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院自1989年1月至1997年1月,采取了“[”型椎板截骨开窗入路,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74例,其中伴有侧隐窝狭窄46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一、一般资料:本组74例,男性57例,占77%;女性17例,占23%。年龄范围为23岁至68岁。每例症状、体征均较典型,并经腰椎管造影或CT扫描检查确诊。L_(3-4)单侧间隙1例;L_(4-5)单侧间隙37例,双侧间隙6例;L_5~S_1单侧间隙11例,双侧间隙1例;S_(3-4)及L_(4-5)间隙1例,L_(4-5)及L_5—S_1间隙16例;L_(3-4),L_(4-5)及L_5~S_1间隙16例;L_(3-4)及L_5~S_1间隙1例。 二、手术方法:持续硬膜外麻醉下,患者取俯卧位,  相似文献   

2.
作者于1986年1月至1990年7月手术治疗双间隙腰椎间盘突出症80例,占同期腰椎间盘突出症总手术病例的25.5%(80/315)。多见于L_(4.5)、L_5S_1和L_(3.4)、L_(4.5)两组,分别为61例(76.25%)和17例(21.25%)。其临床表现多数较单间隙突出者病程长、症状重、体征多、神经根损害更为广泛,CT可清楚地显示病变征象,随访72例,平均随访35个月(2~6年),优48例、良16例、可3例、差5例。  相似文献   

3.
本文总结50例骨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就其病因、病理、临床与影像学特点、手术方法及其并发症进行讨论。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从1986年~1997年我科共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68例,其中经手术证实椎间盘骨化50例,占18.6%。50例中男32例,女性18例。年龄21~63岁。有腰部外伤史者26例。病程8个月至20年。骨化单发于L_(1、2)1例、L_(3、4)2例,L_(4、5)21例,L_5S_120例;发生于2个间隙6例(L_(3、4)、L_(4、5)1例,L_(3、4)、L_5S_11例,L_(4、5)、L_5S_14例)。合并其它椎间盘突出(非骨化型椎间盘突出)6例,合并腰椎管狭窄12例,合并神经根管狭窄23例。X线片显示椎间盘有骨化影仅10例,CT显示42例。50例患者的症状体征见附表。  相似文献   

4.
自1994年以来,采用经皮腰椎间盘切吸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10例。其中6例于术中发生取核钳钳嘴折断并掉入椎间隙,均经套管取出,手术顺利完成。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一、一般资料 本组6例,男4例,女2例,年龄在55~71岁之间。其中L4~5椎间盘突出1例,L_(4~5)伴L_5~S_1椎间盘突出3例,L_5~S_1椎间盘突出2例;CT扫描显示4例椎间盘突出并钙化,2例椎间盘突出并与硬膜囊粘连。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我院1988.1~1991.12期间,经临床检查诊断,椎管造影检查和CT扫描检查诊断,并经过手术证实的27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作以比较性分析。272例中,临床诊断99例,椎管造影诊断118例次,CT扫描诊断68例次,(其中13例同时行椎管造及CT扫描检查)共285例次,经手术证实,手术符合率为:临床组90.9%,造影组92.9%,CT组94.1%。L_(4~5)及L_5~S_1部位的定位符合率分别为75.7%和75%;96%和82.9%;94.8%和94.2%。讨论了三种诊断方法的优缺点,强调临床综合检查诊断的重要性及椎管造影和CT检查的重要价值、强调三种诊断方法的互补作用,特别对双间隙突出者应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以避免遗漏。  相似文献   

6.
本人报告我院自1979年12月至1992年12月,经手术证实的高位(L_(3~4)以上者)腰椎间盘突出症44例。L_(1~2)1例,L_(2~3)4例,L_(2~3)L_(3~4)2例,L_(2~3)L_(4~5)1例,L_(3~4)L_(4~5)1例。L_(3~4)24例,L_(3~4)L_(4~5)12例,占同期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的3.78%。对下述临床病史及特娠者,应防止遗漏高位突出的可能:患者有大腿前方、腹股沟区疼痛麻木;膝前无力,股四头肌萎缩;大腿前内,小腿内侧感觉减退;膝反射异常;股神经牵拉试验阳性;病侧下腹部无压痛或包块;有反复发作性病史者。此外,还可伴有X线片腰椎侧凸、间隙变窄及椎体后缘有唇变等。必要时脊髓造影或CT扫描检查可明确诊断。手术中低位腰椎间盘突出不典型时,要探高位间隙,这样可防止漏诊。手术中对椎管狭窄要彻底减压,才能提高优良率。  相似文献   

7.
近十年经手术治疗腰椎盘间突出症521例,有21例为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占4.03%。其中L_(1~2)3例,L_(2~3)4例,L_(3~4)14例。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诊断符合率低,易漏诊,误诊。膝腱反射改变为重要体征。X线检查及脊髓造影对诊断有较大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正> 我院自1998年9月~2000年1月,采用小关节内侧缘硬膜外腔侧隐窝注射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92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92例中,男64例,女28例,年龄17~70岁,平均37.26岁。突出间隙为L_(4~5),和L_5~S_1病程3个月~5年。92例均有不程度的腰痛和放射性下肢痛,直腿抬高试验均阳性,仰卧挺腹试验均阳性。经CT扫描确诊为腰椎间  相似文献   

9.
我院于1986年起选择性施用单侧小切口小开窗加潜形式扩大治疗旁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312例,术后并发症少功能恢复快,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男178例,女134例;平均年龄39岁,有外伤史劳累史258例,原因不明54例。病变部位:L_(3~4)8例;L_(4~5) 174例;L_(5)~S_1 138例;L_(4~5),L_5~S_1两处突出22  相似文献   

10.
我科自1981年3月至1996年12月,应用骶管封闭配合手法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95例,现将51例疗效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51例中,男36例,女15例。年龄20岁以下3例;20~30岁18例;31~40岁20例;41~50岁8例;50岁以上2例。病程最短20d,最长10年。 1.2 影像学检查 全部都摄腰椎正侧位片,及腰3.4、腰4.5、腰5骶1间隙CT扫描。生理前凸消失28例,脊柱腰段侧凸畸形23例,椎间隙变窄18例,伴有Schmorl氏结节4例。CT扫描:单纯L_(4、5)突出28例,单纯L_5S_1突出12例,L_(4、5),L_5S_1都突出8例,L_(3、4)突出3例,不伴有椎间盘钙化及明显的椎管狭窄和侧隐窝狭窄。 1.3 治疗方法 急性疼痛以骶管封闭配合手法按摩治疗为主,急性疼痛基本缓解后结合辅助疗法以巩固  相似文献   

11.
我院中医科自1988年起,用手法牵引、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2例,取得了较好疗效。92年来配合机械牵引、中药电泳治疗63例,疗效进一步提高,本文给以总结,并探讨治疗机理。 临床资料 男性65例,女性40例;工人38例,农民33例,干部29例,居民3例,学生2例;30岁以下10例(年龄最小18岁),31~40岁24例,41~50岁45例,51岁以上26例;发病时间最短1周,最长5年;腰痛并发右腿痛50例,左腿痛52例,双腿痛3例;CT检查8例均证实,其中L_(4、5)16例,L_5/S_16例,L_(4、5)L_5/S_1 13例,L_(3、4) L_(4、5)2例,L_(2、3)L(4、5)突出L_5/S_1轻度突出1例;其中中央型3例,膨出5例,并发椎弓裂椎体滑脱2例,黄韧带肥厚1例,侧隐窝狭窄1例。  相似文献   

12.
经椎板间隙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2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讨论经椎板间隙摘除L_(4、5)、L_5S_1,椎间盘髓核的优点,达到术后较好的维持腰椎的稳定性,预防术后腰椎不稳及粘连压迫的目的。方法:对20例L_(4、5)、L_5S_1单纯腰间盘突出症患者经椎板间隙摘除髓核,对神经根进行减压。结果:手术平均用1.5小时以内,经6~18个月的随访,按中华骨科学会脊椎学组腰痛手术评定标准。优15例,良4例,可1例,优良率95%。结论:对单纯L_(4、5)、L_5S_1椎间盘突出症,经椎板间隙,手术不破坏椎板,能维持术后腰椎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3.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上腰腿痛最常见的原因。其治疗分为非手术和手术两种。Mcculloch认为胶原酶化学溶解术是椎间盘突出症的保守治疗中最后步骤。我院自1996年5月~1998年6月,共有185例患者分别接受盘内、盘外注射胶原酶化学溶解术,临床效果比较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185例,其中男114例,女71例,年龄20~72岁,平均年龄43岁,病例中L_4~L_5间隙突出98例,L_5~S_1 40例,L_4~L_5、L_5~S_1同时突出者23例,L_2~L_3、L_3~L_4及三个以上同时突出者9例。其中突出自0.3cm~1.6cm大小不等,平均突出0.68cm,行L_4~L_5注入胶原酶119例,L_5~S_1注入48例,L_3~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脊髓造影与CT检查已渐成为脊柱疾病的常规检查方法。然而它们各有优缺点,为使诊断定位更准确,更好地鉴别椎管疾患,选择最佳诊治方案。我们选择近年来经手术证实术前均做过脊髓造影与CT检查的85例胸腰椎疾患,按疾病分类进行统计,分析比较。 资料与方法 一、本组85例中,男23例,女12例;年龄24岁—62岁,平均43岁。外伤13例:男11例,女2例;其中T_(12)骨折脱位7例,L_1骨折5例,L_3骨折脱位1例;椎间盘突出38例:男31例,女7例,其中L_(3~4)突出一例,L_(4~5)突出21例,L_5~S_1不突出14例,L_4~L_5双间隙突出2例;椎管狭窄28例:男26例,女2例,其中L_(4~5)狭窄10例,L_5~S_1狭窄16例,L_4~S_1狭窄2例;椎管肿物6例:男5例,女1例,其中转移瘤3例,脊膜瘤2例,神经纤维瘤1例。  相似文献   

15.
目的基于磁共振神经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neurography,MRN)测量评价经椎板间隙入路内镜下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8-01—2019-12纳入的20位健康志愿者,对L_4~S_1节段相关解剖参数进行MRN测量分析,比较L_4、L_5神经根与上位椎弓根距离,比较L_(4、5)与L_5S_1安全三角面积,比较L_4、L_5、S_1神经根与硬膜囊夹角以及L_4、L_5、S_1神经根与硬膜囊边缘距离。结果 20例均顺利完成MRN扫描,L_5神经根与上位椎弓根距离较L_4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_(4、5)与L_5S_1安全三角面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_4神经根与硬膜囊矢状面夹角与L_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S_1神经根与硬膜囊矢状面夹角较L_4与L_5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_4、L_5、S_1神经根与硬膜囊边缘的距离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_5神经根与硬膜囊边缘的距离大于L_4,S_1神经根与硬膜囊边缘的距离大于L_4、L_5。结论经椎板间隙入路内镜下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在下腰椎是安全、可行的,MRN技术可对经椎板间隙入路内镜下腰椎间盘髓核摘除的安全工作区域进行术前评估,对减少神经损伤并发症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小切口摘除突出物治疗腰间盘突出症210例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87年6月至1992年6月采用小切口突出物摘除术治疗腰间盘突出症210例,合并侧隐窝狭窄者67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210例中,男119例,女91例;年龄最小19岁,最大68岁,35~50岁间163例;体力劳动者127例;有腰部外伤史者144例;病程最短1天,最长36年,平均46年。共217个突出节段:L_(4-5)118例,L_5~S_182例,L_5~S_1双间隙突出6例,L_(3-4)并L_(4-5)1例。方法及结果:方法 俯卧于胸腹悬空的弓形架,局麻后以突出间隙为中心作3~5cm长后正中纵切口,电刀于患侧紧  相似文献   

17.
行椎板间开窗潜行减压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115例,平均年龄54.2岁,病程平均3年9个月;全部病人都有腰痛和一侧或两侧下肢痛及麻木,均有间歇性跛行。除X线平片外,CT、CTM和/或MRI检查101例,椎管造影24例。其中伴椎间盘突出7例。狭窄段位于L_(4,5)49例,L_5S_125例,L_(3,4)3例,两个节段(L_(4,5)和L_5S_1或L_(4,5)和L_(3,4))26例,三个节段(L_(3,4),L_(4,5),L_5S_1)12例。术后复查CT/MRI 59例。结果84例获得随访,平均时间3年7个月,优51例,良27例,优良率91.66%。认为椎板间开窗潜行减压是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有效方法。该法简便、能维持后柱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8.
<正>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腰腿痛最常见原因之一,每年有许多病人接受手术治疗。我院自1988~2002年行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584例,失误及并发症32例,发生率5.5%。现就其出现原因及防治做以讨论。 1 临床资料 本组32例,男19例,女13例,年龄28~67岁,平均36岁。其中L_(45)突出19例,L_5S_1突出9例,双椎间盘突出4例。失误  相似文献   

19.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常见病,约占腰腿痛门诊的20%,近年来,随着CT扫描和MRI检查的广泛应用,无症状腰椎间盘突出(asymptomatic lumbar inter-verbral disc herniation,ALIH)相继被发现,如Wiesll对无症状的52人行CT扫描,结果发现:L4、5或L5S1椎间盘膨出、突出,40岁及以下者为19.6%,41岁及以上者为26.9%[1].Boder等用MRI检查无症状67人,结果显示:椎间盘突出或膨出者,59岁及其以下者为20%,60岁及以上者为36%[2].国内谢氏随机选取某部队无腰腿痛症状的新战士219人,腰椎CT扫描发现,有腰椎间盘突出者为33.3%[3].因此,了解无症状腰椎间盘突出发生的原因,正确评价其临床意义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经皮内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中应用肌电图监测结果,以预防神经损伤。方法对27例L_(4~5)及14例L_5~S_1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侧路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切除术,对12例L_5~S_1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后路经皮椎板间入路髓核切除术。对L_(4~5)节段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患者监测术侧的L_4和L_5神经的自发肌电图,对L_5~S_1手术患者监测术侧的L_5和S_1神经的自发肌电图。结果 53例患者术前自发肌电图均表现为波幅很低的波浪线。在通道建立过程中,46例出现异常肌电波;在髓核摘除过程中,5例出现异常肌电波;在显露减压神经根时,所有患者出现异常肌电波。腰痛时肌电图为中等宽幅的异常肌电波;下肢放射痛时为成串的、高波幅的异常肌电波。53例VAS评分术前为(7.34±1.54)分,术后1个月为(1.53±0.8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术中进行肌电图监测有助于对神经损伤进行预防,提高手术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