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背景:第一鳃弓作为过渡结构,在牙颌面的发育形成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目的:观察第一鳃弓外胚间充质细胞自我更新能力,以及体外诱导分化成为脂肪细胞的可能性。 方法:分离培养E9.5 Balb/c胎鼠第一鳃弓外胚间充质细胞,以端粒酶原位杂交和BrdU渗入实验检测外胚间充质细胞的增殖能力。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和生长规律,免疫细胞化学染色鉴定细胞表面标志,cDNA探针原位杂交、免疫荧光化学染色观察细胞增殖能力,油红O染色、RT-PCR产物凝胶电泳观察细胞成脂诱导结果。 结果与结论:端粒酶原位杂交和BrdU摄取实验阳性,诱导后细胞表现出典型的脂肪细胞形态,大部分细胞油红O染色阳性,RT-PCR结果显示诱导后细胞表达了脂蛋白脂酶。提示第一鳃弓外胚间充质细胞具有较高的自我更新能力,并可定向诱导分化成为脂肪细胞。  相似文献   

2.
背景:牙周膜细胞培养是牙周细胞生物学研究的基础。牙周膜细胞原代培养因其成功率较低,一直是制约牙周细胞生物学研究的瓶颈之一。如何寻找一种简单有效的培养方法,提高原代培养成功率一直是近年来牙周细胞生物学的研究热点之一。 目的:比较组织块法、酶消化法、酶消化结合组织块法对人牙周膜细胞的培养效果,探索一种更有效的人牙周膜细胞的体外培养方法。 方法:取58例正常恒牙牙周膜组织,随机分为3组,分别采用组织块法、酶消化法、酶消化结合组织块法进行原代培养,再进行传代培养、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生长情况以及细胞形态;免疫组织化学鉴定波形蛋白与角蛋白;取第4代细胞,绘制生长曲线。 结果与结论:酶消化结合组织块法培养成功率(35%)明显高于其他两种方法(11%和21%)。3种方法获得的细胞均符合正常人牙周膜细胞形态学特征和生物学特征,生长良好。第4代细胞生长曲线均为近似的“S”形,有明显的滞留期、对数生长期和平台期。提示实验建立的酶消化结合组织块法较为简单并具有较高的成功率,是一种培养牙周膜细胞的可行办法。  相似文献   

3.
背景:阴道平滑肌细胞原代培养主要有两种方法:酶消化法和组织块贴壁法。前者培养所需时间短,产量高,但所需组织量较大,且试验中污染机会大,最佳消化时间不易把握;后者虽方法简便、有效,但培养所需时间较长。 目的:观察组织块+酶消化法原代培养兔阴道平滑肌细胞时间,并与组织块法比较。 设计、时间及地点:体外观察实验,于2005-02/2006-02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烧伤研究所及动物实验室完成。 材料:四五个月龄雌性新西兰大白兔,体质量2.0~2.5 kg。 方法:①组织块法原代培养阴道平滑肌细胞:将修剪好的1 mm×1 mm×1 mm组织块均匀地接种于培养皿中,然后放入37 ℃恒温培养箱中静置培养3.0~4.0 h,待组织块贴壁牢固后,再补加含体积分数为0.1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液,使组织块浸于培养液中,37 ℃恒温静置培养3.0~4.0 d,待细胞游出后换液,大约每3天换液一次。②组织块+酶消化法原代培养阴道平滑肌细胞:将组织块用0.1%胶原酶Ⅳ在37 ℃培养箱中消化0.5~1.0 h,至组织块边缘变毛时中止消化,然后将消化好的组织块接种于培养皿上,其余步骤同组织块法。③传代培养:第1次传代时机应根据细胞生长具体情况而定,在细胞达50%~60%融合时即进行传代培养。第2次以后传代,在细胞生长达80%融合时进行传代培养。 主要观察指标:①原代培养所需时间。②第3代阴道平滑肌细胞表面结构和超微结构。 结果:组织块+酶消化法原代培养细胞萌出时间较组织块法早1.0~2.0 d,细胞融合时间较组织块法早3.0~4.0 d,细胞可稳定传5~6代。倒置显微镜下观察两种方法所培养细胞呈梭形或多角形,融合时部分区域细胞出现平滑肌细胞特征性生长表现“峰-谷”状结构。透射电镜下观察,第3代阴道平滑肌细胞核呈锯齿状,胞浆内含平滑肌细胞特征性结构肌丝和密体,含有大量高尔基体,粗面内质网扩张,游离核糖体丰富,提示获得合成表型阴道平滑肌细胞比例大。 结论:组织块+酶消化法原代培养周期较短,需要注意的是在取材、分离整个操作过程中需保持阴道组织块湿润;胶原酶消化组织块时间不应过长,以组织块周边呈现毛须状为度;此外应在静置状态下培养。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证实脂肪组织提取物中存在脂肪源性干细胞,并表现出向多谱系细胞分化的特点。对来源于人皮下脂肪组织的脂肪干细胞进行体外培养,观察其形态特点、生物学特性及间充质来源细胞表面相关标志的表达。 方法:实验于2005-11/2007-02在泸州医学院医学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完成。①对象:行切疤植皮术的正常体质量患者8例,年龄16~45岁,均无传染性疾病,来源于泸州医学院烧伤整形科,实验前征得患者同意。②实验方法:人脂肪干细胞的分离、培养与传代:无菌条件下取患者新鲜的皮下脂肪,I型胶原酶消化+贴壁法获取原代脂肪干细胞,生长至70%融合时传代,观察细胞的形态学变化。当原代细胞的胞质中出现较多透亮液滴后,行油红O染色。将第3代脂肪干细胞冻存,1个月后复苏,观察细胞的生长情况。选择生长状态良好的第3代脂肪干细胞,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细胞形态,SABC法检测间充质来源细胞特异性标志波形蛋白的表达,SP法检测间充质干细胞表面相关抗原CD44的表达。取处于对数生长期的细胞,绘制细胞生长曲线,计算细胞倍增时间。 结果:①原代和传代过程中人脂肪干细胞的形态学变化:原代和传代培养的细胞均为长梭形贴壁生长。当原代细胞达到50%融合后,部分细胞由梭形逐渐变为多角形或椭圆形,胞质内出现油红O染色阳性的脂滴。传代细胞中此现象逐渐消失,且经冻存后复苏的活细胞率达80%以上,细胞生长、增殖能力未受影响。②间充质来源细胞表面标志的鉴定:第3代人脂肪干细胞的胞质丰富,HE染色弱嗜碱性,呈淡蓝色;波形蛋白阳性率为(97.1±2.3)%,CD44阳性率为(85.4±3.22)%。③人脂肪干细胞的生长曲线及倍增时间:传代培养的脂肪干细胞生长曲线呈“S”形,群体倍增时间为62.38 h。 结论:从人皮下脂肪组织分离培养出的脂肪干细胞,在体外扩增和冷冻保存后生物学特性稳定,且具有良好的增殖能力,表达间充质来源细胞表面标志波形蛋白和表面抗原CD44。  相似文献   

5.
背景:调动和激活韧带与肌腱细胞群是有效修复损伤韧带与肌腱的关键,通过对韧带与肌腱细胞可能存在的不同群进行分离,对韧带与肌腱组织正常结构的维护及损伤修复具有重要意义。 目的:比较经组织块培养法和酶消化法分离出来的髌韧带细胞的形态、增殖,细胞复制性衰老与表面标记物表达。 方法:分别用组织块培养法和酶消化法对成年SD大鼠的髌韧带细胞进行分离培养,比较该两种方法得到的髌韧带细胞的形态,生长曲线,表面标记物的表达,细胞复制性衰老等情况。 结果与结论:经两种分离方法分离所得的髌韧带细胞的形态、增殖能力、表面标记物及复制性衰老均存在差异。提示髌韧带细胞可能存在不同群,且不同群的髌韧带细胞可能在髌韧带正常功能与修复中发挥不同的作用。 关键词:韧带;肌腱;损伤;修复;韧带细胞  相似文献   

6.
背景:关于大鼠骨髓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用于移植免疫耐受及进行组织修复的研究很多,但尚无脐带来源间充质干细胞的相关研究。 目的:建立从大鼠脐带分离间充质干细胞的方法,并观察其生物学性状。 方法:大鼠脐带经酶消化和组织块培养两种方法进行分离培养,于DMEM-LG培养基中培养,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细胞计数绘制生长曲线,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周期及细胞表型,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其体外诱导成脂肪和成骨分化的能力。 结果与结论:两种方法均能成功地从大鼠脐带中获得大量的间充质干细胞:原代培养显示,胶原酶消化法比组织块培养法的效率更高,大约10 d就可以进行传代,而组织块培养法要14 d才能传代;传代扩增两者之间没有差别。免疫表型分析显示,大鼠脐带源细胞表达黏附分子和基质细胞标记CD90、CD106,不表达造血细胞标记CD34、CD45。体外诱导实验证实,大鼠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具有成脂肪和成骨分化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背景:由于大量获取骨髓细胞存在困难,并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随年龄的增加出现数量及分化潜能下降,因此需要寻找其他间充质干细胞来源。 目的:优化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条件,进一步明确其生物学特性。 设计、时间及地点:细胞学体外观察,于2006-09/2008-03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国家重点实验室完成。 材料:17份脐带标本取自健康足月新生儿,由天津市中心妇产医院提供。 方法:脐带采集后在6 h内分别用植块法、胶原酶消化法、胶原酶与胰酶联合消化法进行分离培养,于培养第14天计数集落数,超过50个细胞计为集落。当细胞达70%~80%融合时,胰蛋白酶-乙二胺四乙酸混合消化,以(2.5~5.0)×103/cm2密度传代培养。 主要观察指标:比较不同培养方法所获贴壁细胞的形态学特征、细胞产率,应用流式细胞技术分析细胞增殖活性、免疫表型,特异性染色方法鉴定细胞的多向分化潜能。 结果:植块法培养6~10 d可见成纤维样细胞从植块边缘爬出,形态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相似,散在分布或形成小克隆,原代可获得(5.2±1.7)×105个贴壁细胞/0.5 cm脐带组织,至少可稳定传15代,平均每代扩增6.2倍,在原代细胞克隆数、细胞产率、传代时间及扩增倍数上与胶原酶消化法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 < 0.05);而胶原酶与胰酶联合消化法接种后未见明显贴壁细胞。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倍增时间为45 h,72.09%细胞处于G0/G1期,不表达造血细胞及内皮细胞标记,高表达整合素和黏附分子CD44,CD90,CD95以及CD73,CD105,在特定诱导条件下,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能够向成骨及成脂肪细胞方向分化。 结论:应用植块法可以从人脐带组织中简便高效地分离出一群具有高增殖活性及多向分化潜能的间充质干细胞,其免疫表型类似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相似文献   

8.
背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离培养方法的不同可导致其活性与纯度各异,直接影响组织工程的修复效果。 目的: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分离培养条件进行优化组合,并验证其获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效果。 设计、时间及地点:细胞学体外实验,于2007-10/12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骨科实验室完成。 材料:清洁级3月龄新西兰白兔2只,由山西畜牧研究所提供。 方法:向含有新鲜骨髓的DMEM培养液中加入等量淋巴细胞分离液,采用密度梯度离心和差速贴壁法分离培养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每间隔8 h将未贴壁细胞转移入新的培养瓶,接种5 d后首次换液,细胞融合率达90%时胰酶消化传代,第1、3、5代细胞用于实验。 主要观察指标: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及生长状态,绘制细胞生长曲线,测定倍增时间,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抗原CD44标记率。 结果:原代培养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呈圆形、梭形、多角形等,48 h可见贴壁细胞有伸展现象,呈梭形,多角形,成纤维细胞样展开,细胞核清晰,首次换液后可见细胞透亮并充分展开,14 d左右可达90%融合。第1、3、5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整体呈S型,1~3 d为潜伏期,3 d后进入对数生长期,7~8 d为平台期,平均倍增时间为24.22 h。第2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CD44呈阳性表达,标记率为93.0%。 结论:采用密度梯度离心联合差速贴壁、离心介质选择淋巴细胞分离液、接种5 d首次换液的体外分离培养纯化方法,获得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生长状态良好,且纯度较高。  相似文献   

9.
背景:胰蛋白酶和细菌胶原酶结合使用消化关节软骨基质获得大量纯度高的软骨细胞的方法步骤繁琐、过程复杂,容易污染,但更好的简单易行、安全可靠的方法至今少有报道。 目的:采用改良分步消化法进行软骨细胞培养,以获取大量纯净的软骨细胞。 方法:将新西兰白兔6只随机分2组,酶消化法组运用酶消化法分两步获取原代软骨细胞,对照组用传统法进行原代软骨细胞培养。培养1周后观察两组培养的软骨细胞的生长状态,并进行细胞鉴定、计数,评估改良后的方法对细胞的影响。 结果与结论:酶消化法组采用0.2%Ⅱ型胶原酶消化软骨细胞,与对照组相比,可将6 h以上的消化时间缩短至3 h。两组原代软骨细胞培养24 h均多呈圆形,悬浮状态,48 h后贴壁,培养1周后,两组软骨细胞可铺满培养瓶底。结果证实,采用改良分步消化法进行软骨细胞培养,在缩短了消化时间的同时其细胞生长及形态变化均无改变,可以顺利获取大量纯净的软骨细胞。  相似文献   

10.
背景:现有国内外文献报道的脂肪干细胞分离、培养方法并不完全一致,所应用的消化酶、消化方法、培养基等均存在差异。 目的:观察体外分离培养的兔脂肪干细胞生物学特性。 设计、时间及地点:细胞学体外观察,于2007-04/2008-03在昆明医学院生物医学中心干细胞所完成。 材料:健康成年新西兰大白兔6只,由昆明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Ⅰ型胶原酶为美国Gibco公司产品,胰蛋白酶为美国Sigma公司产品。 方法:无菌切取兔腹股沟皮下脂肪垫,采用Ⅰ型胶原酶搅拌消化法分离培养原代脂肪干细胞,待细胞生长至80%融合时传代。 主要观察指标:倒置显微镜和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细胞形态及生长情况,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染色检测细胞表面抗原的表达,MTT比色法绘制细胞生长曲线,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增殖指数。 结果:自兔皮下脂肪分离培养获得的脂肪干细胞增殖迅速,低密度生长时呈三角形或短梭形,核/浆比例较大,接近融合时呈成纤维细胞样外观,长期传代形态无明显改变。第3代脂肪干细胞表面抗原CD44呈阳性表达,CD34为阴性;细胞生长曲线呈“S”形,在对数生长期其细胞倍增时间为59 h。随传代次数的增加,来自同一供体的兔源性脂肪干细胞增殖指数逐渐升高,至第8代达到最高,以后逐渐降低。 结论:兔皮下脂肪组织中含有丰富的间充质干细胞,兔源性脂肪干细胞体外以成纤维细胞样形态贴壁生长,表达CD44表面标志物,具有较强的体外增殖能力。 关键词:脂肪干细胞;生物学特性;组织工程;兔  相似文献   

11.
背景:研究中发现从成体的脂肪组织中可以分离出一种间质干细胞,即脂肪源性干细胞,但传统的分离方法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改进。 目的:在脂肪源性干细胞传统的分离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克隆筛选纯化脂肪源性干细胞。 方法:消化离心法分离Lewis大鼠脂肪源性干细胞,有限密度稀释法克隆化及条件培养基筛选,进行原代培养,以克隆筛选的脂肪源性干细胞为实验组,未克隆筛选的脂肪源性干细胞为对照组,观察细胞形态,对比生长曲线、倍增时间,流式细胞仪鉴定脂肪源性干细胞表面标记CD49d、CD29、CD44。 结果与结论:经克隆筛选的脂肪源性干细胞与未经克隆筛选的脂肪源性干细胞相比,前者形态均一,生长力旺盛,倍增时间短,多代培养后生长曲线无明显改变,通过流式细胞仪鉴定,实验组与对照组在3~6代之间均表达表面标记CD49d、CD29、CD44。结果证实克隆筛选的纯化方法是脂肪源性干细胞原代培养的有效、经济的纯化方法。  相似文献   

12.
永生化人前软骨干细胞株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前软骨干细胞体外培养增殖能力有限,但永生化细胞株可以提供大量性状稳定的永生化细胞,并且猿肾病毒40大T抗原基因(simian virus 40 large tumor antigen,SV40Tag)是较为常用且有效的体外永生化细胞的基因片段之一。 目的:以SV40Tag转染的人前软骨干细胞构建永生化人前软骨干细胞株。 方法:采用酶消化法及免疫磁珠筛选技术分离纯化人胚胎前软骨干细胞。利用脂质体介导基因转染技术将含有SV40Tag的质粒pCMVSV40T/PUR转染原代胚胎前软骨干细胞,以未转染细胞作阴性对照。阳性克隆扩大培养,观察细胞形态学以及传代复苏情况,计算细胞存活率和群体倍增时间,绘制细胞生长曲线。以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技术检测永生化人前软骨干细胞成纤维生长因子受体3,以RT-PCR检测永生化人前软骨干细胞及人前软骨干细胞中SV40Tag和成纤维生长因子受体3表达。 结果与结论:贴壁培养的永生化人前软骨干细胞形态与原代人前软骨干细胞形态无明显差别。传代、冻存、复苏对人永生化前软骨干细胞的存活率无影响,第6,10代人前软骨干细胞的存活率降低(P < 0.01)。与第6,10代人前软骨干细胞相比,永生化人前软骨干细胞增殖较旺盛,群体倍增时间短、增殖率高(P < 0.01)。第2代永生化人前软骨干细胞成纤维生长因子受体3染色阳性, 成纤维生长因子受体3的RT-PCR结果显示在约400 bp处有一特异形扩增条带,SV40Tag的RT-PCR结果显示在约560 bp处有一特异形扩增条带, 未转染的原代细胞未见条带。提示以免疫磁珠筛选技术及脂质体转染技术成功构建了SV40Tag永生化人前软骨干细胞株。  相似文献   

13.
背景:新生大鼠肝细胞是中度分化细胞,兼具肝祖细胞和成熟肝细胞的特性和功能,是研究肝细胞特性的理想细胞来源。 目的:探讨新生大鼠肝细胞分离及体外培养方法。 设计、时间及地点:细胞学体外实验,于2008-03/08 在解放军总医院普通外科研究所完成。 材料:SD新生大鼠,雌雄不限,3月龄。 方法:采用组织块-胰酶冷消化法和多步低速离心获取新生大鼠肝细胞,给予含体积分数10%胎牛血清的HepatoZYME-SFM培养基体外二维培养。采用相差显微镜观察、MTT分析、PAS染色和脲酶法对培养的肝细胞生长及功能进行检测和分析。 主要观察指标:肝细胞形态、活性,糖原水平,培养上清中的尿素浓度。 结果:分离纯化的新生大鼠肝细胞总数1.0×106~2×106/肝,活力在90%以上, 光镜下肝细胞呈圆形或卵圆形,核大而圆,胞体较成熟肝细胞小。通过多步低速离心可去除红细胞、其他非实质细胞和死亡的肝细胞,其纯度可达95%以上。肝细胞活性在培养初期即缓慢上升,至第3天时开始快速增殖,第11天时达到高峰,与第1天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但随后又缓慢降低,到15天时与第11天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培养的肝细胞贴壁生长,并保持肝细胞特异细胞形态。培养至第7天的肝细胞PAS染色呈强阳性,之后阳性细胞逐渐减少,至15 d时可见少量阳性细胞。培养上清中尿素在培养初期基本没有变化,培养至第7天时显著下降。 结论:组织块-胰酶冷消化法和HepatoZYME-SFM培养基二维培养为种简单有效的新生大鼠肝细胞分离培养方法。  相似文献   

14.
光照对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分泌多巴胺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检测体外培养的猪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多巴胺(DA)分泌水平,观察光照和多次传代对其分泌DA功能的影响。方法:酶消化法获得猪RPE细胞。纯化并鉴定后观察原代RPE细胞的生长曲线。第2代细胞分为正常培养组、光照组和遮光组进行培养。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DA量。ELISA法测定其分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胶质源性神经生长因子(GDNF)的水平。结果:免疫细胞化学鉴定显示原代RPE细胞纯度高,生长曲线显示第1~4天为其指数生长期。DA分泌在传代后第2天开始检测到,第4天达高峰以后缓慢下降并趋稳定。多次传代后DA分泌量无显著变化。光照刺激24h后DA分泌增加,HVA、GDNF和BDNF变化不显著。结论:猪RPE细胞体外生长旺盛,易于纯化和传代。能够持续分泌DA且不受多次传代的影响。光照刺激可以使RPE分泌DA增加。  相似文献   

15.
背景: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在脂肪组织中也存在这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类似的间充质干细胞。脂肪组织可以从美容吸脂中获得,来源丰富,取材方便,蕴藏着巨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分离培养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并检测其生物学特性。 方法:用离心的方法获得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接种于含体积分数为1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基中行贴壁培养。并进行细胞形态学观察,绘制细胞生长曲线,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抗原。 结果与结论:采用消化、离心分离获得的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大小较为均匀,呈梭形或星形的成纤维细胞样。细胞生长曲线测定表明接后第5天细胞进入指数增生期,至第9天后数量减少;流式细胞仪检测表明超过90%细胞为CD29、CD45和CD105阳性。提示体外分离培养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生长稳定,可作为组织工程的种子细胞。  相似文献   

16.
Guidance of cranial motor axons to their targets conforms to a segmental plan in the chick embryo. Trigeminal motor neurons lie within rhombomeres 2 and 3 and project via an exit point in rhombomere 2 to innervate the first branchial arch. Facial motor neurons lie within rhombomeres 4 and 5 and grow out via an exit point in rhombomere 4 to innervate the second branchial arch. We have investigated the axial level-specific matching of motor neurons and branchial arches using donor to host transplantation in avian embryos. Previous work has shown that rostrocaudal reversal of a single hindbrain segment (rhombomere 3) leads to misprojection of a contingent of trigeminal axons via the facial nerve exit point. Using the same experimental manipulation in chick embryos and quail-chick chimaeras, we have analysed the pathways of these aberrant projections. We have found that in the majority of embryos analysed from stage 19 to 31, trigeminal axons from the transplanted rhombomere projected towards second branchial arch muscles, in addition to their normal first arch muscle targets. However, from stage 32 to 36, aberrant projections to second arch-derived muscles were detected only in a small minority of embryos. These experiments show that trigeminal motor neurons show a lack of specificity in their early projection into the periphery but that inappropriate projections may be later eliminated. This suggests that segmental mechanisms intrinsic to the hindbrain specify motor neurons with respect to their eventual innervation pattern.  相似文献   

17.
背景:目前所报道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培养条件及培养效率不尽相同,尚缺乏统一标准。而且由于不同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特征尚有一定差异,因此建立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简便、高效的培养体系十分必要。 目的:观察人脐带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外不同培养体系中的生长状态,以及不同腺病毒感染的效率。 方法:采用胶原酶消化法从正常足月新生儿脐带中分离出间充质干细胞,贴壁法纯化培养,细胞贴壁后利用低糖DMEM,MesenPRO RS™ Medium和STEMPRO® MSC SFM这3种培养体系进行体外扩增。取对数生长期的第3~5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应用腺病毒Ad5-EGFP,Ad5/11-EGFP,Ad5/35-EGFP分别以感染复数=1,10,100进行感染,分别于感染后24,56,72 h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病毒感染及绿色荧光表达情况。 结果与结论:使用低糖DMEM培养的细胞初期融合时间长,STEMPRO® MSC SFM培养的细胞虽然连接紧密,但消化传代后不易贴壁,而MesenPRO RS™ Medium培养的细胞在相同时间内能达到较高的细胞密度,更适于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体外扩增。Ad5/35-EGFP感染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效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种腺病毒,但可导致细胞凋亡;腺病毒Ad5/11-EGFP对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感染效率较佳,随着感染复数的升高,所表达的荧光强度也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18.
The fourth branchial arch of Torpedo marmorata has been examined at the light and electron microscopic level during development. Of interest was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extent of electric organ tissue reported to be present in this arch and its possible relationship to electromotoneuron cell death in the electric lobes. The main electric organ of the torpedo is derived from the hyoid and first three branchial arches and is innervated by four major electromotor nerves. Extensive electromotoneuron cell death occurs in the electric lobes and most notably in the posterior poles. This feature could be due to a tendency for these neurons to innervate the fourth branchial arch where little or no electric tissue is formed. Our findings support this conclusion but are not entirely consistent with the idea that a population mismatch has occurred. This is because cell death precedes the genesis of the target cells. The presence of innervated differentiated electric tissue in this arch is also reported, leading to the conclusion that Torpedo marmorata possesses an accessory electric orga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