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非甾体类抗炎药的重要进展——2型环氧酶选择性抑制剂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非甾体类抗炎药是临床上应用非常广泛的药物,其不良反应较严重,环氧酶存在两种类型:1型环氧酶(COX-1)和2型环氧酶(COX-2),非甾体类抗炎药对炎症的有效治疗作用源于其对COX-2的抑制,而不良反应归于对COX-1的抑制,COX-2选择性抑制剂是非甾体类抗炎药研究的一大进展,已上市的celecoxib和refecoxib市场销售情况良好。  相似文献   

2.
张玲娣  陆帅  金萍  朱建军 《海峡药学》2011,23(12):219-221
总结阿司匹林与非甾体抗炎药之间的相互作用,探讨其他非甾体抗炎药物对阿司匹林抗血小板作用影响以及这些作用带来的风险.提出阿司匹林和其他非甾体抗炎药药物合用时应谨慎,避免心血管事件的发生以及不良反应的加重.  相似文献   

3.
目的 提醒临床医生联合用药时注意药物不良反应的叠加。方法 报道2例骨康胶囊合并非甾体类抗炎药后出现肝功能损伤的病例资料,查阅文献分析该药导致肝功能损伤的关联性和发病机制。结果 2例患者停用骨康胶囊及非甾体抗炎药物并给予保肝药物治疗后,肝功能均恢复正常。通过因果关系评估表评估得分均为7分,相关性判断为“很可能”。结论 患者使用骨康胶囊合并非甾体抗炎类药物时需加强肝功能监测,关注其肝损伤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4.
谢惠民 《中国药事》1991,5(2):113-116
概说 解热镇痛药过去常包括非甾体抗炎药,随着医药科学的发展,非甾体抗炎药已从本类药物中分离出去而自成一类,国外有的称之为“抗关节炎类药物”。非甾体抗炎药系与甾体激素(皮质激素类;类固醇类)相区别而言。故解热镇痛药一般系指水杨酸类;苯胺类;吡唑酮类。 一、体温的调节:人类的体温调节在36.7~27.7℃(口腔温度)的范围内,当人体受到微生物等的侵害时会引起发热反应,于是体温调节点上移,使体温保持在较高水平,这是一种保护反应,给微生物造成不利条件,但发热(特  相似文献   

5.
张慧  徐立斌 《黑龙江医药》2006,19(5):408-408
目前临床上用于癌痛治疗的镇痛药主要有两类,即阿片类镇痛药与非甾体类镇痛药.阿片类药物的镇痛机制涉及脊髓和脊髓以上多个中枢神经系统部位,当鞘内给药或局部脊髓背角滴注时,镇痛效果显著,因而主要用于中、重度的疼痛.非甾体镇痛药是一种镇痛、解热、抗炎药物,能抑制周围组织中的环氧化酶,或抑制转录因子,通过降低痛觉感受器的兴奋达到直接抑制神经兴奋形成,另还通过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而产生止痛作用.非甾体镇痛药有良好的止痛作用,故为轻度疼痛的首选药.由于该类药物与阿片类药的作用机制及毒性反应不同,因此在临床上二者常联合应用.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药物有:  相似文献   

6.
左氧氟沙星为氧氟沙星的 L-异构体 ,于 1993年首先在日本上市 ,最初应用增长迅速 ,超过 9千万日本人使用过左氧氟沙星 ,在全世界其他地方有 4千万人使用过该药。如此大的患者群意味着可以提供极其可信的统计学数据。与一些喹诺酮类药物相关的 4种主要药物不良反应是惊厥、光毒性、心脏不良反应和肝毒性。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与氟喹诺酮类药物的给药方式有关 ,包括癫痫发作 ,当与非甾体类抗炎药同时使用时更可能发生。根据日本左氧氟沙星上市后 6年的监测数据 ,仅有 6 1例左氧氟沙星相关性惊厥 ,其中 33例受非甾体抗炎药影响。推测在使用非…  相似文献   

7.
喹诺酮类药物的中枢神经系统耐受性和毒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有的喹诺酮衍生物都已报道过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 ,可以视为该类药物的影响。中枢神经系统毒性的症状包括 :头痛 ,头昏 ,失眠 ,兴奋 ,及较少发生的幻觉和癫痫发作。不同的喹诺酮类药物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不同 ,如曲伐沙星的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 (主要是头昏和轻微的头痛 )的发生率远远高于左氧氟沙星。由于药物间相互作用 ,喹诺酮类药物与非甾体抗炎药、茶碱或膦甲酸同时使用 ,将会加大癫痫发作的危险性。因为喹诺酮类药物与非甾体抗炎药或与鳞甲酸联用可能导致对神经抑制性γ-氨基丁酸受体的强力抑制 ,用相同的机制也可能说…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一健康维护组织(HMO)是否能适当应用非甾体抗炎药进行了评述。随机选择了1986年6月期间记载这类药物的新处方笺75张,并复查了相应病人的病历。在病人的记录中,有78.7%能正确应用这类药物。不正确的应用包括剂量、适应症不明确或非甾体抗炎药的重复使用。并且发现有8%可能导致药物相互作用的发生率。分析表明这个HMO的医生开出的每5张非甾体抗炎药的处方中至少有1张是不适当的。因此需要对医生进行正确使用这类药物的教育。  相似文献   

9.
林华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9):1286-1286
目的:观察甾体类药物结膜下注射后,加用非甾体类眼液治疗原发性虹膜睫状体炎的疗效。方法:将169例患者169只眼,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注射曲安萘德3mg1次;治疗组:注射曲安萘德3mg1次后用双氯芬酸滴眼4次/日,连续7天。结果:治疗组患者睫状体充血、KP、Tyn均较对照组消失更快。结论:甾体类药物联合非甾体类药物治疗原发性虹膜睫状体炎,疗效明显优于单纯使用甾体类药物。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调查我院门诊处方中非甾体抗炎药的使用情况,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促进我院非甾体抗炎药使用的合理化和规范化。方法:随机抽取2008年01月至2008年12月的21223张门诊处方中非甾体抗炎药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按使用频率进行排序,取前5位药物,分析其在年龄、使用剂量的合理性和该药物所用的症状-9药物说明书的适应证的相符性方面的临床分布特点。结果:服用非甾体抗炎药患者1564例,占门诊处方总数21223例的7.37%。使用频率前5位的非甾体抗炎药分别为阿司匹林肠溶片、二氟尼柳片、美洛昔康片、复方氯唑沙宗片、双氯芬酸缓释片,统计药物的DUI值大多符合规定,其中使用频率前5位的药物为100%合理使用(DuI值等于或小于1)。使用频率前5位的非甾体抗炎药总相符率为75.7%。病种以损伤史最多,其次是关节炎、腰背痛,分别为:167例(10.78%)、160例(10.23%)、154例(9.85%)。结论:我院非甾体抗炎药的使用与说明书适应证的相符率较高,该类药物的使用基本合理。  相似文献   

11.
一般人群 (尤其是妇女 )中常使用止痛剂。止痛剂可能改变前列腺素产生引起间质性肾炎或通过对肾小管上皮的毒性作用而损害肾功能。长期使用阿司匹林 ,另一些非甾体类抗炎药 (NSAID)和对乙酰氨基酚对肾功能损害的资料甚少或研究结果不相一致。本研究旨在阐明长期使用对乙酰氨基酚、阿司匹林及NSAID与肾功能损害的相关性。受试者为参与一项“护士健康研究”的 30~ 5 5岁妇女 16 97例。该研究已提供其医疗史、生活方式和使用其他重要药物的资料 ,并且每两年通过调查问卷收集新近信息和确诊的疾病。从 1990 ,1992和 1998年每两年一次的调查…  相似文献   

12.
王会梅 《中国基层医药》2006,13(8):1374-1375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感染与非甾体类抗炎药的关系。方法 将本院2004年1月至2005年12月期间收治的88例连续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治疗4~12周的患者行胃镜及病理组织学检查,经检查将88例患者分为幽门螺杆菌感染组和非感染组,分析非甾体类抗炎药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结果 幽门螺杆菌感染组36例,非甾体类抗炎药相关性胃病发生率16.67%(6/36),非幽门螺杆菌感染组52例,非甾体类抗炎药相关性胃病发生率19.23%(10/52)。结论 幽门螺杆菌感染并不加剧非甾体类抗炎药相关性胃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长程华法林疗法用于多种心血管疾病,包括心房颤动、心脏瓣膜疾病和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当华法林与非甾体抗炎药并用时,出血危险增加。有些非甾体抗炎药可从血浆蛋白结合部位取代华法林、或抑制华法林的代谢,而增强华法林的低凝血酶原血症效应;多数非甾体抗炎药抑制血小板功能,而延长出血时间;几乎所有的非甾体抗炎药可引起胃肠粘膜糜烂或溃疡形成,而导致胃肠道出血。因而,当华法林与非甾体抗炎药联合应用时,出血危险明显增加。且药动学相互作用非甾体抗炎药与华法林药动学相互作用,一般有两种机理。第一种机理是,几乎所有的非自体…  相似文献   

14.
抗炎天然产物活性成分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炎症是具有血管系统的活体组织对各种损伤因子的刺激所发生的防御反应,在人体许多重大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临床上应用的抗炎药物主要有非甾体类抗炎药、甾体类抗炎药和中草药。由于现有的化学合成抗炎药物具有明显的不良反应,近年来人们越来越重视从天然产物中寻找、开发抗炎药物。以往的综述主要侧重于天然药物的抗炎机制,而对于天然药物中抗炎活性成分的总结却少有报道,笔者对近年来报道的具有抗炎作用的天然药物活性成分的研究进行综述,以期对进一步开发高效安全的抗炎药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在世界范围内应用最广泛的一类药物就是治疗关节炎的非甾体抗炎药。高达60%服用本类药物的病人主述消化不良。这对胃十二指肠存在损害还不是一个可靠证明。对大量前瞻性的研究发现,服用非甾体抗炎药长达一年的病人中,有1/3的病人有胃损伤,其中一半的病人服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此类药物。人们企图用肠溶新产品、栓剂或前体药物来降低这种影响,但这些都未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6.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病因不明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传统的治疗RA的药物有3类,即非甾体抗炎药(non—steroidalantiinflammatorydrug,NSAID)、甾体抗炎药和疾病调理性抗风湿药(disease—modifyingantirheumaticdrug,DMARD)。这些药物或有毒性,或容易失效,或二者兼而有之,并不是理想的治疗RA的药物。  相似文献   

17.
非甾体抗炎药常常和抗高血压药物同时使用,由于非甾体抗炎药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和血浆肾素活性,所以对抗高血压药的降压作用有减弱的趋势。  相似文献   

18.
非甾体抗炎药的临床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张骏艳  李俊  金涌 《安徽医药》2005,9(2):81-84
非甾体抗炎药(NSAIDs)是临床上广泛应用的一类具有解热镇痛,大部分还有抗炎、抗风湿作用的药物.非甾体抗炎药的不良反应如消化道损害,肝肾损害发生率较高,针对这些不良发应开发了许多新的药物,如非甾体缓(控)释剂、非甾体和胃肠道保护剂的复方制剂、NO型非甾体药物等.近期研究还发现,非甾体抗炎药除了传统的治疗作用外,对阿尔茨海默病、早产、癌症等疾病均有预防或治疗作用,其临床应用不断扩展.本文就非甾体抗炎药的临床研究新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我院门诊处方中非甾体抗炎药物利用进行调查,以了解医生处方习惯,监测用药的合理性及药物利用趋势。方法:随机抽取30349张处方,采用药物利用度指数(drug utilization index)DUI分析。结果:30349张门诊处方含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处方为2296张,占处方总数的7.55%,极大多数药物的DUI≤1。结论:表明我院门诊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利用基本合理。  相似文献   

20.
<正>非甾体抗炎药是指不包括皮质激素在内的一大类具有解热、镇痛、抗炎作用的药物[1]。经过长期研究发现,非甾体类药物是导致相关性溃疡的一个重要因素。本研究观察非甾体类药物导致相关性溃疡的特点及影响因素,以更加有效地预防溃疡的发生,对临床用药安全性的提高有一定的指导意义。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72例老年人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为患有消化性溃疡的老年患者40例,其中22例疼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