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要重视夏季肠道传染病弧菌属的细菌学检查倪语星每年夏季是肠道传染病流行和发病的高峰。引起夏季肠道感染的主要病原是弧菌属的细菌,包括O1群霍乱弧菌、非O1群霍乱弧菌、O139型霍乱弧菌、副溶血弧菌和其它弧菌等。其中古典生物型霍乱弧菌曾引起6次世界大流行(...  相似文献   

2.
霍乱弧菌及其它致泻弧菌检验现状许淑珍霍乱弧菌是引起烈性肠道传染病的病原菌。当前,埃尔托型和O139霍乱弧菌仍在不同国家和地区暴发流行。O139菌株是近3年来发现的引起霍乱流行的新菌型。非O1群霍乱弧菌和其它弧菌引起的腹泻也明显增多。实验室应加强对霍乱...  相似文献   

3.
人们早期认为,只有古典型霍乱弧菌0∶1可引起霍乱,但以后发现Eltor弧菌亦可引起霍乱。0∶1以外的血清型通常认为是不凝集弧菌或非霍乱弧菌。早在1935年,Garnal等人证明,非0∶1弧菌和0∶1血清型一样,具有相同的H抗原。它可引起散在发病,甚至偶而可引起霍乱流行。有人研究大量非0∶1弧菌的生化反应,认为它们亦属于霍乱弧菌;有人基于DNA杂交材料指出,0∶1和非0∶1菌株的不可分割性。  相似文献   

4.
<正>霍乱弧菌(Vibrio cholerae)是弧菌科弧菌属中具有相似生化性状、相同鞭毛抗原、不同菌体抗原的弧菌的统称,按照菌体脂多糖抗原的不同,已分离出200余个血清群[1],除O1群和O139群的产毒株会导致霍乱的大流行外,其他非O1群非O139群霍乱弧菌亦可引起感染性腹泻、败血症等[2]。本研究从我院收治的1例腹泻患者粪便标本中分离培养到1株非O1群非O139群霍乱弧菌,然而布鲁克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Bruker BioT yperTMMALDI-TOF MS)仪却错误鉴定为易北河弧菌(Vibrio albensis)。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从山西省霍乱样粪便中分离到拟态弧菌,并检测其是否携带霍乱毒素基因。方法采集患者粪便、患者家用自来水、金鱼和鱼缸水标本,按照WS289-2008和《霍乱防治手册》(第5版)方法 ,对标本进行增菌和选择性培养基的分离培养,疑似菌落以霍乱弧菌血清凝集试验检测,并用API20E系统鉴定菌种。同时,疑似菌落用PCR检测O1、O139群特异性和是否携带霍乱毒素基因。结果粪便标本经增菌后接种选择性培养基,在庆大琼脂和碱性琼脂上均有霍乱弧菌疑似菌落,但在TCBS琼脂上为绿色、透明、中等大小、光滑、湿润的菌落;血平板上可见灰白色、湿润菌落,有透明溶血环;染色镜检湿片暗视野下未见流星状运动细菌。氧化酶和粘丝实验阳性,霍乱弧菌O1、O139群血清凝集试验阴性。菌株经API20E鉴定为拟态弧菌(93.5%可能性)。环境标本中未分离和检测到拟态弧菌。PCR检测该拟态弧菌中携带霍乱毒素基因,而O1、O139群特异性为阴性。结论从急性霍乱样腹泻粪便中分离到1株拟态弧菌,对于临床类似霍乱样症状的病例标本,当病原的霍乱弧菌血清凝集为阴性时,应进一步做霍乱毒素的检测。  相似文献   

6.
1992年7月20日至9月底,天坛医院检验科肠道门诊化验室对991例急性腹泻患者致病性弧菌感染的病原学做了调查,从患者粪便标本中检出致病性弧菌129株(13.11%)。其中,非01群霍乱弧菌68株(6.86%)、付溶血弧菌55株(5.55%)、溶藻弧菌3株(0.30%)、麦氏弧菌2株(0.20%)、河弧菌1株(0.10%)。还检出气单胞菌32株(3.22%)。更重要的是,还首次在我国分离到对弧菌抑制剂(0/129)有抗性的非01群霍乱弧菌6株(0.61%),占非01群霍乱  相似文献   

7.
API 20E和20NE对弧菌属细菌的鉴定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发现 ,API2 0E和 2 0NE对弧菌属某些细菌的鉴定易产生错误结果。为此 ,我们以非O1群霍乱弧菌、副溶血弧菌、拟态弧菌和河弧菌分别接种API 2 0E和2 0NE试条 ,分析其鉴定结果 ,寻找鉴定失败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并根据各菌生化反应 ,建立一套API鉴定系统与常规方法相结合的鉴定方法。1 材料和方法1 .1 菌株来源 非O1群霍乱弧菌、副溶血弧菌、拟态弧菌和河弧菌各 1株系卫生部和浙江省临床检验中心的室间质评菌株。1 .2 培养基 克氏双糖铁琼脂、4号琼脂、蔗糖和水杨苷微量发酵管、0和 6 0g/L氯化钠胨水均购自杭州天…  相似文献   

8.
耐四环素非O1群O139霍乱弧菌的报告李端,熊元甫(南昌市卫生防疫站,江西南昌330006)非O1群O139霍乱弧菌国内外的报道均对四环素敏感,我们分离出一株耐四环素的菌株。1病原学检查某腹泻病人粪便,进行霍乱弧菌分离培养。结果检出1株革兰阴性弧菌,...  相似文献   

9.
李凤娟  阚飙  王多春 《疾病监测》2014,29(3):239-242
非O1/O139群霍乱弧菌引起的腹泻在许多发展中国家都有发生,其流行涉及到多个血清群。在有些地方,非O1/O139群霍乱弧菌腹泻的发病率甚至超过了O1/O139群霍乱弧菌腹泻的发病率。非O1/O139群霍乱弧菌的致病因子多种多样,肠毒素、蛋白酶、溶血素和三型分泌系统等被认为是重要的致病因子,但其致病机制非常复杂,至今仍然不完全清楚。随着抗生素使用的增加,出现了许多耐药甚至多重耐药菌株。本研究从非O1/O139群霍乱弧菌腹泻的流行情况、致病因子以及耐药方面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2005-2014年上海市O139群霍乱弧菌的分子特征和耐药性。方法 以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检测86株O139群霍乱弧菌的霍乱毒素基因(ctxA)、溶血素基因(hlyA)、毒素协调菌毛基因(tcpA)、调控蛋白基因(toxR)和编码霍乱毒素基因的CTX基因组基因(zot、ace)。采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和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方法对O139群霍乱弧菌菌株进行分子分型。采用WHO推荐的改良K-B纸片法,对O139群霍乱弧菌菌株进行11种抗菌药物(头孢曲松、强力霉素、诺氟沙星、环丙沙星、复方新诺明、丁胺卡那霉素、四环素、氯霉素、萘啶酸、氨苄西林、庆大霉素)敏感试验。结果 患者来源O139群霍乱弧菌菌株93.2%(41/44)为产毒株,水产来源菌株58.3%(21/36)为产毒株,6株水体来源菌株均为非产毒株。PFGE分析将O139群霍乱弧菌分为35个型别。MLST分析将O139群霍乱弧菌分为9个ST型,其中流行菌型为ST 69型,非产毒株以ST 162型为主。86株O139群霍乱弧菌经药物敏感试验分析显示O139群霍乱弧菌产毒株的耐药情况比非产毒株严重。O139群霍乱弧菌产毒株对强力霉素、复方新诺明、四环素、萘啶酸、氨苄西林、庆大霉素的耐药率高。O139群霍乱弧菌非产毒株对萘啶酸耐药严重。结论 上海市患者和水产来源O139群霍乱弧菌构成以产毒株为主。PFGE分型提示水产为霍乱疫情的主要传染源。O139群霍乱弧菌产毒株高度克隆化,流行菌型为ST 69型,耐药情况严重。  相似文献   

11.
霍乱是一种烈性传染病,其致病菌为霍乱弧菌。根据菌体(O)抗原的不同,霍乱弧菌已被分为200个以上的O血清群,其中只有O1和O139群能引起霍乱大流行,其他群主要引起散发,因此,关于霍乱弧菌的检测包括O1群和O139群。霍乱弧菌的快速检测对控制霍乱流行及治疗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林仁卫  叶菊莲  罗芸  占利 《疾病监测》2007,22(9):582-584
目的 利用分子生物技术了解引起食物中毒的非O1群霍乱弧菌携带毒力基因情况及耐药性特征.方法 对检出的非O1群霍乱弧菌菌株进行耐药性分析,同时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进行霍乱弧菌肠毒素基因(Ctx)、小带联结毒素基因(Zot)、辅助霍乱肠毒素(Ace)基因的检测,并参照美国CDC PulseNet的统一方法进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型并作同源性分析.结果 从8例患者和8份食品标本中分离到7株非O1群霍乱弧菌,未检出Ctx、Zot、Ace等毒素基因,检出溶血素,Dienes试验和脉冲场凝胶电泳图谱显示病人分离株和剩余食物检出株同源.经耐药性分析,菌株除对复方新诺明、氨苄西林100%耐药外,对其余抗生素均较敏感.结论 通过实验证实本次食物中毒是由聚餐者共同食用冷菜凤爪所致,流行病学追溯从患者共同食用冷菜和海产品中非O1群霍乱弧菌毒力基因、耐药性和脉冲场凝胶电泳分析为同源菌株.  相似文献   

13.
霍乱的致病因子主要是霍乱肠毒素(CT),是O_1群霍乱弧茵的主要毒力因子,然而临床分离的大量霍乱弧菌O_1群菌株不产生CT,一些非O_1群霍乱弧菌却能产生CT,这样对分离的霍乱弧菌需检查其能否产生CT以评价其临床意义。本文作者采用半套式PCR法(Henminested PCR)检测粪便标本中的CT,并与GMI-ELISA法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14.
为了从遗传学基础上,探索抗O/129的非O1群霍乱弧菌的基因结构的特点,即对1992~1994年从肠道门诊急性腹泻患者粪便中分离到的21株抗O/129的非O1群霍乱弧菌的分子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染色体DNA经核酸限制性内切酶PstI消化后,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分离DNA,全部菌株表现为多样化特征的限制性酶谱;用Dig标记的基因探针做southernblot杂交,无一株菌具有O1群霍乱弧菌流行株所具有的CT毒素基因;质粒图谱分析,仅有6株菌各含有一条质粒带,而且这6株菌同时对3~8种临床常用抗生素耐药,表明该菌株对O/129的抗性是非质粒性的。结果表明,抗O/129的非O1群霍乱弧菌与O1群霍乱弧菌非流行株具相似的遗传学特性和毒力特征,因而,它不是引起霍乱暴发的病原体。  相似文献   

15.
O139霍乱弧菌所致霍乱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袁新华 《疾病监测》1997,12(8):311-315
O139霍乱弧菌所致霍乱的研究山东省淄博市卫生防疫站(255026)袁新华综述张汉民审校有记载的世界性霍乱大流行已有七次,前四次病因不明,后三次是由O1血清群霍乱弧菌所致,第七次是在1961年由源于印度尼西亚西里伯斯岛的ElTor弧菌引起的。而非O1...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2株疑似O139群霍乱弧菌进一步鉴定,以排除或确诊霍乱。方法以试管凝集和交叉吸收实验复核玻片凝集结果,用生化实验和BIOFOSUN 微生物鉴定系统进行生化鉴定,PCR技术检测O139霍乱弧菌特异性脂多糖基因(LPS)。结果玻片凝集阳性,试管凝集1株菌可达原诊断血清效价的1/4,1株菌达1/2,交叉吸收后均证实为非特异性凝集;未检出LPS基因;系统生化鉴定判定为麦氏弧菌。结论2株菌不是O139霍乱弧菌,而是麦氏弧菌。  相似文献   

17.
创伤弧菌(Vibrio vulnificus) 为非霍乱弧菌,是一种嗜盐性海生革兰阴性杆菌.创伤弧菌感染是一种少见而又致命性的疾病,引起感染的主要原因是生食被创伤弧菌污染的海水产品,其次是伤口感染,多数患者因多器官功能障碍而死亡,现对本院1 例少见病例进行报道.  相似文献   

18.
应用多重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致病性霍乱弧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研究分别针对霍乱弧菌的外膜蛋白基因 (ompW )和肠毒素A亚单位基因 (ctxA)设计引物 ,建立的多重聚合酶链反应 (PCR)方法 ,可准确地将产毒霍乱弧菌与非产毒霍乱弧菌、副溶血性弧菌、河弧菌、志贺菌、沙门菌和致病性大肠埃希菌加以鉴别。1.菌株 :10株O1群古典型 (标准株 16 0 17) ,14株O1群埃尔托型 (标准株 180 2 0 ) ,7株O139,13株非O1非O139,12株副溶血性弧菌 ,7株河弧菌 ,7株沙门菌 (标准株 5 12 5 2 ) ,10株志贺菌 (标准株 5 0 0 71) ,5株ETEC ,7株EHEC(1株O15 7∶H7) ,由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军事医学…  相似文献   

19.
荧光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副溶血弧菌TLH与TDH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丽  张红河  曹海芬 《检验医学》2007,22(4):450-450,454
副溶血弧菌是引起我国沿海地区食物中毒的首要病原菌,主要致病因子是副溶血弧菌产生的溶血毒素,主要的溶血毒素有耐热性溶血毒素(TDH)和TDH相关的溶血毒素(TRH),此外,副溶血弧菌还可产生不耐热溶血毒素(TLH)。本实验采用TLH、TDH基因作为副溶血弧菌的靶序列,拟采用Taqman探针技术定量检测副溶血弧菌。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查明引发浙江省宁波市某服饰公司食物中毒事件的病原菌.方法 对采集到可疑食品和肛拭等标本参照GB/T4789-2003标准进行细菌的分离、鉴定及血清学分型;参照霍乱防治手册检测菌株的CT毒力基因.结果 6份患者大便标本与14份轻微腹泻患者或腹部不适者大便标本中检出非O1群霍乱弧菌O29血清型9株,其中腹泻患者标本检出6株,轻微腹泻患者中检出3株,检出率为45.0%.未检出志贺菌、副溶血性弧菌、致病性大肠杆菌、O1群和O139霍乱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致病菌,剩余食物未检出志贺菌、副溶血性弧菌、致病性大肠杆菌、O1群和O139霍乱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致病菌.结论 此次食物中毒为非O1群霍乱弧菌O29血清型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