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3 毫秒
1.
目的探讨人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165(hVEGF165)基因转染骨髓源性内皮祖细胞(EPCs)及对其影响。方法体外分离、培养、鉴定大鼠骨髓EPCs,ELISA检测转基因EPCs表达VEGF蛋白,MTT法检测对其增殖的影响。结果FITC-UEA-I和DiI-ac-LDL荧光双染证实分化的EPCs,脂质体介导pcDNA3-hVEGF165质粒转染组EPCs培养基上清中表达VEGF,hVEGF165基因转染促进EPCs增殖,注射转基因EPCs的大鼠皮下局部血管增加。结论hVEGF165基因可成功转染EPCs,并且具有血管内皮增殖刺激活性,为进一步研究hVEGF165基因修饰EPCs治疗血管内膜损伤性疾病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65(hVEGF165)基因转染兔骨髓源性内皮祖细胞(EPCs)及对EPCs增殖的影响.方法 体外分离、培养、扩增并鉴定EPCs,脂质体介导转染携带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标记的VEGF165质粒、空白质粒,同时经ELISA法检测转基因EPCs表达VEGF蛋白,并采用CCK-8法检测对其增殖的影响.结果 FITC标记荆豆凝集素Ⅰ和Dil标记的乙酰化低密度脂蛋白荧光双染证实正在分化的EPCs,同时经免疫组化法证实VEGF受体2 FLk-1和Ⅷ因子的表达;VEGF165质粒转染组EPCs上清液中表达VEGF165,VEGF165转染EPCs的转染率约22.5%;hVEGF165基因转染促进EPCs增殖.结论 hVEGF165基因可成功转染EPCs,且可促进EPCs的增殖,为基因治疗血管性疾病提供了动物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65(hVEGF165)基因转染兔骨髓源性内皮祖细胞(EPCs)及对EPCs增殖的影响。方法体外分离、培养、扩增并鉴定EPCs,脂质体介导转染携带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标记的VEGF166质粒、空白质粒,同时经ELISA法检测转基因EPCs表达VEGF蛋白,并采用CCK-8法检测对其增殖的影响。结果FITC标记剂豆凝集素I和Dil标记的乙酰化低密度脂蛋白荧光双染证实正在分化的EPCs,同时经免疫组化法证实VEGF受体2FLk-1和VIII因子的表达;VEGF165质粒转染组EPCs上清液中表达VEGF166,VEGF165转染EPCs的转染率约22.5%;hVEGF165基因转染促进EPCs增殖。结论hVEGF165基因可成功转染EPCs,且可促进EPCs的增殖,为基因治疗血管性疾病提供了动物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4.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因重组腺病毒载体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构建携带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方法 :将人源性的 VEGF1 6 5c DNA正向插入到穿梭质粒 p HCMVSP1A的 CMV启动子之下 ,构建重组质粒 ,通过脂质体与 p JM17共转染 2 93细胞 ,经同源重组获得携带人 VEGF1 6 5基因的重组腺病毒 ,通过 PCR扩增法鉴定所构建的腺病毒 ,扩增、纯化并测定滴度。结果 :人VEGF1 6 5c DNA成功地正向插入到 p HCMVSP1A载体中 ,以重组病毒基因组 DNA为模板 ,同时扩增出 5 76 bp的VEGF1 6 5c DNA基因片段和 86 0 bp的腺病毒骨架基因片段 ,证实了所构建病毒的正确性 ,病毒滴度为 2 .5× 10 9pfu/ m l。结论 :成功构建了表达人 VEGF1 6 5基因重组腺病毒载体 ,使 VEGF基因的高效转染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构建携带小鼠促血管生成素-1(Ang-1)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并鉴定。方法化学合成小鼠Ang-1基因经PCR扩增后亚克隆至穿梭质粒,重组质粒转化感受态细胞,所得转化子经PCR电泳分析并测序鉴定,携带外源基因的腺病毒穿梭质粒与携带腺病毒大部分基因组的辅助包装质粒共转染人胚肾细胞系HEK 293细胞,反复冻融获取重组腺病毒,终点稀释法测定重组腺病毒滴度,所得腺病毒转染293T细胞48 h收集培养上清,通过Western Blot分析Ang-1蛋白的表达。结果 PCR产物电泳分析可见大小约1.5 kbp的特征性条带,测序结果显示基因序列与Gen Bank提供的Ang-1序列一致,经HEK293细胞包装后腺病毒滴度为1×109pfu/ml,转染293T细胞后培养上清Western Blot分析可见大小58 k D特征性条带,即转染后能分泌正确大小的重组Ang-1蛋白。结论 Ang-1基因重组腺病毒载体可成功构建,为进一步研究Ang-1蛋白对造血干细胞动员及血管新生的作用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重组腺病毒载体构建及其在体外的有效转录。方法:以RT-PCR自人脾组织中克隆和筛选出血管形成素-1(Ang-1)全长cDNA,测序鉴定正确后,经salI酶切并克隆到E1、E3缺失的Ad5腺病毒载体(PAxCAwt)中,应用cosmid-TPC磷酸钙共沉淀法,将含有左向转录表达单元重组载体PAxCAwt Ang-1与DNA-末端肽复合物(TPC)-同转染293细胞中,经挑选克隆、病毒扩增、纯化、浓度滴度测定,制备了纯化病毒颗粒,以此转染人脐静脉上皮细胞(ECV304),收集转染后1-7天的细胞,用RT-PCR检测转染细胞中外源性Ang-1基因转录。结果:实验所克隆的Ang-1 DNA片段为含有信号肽结构的长度为1515bp的全长cDNA,与文献报道一致。外源基因在转染细胞中能有效转录。结论:Ad5-PAxCAwt转导的血管形成素-1基因可在体外有效表达转录。 相似文献
7.
人低氧诱导因子1-α转染人骨髓内皮祖细胞的体外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将人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转染人骨髓内皮祖细胞(EPCs),为探讨转染HIF1-α基因的EPCs对梗塞心肌血管修复及血管再生能力提供依据。方法:密度梯度法分离人骨髓中单个核细胞,以1×106•mL-1细胞浓度接种于用纤维连接蛋白包被的培养皿中,培养14 d后采用RT-PCR法检测内皮细胞特异性成分ecNOS、flk- 1的表达;采用acLDL-Dil和FITC-UEA-1对细胞染色;采用LipofectamineTM 2000介导PCDNA3.0-HIF1-α质粒转染EPCs, RT-PCR检测HIF1-α的转录; ELISA检测细胞上清中VEGF表达;免疫印迹法检测HIF1-α蛋白表达。结果:培养第5天起,部分圆形单核细胞转化为梭形贴壁EPCs,7 d左右出现由数十个细胞形成的细胞集落, 10 d后形成明显克隆。RT-PCR检测ecNOS在548 bp处出现条带,flk-1在819 bp处出现条带;acLDL-Dil和FITC-UEA-1双染色阳性;RT-PCR在383 bp处出现特异性条带;ELISA转染HIF1-α的EPCs上清中VEGF含量为(20.53±2.33) μg•L-1,未转染HIF1-α的EPCs上清中VEGF含量为(3.96±1.67) μg•L-1,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在相对分子质量120 000处出现条带。结论:PCDNA3.0-HIF1-α质粒成功转染EPCs。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人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165(hVEGF165)基因转染骨髓源性内皮祖细胞(EPCs)及对EPCs增殖的影响。方法体外分离、培养、鉴定EPCs,脂质体介导pcDNA3-hVEGF165质粒转染组、pcDNA3空质粒转染组、空白对照组。ELISA检测EPCs表达VEGF蛋白,MTT法检测hVEGF165基因修饰对EPCs增殖的影响。结果FITC-UEA-Ⅰ和DiI-ac-LDL荧光双染证实分化的EPCs,脂质体介导pcDNA3-hVEGF165质粒转染组EPCs培养基上清中表达VEGF,hVEGF165基因转染促进EPCs增殖。结论EPCs可以成功转染hVEGF165基因,并且可促进EPCs的增殖,为进一步研究hVEGF165基因修饰EPCs治疗血管内膜损伤性疾病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人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165(hVEGF165)基因转染骨髓源性内皮祖细胞(EPCs)及对EPCs增殖的影响,在体研究VEGF基因修饰EPCs对内膜损伤血管再内皮化的影响.方法 体外分离、培养、鉴定EPCs,脂质体介导pcDNA3-hVEGF165质粒转染组、pcDNA3空质粒转染组、空白对照组.ELISA法检测EPCs表达VEGF蛋白,MTT法检测hVEGF165基因修饰对EPCs增殖的影响.基因修饰EPCs移植到内膜损伤血管模型中,观察基因修饰对EPCs修复内膜损伤的效应.结果 FITC-UEA-Ⅰ和DiⅠ-acLDL荧光双染证实分化的EPCs,脂质体介导pcDNA3-hVEGF165质粒转染组EPCs培养基上清中表达VEGF,hVEGF165基因转染促进EPCs迁移、黏附和增殖.基因修饰EPCs促进损伤内膜修复.结论 EPCs可以成功转染hVEGF165基因,并且促进EPCs的迁移、黏附和增殖,增强EPCs对损伤内膜修复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基因转染血管内皮祖细胞移植促进缺血皮瓣存活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目的探讨VEGF165基因转染血管内皮祖细胞(EPCs)移植促进缺血皮瓣的血管新生,提高皮瓣存活率。方法体外分离、培养人脐血中EPCs,利用脂质体介导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165(VEGF165)基因体外转染EPCs,然后移植于裸鼠随意皮瓣,皮瓣早期断蒂。结果脐血中分离培养的EPCs表达CD34、KDR及CD133,VEGF165基因转染EPCs体外及体内检测均有VEGF165蛋白的表达。转染VEGF165基因的EPCs组和EPCs组移植裸鼠皮瓣后,EPCs整合到缺血部位新生血管中,与对照组的皮瓣存活率分别为97 2% ±2 8%、60 3% ±2 1%、34 2% ±1 8% (P<0 05 ),而且前二组毛细血管密度、血流灌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较对照组均有明显改善(P<0 05)。术后第7d时三组皮瓣中的EPCs密度分别为136个/mm2 ±10个/mm2、75个/mm2 ±6个/mm2、0个/mm2 (P<0 05 ); 第11天时EPCs密度分别为305个/mm2 ±26个/mm2、199个/mm2 ±18个/mm2、0个/mm2 (P<0 05)。结论脐血中的EPCs体外培养后移植体内可促进缺血皮瓣的血管新生,提高存活率,而转染VEGF165基因的EPCs具有更强大的促血管新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外周血内皮祖细胞体外培养分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从人外周血中分离、培养和鉴定内皮祖细胞(EPCs),并观察其在体外增殖分化过程中各种细胞表型的变化。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方法获得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体外进行诱导、分化和扩增,于培养第7天选择免疫荧光(DiI-acLDL/FITC-UEA-Ⅰ)鉴定EPCs,并且用流式细胞仪和RT-PCR方法观察上述细胞在第0、4、10和21天的CD34、CD31、KDR和eNOS的表达变化。结果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在培养过程中出现梭形贴壁和铺路石样等形态;第7天免疫荧光染色表明,约70%的细胞呈双荧光阳性;流式细胞仪分析显示,CD31和KDR表达在体外培养过程中逐渐升高,至第21天分别达到(72.1±11.2)%和(81.0±12.5)%,而CD34在第10天达到高峰(38.0±13.4)%后,第21天下降为(28.3%±12.2)%;RT-PCR结果表明,第4、10和21天eNOS的表达逐渐增强。结论本试验成功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分离培养出EPCs,在其体外扩增分化为成熟内皮细胞的过程中,CD31、KDR和eNOS等内皮细胞标志表达逐渐增强,而CD34的表达在内皮祖细胞的成熟分化过程中略有下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从兔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富集血管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并在体外诱导培养和扩增的方法,试图证实外周血是获得血管内皮祖细胞理想来源之一。方法密度梯度法分离兔外周血单个核细胞(MNCs),采用专用的EGM-2-MV完全培养基对单个核细胞进行诱导分化培养,动态观察细胞生长过程,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细胞荧光化学法分别鉴定培养细胞的内皮细胞表面标记和生物学功能。结果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经专用培养基体外诱导后,4 d左右可见多数细胞贴壁生长,9 d后可见位于中间的细胞聚集成团,4周后呈铺路石样内皮细胞形态。培养12 d细胞能表达的内皮细胞表面抗原,包括Ⅷ因子(VW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2)和钙粘素(VE-cadherin)等;并能特异性吸附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标记的荆豆凝集素(UEA-1),能内吞乙酰化低密度脂蛋白(ac-LDL),具备内皮细胞的功能。结论兔外周血中存在具有增殖分化潜能的EPCs,经过特定的体外诱导培养可以收集和扩增。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体外分离、培养成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并将其定向诱导分化为内皮祖细胞及成熟血管内皮细胞的方法.方法 密度梯度离心法提取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用含有生长因子的内皮培养基将其体外培养、定向诱导分化为内皮祖细胞及成熟血管内皮细胞;分别用流式细胞技术及RT-PCR通过对内皮祖细胞及内皮细胞表面特异性抗原的检测进行细胞鉴定.结果 分离获得的单个核细胞培养7 d后形成梭状的内皮样细胞,部分细胞积聚成团形成克隆集落,流式细胞仪鉴定该细胞表达内皮祖细胞特异性抗原CD34、CD133及VEGFR.继续培养4周后细胞形成典型铺路石样改变,RT-PCR检测有成熟血管内皮细胞特异性基因vWF、eNOS表达.结论 可成功分离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并可将其定向诱导分化为内皮祖细胞及成熟内皮细胞.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转染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基因后内皮细胞(EC)的功能变化。方法采用脂质体法转染eNOS基因于实验犬EC;RT-PCR和免疫组化法检测转染效果;分别采用比色法和酶联免疫法检测细胞培养液一氧化氮合酶(NOS)、一氧化氮(NO)和vWF的浓度;并观察转染细胞生长增殖情况。结果RT-PCR产物电泳和测序及免疫组化法检测证实转染效果满意;转染后EC培养液NOS和NO浓度在不同时间明显升高(120h分别为33.53和32.99),与正常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转染后细胞生长增殖和vWF含量无显著差异。结论通过脂质体法成功地将eNOS基因转染于实验犬EC;转染后eNOS基因在mRNA和蛋白质水平均高效表达;内皮细胞eNOS活性显著增强;转染后细胞生物学功能稳定。 相似文献
15.
重组pEGFP/Ang-1质粒转染兔骨髓基质干细胞及其表达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制备稳定高效表达血管生成素-1(Ang-1)的转基因工程骨髓基质干细胞。方法 应用基因重组的方法构建Ang-1真核表达质粒pEGFP/Ang-1,利用脂质体将pEGFP/Ang-1转入骨髓基质干细胞,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转染率,用荧光显微镜和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蛋白质的表达。结果 质粒酶切电泳显示重组质粒构建成功,转染pEGFP/Ang-1质粒的骨髓基质干细胞在荧光显微镜下可见绿色荧光;流式细胞仪检测转染率约50%;免疫细胞化学检测可见转基因骨髓基质干细胞表达Ang-1蛋白。结论 成功制备表达外源性基因Ang-1的骨髓基质干细胞,制备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分离小鼠骨髓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EPC)的方法。方法通过密度梯度分离法从小鼠骨髓中分离单个核细胞,行流式细胞检测,培养7d后,行DIL-acLDL和FITC-UEA-1双荧光染色、细胞移行实验和血管内皮网络掺入实验。结果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结果显示,骨髓来源的CD34/CD133/VEGFR2三阳细胞为0.029%±0.008%;细胞培养7d后,可见梭形细胞呈优势生长;DIL-acLDL与FITC-UEA-1荧光标记的双阳性细胞占细胞总数的比例为86.085%±5.622%;细胞移行实验结果可见平均每视野移行细胞数为(19.458±2.251)个;血管内皮网络掺入实验结果为,每视野掺入细胞数平均为(67.750±8.823)个。结论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分离小鼠骨髓单个核细胞不同表面标志物的表达,用选择性内皮生长体系培养EPC,再通过细胞免疫及细胞功能检测所分离的细胞,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分离与鉴定EPC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Chong-jian Li Run-lin Gao Yue-jin Yang Feng-huan Hu Wei-xian Yang Shi-jie You Lai-feng Song Ying-mao Ruan Shu-bin Qiao Ji-lin Chen Jian-jun Li 《中国医学科学杂志(英文版)》2010,25(3):176-181
Objective To simulate and assess the clinical effect of intracoronary infusion of bone marrow mononuclear cells or peripheral 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 on myocardial reperfusion injury in mini-swine model. Methods Twenty-three mini-swine with myocardial reperfusion injury were used as designed in the study protocol. About (3.54±0.90)×10^7 bone marrow mononuclear cells (MNC group, n=9) or (1.16± 1.07)× 10^7 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 (EPC group, n=7) was infused into the affected coronary segment of the swine. The other mini-swine were infused with phosphate buffered saline as control (n=7). Echocardio- graphy and hemodynamic studies were performed before and 4 weeks after cell infusion. Myocardium infarc- tion size was calculated. Stem cell differentiation was analyzed under a transmission electromicroscope. Results 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dropped by 0% in EPC group, 2% in MNC group, and 10% in the control group 4 weeks after cell infusion, respectively (P〈0.05). The systolic parameters increased in MNC and EPC groups but decreased in the control group. However, the diastolic parameters demonstrated no significant change in the three groups (P〉0.05). EPC decreased total infarction size more than MNC did (1.60±0.26 cm2 vs. 3.71±1.38 cm2, P〈0.05). Undermature endothelial cells and myocytes were found under transmission electromlcroscope. Conclusions Transplantation of either MNC or EPC may be beneficial to cardiac systolic function, but might not has obvious effect on diastolic function. Intracoronary infusion of EPC might be better than MNC in controlling infarction size. Both MNC and EPC may stimulate angiogenesis, inhibit flbrogenesis, and differentiate into myocardial cells.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索大鼠骨髓源性血管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的培养、诱导分化及鉴定方法。力法:取大鼠股骨并冲洗骨髓腔,梯度密度离心法获单个核细胞后内皮细胞培养液培养,通过细胞形态、免疫组化和免疫荧光检测CD34、vWF、CD133、VSF,以及摄取DiL-aeLDL的能力进行鉴定。结果:新分离的骨髓单个核细胞呈圆形,2d后细胞贴壁,呈梭形或纺锤形,7d呈集落或线状排列,10d接近融合,呈鹅卵石样排列;贴壁细胞CD34、ⅧF、vWF、CD133均表达阳性,能摄取Dil-acLDL并结合FITC-Lectin-UEA-1。结论:从大鼠骨髓中分离出EPCs,并初步建立了骨髓溽性EPCs分离培养、诱导分化及鉴定方法。 相似文献
19.
内皮祖细胞定向分化平滑肌细胞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内皮祖细胞是一种理论上非常合适的血管组织工程种子细胞,最终分化成成熟内皮细胞。实验拟证实内皮祖细胞可以定向分化成平滑肌细胞。方法以猪为实验动物,采集骨髓单核细胞,分离培养内皮祖细胞,然后应用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BB诱导内皮祖细胞定向分化。通过免疫组化和免疫荧光法鉴定细胞类型。结果经过诱导的内皮祖细胞定向分化成平滑肌细胞。未经诱导的细胞分化成内皮细胞。结论内皮祖细胞不仅可以分化成内皮细胞,而且可以在PDGF-BB作用下分化成平滑肌细胞,是一种理想的血管组织工程种子细胞来源。 相似文献
20.
内皮祖细胞(EPCs)来源于骨髓,能够参与组织生理和病理性的血管形成。由于其具有能够靶向性聚集至肿瘤生长及血管损伤、缺血部位的特性,且系统毒性小,能够避免常规基因治疗载体引起的免疫反应等优点,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并被考虑作为肿瘤及其他领域基因治疗的理想载体。现对近年来EPCs作为肿瘤及其他领域基因治疗载体的研究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