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目的评价南宁市1995~2001年新生儿卡介苗接种质量。方法对1995~2001年南宁市各年新生儿卡介苗接种情况进行资料汇总分析。结果南宁市卡介苗接种率保持在94%以上,12周结素试验阳转率稳定在97%以上。卡痕率在95%以上,结素试验平均反应直径、卡痕平均直径均比较稳定。结论南宁市区卡介苗接种质量较高。  相似文献   

2.
新生儿卡介苗接种质量及免疫效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益彪  陈美淑 《现代医院》2010,10(12):151-152
目的了解汕头市龙湖区新生儿卡介苗接种质量、评价接种效果。方法对2007年5月~2010年9月在汕头市龙湖区接种卡介苗的新生儿并在我院做卡介苗接种效果监测的新生儿卡介菌纯蛋白衍生物试验(PPD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7~2010年新生儿接种率98.49%,接种后12周末PPD阳转率87.39%,卡痕率为89.95%,其中卡疤直径≥3 mm者1 554例,占47.35%,<3 mm者1 728例,占52.65%,卡疤平均直径为2.45 mm,结素反应平均直径6.59 mm,无卡疤者330例。有卡疤组PPD试验阳性率92.95%,无卡疤组PPD试验阳性率37.58%,两组PPD试验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825.78,p<0.005)。结论龙湖区卡介苗接种效果较好。但仍存在着不足之处,应加强学习,改进接种技术,保证接种质量。  相似文献   

3.
新生儿卡介苗接种后免疫效果和接种质量监测结果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为了解常熟市城区新生儿产房接种卡介苗后免疫效果和接种质量。 方法 对 2 0 0 1年 1月至 1 2月出生的 2 0 0 1名新生儿进行监测。 结果  1 2周阳转率为 81 .1 1 % ,PPD试验硬结平均直径 (7.63± 1 .73) mm,硬结反应频率分布呈单峰型 ,曲线高峰有左移现象。有效卡痕形成率 95.55% ,卡痕平均直径为 (4.86± 1 .2 0 ) mm。卡痕均径≥ 3mm者 1 91 2名 ,占 95.55% ,阳性反应 83.47% ;<3 mm者 89名 ,占 4.45% ,阳性反应 31 .0 3%。按要求接种部位在左上臂三角肌外下缘皮内的为 660名 ,占 33.0 2 %。  结论 常熟市城区新生儿产房接种卡介苗总体是成功的 ,免疫效果是有效的 ,但接种质量尚需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4.
潘贵霞  操基玉 《中国校医》2010,24(8):568-569
目的了解安庆市新生儿接种卡介苗质量,为考核免疫规划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新生儿接种BCG 12周后进行卡介菌纯蛋白衍生物试验。结果安庆市城乡BCG接种率均〉95%,卡痕率分别为97.48%9、7.04%,BCG-PPD试验阳转率分别为96.2%、6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873,P〈0.01)。卡痕的平均直径与BCG-PPD试验平均直径呈正相关(r=0.418,P〈0.01),卡痕直径≥3mm者BCG-PPD试验阳转率为90.6%。结论卡痕直径≥3mm,可作为评价卡介苗接种是否成功的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本市区近5年新生儿卡介苗(BCG)接种工作的质量情况和BCG补种对提高免疫效果的实际价值。[方法]新生儿卡介苗接种后12周,用结核菌素(PPD)皮试,72h后记录皮试反应结果和卡痕大小,阴性者补种BCG。[结果]统计分析9578例,阳性率95.1%,卡痕率98.3%,PPD反应平均直径9.8±3.4mm,卡痕平均直径4.7±1.3mm,随着卡痕增大阳转率依序提高。[结论]本市区新生儿BCG接种工作质量已达较高水平,多种监测指标均稳定达标。  相似文献   

6.
影响新生儿卡介苗接种阳转率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连清 《现代预防医学》2008,35(13):2437-2438
[目的]评价新生儿卡介苗接种后免疫效果(阳转率的水平),分析影响其阳转率的因素.[方法]对1996年1月~2005年12月在我院预防保健科做结核菌素试验的5344名满3个月~12个月婴幼儿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996年1月~2000年12月的2610名婴幼儿,查验结果显示卡介苗阳转率平均为75.55%,有效卡痕形成率92.3%;2001年1月~2005年12月的2734名婴幼儿,查验结果显示卡介苗阳转率为68.98%,有效卡痕形成率94.5%;两组结果均低于卡介苗平均阳转率85%的指标,说明卡介苗接种质量较差.[结论]要加强新生儿卡介苗接种技术的培训和普及,严格规范操作及注意事项,提高接种质量.结核菌素试验也应规范操作和正确判断结果,准确反映卡介苗的阳转率.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 ,新生儿卡介苗接种早己纳入扩大免疫计划 (EPI) ,推行新生儿普种卡介苗。衡量新生儿卡介苗接种是否成功仍沿用传统的PPD试验。一般接种后 12周PPD反应硬结平均直径≥ 5毫米即认为接种成功 ,否则补种卡介苗。本文拟探索一种衡量PPD试验阳转的简易方法 ,为此 ,对 1388名皮内接种卡介苗的 12周新生儿 ,其局部卡痕与PPD反应硬结情况进行分析 ,并对 5 6名PPD阴性但卡痕平均直径 >2毫米的婴儿观察半年后再做PPD试验总结分析其PPD阳转情况。1 资料来源与方法研究对象为 1999年 8月 - 2 0 0 0年 8月北京积水潭医院…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分析宣城市卡介苗接种效果,探讨提高卡介苗接种工作质量的相关方法。方法 2007~2009年、2011年期间随机抽取宣城市10个接种点的500名1岁以内健康婴儿,在接种卡介苗12w后,测量卡痕径值及进行BCG-PPD阳转试验。结果 500名婴儿的卡痕率为97.40%,结核菌素试验阳转率87.80%;不同性别、城乡接种点的婴儿结核菌素试验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小于0.05);不同接种月龄婴儿间结核菌素试验阳性率无统计学差异(χ2=0.55,P=0.76)。卡痕径值≥4mm的婴儿结核菌素试验阳性率高于卡痕径值4mm的婴儿。结论宣城市卡介苗接种卡痕率、阳转率达到国家免疫规划要求,接种质量比较稳定。新生儿出生1个月后、3个月内接种卡介苗,对接种质量无明显影响。卡痕径值大小,对评价接种质量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我区新生儿接种卡介苗效果 ,及时发现纠正卡介苗免疫接种中存在的问题 ,保证其质量 ,于 2 0 0 0年有计划地进行了一次卡介苗接种质量监测 ,结果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1 对象 完成卡介苗初免后 12~ 2 4周的儿童。2 方法 卡介苗、PPD均由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 ,有效期内使用 ,监测儿童先查卡痕大小 ,以平均直径为准 ,无痕迹为无 ,小于 3mm为小疤痕 ,3~ 10mm为正常疤痕 ,大于 10mm为超大疤痕 ,然后取 0 1mlPPD试剂于左上肢前臂掌侧中下 交界处皮内注射 ,72小时后观察局部反应情况。3 判定标准 以局部硬结为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市级医院产科新生儿卡介苗接种工作质量和免疫效果,分析存在问题及原因,以期得到改进。方法电话信函通知2011年11月-2013年1月期间在淮安市直三所医院产科出生并接种过卡介苗的新生儿家长带满3个月的婴儿到结防门诊做十二周阳转测定。结果淮安市直三所医院产科新生儿卡介苗接种率97%,卡痕形成率98%,超过计划免疫要求指标,但卡痕和PPD反应均径只有3.85±1.16mm、6.33±2.39mm,十二周阳转率86.30%,低于相关指标。结论淮安市直三所医院产科新生儿卡介苗接种后十二周阳转率、结素反应均径均较低,卡痕形成率高但卡痕均径较小。这些特征均说明卡介苗接种后免疫效果不高,需加强产科专业人员卡介苗接种技术标准化规范化培训,提高卡介苗接种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婴儿卡介苗(BCG)接种质量及效果,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在全市8县区中抽取1周岁以内且接种BCG 12周以上的健康婴儿,调查接种时间,测量卡痕径值、进行结核菌素(BCG-PPD)试验并观察结果。结果共调查800名婴儿卡痕率为97.00%,PPD试验阳性率80.13%;单因素分析显示,出生后BCG接种时间(χ2=6.695,P=0.010)、卡痕直径(χ2=61.250,P=0.000)、住址不同(χ2=73.148,P=0.000)的PPD试验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650,P=0.05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卡痕直径〈3 mm与≥3 mm的PPD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卡痕直径≥3 mm时接种更成功(OR=0.413,95%CI:0.263-0.649)。结论六安市卡介苗接种质量总体较好。卡痕直径、出生后接种时间,医务人员的接种技能是卡介苗接种效果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产房新生儿卡介苗接种与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择不同接种单位和多批次菌苗在不同季节对新生儿进行接种,3个月后进行PPD试验,测量PPD结果和卡痕直径,以卡痕阳性为接种成功,以PPD阳性为免疫成功,分别与不同接种单位、多批号疫苗、季节变化,以及新生儿性别、户籍、接种时体重和PPD测定月龄等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接种单位、疫苗批号、季节、PPD测定月龄对接种成功率和免疫成功率均有影响(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上述4个因素对接种成功率影响均无统计学意义,对免疫成功率影响除接种单位为混杂因素外,其余3个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PD测定月龄、疫苗批号和季节变化对卡介苗免疫成功率有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苏州市2006~2009年新生儿卡介苗接种效果,为预防结核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在2006~2009年间市辖区医院出生时接种卡介苗和市疾控门诊补种卡介苗新生儿,进行结核菌素实验(PPD)观察比较。[结果]卡介苗接种市辖区医院、市疾控以及两者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接种卡介苗3个月后PPD测试结果,市疾控与市辖区医院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进一步提高医院接种率水平,尽早发现患结核可能性患者,避免产生新的感染者。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常州市不同等级的2所医院新生儿卡介苗接种效果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接种质量和人群免疫水平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1个市级医院,1个县级医院作为哨点,监测2013年1~12月不同批次菌苗对符合条件新生儿的接种情况,3个月后进行结核菌素试验试验(PPD),观察硬结纵横径和直径,评价接种效果;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接种效果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 结果共接种卡介苗新生儿2254例,接种成功2090人,接种成功率92.7%.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单位,季节,疫苗批次卡介苗接种成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金坛市人民医院接种成功率为95.15%,明显大于市妇幼保健院90.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经组间比较,秋季接种成功率明显高于冬季(χ2=14.080, P = 0.000).疫苗批号201003a015-1接种成功率明显低于其他各批号,批号201003a012-2接种成功率明显低于批号201101a004-1和201012a083-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0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疫苗批号(OR=1.754,95%CI:1.477~2.084)是卡介苗接种成功的影响因素. 结论常州市市县不同等级医院新生儿卡介苗接种成功率均较高,疫苗不同批次是影响接种成功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客观评价宝鸡市2007年新生儿接种卡介苗效果,为进一步提高接种质量,有效预防结核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观察367名接种卡介苗后满12周儿童卡痕形成情况,并对其纯蛋白衍生物试验阳转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卡介苗疤痕率97.82%,卡介苗免疫成功率94.28%。不同性别儿童疤痕率及免疫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CG接种时间越早,BCG-PPD试验阳性率越高。结论宝鸡市新生儿卡介苗接种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6.
成玉妹  曾晓蓉  阮祥钊 《职业与健康》2012,28(18):2289-2290
目的了解泉州市部分中学生结核菌素试验的反应现状,为上级主管部门制定在这一特殊人群中开展肺结核病防治工作的政策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抽查部分中学高一新生,用皮内注射卡介菌纯蛋白衍生物(PPD)并观察反应结果,检查卡痕和询问结核病接触史。结果 2年共抽查13 501人,PPD试验阳性反应6 650人(49.3%),强阳性反应729人(5.4%),2年间阳性率(χ2=0.57,P0.05)与强阳性率(χ2=3.05,P0.05)均无明显变化;卡介苗接种率79.7%;经询问在家庭中曾与结核病患者有接触史的有495人,为总人数的3.7%。经统计学分析,该次PPD试验结果与初种卡介苗(卡痕)无显著关系(χ2=3.01,P0.05),有接触史者其阳性率高。结论该市高一新生PPD试验阳性率较高,2年结果无明显差异,应加强学校结核病防治工作,积极落实学校结核病防治工作的有关要求。  相似文献   

17.
The rates of positive tuberculin skin test (TST) reactions and BCG scarring after BCG vaccination vary between studies and populations. Tuberculin reactivity and BCG scarring may be related to better child survival in low-income countries. We therefore studied determinants for TST reaction and scarring in Guinea-Bissau. In a cohort of children born in suburban Bissau from March 2000 to July 2002, we assessed a Mantoux test with Purified protein derivative (PPD) (SSI, 2 T.U.) at 2 (2689 children), 6 (N=2148) and 12 months (N=1638) of age, and BCG scar was assessed at 2 (N=2698) and 6 months (N=2225) of age. In a subgroup of the children the vaccination technique was monitored by direct observation of post-vaccination wheal and route of administration. Three different types of BCG vaccine supplied by the local Extended Programme on Immunization were used. At 6 months of age the rate of PPD reactors (>1mm) after BCG vaccination was 25% and the rate of scarring was 89%. One BCG strain was associated with fewer PPD reactors (OR=0.54 (0.31-0.91)) and BCG scars (OR=0.13 (0.05-0.37)) and larger post-vaccination wheals produced more PPD reactions (OR 1.21 (95% CI 1.02-1.43)) and BCG scars (OR 1.66 (1.24-2.21)). In the multivariable analyses of BCG-vaccinated children assessed at 6 months of age, monitoring of vaccination technique and type of BCG vaccine were important. This was not changed by control for other determinants, including sex, season, vaccination place, birthplace, ethnic group, low birth weight, place of residence, education and civil status of mother. We reason that vaccination technique and BCG strain are important for PPD reaction and scarring in response to BCG vaccination. Considering that these responses are associated with better infant survival, the importance of monitoring vaccination technique and of different BCG strains should be evaluated with respect to infant mortality.  相似文献   

18.
窦俊娟 《职业与健康》2011,27(17):1987-1988
目的了解天津市汉沽辖区近3年内结核菌素儿童卡介苗接种的免疫效果。方法对4 281名已初种卡介苗儿童结核菌素(PPD)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3个月~3岁、4~5岁和6~7岁3个年龄组PPD试验阳性率,2008、2009和2010年分析为97.3%~85.7%、97.1%~83.3%和97.2%~90.0%。结论汉沽近3年儿童卡介苗接种免疫效果较好,接种质量较高。抓好新生儿卡介苗初种质量,是提高卡介苗接种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