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 毫秒
1.
新的医学人文观,首要的是敬畏生命。从“敬重自己”“尊重他人”“敬畏自然”“正视疾病与死亡”四个方面将敬畏生命思想层次化、具体化,为医者人文素养的培养提供基础理论依据。“敬重自己”意在呼吁医务工作者重视、善待自身的身心健康,加强自我的认识、节制和培养。“尊重他人”主要指尊重关爱患者及其家属。“敬畏自然”是将大爱扩展至整个自然,完善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正视疾病与死亡”则需要辩证看待疾病利与弊,引导和帮助患者及其家属正面、积极地对待死亡,实现医者对生命全程的医治与关怀。  相似文献   

2.
汶川5·12大地震使人们感悟生命的轻重善恶;触动人们反思对生命的认知和行为。阿尔贝特·史怀哲的“敬畏生命伦理学”揭示伦理的基本原则是敬畏生命,阐述善的本质是保存生命、促进生命、敬畏生命,倡导生命在危难之际的休戚与共精神,批判物欲膨胀、盲目的利己主义和局限的职业观导致对敬畏生命理念的背离,对于我们领悟敬畏生命的理念在文化、人性和行为中应有的价值、走向对敬畏生命理念的觉悟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有着医生和作家双重身份的毕淑敏,以平视的目光关注疾病,以一种聚焦"疾病现场"的在场叙事,叙述了当今社会医患关系的淡化和物化、安乐死的两难、临终关怀的完善、高科技的双刃剑带来的幸福与伤痛.毕淑敏在疾病叙事时,充分尊重病人的人格尊严和权利,体现出无伤有利的生命伦理学原则.她的疾病叙事弘扬了一种尊重生命的伦理精神,也有助于健全读者的生命价值观和生命伦理观.  相似文献   

4.
董旭南  张南 《新疆医学》2012,42(4):130-131
医患关系有狭义和广义的两种理解。狭义的医患关系是指医生和患者个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广义的医患关系是指以医生为主体的人群与患者为主体的人群之间的关系。医者施医,帮助患者恢复健康;患者求医,接受来自医者的治疗和指导。医患关系这种双向活动,不但决定了双方在医疗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生命伦理学在医学人体试验中的具体应用有其特殊性,说明不能照搬医疗中的自主性原则。本文对临床盲试伦理进行具体分析,发现医学人体试验中的自主性原则应注重受试者的自主决定权而不是知情权;同时,鉴于医学人体试验旨在促进医学发展和社会进步,社会利益也是医学人体试验伦理应考虑的重要因素。因此,自主性原则与社会利益的兼顾才真正符合医学人体试验的伦理道德。  相似文献   

6.
医学伦理学、生命伦理学在医疗卫生事业中具有基础性和战略性地位,这一命题正在成为学术界和医疗卫生界的共识.对这一命题从医学的使命与目标、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性、医改的成败得失、道德资本和德源资产等多重维度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7.
为落实教育部关于开展课程思政教育促进高校贯彻落实立德树人之根本任务,通过在“医学功能学实验”课程教学中对医学生开展课程思政教育的尝试,将“爱护实验动物,敬畏生命”这一思政要素有机融合于该课程教学。从教学对象、设计、目标、课上及课下实践活动等环节探索课程思政实施过程和效果评估,并分析了目前面临的问题及未来推进方向。以期为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提供有益思路,助力有温度有情怀的卓越创新医学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引导社会思潮的精神导向.医学伦理学实际上包括医疗职业道德和生命伦理学两个部分,对于医疗职业道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其的主导引领作用十分明显.而对生命伦理学的引领作用,有些体现在思想内容方面,有些体现在思想方法方面,或者二者兼而有之.具体可依据不同的内容,采取借鉴吸收、改造创新和有机结合、充实提升两种方法.  相似文献   

9.
伍天章 《中国医学伦理学》2011,24(6):712-716,719
在庆祝中国医学伦理学与生命伦理学研究30周年之际,回顾并展望广东省医学伦理学研究中心、广州医学院医学伦理学和生命伦理学的发展历程,其主要经验是:提高认识,把医学伦理学作为重点课程、学科来建设;建立研究机构进行专题研究与学术交流,举办骨干培训班;关注热点问题,开展生命伦理学研究。  相似文献   

10.
"敬畏生命"伦理思想及在医学伦理学教学中导入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学伦理学是一个研究医学道德的科学,又是一个具有广阔的社会性、文化性和人性的领域。随着医学研究的日渐深入,医学演绎成的道德问题也日益突出,医学工作者常常面临着道德困惑。医学伦理学正是从伦理道德角度规范医疗活动,从理论上阐述医疗活动和道德行为的关系,探讨和研究人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模式对婴儿湿疹患儿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在我院儿科住院治疗的120例婴儿湿疹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以问卷形式对湿疹患儿生活质量进行调查,按照优质护理模式的标准对患儿进行全方位的护理,3个月后进行出院随访,观察患儿住院期间临床疗效及出院3个月后的生活质量。结果 120例患儿临床治愈116例,总有效率96.7%,出院3个月后生活质量显著优于入院时生活质量(P<0.01)。结论优质护理模式在针对患儿生理及疾病特点的基础上,综合了入院宣教、饮食护理、皮肤护理等方法,可有效促进湿疹患儿康复,显著提高湿疹患儿的生活质量,是一种值得推广的临床护理模式。  相似文献   

12.
王可  朱和平  潘康平  李金华 《中国民康医学》2012,24(12):1432-1433,1436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43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72例和对照组71例,对照组入院后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循证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疗效及生活质量。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实验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生活质量较对照组明显改善。结论:循证护理干预能明显提高精神分裂症的治疗效果,进一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早期实施心理护理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康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1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41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除均采用相同的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外,还通过《医学应对方式问卷(中文版)》(MCMQ)、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了解研究组心理状态,对其实施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在患者发病后12周,采用MESSS评分表和WHOQOL-BREF评分表对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和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结果发病后12周,研究组的MESSS和WHO-QOL-BREF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早期实施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可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舒适护理干预对COPD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生活质量开展舒适护理并观察其对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作用。方法:将84例COPD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成立舒适护理小组。入院后首先对患者的情况进行评估,掌握患者基本信息,然后进行生理舒适、心理舒适、环境舒适、社会舒适4个方面的舒适护理干预,30d为1个干预周期。连续干预60d测评干预效果,即评价干预前后的整体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舒适护理干预前后,生活质量各纬度总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提示舒适护理干预后,患者的整体综合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和提高。结论:COPD并发症多,病程迁延反复,采用舒适护理干预可减轻患者的身心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心理护理对腹腔镜腹膜阴道成形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先天性无阴道腹腔镜腹膜阴道成形术患者术前术后的心理问题及特点,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提高先天性无阴道腹腔镜腹膜阴道成形术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方法将2007年1月至2009年6月期间在我院妇科接受腹腔镜腹膜阴道成形术的60例先天性无阴道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试验组术前术后的心理问题进行探讨,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对对照组进行常规健康指导。以自制的调查问卷对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的生活质量进行调查,分析其影响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术后3个月性生活满意率为84%,没有患者出现心理障碍;对照组患者术后3个月性生活满意率为50%,有3例患者存在心理障碍。结论对先天性无阴道腹腔镜腹膜阴道成形术患者进行术前术后的心理护理,能大大提高其术后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桃源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对老年人生命质量的影响,为居家养老服务的进一步推广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和健康相关生命质量测量量表(SF-36)对桃源社区接受居家养老服务的150名老人接受居家养老服务前后的自我照顾能力和生命质量进行评估,同时与对照社区的150名老人进行比较。结果居家养老后,桃源社区老人日常生活能力量表得分为16.16±5.11,明显好于干预前的17.36±5.26(t=1.98,P〈0.05),也明显好于对照社区老人的17.42±5.49(t=2.06,P〈0.05);实施居家养老后,桃源社区老人的生理职能、躯体疼痛、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等方面得分有明显提高。结论社区居家养老能有效提高老年人的日常生活能力和生命质量,是我国目前重要的养老途径。  相似文献   

17.
王丽华 《吉林医学》2011,(34):7289-7291
目的:研究恶性肿瘤患者生活质量及对护理服务的需求。方法:采用描述相关性研究方法,对560例恶性肿瘤患者进行生活质量与对疾病各个时期护理需求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并研究其相关性。结果:恶性肿瘤患者生活质量较差且患病各个时期护理需求较高(P<0.01),护理服务与恶性肿瘤患者生活质量呈正相关(r=0.624,P<0.01)。结论:有效的护理服务与患者的生活质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杨多 《中国医药导报》2012,9(15):156-158
目的探讨肿瘤围术期护理对癌症患者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06年1月-2010年6月收治的癌症患者128例,随机分为两组,采用常规手术、药物治疗及护理的患者为对照组64例,在常规手术、药物治疗及护理的基础上予以同术期护理的患者为观察组64例。医护人员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anxiety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depressionscale,SDS)、生活质量核心问卷(qualityoflifecorequestionnaire,QLQ-c30)在入院时和出院时与患者访谈并填写问卷进行评定。结果在SAS评分中,观察组[(39.01±10.53)分1明显低于对照组[(48.65±11.36)分];在SDS评分中,观察组[(41.26±9.90)分]也明显低于对照组[(50.51±9.78)分];在QLQ-C30评分中,观察组整体生活质量[(70.01±12.58)分]、躯体功能[(82.74±10.20)分]、角色功能[(81.08±9.62)分]、情感功能[(76.26±10.93)分]、认知功能[(83.41±9.02)分]和社会功能[(68.76±12.40)分]却明显高于对照组整体生活质量[(62.75±10.93)分]、躯体功能[(71.46±11.39)分]、角色功能[(70.63±11.37)分]、情感功能[(69.84±12.71)分]、认知功能[(70.95±11.80)分]和社会功能[(62.58±11.9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肿瘤围术期护理能够改善癌症患者的心理状况,减轻其焦虑和抑郁情绪,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对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0例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在住院期间给予常规健康指导,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出院后延续护理,于出院后6个月采用简明健康调查SF-36问卷进行生活质量评估,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延续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SF-36各维度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延续护理可有效提高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