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根据症状分为腹泻型、便秘型和腹泻便秘交替型,IBS的病理生理学研究结果发现,几乎所有的IBS患者都有结肠动力紊乱表现,腹泻型IBS患者结肠转运速度加快,结肠反射亢进,并存在明显的内脏高敏感性,但临床单独使用抑制肠道平滑肌、抑制肠黏膜感受器类的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我院2005年3月~2006年8月应用洛哌丁胺(商品名:易蒙停)联合阿米替林治疗腹泻型IBS患者50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根据症状分为腹泻型、便秘型和腹泻便秘交替型,IBS的病理生理学研究结果发现,几乎所有的IBS患者都有结肠动力紊乱表现,腹泻型IBS患者结肠转运速度加快,结肠反射亢进,并存在明显的内脏高敏感性,但临床单独使用抑制肠道平滑肌、抑制肠黏膜感受器类的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我院2005年3月~2006年8月应用洛哌丁胺(商品名:易蒙停)联合阿米替林治疗腹泻型IBS患者50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替加色罗联合聚乙二醇4000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2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治疗组35例口服替加色罗加聚乙二醇4000,对照组33例口服替加色罗,34例口服聚乙二醇4000进行疗效对比,3组患者治疗前后均检查结肠转运时间。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1%,均优于其他2组(P〈0.05)。3组患者经治疗后结肠转运时间均较治疗前明显缩短。结论替加色罗联合聚乙二醇4000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优于单一应用替加色罗组或聚乙二醇4000,推测其机制可能与缩短结肠转运时间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优化危重症患者转运评估单及标准化转运流程在急危重症患者转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12月医院采用原有危重患者转运评估单及常规转运流程期间收治的急危重症患者56例作为对照组,另选取2020年1—12月医院采用优化改良的危重患者转运评估单及标准化转运流程期间收治的急危重症患者56例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的转运时间、转运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患者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转运至普通病房、手术室、重症医学科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转运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优化危重症患者转运评估单应用于急危重症患者转运,可缩短转运时间,减少转运不良事件,保障危重患者的转运安全,从而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便秘是由多种疾病病理过程引起的症状。治疗便秘的目的是消除病因、改善症状、恢复正常肠动力和排便的生理功能,因此是一个个体化的综合治疗过程。对有明确病因的便秘患者,应进行病因学治疗,如甲状腺功能低下者予调整内分泌治疗,结肠肿瘤、肠息肉患者予手术治疗。对确诊的慢性便秘患者要保持合理的饮食结构、良好的排便习惯和精神心理状态,并给予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危重患者院内安全转运的护理对策。方法观察512例危重患者院内转运情况。所有患者均行转运前评估及准备,途中严密监护,做好应急抢救措施和转运后交接。结果 512例危重患者转运过程中没有出现死亡、心跳呼吸骤停,意外脱管、坠床等并发症和意外事故。结论充分评估、做好转运前的准备、转运途中严密监测及做好应急抢救措施是确保危重患者安全转运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7.
便秘是由多种疾病病理过程引起的症状,治疗便秘的目的是清除病因,改善症状,恢复正常肠动力和排便的生理功能,因此是一个个体化的综合治疗过程,对有明显病因的便秘患者,应进行病因学治疗,如结肠肿瘤、肠息肉患者给予手术治疗,对确诊的老年便秘患者,要保持合理的饮食结构,良好的排便习惯和精神、心理状态,并给予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危重患者院内转运的安全护理.方法 对ICU 88例危重患者在院内转运前进行充分的评估和准备,转运途中加强病情观察和紧急处理.结果 88例转运途中和转运后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通过转运前的充分评估和准备,加强转运途中的监测和观察,可提高危重患者院内转运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洁肠水疗仪对出口梗阻型便秘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69例出口梗阻型便秘患者,实验组35,对照组34例。实验组采用洁肠水洗治疗,对照组用开塞露和果导片,两组疗程均为2周。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74.2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7.05%。结论洁肠水疗仪对于出口梗阻型便秘的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0.
对1例术后患者转运交接不良事件展开根因分析,通过原因挖掘,从加强术前评估准备、案例反省和培训学习、转运全流程规范运行、构建术后患者院内转运交接评估监测规范等方面加以改进。构建了术后患者转运交接管理规范,保障了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11.
便秘是由多种疾病病理过程引起的症状.治疗便秘的目的是消除病因、改善症状、恢复正常肠动力和排便的生理功能,因此是一个个体化的综合治疗过程.对有明确病因的便秘患者,应进行病因学治疗,如甲状腺功能低下者予调整内分泌治疗,结肠肿瘤、肠息肉患者予手术治疗.对确诊的慢性便秘患者要保持合理的饮食结构、良好的排便习惯和精神心理状态,并给予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中西医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效果。方法:于2013年12月到2015年12月间,在我中心选择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结合组(n=40)和常规组(n=40),给予结合组患者中西医结合治疗,给予常规组患者常规西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结合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与常规组相比明显较高;结合组患者病情积分与常规组相比明显较低,P0.05。结论:中西医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效果显著,可在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3.
正一提到糖尿病肠病,大家往往会联想到以顽固性腹泻为主要症状的腹泻型糖尿病肠病。但是临床上却还存在着一个为数更多的以便秘为主的糖尿病肠病的类型,其在糖尿病肠病中的比例高达60%,远远超过了腹泻型糖尿病肠病,却较少为人们所关注。以便秘为主的糖尿病肠病不但会造成患者的躯体不适,降低生活质量,而且在某些情况下还可能引发严重的心脑血管事件,威胁患者的生命。因此不能等闲视之。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新型洁肠水疗仪治疗出口梗阻型便秘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78例出口梗阻型便秘患者,观察组41人,对照组37人。观察组采用新型洁肠水疗仪治疗,对照组采用旧型洁肠水疗仪治疗,两组疗程均为两周。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2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27%。结论Idear2IBI-01C新型洁肠水疗仪对于出口梗阻型便秘的疗效确切、安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肠黏膜回盲部肥大细胞的分布及变化,探讨其在IBS中的可能作用。方法符合入选标准IBS患者30例,按临床症状分为腹泻型、便秘型。与15例正常人经结肠镜钳取回盲部结肠黏膜,检测肥大细胞及脱颗粒肥大细胞的数目,进行比较。结果IBS患者回盲部肥大细胞的数目增多,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高度统计学意义,腹泻型与便秘型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腹泻型、便秘型患者回盲部脱颗粒肥大细胞数明显多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便秘型与腹泻型之间比较P<0.01,有高度统计学意义。结论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回盲部肥大细胞增多,提示与IBS临床症状有相关性;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回盲部脱颗粒肥大细胞增多,提示肥大细胞活化是产生IBS腹泻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临床医学工程》2019,(11):1525-1526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的效果。方法将105例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52)和观察组(n=53)。对照组单纯给予西药治疗,观察组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9%(P <0.05)。观察组的腹痛、腹胀及便秘改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7.5%vs. 5.8%)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效果显著,能够明显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黄丽霞 《现代医院》2012,12(6):121-122
目的保障患者在院内转运过程的安全。方法通过建立规范化培训制度、完善规章制度、制订风险预案,运前检查运送工具、评估患者,加强质量管理,对我院所有患者实施安全转运管理。结果所有患者得到安全转运,无患者在转运过程发生意外及医患纠纷。结论加强转运安全管理,可降低患者转运时的风险性,保障患者的安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检测大肠癌患者血清可溶性上皮型钙黏附蛋白(sE-cad)与癌胚抗原(CEA)含量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检测125例大肠癌患者(大肠癌组)、33例炎症性肠病患者(炎症性肠病组)及30例健康志愿者(正常组)血清sE-cad与CEA的含量,并分别检测大肠癌患者术后各亚组血清sE-cad与CEA的含量;同时观察sE-cad含量与大肠癌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大肠癌组、术后1周亚组及肿瘤复发亚组血清sE-cad与CEA含量显著升高(P<0.01),术后1周亚组、术后1个月亚组、术后6个月亚组、术后1年亚组血清sE-cad与CEA含量较大肠癌组显著降低(P<0.01),而肿瘤复发亚组与大肠癌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炎症性肠病组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肠癌组血清sE-cad含量与分化程度、临床Duke分期均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血清sE-cad含量变化与大肠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可作为一种新的大肠癌标志物,对判断预后与复发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胆囊排空功能.方法:用二维B超测量47例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25例,便秘型22例)患者胆囊排空功能,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空腹时腹泻型IBS患者胆囊平均体积大于对照组和便秘组(P<0.01),脂肪餐后其排空率明显下降(P<0.05),而便秘型IBS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腹泻型IBS患者存在胆囊排空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 C U)患者在院内转运过程中的风险分析及护理对策。方法对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2011年1-12月的91例I C U患者院内转运时存在的风险和护理人员采取的相应对策进行分析。结果 ICU患者院内转运检查时医务人员必须充分评估并降低风险因素发生率,预先全面评估患者病情,有专业的抢救和转运技术并配备充分的急救物品,提前与相关检查科室做好沟通与协调,转运与监护同步。结论转运危重患者是一个持续监护、治疗、护理融合于一体的整体过程。同时加强部门间的协作、建立完善的转运规程,采取行之有效的护理措施是确保危重患者院内安全转运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