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二甲双胍对多囊卵巢综合征妇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治疗是否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有影响。方法:选择PCOS患者26人作为PCOS组,给予二甲双胍治疗;同期选择月经周期正常的健康志愿者20人作为对照组。两组妇女于卵泡早期空腹12h后检测体重指数(BMI)、血清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睾酮(T)、胰岛素(INS)。PCOS患者于二甲双胍治疗2个月后的卵泡早期复测上述各值并与治疗前进行比较。结果:PCOS组二甲双胍治疗前血清LH、LH/FSH、T、INS高于对照组(P<0.05)。PCOS组用二甲双胍治疗后BMI、LH、LH/FSH、T、INS较治疗前下降(P<0.05)。PCOS患者二甲双胍治疗后有排卵组的LH、T较无排卵组低(P<0.05)。结论:二甲双胍能降低血雄激素水平、减轻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中药乌鸡白凤丸(BFP)联合二甲双胍(MET)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PCOS)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 应用DHEA建立SD大鼠PCOS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空白组(B组)、造模后乌鸡白凤丸治疗组(C组)、造模后二甲双胍治疗组(D组)、造模后乌鸡白凤丸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组(E组),另设溶媒对照组(A组),每组10只.C、D、E组给予相应的药物灌胃.每日阴道涂片观察各组大鼠排卵情况,连续灌胃3周后,取出卵巢、子宫、肾上腺称重.一侧卵巢、肾上腺置于10%的福尔马林溶液中固定,另一侧置于液氮中速冻后于–70℃低温冰箱保存待测.观察各器官大体形态学及光镜(HE染色)特征,检测空腹血糖(FBG),测定血清睾酮(T)、黄体生成激素(LH)、空腹胰岛素(FIN)、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的水平,计算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 联合用药组与模型空白组比较T、FIN、FBG、HOMA-IR均降低,差异有显著性;联合用药组卵巢、肾上腺湿重较模型空白组减轻明显,子宫湿重与模型空白组比较重量增加,组织病理切片显示各组织形态学良性恢复改变.各治疗组均有大鼠恢复排卵,其中联合用药组恢复排卵早,排卵周期多.结论 中药乌鸡白凤丸(BFP)联合二甲双胍(MET)可有效降低外周血T水平,降低HOMA-IR,促使PCOS卵巢恢复排卵,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李春红 《中国热带医学》2007,7(11):2118-2119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PCOS)是一种发病多因性,临床表现呈多态性的内分泌综合征,以雄激素过多和持续无排卵为临床主要特征,是导致生育期妇女月经紊乱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其发病原因至今尚未阐明,高胰岛素血症和胰岛素抵抗被认为在其发病机理中起关键作用,提高胰岛素敏感性的药物正被逐渐用于PCOS的治疗。二甲双胍作为胰岛素增敏剂可调节PCOS患者的月经周期、促进排卵、提高妊娠率、减少流产等,广泛应用于PCOS的治疗。现就其这方面的作用作一综述。[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二甲双胍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PCOS患者24例,给予二甲双胍片1 500 mg/d,治疗6个月.检测患者治疗前、后和停药4个月的血清黄体生成素(LH)、睾酮(T)水平、口服葡萄糖耐量和胰岛素释放,观察月经变化和排卵情况.结果:二甲双胍治疗6个月后,17例(70.8%)患者恢复规律的排卵性月经.LH、T、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曲线下面积较治疗前下降(P<0.05),但在停药后4个月又恢复到治疗前水平(P<0.05.停药4个月内,已恢复排卵性月经的患者又相继停经.结论:二甲双胍是一种有效的治疗PCOS的药物,但在停药后病情易于复发,提示在妊娠后应该继续应用二甲双胍治疗.  相似文献   

5.
刘梅丽 《中国医疗前沿》2011,6(11):38+71-38,71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对合并胰岛素抵抗(IR)的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内分泌功能的影响。方法将合并IR的PCOS患者57例纳入研究,予二甲双胍口服,起始剂量0.25g,3次/d,待患者胃肠道耐受后增至0.5g,3次/d,疗程12周。评价治疗前及治疗后12周患者卵巢体积大小,促性腺激素、性激素和性激素结合球蛋白及血糖和胰岛素水平。结果用药12周后,(1)患者左侧及右侧卵巢体积均明显缩小(t=2.81t,=2.20),差异有显著性;患者LH水平、LH/FSH比值和睾酮水平下降(t=2.19,t=2.56,t=1.85),SHBG水平升高(t=2.02),差异有显著性;FSH水平则无显著变化。(2)0min和120min两个时点的血糖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但胰岛素水平在两个时点均则较治疗前明显降低(t=1.92,t=2.15),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二甲双胍通过改善胰岛素抵抗降低胰岛素水平,使PCOS患者内分泌紊乱获益。  相似文献   

6.
王大平 《医学综述》2003,9(11):704-704,F003
多囊卵巢综合征 (PCOS)是一种妇科内分泌代谢紊乱且治疗较困难的疾病。在生育年龄妇女中发病率为 5 %~10 % [1 ] ,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 ,该类患者通常存在高胰岛素血症、胰岛素抵抗 (IR)和高雄激素血症[2 ] 。近年研究表明 ,PCOS是以IR为特征的内分泌疾病。1 IR与PCOSIR是指胰  相似文献   

7.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atic ovarian syndrome,PCOS)的特征为长期不排卵,黄体生成素(LH)和雄激素水平升高。多囊性卵巢增大。其发生率在生育年龄妇女中约5%-10%。PCOS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密切相关,在其治疗中首先应改变生活模式。近年来以二甲双胍(metformin,MET)为代表的胰岛素增敏剂成为治疗PCOS的热点,MET可以抑制肝糖原的异生,促进周围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加强周围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对纠正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高胰岛索血症具有重要的意义,也可改善PCOS患者无排卵,恢复规律月经,甚至自然妊娠。本文重点介绍MET及与其他药物联合应用的疗效,以及在PCOS患者辅助生育、妊娠期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
曹丽君  霍琰  王向静 《河北医学》2007,13(12):1294-1296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是育龄妇女常见的生殖内分泌失调性疾病,其发生率占生育年龄妇女的5%~10%[1],以雄激素过多和持续无排卵为临床主要特征,患者表现为月经稀发、继发性闭经、不孕等,是导致育龄期女性无排卵性不孕的主要原因。临床常采用克罗米芬促排卵,虽有一定效果,但部分患者可出现高排卵率、低妊娠率,甚至对克罗米芬不敏感。二甲双胍是胰岛素增敏剂,可提高患者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我们用二甲双胍联合克罗米芬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探讨其对PCOS患者内分泌指标及妊娠结局的影响。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  相似文献   

9.
二甲双胍对非胰岛素抵抗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二甲双胍对无胰岛素抵抗的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34例无胰岛素抵抗的PCOS患者给予二甲双胍500mg/次,3次/d,连续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体征,血清性激素的变化。结果PCOS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B超测定卵巢中小卵泡数量减少,患者体重降低,有排卵月经周期数增加(P〈0.05);PCOS患者治疗后血清T显著下降,LH/FSH比值降低(P〈0.05)。结论二甲双胍可改善无胰岛素抵抗PCOS患者临床症状、体征,血清性激素,并有利于月经周期的改善与促进排卵。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PCOS患者32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16例,口服二甲双胍治疗;B组16例,口服达英-35治疗.两组用药时间均为12周.测量患者体重并计算体重指数(BMI),测定患者血清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睾酮(T)、空腹血糖(FBG)及胰岛素(FBI)水平,计算空腹血糖与胰岛素的比值(GIR),并进行治疗前后的比较.结果 A组治疗后较治疗前FBI、GIR明显下降(P>0.01),BMI、T下降(P<0.05),FSH、LH无显著变化(P>0.05);B组治疗后较治疗前LH、T明显下降(P<0.01),BMI、FSH、FBI、GIR均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 二甲双胍降低血雄激素水平,减轻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新型胰岛素增敏剂天麦消渴片对肥胖伴胰岛素抵抗(IR)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排卵、糖、脂代谢及生殖激素方面的影响。方法:在饮食运动控制基础上应用天麦消渴片治疗肥胖伴胰岛素抵抗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70例,持续12周,采用自身对照法观察患者治疗前、后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相同时间点空腹胰岛素(FINS)、餐后2h胰岛素(P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黄体生成激素(LH)、卵泡刺激素(FSH)和睾酮(T)、LH/FSH水平的变化。结果:70例患者中57例(81.4%)月经和排卵功能改善,其中2例(2.85%)妊娠。BMI较治疗前相比有所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WHR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PG、2hPG、FINS、PINS、HbA1c、HOMA—IR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治疗后TC、TG、LDL—C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HDL—C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LH、T和LHWSH均显著下降(P〈0.05),但FSH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天麦消渴片可通过增加胰岛素敏感性改善胰岛素抵抗,从而改善肥胖伴胰岛素抵抗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异常的糖代谢、脂肪代谢、调节生殖激素水平,恢复排卵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二甲双胍对青少年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30例青少年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年龄15~25岁。二甲双胍850 mg/次,2次/d,治疗12周,观察服药前后体重、血压、月经、血睾酮(T)、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LH/FSH的比值、雌二醇(E2)、血脂、空腹及口服75 g葡萄糖后2 h血糖(PBG)和胰岛素(INS)的变化。计算体重指数(BM I)和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结果二甲双胍治疗后患者体重指数、胰岛素、睾酮、LH及LH/FSH比值较治疗前下降(P<0.001),ISI升高(P<0.001),血糖、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亦有改善(P<0.05),治疗前、后患者收缩压均值间差别亦有显著性意义(P<0.01),73%(22/30)的患者恢复正常月经。结论二甲双胍可改善胰岛素抵抗,降低睾酮、LH及LH/FSH比值,恢复月经,同时改善血压、血糖、血脂,可为PCOS患者尤其是青少年患者提供新的治疗途径。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多囊卵巢综合征 (PCOS) 患者体重、胰岛素抵抗(IR)对脂代谢的影响。 方法 纳入符合2003年鹿特丹标准 PCOS患者47例,健康女性对照组30例。比较PCOS患者与健康女性脂代谢指标总胆固醇(TC)、 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载脂蛋白A(APO-A)、载脂蛋白B(APO-B)、载脂蛋白B/载脂蛋白A(APO-B/APO-A)的差异。PCOS组根据体重指数(BMI)≥25kg/m2、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2.69,分为肥胖与非肥胖亚组,胰岛素抵抗与非胰岛素抵抗亚组。比较各亚组内TC、TG、LDL-C、HDL-C、APO-A、APO-B的差异,分析体重、胰岛素抵抗对脂代谢的影响。 结果 PCOS组各项脂代谢指标均高于与正常对照组,且TC、HDL-C、APO-A、APO-B/APO-A有显著差异(P<0.05);肥胖与非肥胖亚组比较,肥胖组脂代谢紊乱更重,HDL-C、APO-A、APO-B、APO-B/APO-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伴随胰岛素抵抗的PCOS患者的脂代谢异常情况也远重于非胰岛素抵抗者,HDL-C、APO-B/APO-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PCOS患者脂代谢紊乱与肥胖和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二甲双胍联合达英-35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临床疗效。方法40例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胰岛素抵抗患者使用二甲双胍联合达英-35治疗6个月,对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及内分泌生化指标进行观察与分析。结果治疗后患者激素中LH、LH/FSH、T、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Homa—IR各指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月经紊乱、痤疮、多毛等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结论二甲双胍联合达英-35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能有效控制高雄激素血症,明显改善临床症状,提高胰岛素敏感性。  相似文献   

15.
达因-35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肥胖型PCOS的临床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针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的高雄激素和胰岛素抵抗,临床特征,用对抗雄激素和胰岛素增敏剂(达因-35加二甲双胍)进行联合治疗,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方法:近3月未接受激素治疗的PCOS患者50例,年龄18~32岁,于早卵泡期(月经3~5d)或闭经期(B超下无优势卵泡)采集空腹静脉血.测定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泌乳素(PRL)、睾酮(T),以及血清总胆固醇(Tch)、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ch)、低密度脂蛋白(LDL-ch)、空腹血糖、胰岛素及糖负荷后60min、120min的血糖及胰岛素水平.其中BMI≥25肥胖者,给予达因-35加二甲双胍联合治疗3月,对治疗前后临床特征的改变进行比较和评价.结果:达因-35与二甲双胍联合运用能有效抑制肥胖PCOS患者雄激素合成,促进月经规律,为不孕症患者促排卵治疗创造条件;能改善胰岛素抵抗状况,减轻体重.改善脂肪分布,减少腰臀围比例.结论:(1)肥胖的PCOS患者较非肥胖者有更加严重内分泌失调;(2)对PCOS治疗要针对高雄激素血症,同时应重视对胰岛素柢杭的治疗和预防,联合性治疗能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抗胰岛素抵抗药物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整群选取2014年11月—2015年11月在该院治疗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114例,按照随机的分配原则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7例。对照组应用氯米芬单独用药治疗,观察组采用吡格列酮联合氯米芬治疗。两组患者的用药时间均为12周。两组患者在治疗后对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卵泡生成激素(FSH)(5.2±1.3)U/L、黄体生成激素(LH)(8.2±1.8)U/L和睾酮(T)(1.8±0.2)nmol/L,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空腹血糖(FSG)(3.5±0.4)mmol/L、空腹胰岛素(FINS)(11.1±1.3)mU/L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1.7±0.4),下降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胰岛素抵抗药物吡格列酮联合氯米芬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效果好,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高桂卿 《医学综述》2014,20(17):3186-3188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育龄期女性常见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目前认为主要与内分泌功能紊乱、下丘脑-垂体-卵巢轴调节功能异常、高胰岛素血症和胰岛素抵抗(IR)、肾上腺内分泌功能异常有关。脂肪组织不仅具有调节能量储存作用,同时还是一个内分泌器官,可分泌各种脂肪细胞因子,如脂联素、瘦素、内脂素、抵抗素、Chemerin等,这些因子通过其表达的增强或减弱不同层面参与机体内分泌代谢过程,包括能量代谢、胰岛素作用及脂类代谢等的调节,并参与肥胖、IR、血压及炎症等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妇科内分泌疾病,临床表现为排卵障碍及高雄激素血症,病因不明。高水平的雄激素抑制了下丘脑对黄体酮的敏感性,使其对促性腺素释放激素波动起始器的抑制作用减弱,促性腺素释放激素和黄体酮分泌异常,卵泡形成受损。促性腺素分泌异常、胰岛素抵抗、青春期神经内分泌异常都可能引起神经内分泌紊乱,导致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胰岛素抵抗(IR)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选取48例PCOS患者,将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3.8或葡萄糖及胰岛素曲线下面积比值(AUC葡萄糖/AUC胰岛素)<1.0的PCOS患者作为IR组(30例),上述两个标准均不符合的PCOS患者作为非IR组(18例)。比较IR组和非IR组患者的体质指数(BMI)、血脂水平及各项性激素水平。结果 (1)IR组患者BMI及肥胖者所占比例均显著高于非I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IR组患者三酰甘油、载脂蛋白B水平均显著高于非IR组,而高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AⅠ水平则显著低于非IR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IR组患者黄体生成素水平显著低于非IR组,睾酮水平则显著高于非IR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存在IR的PCOS患者更容易出现血脂异常;(2)PCOS患者性激素有不同改变,存在IR者以睾酮升高为主而非IR患者则以黄体生成素升高为主。  相似文献   

20.
罗永芳  黄丽 《河北医学》2014,20(2):277-279
目的:观察探讨妈富隆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9年10月至2012年6月期间接受我院收治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1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格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妈富隆联合二甲双胍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妈富隆进行治疗,两组患者分别治疗三个周期后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黄体生成素(LH)、睾酮(T)、黄体生成素/促性腺激素(LH/FSH)、腰臀比值(WHR)和体重指数(BMI),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月经稀少、痤疮、多毛的改善情况。结果:经过三个周期的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激素水平及临床表现均有一定的改善,但观察组患者的黄体生成素(LH)、睾酮(T)、黄体生成素/促性腺激素(LH/FSH)、腰臀比值(WHR)和体重指数(BMI)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月经稀少、痤疮、多毛的发生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时应用妈富隆的基础上联合使用二甲双胍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内分泌状况,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