、内科感染率分别为 9 0 3%、8 0 6%和 6 70 % ,居前三位。但不同年份不同科室所居位次变化较大。结论 :医院感染率的持续下降 ,原因是多方面的 ,但监测工作对感染率的降低所起的作用 ,是不容忽视的。在医院感染控制时应以上一年的监测结果为依据 ,把感染率最高的科室作为重点 ,查找其感染率高的原因 ,并采取相应控制措施 ,降低其医院感染率。这样交替进行 ,最终将能达到降低全院感染率之目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调查四川省自贡地区二级及以上医院的医院感染管理业务现状,并提出改进建议。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自贡地区68所二级及以上医院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医院基本信息、医院感染管理组织架构、医院感染管理业务开展情况。结果 在处置医院感染相关突发事件和开展科研项目方面,二级医疗构成比分别为11.1%和8.9%,均低于三级医院的34.8%和5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目标性监测中新生儿医院感染监测和细菌耐药性监测方面,二级医院构成比分别为20.0%和55.6%,均低于三级医院的100%和9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医院感染监测方式方面,68.9%二级医院主要使用纸质报卡+手工查漏的方式,47.8%的三级医院使用的专业信息管理软件。手卫生设施配备中13.3%的二级医院未配置非接触式流水洗手设施,95.6%的二级医院手卫生用品费用由医院或医院与科室共同承担。68家被调查医院呼吸道传染病患者单间隔离率为33.8%。三级医院发生职业暴露后风险评估主要由感染科医生完成,二级医院主要由医院感染管理科,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3.9%vs.40.9%,P...  相似文献   

11.
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蓓  杨环  苏梅  陆晨 《医学综述》2014,(14):2565-2567
横断面调查可在较短时间内获取医院感染相关数据,了解医院感染实际发生情况。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结果显示社区感染率显著高于医院感染率;中医医院感染率低于同级别西医综合医院感染率;医院感染现患率季节性差异较大。医院感染高发科室多集中在ICU、血液科、神经外科及烧伤科。检出病原体以革兰阴性菌为主。横断面调查趋势研究显示抗菌药物使用率下降,一联用药构成比上升,抗菌药物联用明显减少,不同规模医院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送检率均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了解某院神经外科医院感染情况。方法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某院神经外科2年内出院病人2088人次,发生医院感染156人次,感染率7.5%;院内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居高,占构成比的56.7%;病原菌以G-杆菌为主,占80.3%,其次为G^+球菌,占15.1%。结论某院神经外科医院感染发生率较高,与病人病情危重、气管切开、昏迷等诸多因素密切相关,应予高度重视,切实做好预防和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调查医院感染现患率,了解我院感染发生的特点及管理存在的问题,为改进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床旁调查与病历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本院2010年7月3日住院患者的感染情况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共调查患者988例,发现医院感染31例(3.14%),36例次(3.64%);感染部位依次为下呼吸道(48.39%)、泌尿道(16.13%)、上呼吸道(9.68%)、皮肤与软组织(9.68%)、其他部位(9.68%)及胃肠道(6.45%)。医院感染现患率较高的科室为重症监护室(33.33%)、神经外科(16.67%)、肿瘤科(8.65%)、康复科(6.78%)及血液科(5.88%)。分离出病原菌10株,其中,革兰阴性菌7株(大肠埃希菌2株、铜绿假单胞菌2株、鲍曼不动杆菌2株、其他假单胞菌1株),真菌3株。我院抗菌药物使用率为54.86%。结论重症监护室、神经外科、肿瘤科是我院医院感染现患率较高的科室,须重点监测,同时,应加大对高危部位感染的监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以控制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发生院内感染的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根据2008年1月-2009年12月期间妇产科出院病历、院内感染登记表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妇科发生院内感染29例,感染率为3.03%;产科发生院内感染5例,感染率为0.81%。结论: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做好消毒隔离和健康宣教,加强病房管理,对易感因素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降低院内感染率。  相似文献   

15.
神经内、外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预防控制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了解神经内、外科病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临床相关因素和病原菌特点,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降低神经内、外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方法:以2004年1月~2006年12月神经内、外科收治的270例使用呼吸机患者为对象,对98例VAP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并统计分析。结果:270例使用呼吸机患者中,98例发生了VAP,172例未发生VAP,VAP发生率为36.30%。共分离出124株病原菌,以G-杆菌为主69株(55.65%),其次为真菌30株(24.19%)、G+球菌25株(20.16%),对多种抗生素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为年长、住院时间长、大量使用抗生素、严重的基础疾病和侵入性操作等。结论:充分认识VAP的危险因素,采取防控措施,以降低VAP的发病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16.
我院1986年8~10月院内感染率为9.06%,院内感染高危区为泌尿外科、血液病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儿科。住院病人发生院内感染时的住院天数P_(95)=3.5天。院内感染病原体以绿脓杆菌多见,其耐药情况较社会感染病原体严重。住院病人抵抗力降低或具有感染倾向及各种诊疗操作手段等是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1993-2004年血液病房2388例次住院患者感染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Han B  Di HX  Zhou DB  Zhao YQ  Wang SJ  Xu Y  Chen JL  Duan Y  Jiao L  Duan MH  Zhang W  Zhu TN  Zou N  Shen T 《中华医学杂志》2006,86(10):664-668
目的探讨血液病房医院、社区感染的发生、转归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了北京协和医院血液科1993-2004年2388例次住院患者发生细菌和真菌感染的情况。结果全部住院患者中,819例次(34.3%)发生感染,其中社区感染为237例次(9.9%),医院感染为582例次(24.4%)。在医院感染中,以革兰阴性菌为主,痰培养常见病原菌为铜绿假单胞菌(18株,16%),血培养主要为大肠埃希菌(36株,43%),一些耐药的革兰阳性菌也较常见,如痰中肠球菌属(30株,27%)、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13株,12%);在社区感染中,痰中以副流感杆菌(9株,15%)、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9株,15%)为主;血中以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9株,28%)、大肠埃希菌(9株,28%)为主。医院感染真菌较社区感染更为常见,主要以念珠菌为主。12年中,医院感染痰中始终以铜绿假单胞菌为主,而血培养中,大肠埃希菌、阴沟肠杆菌比例逐年增加;社区感染痰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血中的克雷伯菌属比例逐年增加。所有部位的真菌感染的比例亦逐年增加。医院感染死亡36例(6.1%),社区感染死亡9例(3.8%,P=0.17)。社区感染死亡率近年呈逐渐减少趋势,而医院感染死亡率变化不大。结论血液科患者感染发生率高,医院感染比例数值高于社区感染,死亡率较高,且以革兰阴性菌为主,耐药菌多,真菌感染比例高,并有逐年加重的倾向。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2001~2010年医院感染的发病率、感染部位分布、病原体的长期趋势,为深入开展医院感染监测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前瞻性与目标性监测相结合的调查方法 监测该院2001~2010年的所有住院患者,对医院感染确认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1~2010年医院感染的总发生率为3.39%(2007~2008年呈上升趋势,P〈0.01).常见感染部位为下呼吸道、泌尿道、胃肠道、上呼吸道及皮肤软组织;呼吸系统的感染率呈下降趋势(P〈0.01),但是下呼吸道构成比从2001年的27.9%上升到2010年的43.18%;泌尿系统、血液系统、腹部和消化系统、手术部位的医院感染发生率均呈上升趋势(P〈0.01).重症监护病房、神经外科、老年病房、血液内科、肿瘤科的医院感染发生率长期处于前列.常见病原体有不动杆菌属、白色念珠菌、其它真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克雷白菌属、金黄色葡萄球菌.结论 通过长期趋势分析表明,该院医院感染的重点科室为重症监护病房、神经外科等、重点感染部位为呼吸道、泌尿道及胃肠道等,重点病原体为不动杆菌、白色含珠菌等.应有针对性地重点加强这些科室、部位和病原体的目标性监测.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珠海市人民医院2013-2015年全院医院感染的基本情况,为该医院制定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的有效措施,提高医院感染管理水平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取回顾性调查方法,获得该院医院感染相关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13-2015年该院感染例次分别为769、619及541例次,例次感染率分别为1.66%、1.44%、1.43%,总例次感染率为1.51%.感染部位以肺炎构成比最高,其次为上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医院感染发生率最高的科室依次为重症医学科、康复科、神经外科.共送检病原菌1 797例,检出率为71.01%,其中检出1 276例病原菌,革兰阴性菌占60%以上.在分离出的病原体当中,以铜绿假单胞菌(13.71%)、肺炎克雷伯菌(12.46%)、金黄色葡萄球菌(9.64%)最为常见.在检出的病原菌中,有603例致肺炎(46.58%),51例致泌尿道感染(3.96%).肺炎主要由铜绿假单胞菌、白假丝酵母及肺炎克雷伯菌所致.结论 虽然该院医院感染率较低,但仍应加强对高危科室的目标性监测,高危人群的预防,医护人员的相关培训以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王蓓  苏梅  杨环  陆晨 《医学综述》2014,(16):3055-3057
目的调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医院感染的发生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方法采用床旁调查与病历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2013年5月28日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住院患者的医院感染、抗菌药物使用及病原学监测信息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本次共调查3088例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114例(125例次);重症监护病房和血液科是医院感染率较高的科室;呼吸道、手术部位和泌尿道为医院感染常见部位;调查日抗菌药物使用率为21.34%,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占74.20%,联合用药以一联为主,占90.44%;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标本送检率73.42%。医院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居前三位依次为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鲍曼不动杆菌。医院感染发生组与未发生组患者在科室系统划分、是否入住监护病房、是否手术、是否使用抗菌药物、用药目的、联合用药及是否送检标本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加强医院感染高发科室(如重症监护病房、血液科)及高危人群(外科术后患者)呼吸道及手术部位医院感染的目标性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