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髓源抑制性细胞(MDSCs)是一类未成熟且具有免疫负调控作用的髓系细胞群体,在维持机体免疫平衡和慢性肾脏病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MDSCs为一群异质性的细胞群体,对其细胞表型和作用机制目前并未完全阐明,本文就MDSCs的来源、表型鉴定及在肾脏疾病中的作用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髓源性抑制细胞(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s,MDSCs)是一种以调节T细胞反应和抑制炎症反应为特征的异质性免疫细胞群.最新研究显示,MDSCs在肺部疾病中有复杂的作用.在这篇综述中,我们讨论了MDSCs作为一种生物标志物和治疗靶点在肺部疾病的潜在作用,特别是肺癌、肺损伤、COPD、哮喘.  相似文献   

3.
HBV是一种嗜肝性DNA病毒,HBV感染不会引起直接的肝细胞病变,宿主免疫应答决定了病毒能否被清除,同时也是导致HBV相关肝脏疾病的主要原因。髓源性抑制细胞(MDSC)是一群起源于骨髓的非淋巴免疫抑制性细胞,多种病理条件下调节固有和获得性免疫应答。研究发现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中MDSC明显高于健康人群,主要介绍了HBV诱导的MDSC亚群在HBV持续感染和肝脏病理学机制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自身免疫性肝炎(autoimmune hepatitis,AIH)患者外周血中髓系来源抑制性细胞(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s,MDSCs)频率及其与疾病的关系.方法 采集22例AIH患者和24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用流式细胞仪分析MDSCs频率,对患者MDSCs频率与肝脏生...  相似文献   

5.
髓系来源的抑制细胞来源于骨髓祖细胞和未成熟的髓系细胞。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该细胞参与调节多种肝脏疾病的病理变化。本文系统地归纳了髓系来源的抑制细胞的历史、分群、作用机制和当前该细胞在各种肝病发病中的免疫调控作用及其与疾病进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髓系来源的抑制细胞来源于骨髓祖细胞和未成熟的髓系细胞。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该细胞参与调节多种肝脏疾病的病理变化。本文系统地归纳了髓系来源的抑制细胞的历史、分群、作用机制和当前该细胞在各种肝病发病中的免疫调控作用及其与疾病进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在血液系统疾病的发生发展中,除了基因突变、病毒感染、放射损伤等因素外,肿瘤微环境以及免疫微环境的异常同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髓源性抑制细胞(MDSCs)由一群未成熟的异质性细胞构成,能通过抑制T细胞功能和促进调节性T细胞(Tregs)发育成熟发挥强大的免疫抑制作用.近年来,该群细胞的表型以及功能正在被不断解读,并且有可能...  相似文献   

8.
背景:肿瘤细胞具有逃避机体免疫系统杀伤的免疫逃逸能力。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和髓源抑制性细胞(MDSCs)被认为是最为关键的参与肿瘤免疫逃逸机制的细胞亚群。目的:检测胃癌患者外周血Treg细胞、MDSCs比率,初步探讨两者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收集77例胃癌患者和20名健康体检者的外周血标本,以流式细胞术检测CD4+CD25+Foxp3+Treg细胞、MDSCs比率,分析两者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以及两者间的相关性。结果:胃癌组外周血CD4+CD25+Foxp3+Treg细胞在CD4+T细胞中所占比率、MDSCs在单核细胞中所占比率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Treg细胞:4.72%±1.01%对1.57%±0.99%,P0.01;MDSCs:21.72%±10.12%对2.90%±1.80%,P0.01)。胃癌患者外周血Treg细胞比率与胃癌临床分期、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MDSCs比率与胃癌临床分期相关(P0.05),且Treg细胞比率与MDSCs比率呈显著正相关(rs=0.681,P0.01)。结论:胃癌患者存在外周血免疫抑制性细胞Treg、MDSCs高表达现象,两者可能通过参与肿瘤免疫逃逸促进胃癌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9.
正肝脏是人体重要的代谢和免疫器官,具有合成、代谢、排泄、解毒和免疫等多种功能。由各种原因导致的肝炎、肝硬化和肝脏肿瘤等肝脏疾病是一类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重要疾病。因此,加强对肝脏免疫学的研究,不仅有助于理解肝脏在生理和病理状态下的功能变化,也有助于对肝脏疾病防治药  相似文献   

10.
Th17细胞在肝脏疾病中的免疫病理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17细胞是效应性CD4+T细胞家族的新成员,由IL-6、TGF-β和IL-23等细胞因子诱导和维持分化,通过分泌IL-17、IL-21和IL-22等细胞因子参与炎症、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移植排斥等过程。近年研究证实Th17细胞与多种肝脏疾病有关。  相似文献   

11.
近年研究发现,Th17细胞是一类新的CD4+Th细胞亚群,在多种肝脏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成为免疫学领域关注和研究的焦点。本文详细阐述了Th17细胞与各类肝脏疾病关系的研究概况,以期为肝脏相关疾病的研究和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慢性乙型肝炎的Th细胞亚群及相关细胞因子网络失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辅助性T细胞(helper T cell,Th细胞)是根据功能分类的一个T细胞亚群,根据所分泌细胞因子的不同,Th细胞可分为Th0、Th1、Th2和Th3 4种亚群,其中研究最多的是Th1和Th2两个亚群.Th1/Th2细胞及其细胞因子网络的调节对维持机体正常的免疫功能至关重要.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机体后,多种因素影响Th细胞增殖并且调节其亚型比例,细胞因子网络受到破坏,在细胞因子介导下便可造成肝脏等组织和器官的损害,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乙型肝炎发病及其转归.  相似文献   

13.
间充质干细胞源性细胞外囊泡(MSC-EVs)是细胞间信息传递的载体, 在生理、病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MSC-EVs、MSC-EVs-microRNA及基因修饰的MSC-EVs参与多种肝脏疾病的发生、发展, 发挥减轻肝细胞损伤、促进肝细胞再生、抑制肝纤维化、调节肝脏免疫、减轻肝脏氧化应激、抑制肝癌发生等保护作用, 将代替MSCs成为无细胞治疗的研究热点。现就MSC-EVs在肝脏疾病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介绍, 为临床肝脏疾病无细胞治疗提供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细粒棘球蚴感染小鼠肝脏髓源抑制性细胞(MDSCs)和调节性T(Treg)细胞比例动态变化,探讨其可能的生物学意义。方法 将30只6 周龄雌性BALB/c 小鼠随机分为感染组和对照组,每组15只。感染组每只小鼠腹腔注射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节约2 000个,对照组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感染后3、6、12个月(感染早、中、晚期)收集小鼠肝脏白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其中MDSCs 及其亚型M?MDSCs、PMN?MDSCs 与Treg细胞比例。结果 感染组小鼠感染后3、6、12个月肝脏白细胞中MDSCs 比例分别为(1.61 ± 0.36)%、(5.68 ± 0.69)%和(16.18 ± 0.69)%,对照组分别为(2.19 ± 0.42)%、(0.99 ± 0.07)%和(4.18 ± 0.84)%,感染后6个月和12个月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 < 0.01);感染组小鼠感染3、6、12个月后肝脏白细胞中M?MDSCs 比例分别为(0.69 ± 0.27)%、(5.30 ± 0.72)%和(10.75 ± 0.29)%,对照组分别为(0.42 ± 0.24)%、(0.69 ± 0.02)%和(2.12 ± 0.13)%,感染后6个月和12个月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均< 0.01);感染组小鼠感染后3、6、12个月肝脏白细胞中PMN?MDSCs 比例分别为(0.93 ± 0.23)%、(0.32 ± 0.02)%和(5.14 ± 1.03)%,对照组分别为(1.77 ± 0.26)%、(0.28 ± 0.05)%和(1.99 ± 0.90)%,感染后3个月和12个月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 < 0.05)。感染组小鼠感染后3、6、12个月肝脏白细胞中Treg细胞比例分别为(3.35 ± 0.14)%、(6.24 ± 0.38)%和(3.41 ± 0.07)%,对照组分别为(3.48 ± 0.46)%、(3.65 ± 0.45)%和(3.12 ± 0.12)%,感染后6个月和12个月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 小鼠感染细粒棘球蚴6个月和12个月后,其肝脏白细胞中MDSCs与Treg细胞比例增加,前者比例变化更加明显,以M?MDSCs为主;以上提示M?MDSCs可能在小鼠感染细粒棘球蚴中后期发挥主要免疫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细粒棘球蚴感染小鼠肝脏髓源抑制性细胞(MDSCs)和调节性T(Treg)细胞比例动态变化,探讨其可能的生物学意义。方法 将30只6 周龄雌性BALB/c 小鼠随机分为感染组和对照组,每组15只。感染组每只小鼠腹腔注射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节约2 000个,对照组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感染后3、6、12个月(感染早、中、晚期)收集小鼠肝脏白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其中MDSCs 及其亚型M?MDSCs、PMN?MDSCs 与Treg细胞比例。结果 感染组小鼠感染后3、6、12个月肝脏白细胞中MDSCs 比例分别为(1.61 ± 0.36)%、(5.68 ± 0.69)%和(16.18 ± 0.69)%,对照组分别为(2.19 ± 0.42)%、(0.99 ± 0.07)%和(4.18 ± 0.84)%,感染后6个月和12个月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 < 0.01);感染组小鼠感染3、6、12个月后肝脏白细胞中M?MDSCs 比例分别为(0.69 ± 0.27)%、(5.30 ± 0.72)%和(10.75 ± 0.29)%,对照组分别为(0.42 ± 0.24)%、(0.69 ± 0.02)%和(2.12 ± 0.13)%,感染后6个月和12个月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均< 0.01);感染组小鼠感染后3、6、12个月肝脏白细胞中PMN?MDSCs 比例分别为(0.93 ± 0.23)%、(0.32 ± 0.02)%和(5.14 ± 1.03)%,对照组分别为(1.77 ± 0.26)%、(0.28 ± 0.05)%和(1.99 ± 0.90)%,感染后3个月和12个月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 < 0.05)。感染组小鼠感染后3、6、12个月肝脏白细胞中Treg细胞比例分别为(3.35 ± 0.14)%、(6.24 ± 0.38)%和(3.41 ± 0.07)%,对照组分别为(3.48 ± 0.46)%、(3.65 ± 0.45)%和(3.12 ± 0.12)%,感染后6个月和12个月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 小鼠感染细粒棘球蚴6个月和12个月后,其肝脏白细胞中MDSCs与Treg细胞比例增加,前者比例变化更加明显,以M?MDSCs为主;以上提示M?MDSCs可能在小鼠感染细粒棘球蚴中后期发挥主要免疫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
Toll样受体(TLR)是主要的模式识别受体,能识别内、外源性“危险分子”,启动炎性免疫应答。近来相继发现,肝内多种细胞表达TLR,后者启动的炎性应答在多种肝脏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肝脏是人体重要的代谢和免疫器官,外泌体是一种由细胞分泌的细胞外囊泡,携带蛋白质、脂质、DNA和RNA等多种分子,研究发现其在多种肝脏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阐述了外泌体在非肿瘤性肝脏疾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以及将它们作为疾病诊断生物标志物和治疗手段的相关研究进展,认为应该深入研究外泌体的生物发生、释放及其在疾病中的确切机制,为非肿瘤性肝脏疾病的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临床肝胆病杂志》2021,37(8):1970-1974
脾酪氨酸激酶(Syk)是一种在大多数造血细胞和非造血细胞中表达的非受体酪氨酸激酶,在免疫和非免疫生物学反应中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Syk通过免疫受体酪氨酸激活基序(ITAM)依赖性的信号通路和ITAM半依赖性的信号通路等介导多种细胞反应。已有研究表明,Syk在肝实质细胞和非实质细胞中表达,并与肝纤维化、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和肝细胞癌等肝脏疾病的发病机制及防治密切相关。对Syk在慢性肝脏疾病中的作用特点及调控机制进行归纳总结,以期为肝脏疾病的治疗提供思路和依据。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已经被批准用于多种恶性肿瘤的治疗,与此同时,接受ICI治疗且具有慢性肝脏疾病背景的肿瘤人群大幅增加。慢性肝脏疾病是否影响ICI的疗效和安全性逐渐成为热点问题。本文简要概述合并不同类型慢性肝脏疾病(慢性病毒性肝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病、肝硬化等)基础的肿瘤(原发性肝癌、非小细胞肺癌、黑色素瘤)患者应用ICI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并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ICI治疗后HBV再激活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以期对存在慢性肝脏疾病基础的肿瘤患者ICI使用诊疗规范的制订和完善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triggeringreceptorexpressedonmyeloidceils-1,TREM-1)是表达于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表面的膜受体,属于免疫蛋白超家族,与未知配体结合有放大炎症反应的作用。近来研究发现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作为生物标记物与呼吸系统多种疾病有密切的联系。本文就TREM-1的结构、表达及其与呼吸系统疾病的关系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