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间歇性外斜视是介于外隐斜与恒定性外斜视之间的一种形式,视轴常呈分开状态,看远处时,融合性散开幅度超过集合幅度而产生外斜,看近处时保持正位[1].发病主要因为外展与集合功能平衡失调,该疾病常发生于儿童早期,最初仅在看远处时发生,因儿童表达能力有限,病情得不到及时控制,间歇性外斜视的次数与时间均增加,发展为看远、近处均产生...  相似文献   

2.
谢柏林  谢守璧 《云南医药》1991,12(3):161-164
前言间歇性外斜视在发生学上属于共同性外斜视,是介于外隐斜与外显斜之间的一种斜视。通常在儿童双眼单视发育的敏感期发病,若认识不足,处理不当则延误治疗时机,变成恒定性外斜视,从而丧失双眼单视功能。本文对43例间歇性外斜视患者进行了较全面的检查,并对37例资料较齐全治疗病例的疗效进行了评价;以增进对本病临床特点的认识及探讨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间歇性外斜视是介于外隐斜与外显斜之间的一种斜视,是儿童多发病。延误治疗时机常变为交替性或恒常性外斜视,从而丧失双眼单视机能。间歇性外斜视在治疗上有保守疗法和手术疗法。在手术方面,目前认为外直肌后徙是较为有效的合理术式。以往,采用常规外直肌徙后量矫正间歇性外斜视,有时会出现矫正不足。我院近来采用外直肌超常量后徙治疗间歇性外斜视15例,收到满意效果。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不同类型斜视中屈光状态的规律及其弱视的分布情况.方法 选择1995年1月至2008年12月我院共收治的450 例斜视手术患儿,均在睫状肌麻痹下散瞳检影,屈光检查.结果 共同性内斜视中远视与远视散光最多,占90.6%,与其他类型斜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近视与近视散光在共同性外斜视中略多于其他类型斜视,占42.9%,但特征不显著.弱视眼在共同性内斜视及非共同性斜视中明显多于共同性外斜视,依次为45.3%,37.7%,13.9%,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远视引起的调节因素为共同性内斜视主要发病因素之一.儿童共同性斜视中内斜视与调节的关系较外斜视更为密切.儿童屈光状态检查是小儿眼科的重要临床工作之一,对斜视、弱视的诊断和治疗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李敬伟 《河北医药》2011,33(12):1920-1920
A-V综合征是一种亚型的水平斜视,其特点为水平斜视在垂直方向上呈非共同性,临床以V征斜视较多见,目前V征斜视仍以手术治疗为主,文献报道引起V征斜视的原因有多种,而下斜肌功能亢进在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治疗时可根据下斜肌功能状态设计手术方式。对下斜肌功能状态的评估是手术的关键。2009至2010年,我科利用眼底照相技术客观判断下斜肌功能状态,选择手术方式,手术治疗74例V征斜视患者,疗效较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于冰 《中国实用医药》2012,7(29):205-205
共同性斜视是在眼外肌肌肉本身和支配它的神经均无器质性病变所致的双眼轴分离,并且在向各个方向注视时,眼位偏离度均相同的一类斜视.按视轴的偏斜方向,分为水平性和垂直性,前者多见,如内斜视、外斜视;后者少见,如上斜视、下斜视.按注视眼的性质分为单侧性和交替性.按斜视发生的状态,分为间歇性和恒定性[1].河南省西峡县人民医院为150例患者做斜视矫正术,效果比较满意,围手术期的护理也是一个关键的环节,现将本院对此病的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程洋 《黑龙江医药科学》2022,(6):165-166+169
目的:探讨斜视矫正术后屈光状态改变的影响因素。方法:采集2019-04~2021-04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接收的40例斜视矫正术后发生屈光状态改变的患者临床资料,纳入发生组,另收集同期40例斜视矫正术后未发生屈光状态改变的患者临床资料,纳入未发生组。查阅患者基线资料并记录研究所需资料,将可能的影响因素纳入,经单因素、多因素分析找出可能导致斜视矫正术后屈光状态改变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生组手术方式、手术切口类型、术前斜视角度、晶状体变厚占比与未发生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组性别、年龄、青光眼、麻醉方式占比与未发生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内直肌手术、角膜缘梯形结膜瓣切口、术前斜视角度大、晶状体变厚均是斜视矫正术后发生屈光状态改变的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斜视矫正术后发生屈光状态改变与内直肌手术、角膜缘梯形结膜瓣切口、术前斜视角度大、晶状体变厚等因素有关,临床可据此提出针对性干预措施,以便减少斜视矫正术后发生屈光状态改变的风险。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分析共同性斜视与屈光状态的关系.方法:1 146例共同性斜视患者均进行扩瞳检影验光,根据年龄分为两组,记录屈光程度分为低、中、高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 146例共同性斜视中内斜视795例,占69.37%,远视及远视散光占96.73%,其中调节性内斜视中78.16%为中度或高度远视及远视散光,平均3.12D,外斜视351例,占30.63%,其中68.09%为远视及远视散光,31.91%为近视及近视散光.结论:共同性内斜视因调节关系较外斜视更为密切,内、外斜视中均以远视居多.  相似文献   

9.
隐斜视检测是招飞体检中眼科重要检查项目之一,受检人数多。设备使用率高,选用性能稳定、操控简便的隐斜仪十分必要。已往所使用的东方红隐斜仪,结构简单、稳定,但需要在暗室中6m距离检测,且仪器陈旧过时,难以维修,迫切需要新型仪器加以取代。KJ一Ⅱ型全自动隐斜仪(简称自动隐斜仪)系沈阳光学仪器厂研制,箱式结构,可在明室环境下使用,自动打印检测结果。我以日常使用的东方红隐斜仪检测为标准方法,应用自动隐斜仪与东方红隐斜仪的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评价该仪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0.
针对经典马尔可夫模型没有考虑模型应用中状态、观测量间的上下文相关性以及状态转移概率动态性、可变性,提出一种模糊深隐马尔可夫模型.该模型通过增加观测值间的相关性、解决概率转移问题中的不确定性和改进参数优化算法,使之能够较好地应用于强噪声、训练数据缺损等情形的模式识别中.理论证明,显式模糊深隐马尔可夫模型在同等模型复杂度下具有模型优化程度高、区分度好、误识率低、鲁棒性高的特性.  相似文献   

11.
A-V综合征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水平斜视,是水平斜视的一个亚型。这种斜视存在垂直方向的非共同性。在垂直方向上,其水平斜视的度数不同。即眼球在向上方注视、原在位、向下方注视时,其水平方向的斜视度发生变化。常见的有A、V2种,V征又分为内斜V征和外斜V征。外斜  相似文献   

12.
吕学森  冯洁 《贵州医药》2011,35(2):126-127
A-V综合征是一种同时伴有垂直非共同性斜视的水平斜视,当向上和向下看时,水平斜视发生较明显的变化,并以A和V字母形象命名的一类斜视[1]。其发病率各家一致认为,V型较A型更为多  相似文献   

13.
弱视斜视是儿童常见眼病,在儿童视觉发育时期屈光异常是导致弱视斜视发病的主要原因。为进一步了解各类弱视的发病情况及屈光状态,探索其规律,更有效地防治弱视和斜视,现将本中心开诊(1985年6月1日)以来专科诊治并建立档案的1030例2060只限的屈光状态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分离性垂直斜视(DVD)又称交替性上斜视、上隐斜、遮盖性上斜视,是指一眼注视时另眼自发或在遮盖情况下出现上转的与Hering法则相矛盾的特殊斜视。本病原因不明,主要特点是非注视眼的不随意性上斜视,上飘时伴外旋,回落时伴内旋,疲劳或注意力不集中时更明显。临床较为多见。我院自1998年-2003年间治疗DVD31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大隐静脉曲张是指大隐静脉主干及属支处于扩张、伸长、弯曲状态,是一种常见病。传统的治疗方法是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及剥脱术,但存在手术创伤大、伤口多、影响美观及术后并发症多等缺点[1]。近年来,我科采用小切口高位结扎联合腔内激光治疗原发性大隐静脉曲张210例,疗效较满意,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9年4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下肢静  相似文献   

16.
吴娟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13):2009-2011
眼球旋转是指眼球沿视轴角度的偏离,是一种生理现象;而旋转性斜视则是眼球围绕视轴发生异常的旋转.本文将从影响眼球旋转的因素及检查方法方面,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陈长寿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16):2258-2259
共同性外斜视是临床上常见的斜视类型之一,对视觉功能危害较大,主要的治疗方法为手术矫正,但外斜视手术矫正不易获得满意效果.为了探讨外斜视手术效果及相关因素,现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50例采用手术矫正治疗的共同性外斜视患者的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张利敏  常胜 《淮海医药》2022,40(1):33-35
目的:探讨角膜塑形镜在8~12岁外隐斜合并近视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某院收治的119例外隐斜合并近视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9例)与观察组(60例)。对照组接受普通框架眼镜矫正治疗,观察组接受角膜塑形镜矫正治疗,比较2组患儿戴镜3个月时屈光度、角膜曲率、戴镜前及戴镜1年后近距离外隐斜视度,统计2组患儿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戴镜3个月后,对照组患儿屈光度、角膜曲率均较戴镜前上升,观察组上述指标较戴镜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戴镜1年后,2组患儿外隐斜视度均较戴镜前上升,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2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角膜塑形镜在8~12岁外隐斜合并近视患儿治疗中,能够降低屈光度、角膜曲率,减缓外斜视度数的增加。  相似文献   

19.
王娟 《江苏医药》2012,38(3):371-372
斜视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眼位的偏斜不但影响美容,还直接影响双眼视功能的发育和建立.斜视的存在和发展对患儿的心理和生理发育造成不良影响.近年来,随着显微微创技术的发展和普及,治疗斜视的方法已有很大进步.  相似文献   

20.
护理干预在局麻儿童斜视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明飞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9):1406-1407
斜视多在儿童期发病,据文献报道儿童斜视占儿童眼病住院的第二位.矫正斜视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获得良好的外观,更重要的是可以恢复双眼视功能.学龄儿童斜视手术大部分是在局麻下进行,由于手术时患儿意识清醒,手术可引起患儿心理和生理的应激反应.为确保斜视手术的顺利进行,我科对需行斜视手术的138例学龄儿童进行全程护理干预观察,取得较好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