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检测了部分老年性白内障房水,晶体及不同时期血清的13~33种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1.白内障晶体中Zn,K,As,P,Rb,Sb,Bi含量较透明晶体明显降低。Ca,Fe,Na,Li,Cr,Ba含量较透明晶体明显升高。2.随着白内障的发展,血清中Zn,Mg,Ti,Li,Si,Sn含量逐渐降低,白内障成熟时,血清中除Mg以外余者含量均降到最低,而Al的含量却逐渐升至最高,白内障成熟时Al的含量达到最高。3.白内障房水中Ca、K含量较透明晶体明显升高。上述结果表明,微量元素与白内障密切相关,可能是白内障的致病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
对老年性白内障、外伤性白内障病人血清及尿中β_2m水平进行了测定,发现老年性白内障病人血清β_2m较外伤性白内障及正常对照组增高(P<0.01),外伤性白内障病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老年性白内障病人尿中β_2m含量与正常对照组及外伤性白内障组差异无显著性,提示老年性白内障血清β_2m升高不是晶体变性及肾脏功能损害所致。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人类血-眼屏障正常情况下环丙沙星在眼房水内的药物水平?【方法】 2006年8月至2007年2月在我院住院手术的老年性白内障病人45例(45眼),按2∶1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实验组手术前1 h静脉注射环丙沙星(200 mg),两组术中取房水,用双缩脲法测定房水蛋白含量,反向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房水环丙沙星浓度?【结果】 白内障病人房水蛋白含量是(0.067 ± 0.037)g/L,环丙沙星浓度是(0.172 ± 0.060)μg/mL?【结论】 老年性白内障病人血-房水屏障基本正常;血-眼屏障正常情况下,静脉注射环丙沙星房水中药物浓度不能达到大部分眼内致病菌90%菌株最小抑菌浓度,提示静脉注射环丙沙星不能单独作为白内障病人手术前预防性用药?  相似文献   

4.
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仪对46个老年性白内障晶体及41个透明晶体中的微量元素Zn、Mn、Cu、Fe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发现透明晶体和老年性皮质性白内障晶体中,各元素含量存在着显著差异,而透明晶体与老年性核性内障的晶体相比,仅Mn存在着差异。从而推断老年性白内障的发生与微量元素缺乏有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5.
董宇  宋鄂  张乐  崔治华  裴颖 《吉林医学》2007,28(4):435-436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与老年性白内障发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应用NO酶法测定老年性白内障(32例)房水及泪液中NO的含量,以及裂隙灯检查无白内障的正常体检者(31例)泪液和角膜或角膜巩膜穿通伤患者(31例)房水中NO的含量。结果:裂隙灯检查无白内障的正常体检者泪液中NO平均含量为(24.39±8.32)mmol/L,角膜或角膜巩膜穿通伤患者房水中NO含量(86.12±23.28)mmol/L,老年性白内障组房水及泪液中NO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结论:NO含量的增高与老年性白内障的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老年性白内障的病因,对不同时期老年性白内障病人的血清、晶体和房水,应用三电极直流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电直读光谱仪测定所含微量元素。 材料与方法 材料来源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讨老年性白内障与微量元素的关系,本文将我院1990年6月──1992年12月所检出的36例老年性白内障及91例正常受试者血清Zn、Ca、Mg、Cu、Fe含量进行分析处理,结果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与方法资料:本组36例72眼,男22例,女14例,年龄46~74岁,平均56.38岁。视力002~0.9,平均为0.58。白内障病变由初期至近熟期程度不等。对照组受试者视力均在1.0以上,晶体无混浊,眼部无其它病变,年龄为40~71岁,平均为52.66岁,男52例,女39例。方法:眼科检查:所有受试者均双眼散随后(托品卡安点眼),经裂隙何显微镜(苏州产YZ-5CS…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半乳糖性白内障大鼠房水及晶体中牛磺酸(Tau)及谷氨酸(Glu)、甘氨酸(Gly)、赖氨酸(Lys)、色氨酸(Try)4种氨基酸含量变化情况。方法:应用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测定不同组别Wistar大鼠房水及晶体中上述物质含量。结果:正常大鼠房水及晶体中上述物质含量随着大鼠日龄的延长而逐渐增加,而半乳糖性白内障大鼠这5种物质的含量与同期正常组大鼠房水及晶体中这5种物质含量相比明显下降。结论:半乳糖性白内障房水及晶体中牛磺酸及4种氨基酸的改变与白内障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9.
笔者应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AAS)测定了飞行人员(120例)和地勤人员(108人)的血清锌(Zn)、铜(Cu)、钙(Ca)的含量;同时对空、地勤人员分别进行了膳食调查。检测结果:地勤人员血清Zn、Cu含量比较,差异显著(P<0.05),血清 Ca含量则无差异(P>0.05);膳食调查结果飞行人员膳食 Zn摄入量充足,Ca摄入量两组均未达到供给量标准。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测定乳腺癌患者化疗前后部分电解质及微量元素钙(Ca)、磷(P)、镁(Mg)、铁(Fe)、锌(Zn)、铜(Cu)的含量,并与对照组对照分析,从而观察血清微量元素与乳腺癌患者及其化疗疗效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择32例乳腺癌化疗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为30例健康女性及30例未化疗而仅行对症治疗的乳腺癌患者,检测其血清中6种元素(Ca、P、Mg、Fe、Zn、Cu)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乳腺癌患者血清Fe、Cu、Zn含量增高,与病变呈正相关,Ca、Mg含量降低,与病变呈负相关,Cu/Zn比值高于正常;乳腺癌患者化疗后,其血清Fe、Cu包括Zn含量均随治疗而降低,Ca、Mg含量随化疗后病情好转而升高,接近正常水平,其Cu/Zn比值随病情好转而明显下降。P的改变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部分微量元素(Ca、Mg、Fe、Zn、Cu)测定可作为乳腺癌诊断及化疗疗效、预后评定的血液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11.
孕妇血清钙镁铜锌铁含量与胎儿先天性畸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住院待产58例孕妇血清中铜(Cu)锌(Zn)铁(Fe)钙(Ca)镁(Mg)5种元素进行了测定,其中胎儿畸形组24例,正常孕妇组34例。结果表明,畸形组与正常妊娠组相比较,畸形组血清中Ca、Zn明显低于正常妊娠组,二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血清铁则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组,t检验有显著性差异(P<0.01),畸形组孕妇血清中Mg、Cu含量虽亦低于正常孕妇组,但二者之间经统计学处理无明显差异(P>0.05)。从而认为,缺锌、低钙、高铁是引起胎儿畸形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2.
采用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精神分裂症患者28例(首次治疗病人16例,多次住院治疗病人12例)和健康对照者10例血清钠(Na)、钾(K),钙(Ca)、镁(Mg)、铁(Fe)、铜(Cu)、锌(Zn)的含量。结果表明,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Ca、Mg、Cu、Zn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并且首次治疗病人血清Mg、Zn含量降低程度较多次住院治疗者更明显(P<0.05)。相关分析患者组病人血清Zn与Ca、Mg与Ca 呈负直线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本地区不同年龄性别人群体内锌(Zn)、铁(Fe)、钙(Ca)、镁(Mg)、铜(Cu)元素的含量及其分布特点.方法 采用阳极溶出伏安法(anodic stripping voltammetry,ASV)检测6种微量元素的含量.结果 各元素中以缺Ca最多,其次为Zn、Fe、Cu缺乏.不同年龄之间Zn、Fe、Ca、Cu元素缺乏有显著性差异(P<0.05),Mg元素差异无显著性(P>0.05).Zn元素水平有较大的年龄阶梯,Zn有随年龄增加而递减的趋势,年龄越大,血中Zn水平越低.30岁以下人群血清铁明显低于其他各年龄人群.60岁以上人群Ca含量明显减少.不同性别之间血清Ca、Mg、Cu元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Zn、Fe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年龄之间全血Zn、Fe、Ca、Cu元素缺乏有显著性差异,Mg元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性别之间全血Zn、Fe元素缺乏有显著性差异,Ca、Mg、Cu元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检验结果可作为临床诊断和分析病因研究的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本文应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了25例(25眼)复发HSK病人及53侈4(64眼)无眼病的健康人泪液中K、Na、Ca、Mg、Zn、Fe、Cu、Mn元素含量。结果显示:复发HSK病人泪液Zn、Fe、Mg、Ca 4种元素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提示HSK复发可能与这些元素含量不足有关。认为局部补充锌剂在预防和治疗HSK复发上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豆油 [富含 ω- 6多不饱和脂肪酸 ( PUFAs) ]对饲低硒粮大鼠血浆 Cu、Zn、Ca和 Mg含量变化的影响。方法 :用低硒和补硒饲料喂养大鼠 4周 ,补加 5 %豆油后再继续饲养 4周。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大鼠血浆中 Cu、 Zn、 Ca、和 Mg含量。结果 :饲低硒粮和补硒粮组 ,在饲料中添加豆油后 ,大鼠血浆中 Cu、Zn、Ca、和 Mg含量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在添加豆油的大鼠 Zn、Mg含量下降更明显 ,Ca、Cu含量虽有所下降 ,但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饲料中添加豆油 ,使大鼠PUFAs的摄入量增加 ,Cu、Zn、Ca和 Mg含量降低。  相似文献   

16.
鉴于骨肿瘤与微量元素的关系历年来国内外文献甚少报告,现把本院骨科1987年11月~1988年11月测定的34例骨肿瘤病人血清 Zn,Cu,Ca,Mg 元素含量及其临床意义初步分析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本组测定的34例骨肿瘤病人全  相似文献   

17.
脑梗死患者血清和脑脊液中微量元素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脑梗死患者血清及脑脊液 (CSF)中微量元素的变化。方法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测定脑梗死患者 80例及对照组 4 0例血清及CSF中Zn、Cu、Fe、P、Ca、Mg含量。结果 :脑梗死组血清及CSF中Cu、Zn含量及Cu/Zn比值高于对照组 (P <0 .0 1) ,Mg含量低于对照组 (P <0 .0 5 ) ,Fe、P、Ca含量 2组间无明显变化 (P >0 .0 5 )。 2组血清各元素测值与CSF测值间均无相关性 (P >0 .0 5 )。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及CSF中Cu、Zn、Cu/Zn增高 ,Mg降低 ,Fe、P、Ca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8.
172例壮族孕妇微量元素含量测定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壮族孕妇血清中微量元素的含量及临床意义。方法 测定172例壮族正常孕妇和45例健康壮族妇女血清中钙(Ca)、镁(Mg)、铁(Fe)、锌(Zn)、铜(Cu)5种微量元素的含量。结果 妊娠初期血清Zn、Fe降低不明显,P均>0.01,而血Ca、Fe明显降低,P均<0.01;在妊娠晚期血清Zn、Mg、Ca、Fe明显降低,P均<0.01;在整个妊娠期血清Cu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 壮族孕妇血清Zn、Mg、Ca、Fe微量元素含量偏低,主要原因是补充不足,孕妇在加强营养方面,要根据壮族地区环境以及生活习惯合理摄取营养、科学补充微量元素。  相似文献   

19.
我们测定24例原发性肺癌病人治疗前血清铜(Cu)、锌(Zn)含量及其比值。结果发现癌肿越广泛,Cu/Zn值越高。生存期超过2年的病人与未超2早的病人Cu/Zn值差异十分显著(P<0.001)。表明血清Cu/Zn值可为判定肺癌广泛程度及其预后的重要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5种元素含量变化与疾病的关系。方法: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65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微量元素Zn,Cu,Fe和常量元素Ca,Mg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1)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Zn和Mg含量及Zn/Cu比值明显低于对照组,而Cu,Fe和Ca含量及Ca/Mg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2)病程<3年的患者血清Ca含量明显高于病程3年以上患者(P<0.01);其他无明显差异(P>0.05)。(3)经氯丙嗪等治疗14 d和21 d,患者Zn和Mg含量及Zn/Cu比值明显升高,而Cu,Fe和Ca含量及Ca/Mg比值明显降低。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可能存在Zn,Cu,Fe,Ca和Mg元素代谢异常,这些元素的代谢异常可能在本病的发生和发展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