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观察糖尿病肾病(DN)患者各类血清脂质指标变化特征。方法:近期就诊的43例DN患者和57例同龄、同性别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分别接受了各类血清脂质指标检测。结果:DN患者的血甘油三脂和低密度脂蛋白浓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其他指标相差不明显(P均〉0.05)。结论:DN患者存在着部分血清脂质指标异常。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中尿酸、胆红素、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浓度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选取156例冠心病患者,检测血清中尿酸、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浓度,并选取138例健康体检者作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冠心病组血清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尿酸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低血清胆红素水平和高尿酸水平与冠心病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胆红素指标的变化特征。方法:选取100例经临床确诊的冠心病患者为观察组,10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血清胆红素浓度。结果:观察组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血清胆红素浓度降低是冠心病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测定血清胆红素水平对预防冠心病的发生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血清胆红素与冠心病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中胆红素在冠心病患者及几种与冠心病相关的疾病中的浓度变化。方法对33例冠心病、35例高血压病、32例高甘油三酯血症、35例糖尿病患者、36例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测定其空腹血中总胆红素(TBIL)和直接胆红素(DBIL)浓度,观察比较胆红素浓度的变化情况。结果冠心病组总胆红素浓度、直接胆红素浓度均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余各组总胆红素浓度、直接胆红素浓度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冠心病组与几种相关疾病组总胆红素浓度、直接胆红素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冠心病患者中,血胆红素浓度比正常人明显降低,而在几种相关疾病中无此现象,提示血胆红素浓度降低是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特有的一个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胆红素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择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诊为冠心病的住院患者30例,均为不稳定型心绞痛。选择体检健康者30例作为对照组。对所有入选者测定血清hsCRP、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水平。将血清hsCRP、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水平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冠心病患者hsCRP水平与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均呈负相关。冠心病组hsCRP水平高于对照组,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均低于对照组。结论:hsCRP和胆红素的联合监测对诊断冠心病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胆红素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86例冠状动脉造影中度以上狭窄的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6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患者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均明显降低,对照组均正常。结论:血清胆红素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7.
李梅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34):8379-8379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患者血清胆红素测定的意义。方法测定144例冠心病患者和100例健康对照组血清胆红素的含量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冠心病患者组血清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浓度均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胆红素是防止冠心病的有效物质,检测胆红素水平对冠心病患者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选择住院冠心病患者90例(病例组)及同期来我院体检的96例(对照组)进行血清总胆红素的测定,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病例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低(P〈0.01),两组在不同血清总胆红素浓度的构成比不同,病例组低浓度比例高于对照组(P〈0.01),高浓度比例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低浓度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与冠心病的发病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胆红素(TB)与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及低密度脂蛋白(LDL)的关系。方法:检测50例冠心病患者与正常健康人TB、TG、TC及LDL水平,并进行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冠心病组TB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TG、TC、LDL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血胆红素浓度降低是冠心病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冠心病与血清胆红素浓度的关系。方法检测100例冠心病患者和100例健康对照组血清胆红素的水平。结果冠心病组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浓度均降低,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清胆红素浓度与冠心病之间有密切关系,有可能成为预测或控制冠心病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与血清胆红素、尿酸及高敏C-反应蛋白浓度的关系。方法观察27例CHD患者血清胆红素、尿酸及高敏C-反应蛋白浓度,同时观察30例健康体检组血清胆红素、尿酸及高敏C-反应蛋白浓度。结果冠心病组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浓度均降低,而UA和hs-CRP浓度均高于正常人,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血清胆红素浓度降低、尿酸及高敏C-反应蛋白的升高可能是冠心病发生的危险因子,三项指标联合检测在冠心病的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不同病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PIH)患者血清脂质指标紊乱表现。方法:107例妊高征患者开始治疗前接受了各项血清脂质指标检测,并与同期住院的正常妊娠者(60例)比较。结果:不同病情PIH患者的TC、TG、LDL-C检测值均明显高于同期正常妊娠组,而HDL-C则明显低于后者(P均〈0.01-0.05);妊娠期高血压和轻度子痫前期患者的TC、TG、LDL-C等指标明显低于重度子痫前期组,HDL-C则显著高于重度子痫前期组(P均〈0.01-0.05)。结论:各类病情妊娠期PIH患者均有明确的脂质代谢紊乱,并随着病情加重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与血清胆红素浓度的关系。方法观察21例CHD患者血清胆红素浓度,同时观察22例健康体检组血清胆红素浓度。结果冠心病组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浓度均降低,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血清胆红素浓度降低可能是冠心病发生的危险因子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血清脂类、载脂蛋白指标异常与胆囊胆固醇结石病例对照比较。方法选择经手术证实的47例胆囊胆固醇结石患者,并按相同年龄、性别和体质量指数与同期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进行1∶1配对,两组均接受血脂(总胆固醇、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和载脂蛋白(A和B)指标检测。结果胆囊胆固醇结石患者的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白和载脂蛋白B浓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前者中高密度脂蛋白浓度则明显低于后者(P均<0.05~0.01)。结论胆囊胆固醇结石患者常伴有明确的血清脂类和载脂蛋白指标异常。  相似文献   

15.
冠心病患者血清胆红素浓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庆玲  侯贵书 《临床荟萃》2003,18(17):970-971
目的 探讨血清总胆红素浓度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 将 2 31例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分成两组 ,主要冠状动脉中任何一支内径减少≥ 5 0 %者为冠心病组 ,共 135例。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为对照组 ,共 96例。两组均采清晨空腹静脉血测定血清总胆红素浓度 ,探讨冠心病与胆红素水平的关系。结果 冠心病患者血清总胆红素浓度明显低于非冠心病组 (P <0 .0 5 ) ,血清总胆红素与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B水平呈负相关。结论 低胆红素血症可能是冠心病危险因子之一 ,胆红素对血脂代谢有影响  相似文献   

16.
血清胆红素浓度与冠心病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清胆红素浓度变化与冠心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经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120例冠心病患者及经体检证实健康者100例(为对照组)的空腹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浓度。结果血清胆红素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血清胆红素浓度下降可能在冠心病的发病中具有一定的作用,血清胆红素浓度与冠心病发生的危险性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7.
魏欣  杜凤和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21):5075-5075
目的探讨冠脉病变程度与胆红素的相关关系。方法选择70例冠心病患者与29例非冠心病患者,对两组胆红素水平进行比较。记录所有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支数,并与胆红素水平作相关性分析。结果冠心病组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总胆红素及间接胆红素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之间呈负相关关系(P〈0.05)。结论低胆红素水平可能是冠状动脉病变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8.
背景:肾移植后早期约有2/3以上患者伴有高脂血症,其是慢性移植肾病以及移植后肾失功的重要危险因素。 目的:分析肾移植后早期患者血清脂质紊乱的特点。 设计、时间及地点:病例-对照观察,于2004-05/2006-05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完成。 对象:选择肾移植后患者84例,另外选择同期门诊健康体检者49例作为对照。 方法:84例肾移植患者根据志愿原则和经济条件选择不同免疫抑制剂治疗方案。环孢素A组53例,他克莫司组31例。根据环孢素A组患者服药期间平均环孢素A峰浓度分组,将环孢素A峰浓度≥852.611μg/L设定为高环孢素A峰浓度组(n=22),〈852.61μg/L为低环孢素A峰浓度组(n=31)。 主要观察指标:分别于肾移植前和移植后3,6,12个月检测患者各项血清脂质指标水平,并与同期健康体检者进行对比。 结果:①肾移植组移植后多数时间血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指标明显高于移植前和对照组(P〈0.05-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则明显低于移植前和对照组(P〈0.05—0.01)。②环孢素A组移植后大部分时间血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均明显高于移植前和他克莫司组(P〈0.05~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则明显低于移植前和他克莫司组(P〈0.05~0.01)。③高环孢素A峰浓度组移植后大部分时间血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均明显商于移植前和低环孢素A峰浓度组(P〈0.05~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则明显低于移植前和低环孢素A峰浓度组(P均〈0.05-0.01)。 结论:肾移植后早期患者存在着明确的血清脂质紊乱.与使用环孢素A类免疫抑制药物及其血药峰浓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合并冠心病患者的血脂代谢特征,探讨其相关病理生理机制。【方法】OSAHS患者87例,包括单纯性OSA HS组45例OSA HS合并冠心病患者组42例,并设置正常对照45例,检测受试者血清间接胆红素(IBIL)、超敏 C反应蛋白(hs-CRP)、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比较其组间差异。【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单纯性 OSAHS患者组 IBIL、HDL-C明显降低(P<0.05),hs-CRP、TC、TG、LDL-C明显升高(P<0.01)。与单纯性 OSAHS 组比较,合并冠心病患者 IBIL 明显降低(P<0.01), hs-CRP、TC、TG、LDL-C明显升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OSAHS患者合并冠心病与其血脂代谢异常关系密切,其IBIL浓度降低、hs-CRP水平增高、脂质代谢异常是OSAHS合并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应用血脂和血总胆红素指标联合评价冠心病患病危险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联合应用血脂及血胆红素的变化情况评估其对冠心病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1998-01/2003-12江西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心内科住院的高血压Ⅰ期患者274例为高血压组,男138例,女136例;选择同期因不明原因的胸痛在本院心导管室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证实有冠心病的患者102例为冠心病组,男66例,女46例,心功能Ⅰ~Ⅱ级;选择同期本院经临床、心电图和心肌酶学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114例为心肌梗死组,男68例,女46例.选择同期本院健康体检者100人为对照组,男50人,女50人.纳入对象对指标检测均知情同意参加.以OLYMPUS 2700全自动生化仪酶化学法测三酰甘油、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红素.各组均数比较用方差分析,两两比较用Q检验;危险因素分析用逐步Logistic法.结果:[1]高血压Ⅰ期患者274例,冠心病的患者102例,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114例,健康者100人均进入结果分析.[2]4组性别、年龄、总胆红素、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红素)之间差异明显<0.05~0.01).进一步作两两间的比较证实,冠心病组和心肌梗死组患者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红素)明显高于高血压组和对照组(P<0.05~0.01).[3]为排除干扰因素,逐一剔除不显著变量,进行逐步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性别、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红素)是其中更重要的危险因素.排除其他混杂因素干扰,综合血总胆红素分析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红素)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较,可使冠心病的患病危险性预测由增加34.59至增加73.989.结论:总胆红素下降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联合考虑血脂及血总胆红素的因素,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红素)可能是更好的冠心病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