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观察眶壁修复术后斜视和复视眼外肌手术矫正效果。方法对14例眼眶爆裂性骨折修复手术6月后仍有斜视和复视的患者,采取二期眼外肌手术治疗。结果4例为限制性斜视,二期手术后徙受累肌或/和缩短拮抗肌后,功能视野内复视消除;10例为非限制性眼肌功能不足所致斜视,二期手术缩短受累肌或/和后徙拮抗肌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早期被动牵拉手法在爆裂性眶壁骨折所致复视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对经眼外肌和影像学检查后筛选出来的5例爆裂性眶壁骨折所致复视采用早期被动牵拉手法治疗。结果 治疗3-5天后,斜视均矫正,生活视野中复视消失,眼球运动基本不受限。随访3-6月,病情无明显变化。结论 对爆裂性眶壁骨折所致复视病人有选择地进行眼球早期被动牵拉治疗,是一种积极且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Medpor在眶壁修复术中治疗眶壁爆裂性骨折的疗效。方法 应用Medpor做充填材料行眶壁骨折修复术93例。术后观察3~12月,平均8月,对其疗效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93例患者其中单纯眼球内陷31例,眼球内陷合并复视52例,单纯复视10例。眼球内陷83例,治愈67例,占81%;好转16例,占19%;复视62例,消失54例,占87.1%;好转8例,占12.9%。无并发症。结论 Medpor植入术在眶壁爆裂性骨折修复术中,手术安全,方法简单,疗效可靠,是眶壁修复术中最为理想的填充材料。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眶壁修补术治疗眶壁爆裂性骨折的疗效。方法 采用眶壁修补术治疗30例眶壁爆裂性骨折。术后随访3~6月,平均4.5月。观察术后视力、眼球突出度、眼球活动度及其并发症。结果 视力:3例因伴有眼部有它病变,严重影响视力,治疗的视力有提高;余27例手术前后视力基本不变。跟球突出度:术后增加1mm者4例;增加2mm者9例;增加3mm者9例;增加4mm者8例。眼球活动度:术前上转或外转完全受限或部分受限者,术后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 眶壁修补术是治疗眶壁爆裂性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爆裂性眶壁骨折的手术治疗(附352例报告)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4  
目的:对爆裂性眶壁骨折手术治疗进行评价、研究,以改进手术,提高疗效。方法:对352例眶壁骨折术进行统计分析。方法:对352例眶壁骨折整复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术后观察平均6.5个月,复视改善率100%,手术距受伤时间越短,复视消失越快,眼球内陷治愈率92.8%,人造骨无一例排异。结论:眶壁骨折整复术安全有效,手术应及早进行。人造骨作为修复充填材料,优于医用硅胶。严重的眼球内陷,术中应过桥2mm以上。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总结爆裂性眶壁骨折的临床表现、cT所见及其治疗方法,从而加深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对经CT诊断的38例(38眼)爆裂性眶壁骨折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8眼中均有眶壁骨折移位及副鼻窦内略高密度影,其中合并软组织嵌顿8眼,合并眼外肌嵌顿2眼。复视10例,经治疗复视症状消失3例,减轻4例,无变化3例。并发眼球内陷14眼:结论CT检查在爆裂性眶壁骨折的诊断及治疗中十分重要,保守治疗能使部分复视患者症状改善。  相似文献   

7.
眶壁爆裂性骨折是由于突然的眶压升高而造成,这种骨折常累及眶底及鼻侧眶壁,但上壁及颞侧壁较少受累[1]。现将我院2003年2月~2004年8月采用Medpor人造骨行眶壁修补术治疗眶爆裂性骨折20例分析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共20例。男14例,女6例。年龄8~60岁。其中拳脚伤17例,头撞伤1例,车肇事2例,均为单眼受伤。外伤后来首诊时间1天~3月,以眼外伤及复视为主诉。眼部情况:眼睑皮下瘀血16例,眼球内陷和复视4例,视力0·3以下者3例,0·4~1·0者5例,1·0以上者12例。CT检查:眶鼻侧壁骨折10例,下壁骨折4例,鼻侧壁合并下壁骨折5例,鼻侧壁、颞侧…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内窥镜协助下经鼻修复眶内侧壁骨折并斜视的效果,探讨合理的治疗方法。方法选择单纯爆裂性眶内侧壁骨折7例,患者复视、眼球内陷及运动障碍保守治疗10~15天症状无改善,CT呈现明显内直肌嵌钝。在鼻内窥镜协助下充分还纳陷入的眶组织并对骨缺损用自体鼻中隔软骨游离移植片重建眼眶内侧壁。其中,6例于伤后3周内进行,1例在伤后近2月进行。随访4~17月(平均7.4月),观察复视、眼位、眼球内陷和眼球运动改善情况。结果术后所有患者复视及眼球运动受限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5例复视完全消失,眼球运动恢复正常。2例好转(其中1例伤后近2月手术)。眼球内陷均在2mm以内。结论鼻内窥镜下重建眶内侧壁治疗斜视效果良好,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9.
爆裂性眶壁骨折4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3年来我院治疗爆裂性眶臂骨折45例,其中手术治疗39例,非手术治疗6例,全愈28例(62%),好转13例(29%)不变4例(8.9%O。文章对手术适应证,手术方法进行了讨论,并对术后残留复视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自从Rainin和Carlson (1985 )首次报道 6例白内障术后出现斜视、复视以来〔1〕,国内外已陆续有多篇相关文献报道〔2~ 2 5〕。虽然白内障术后诸多合并症中斜视、复视的发生并非最严重的和常见的 ,但是它所引起的视觉紊乱常令患者难以接受 ,并且对顺利完成的白内障手术效果产生了负面影响。据一些资料显示 ,白内障术后斜视、复视的发生率为 2 %~ 11 6 7% 〔12 ,15~ 17〕。典型的临床表现是术后第二天去除敷料遮盖后或术后早期 ,随着视力改善提高的同时患者感到复视的困扰。绝大多数患者是双眼复视 ,单眼复视较少见。检查发现…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眼眶骨折手术失败的原因.方法 眼眶下壁骨折术后长期复视12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12例眶下壁骨折主要表现为垂直复视及眼球内陷.均行手术治疗.术后表现为复视加重并长期不缓解;术后计算机断层成像(CT)显示其中9例存在骨折后缘分离不彻底,存在医源性嵌顿;2例楔形眶底材料使用者植入材料位置靠前,造成眼球上移位;1例儿童骨折存在术后再粘连及肌腹上抬现象.结论 手术中彻底的分离并还纳眶内组织,正确的植入位置及防粘连措施是眼眶骨折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白内障术后斜视和复视原因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回顾了1286例白内障手术,其中39例术后有斜视和复视。其发生的原因可分类为:白内障所掩盖的早已存在的病变;因白内障长期阻挡所发生的病变;手术对眼外肌和眶软组织的损伤;无晶状体眼或假性无晶状体眼及其与光学象差有关的原因。分析病因对治疗及手术技术的改进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早期牵引治疗眼眶爆裂性骨折所致复视临床疗效,探讨牵引治疗适应证.方法 回顾性观察眼眶爆裂性骨折病52例52只眼.其中38例经药物治疗无效后应用手法行牵引治疗.随访期为6个月.结果 38例患者经牵引治疗后27例复视症状消失,4例好转,7例无效.未见治疗引起的并发症.结论 早期牵引治疗眼眶爆裂性骨折所致复视方法简单,有效,是一种较为实用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眼科手术后斜视和复视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Xia Q  Huang Z  Shen DA  Dai H 《中华眼科杂志》2003,39(12):727-730
目的 探讨眼科手术后继发性斜视的发生机制和防治方法。方法 检查 79例不同眼科手术后发生继发性斜视患者的眼位、眼球运动、复视及预后情况 ,并进行牵拉试验。对部分患者行斜视矫正术 ,术中观察眼部受累组织的情况。结果 在全部患者中 ,视网膜脱离术后患者占 38 0 %(30 / 79) ,白内障摘除手术后患者占 31 7% (2 5 / 79) ,眼眶手术后患者占 13 9% (11/ 79) ,其他为青光眼、翼状胬肉及上睑下垂术后患者。视网膜脱离手术和白内障摘除手术后部分继发性斜视症状持续时间 >6个月的患者 ,受累肌纤维化并 (或 )与结膜、巩膜及外加压物广泛粘连 ,牵拉试验呈阳性 ;眼眶手术后患者眼球主要表现为牵制性运动障碍 ;翼状胬肉切除术后患者内直肌及其周围组织损伤明显 ;抗青光眼手术后患者继发性斜视症状于术后 2~ 14d自行缓解。结论 内眼和外眼手术均可导致继发性斜视的发生 ;斜视的发生机制主要包括眼肌损伤、限制及机械压迫 3个因素。眼科手术医师应高度重视 ,积极采取针对性预防和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5.
共同性斜视术后复视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观察共同性斜视术后复视发生率及消失时间。方法:对456例共同性斜视术后行复视检查,分析术后复视发生率及消失时间。结果:共同性斜视术后复视发生率为665,消失时间3天-60天,平均11.6天,术后复视及消失时间与斜视类型、术后眼位、视网膜对应及隔合范围有关,与手术年龄无关,但手术年龄大者术后复视较难耐受,且消退时间较长。结论:共同性斜视术后复视发生率较高,但持续不退者极少。  相似文献   

16.
斜视术后并发复视55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斜视矫正术后复视的发生情况.方法 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回顾分析1999年1月至2009年12月西安市中心医院眼科收治的5900例斜视矫正手术病例,对斜视术后并发复视的发生率、手术年龄、斜视类型进行分析,并总结手术原则和方案设计思路.结果 手术方案设计:①儿童内斜、外斜手术做到角膜映光正位,保留少量内隐斜;②成人内斜视手术做到角膜映光正位,保留少量内隐斜,不要过矫;③成人外斜视手术做到角膜映光正位,保留少量外隐斜,不要过矫;④获得性麻痹性斜视手术量宁欠勿过;⑤垂直斜视均做到少量欠矫为宜;⑥成人超过40°以上的大角度外斜视,术后保留5°外斜视,外观较满意;⑦一条肌肉不要承担过大的手术量,以避免引起眼球运动受限,造成非共同性斜视,向肌肉运动方向出现复视.术后常规用同视机进行双眼单视功能训练.5900例斜视手术病例中,术后仅有555例(9.41%)患者诉复视,其中短暂性复视患者552例(9.36%),复视症状分别于术后3 d、1周或1个月完全消失;持续性复视患者有3例(0.05%),术后复视症状持续半年或两年半不等.共同性外斜视术后复视的发生率较高,达12.58%(433/3443),占总发生率的78.02%.年龄对复视的发生率影响不大.结论 斜视术后复视不可避免,一般以短暂性复视为主,只要手术设计合理,术后经 同视机训练后均能消失,持续性复视的发生率极低.  相似文献   

17.
Medpor填充治疗早期爆裂性眼眶壁骨折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早期眼眶壁爆裂性骨折Medpor填充治疗效果。方法做经典的睫毛下切口或者眉内侧切口,充分暴露眼眶骨折部位、松解嵌顿的眶内容物,骨膜下填充Medpor修复治疗早期眼眶壁爆裂性骨折。结果随访期内没有出现Medpor脱出及排斥现象。20例(20只眼)患者术后均无明显的眼球内陷,1例仍有轻度复视。结论眼眶壁爆裂性骨折应早期治疗,Medpor填充是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整复眶底骨折不同手术入路的临床选择方法。方法37例爆裂性眶底骨折根据骨折部位分为3组,分别采用下睑睫毛下入路(13例)、上颌窦入路(17例)以及联合手术入路(7例)进行手术,观察眼球突出度、眼球运动障碍、被动牵拉试验结果以及复视情况,并进行手术前后对比。结果术前3组患者均有垂直复视和眼球运动障碍,眼球被动牵拉试验阳性(牵拉眼球向上遇阻力),双眼眼球突出度相差〉4mm者29例,相差在2—4mm者8例。术后3组患者的双眼眼球突出度相差均在2mm以内,眼球被动牵拉试验阴性。下睑睫毛下入路组的全部13例和上颌窦入路组17例中的12例,眼球运动恢复正常,复视消失。上颌窦入路组中5例和联合手术入路组的全部7例,术后仍有眼球下转受限,向下方注视时复视仍存在。结论对于需要手术整复的爆裂性眶底骨折,根据骨折部位,临床选择不同的手术入路可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