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目的 探讨椎间盘造影对椎间盘源性下腰痛的诊断价值及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的疗效评价.方法 2003年6月-2006年9月对33例椎间盘源性下腰痛患者进行椎间盘造影,并利用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治疗全部病例.结果 术前33例患者有29例出现诱发痛(87.9%).全部病例接受了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术后29例腰痛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优良率87.9%.结论 椎间盘造影对椎间盘源性下腰痛具有定位诊断价值,对确定是否利用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治疗椎间盘源性下腰痛具有决定性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椎间盘源性腰痛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0月至2005年5月135例经椎间盘造影(CT)检查诊断为椎间盘源性腰疼痛患者的影像资料.男70例,女65例,年龄23~78岁,平均年龄46.7岁,L3~4 20例,L4~5 70例,L5S1 5例,L3~4与L4~5双间隙10例,L4~5与L5S1双间隙10例.结果:所有患者随访6~26个月,平均18个月,术后腰痛及下肢痛症状明显缓解,均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VAS评分由术前平均72分,降至术后18分,随访6个月时6.5分.结论:椎间盘源性腰痛由于临床和影像学表现不典型,常被误诊或漏诊,可结合腰椎MRI及椎间盘造影进行诊断,腰椎前路椎间盘切除人工椎间盘置换或椎间cage融合是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的有效选择.  相似文献   

3.
正颈腰痛是临床常见的症候群,主要指椎间盘退变性疾病(degenerative disc disease,DDD),如临床上常见的颈、腰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退行性变引起的椎间盘源性腰痛、退变性颈、腰椎不稳症和退变性颈腰椎狭窄症等。这些疾病的康复治疗,近些年取得了一些进展,如有氧训练、核心肌群训练、肌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椎间盘源性腰痛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0月至2005年5月135例经椎间盘造影(CT)检查诊断为椎间盘源性腰疼痛患者的影像资料。男70例,女65例,年龄23~78岁,平均年龄46.7岁,L3~420例,L4~570例,L5SI5例,L3~4与L4~5双间隙10例,L4~5与L5S1双间隙10例。结果:所有患者随访6~26个月,平均18个月,术后腰痛及下肢痛症状明显缓解,均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VAS评分由术前平均72分,降至术后18分,随访6个月时6.5分。结论:椎间盘源性腰痛由于临床和影像学表现不典型,常被误诊或漏诊,可结合腰椎MRI及椎间盘造影进行诊断,腰椎前路椎间盘切除人工椎间盘置换或椎间cage融合是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的有效选择。  相似文献   

5.
青年军人腰痛患者躯干肌力及腰椎曲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腰痛 (chroniclowbackpain ,CLBP)是一组以下背、腰骶臀部疼痛为主要症状的综合征[1 ] ,好发年龄在 4 0~ 5 0岁。近年来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 ,CLBP好发年龄有明显提前的趋势。军人是特殊的劳动人群 ,其腰痛的发生有着自身的特点 ,在青年军人腰痛患者中 ,主要以肌源性腰痛为主 ,一般除骨关节性及椎管性腰痛 (如炎症、结核、肿瘤、损伤、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椎体滑脱、脊柱侧弯等 )外 ,通过询问病史及详细的体检不会发现系统性或器质性脊柱病变及神经根问题 ,X线、CT或MRI等影像学检查也不能提供诊断依据 ,其发病机制目前尚…  相似文献   

6.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常见病,也是严重腰痛的首要原因。发病者多为30岁到50岁的中老年人,但偶尔也会危害青少年。 人体的腰椎位于脊柱的下段。每两个椎体之间有小圆饼状的椎间盘。其中央是胶状的髓核,四周是致密的纤维环。椎间盘有连接椎骨、吸收震荡、协助腰椎活动的作用。若椎间盘中央的髓核向侧后方突出,可能压迫支配下肢的坐骨神经的起始部,发生无菌性炎症。神经水肿、增粗,与周围粘连,引起坐骨神经痛。一侧腰痛,经臀部向大腿后方、小腿及足踝部放射,并伴有麻木感,咳嗽时症状加重。小腿及足部有的肌肉力量减弱。这就是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生,与椎间盘的退变老化有一  相似文献   

7.
腰腿痛在骨伤科临床中最常见,临床上有很多腰痛患者症状体征不典型,与影像学检查结果也不相符,无法用单一的疾病理论来解释,类似椎间盘源性腰痛.我院2004年1月~2006年12月应用伤科接骨片治疗类椎间盘源性腰痛230例,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椎间盘源性腰痛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椎间盘源性腰痛的诊断方法及最佳的治疗方案.方法 回顾性分析132例经椎间盘造影检查诊断为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的临床资料.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三组:A组行经皮激光椎间盘气化减压术63例;B组行前路腹膜外椎间盘切除结合Cage植骨融合术21例;C组行后路椎间盘切除结合后外侧融合椎弓根螺钉固定术48例.术后观察各组患者视觉模拟法(VAS)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的改善程度.结果 腰椎MRI上病变椎间盘T_2加权像低信号有重要意义.三组术后VAS评分降低值依次降低,A组(9.7±0.9)分,B组(7.4±1.2)分,C组(6.9±1.4)分,A组与B、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术后ODI评分降低值也依次降低,A组(19.4±1.4)分,B组(18.8±2.9)分,C组(16.5±2.1)分.A组与B、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椎间盘造影是目前诊断椎间盘源性腰痛的可靠方法;经皮激光椎间盘气化减压术与前路或后路椎间盘切除结合内固定术及融合术比较在改善患者疼痛与功能方面均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9.
椎间盘源性腰痛指没有神经根症状,同时没有节段的不稳,来源于椎间盘的疼痛,通常表现为腰痛伴或不伴腿痛。对于诊断椎间盘源性疼痛,影像学检查起了很重要的作用。X片平片和CT,无明显特异性,而目前主要的影像学检查是椎间盘造影术和MRI,其中,椎间盘造影术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家庭医生》2010,(19):37-37
柯大夫:我经常腰痛,吃药打针效果时好时坏,医生怀疑是腰椎间盘突出,后来作CT和MRI检查却没发现异常。医生最终仍诊断为椎间盘源性腰痛,经抗炎、推拿等处理后,腰痛好了许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