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1)目的:评价非洛地平缓释片对原发性高血压左室肥厚的舒张功能的影响。(2)方法:选择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120例,根据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分为左室肥厚组和非左室肥厚组,用非洛地平缓释片治疗3-6个月,并重复作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比较治疗前后左室肥厚及舒张功能改善情况。(3)结果:治疗3个月后血压明显下降,左室肥厚有不同程度逆转,左室舒张功能明显改善,无严重副作用。(4)结论:单用非洛地平缓释片可使大部分轻,中度高血压患得到控制,逆转左室肥厚,改善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亚型1拮抗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ngiotension Ⅱ receptor blocker;ARB)缬沙坦对高血压病左室肥厚与左室舒张功能的治疗作用。方法:对高血压病左室肥厚患42例,服用缬沙坦80-160mg/d治疗8-10周,用多普勒彩色超声心动图测定治疗前后左室肥厚及左室舒张功能指标。结果:治疗后室间隔厚度、左室后壁厚度、左室重量指数均明显减小,舒张早期充盈速度/舒张晚期充盈速度比值上升。结论:缬沙坦可有效逆转左室肥厚、改善左室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3.
氯沙坦治疗高血压病逆转左室肥厚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章祎  章莹 《中原医刊》2004,31(17):27-28
目的 :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长期应用氯沙坦降压的疗效及对左室肥厚 (LVH )的影响进行观察。方法 :46例原发高血压患者口服氯沙坦 5 0mg ,每天 1次 ,12个月为一疗程。治疗前后分别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 (UCG)及血尿常规、肝肾功能、血脂、血糖等生化检查 ,同时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并在治疗前另选 40例非高血压患者作对照。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 ,治疗前UCG即有左室肥厚及舒张功能改变 ;治疗后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均明显下降 (P <0 .0 5~ 0 .0 1) ,UCG示左室舒张末内径无变化 ,舒张期室间隔厚度、左室后壁厚度、左室重量指标明显下降 (P <0 .0 5~ 0 .0 1) ,E/A比值明显上升。结论 :长期应用氯沙坦在降压的同时能逆转左室肥厚 ,改善左室舒张功能 ,不良反应轻 ,值得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缬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左室肥厚逆转情况。方法选择近年来我院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左室肥厚病例60例,给予口服缬沙坦治疗12个月,观察治疗前后左室舒张末内径、室间隔厚度、左室后壁厚度及左室重量指数超声测值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各项指标均明显逆转。结论缬沙坦能有效逆转左室肥厚,在临床上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药物。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比研究长期应用贝那普利和硝苯地平缓释片对原发性高血压(EH)左室结构及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23例EH伴左室肥厚的患者随机分为贝那普利组和硝苯地平缓释片组,于服药前及服药后6个月、12个月、24个月分别测定患者左室舒张末内径(LVDd)、舒张期室间隔厚度(IVSd)、左室后壁厚度(LVPWd)、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输出量(CO)、A峰/E峰比值。结果:两组治疗前后比较左室射血分数、心输出量无变化,而A/E比值明显降低,左室重量指数及左室舒张末内径、舒张期室间隔厚度、左室后壁厚度在贝那普利组明显下降,而在硝苯地平组无变化。结论:贝那普利和硝苯地平缓释片均能改善左室舒张功能,但贝那普利能明显减轻左室肥厚。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老年收缩期高血压左室肥厚与心力衰竭的关系。方法对58例老年高血压伴左室肥厚(LVH)患者及30例老年单纯高血压患者分别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分析其心功能情况。结果HLVH组反映左室功能障的LVEF、CI明显减低;二尖瓣舒张早期流速(E峰)、E/A、舒张早期减速度显著减低。结论老年高血压左室肥厚与心力衰竭密切相关,积极改善左心室重塑有助于延缓心力衰竭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利钠肽(BNP和ANP)含量与高血压严重程度、左室肥厚、左室舒张功能不全等因素的关系。方法5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和20名健康成人,对比观察血浆BNP和ANP水平、左室肥厚和左室舒张功能等指标。结果高血压患者血浆BNP、ANP水平明显高于健康成人,高血压合并左室肥厚、舒张功能不全的患者BNP水平较单纯血压升高患者显著升高(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BNP、ANP水平升高,尤其是伴左室肥厚和舒张功能不全者。  相似文献   

8.
何东方 《实用新医学》2000,2(9):788-789
目的;探讨络活喜对高血压左室肥厚的逆转作用及对心功能的影响并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依那普利的作用进行比较。方法:未经治疗的96例原发性高血压并左心室肥厚患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服用络喜5-10mg/d,对比组服用依那普利10-20mg/d,疗程均为12周,疗程开始及结束后均测量血压、心率及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络洛喜治疗组12周后SBP、DBP均显下降,室间隔肥厚明显减退,左室重显指数逆转,左室收缩功能指标无明显变化,左室舒张功能指标明显改善,与依那普利治疗组比较,治疗前后两组血压、心率、左室腔径、室间隔厚度、左室重量指数、左室收缩及舒张功能差异均无显性。结论:络活喜与依那普利两均能显降低血压、逆转左室肥厚,改善左室舒张功能,对心率及收缩功能无影响,二在降压及保护靶器官方面具有相似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进一步探讨高血压病左室构型与心功能及临床关系。方法:应用二维、M型和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35例进行检测,分别测量舒张期室间隔(IVSd)和左室后壁(LVPWd)厚度、左室内径(LVd)。根据由此计算出的左室重量指数(LVMI)和室壁相对厚度(RWT),将高血压患者左室分为四种构型,并测量EF、FS、左房内径(LAd)和升主动脉内径(AAO)、二尖瓣口舒张期E峰、A峰速度、舒张早期减速时间(DT)、等容舒张期时间(IVRT)等,并进行分析。结果:高血压患者早期有左房扩大,E/A值下降,向心性肥厚的室间隔和左室后壁增厚量明显,E/A值和IVRT、DT明显减小和延长,舒张功能下降明显。离心性肥厚虽然室壁增厚有所减轻,但左心重量指数(LVMI)最大,左室扩大明显,EF、FS最低,收缩和舒张心功能均下降明显。结论:高血压病左室构型与临床关系紧密。超声心动图对左室构型的区分,对高血压病的诊断和治疗有着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不同类型高血压性左室肥厚的心功能改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超声心动图法对97例高血压合并左室肥厚(LVH)的心脏结构和功能改变进行研究,结果显示:(1)高血压各组舒张功能都有减退,以向心性肥厚组(CH)减退最为显著,(2)心肌收缩性(SBP/LVDs/PWT)高血压无肥厚组升高,CH组和不对称性室间隔肥厚组(ASH)正常,但左室扩张组(DH)明显减退并伴有收缩末期室壁应力的异常升高.提示高血压左室肥厚时不同类型左室形态结构的改变对心室收缩和舒张功能均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氯沙坦治疗高血压病左室肥厚(LVH)及其对左室舒张功能、QT离散度的远期影响。方法氯沙坦治疗36例高血压病左室肥厚并单纯左室舒张功能不全患者,疗程6个月;治疗前后用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室相关参数,描记12导联心电图,计算QT间期离散度(QTd)。结果氯沙坦能显著减轻左室舒张期后壁厚度、舒张期室间隔厚度、左室重量(LVM)和左室重量指数,晚期充盈峰速度(A波)、A/E比率和E波减速时间明显降低(P<0.05),缩短QTd。结论氯沙坦能逆转高血压左室肥厚并可显著改善其左室舒张功能,缩短QTd。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心脏结构的改变及左心室收缩及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对经多导睡眠图监测确诊的87例重度OSAHS患者及30例正常对照组采用多普勒超声检测仪对心脏结构,左心室舒张功能,左心室收缩功能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OSAHS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室间隔厚度,左室后壁厚度,左室质量及质量指数等主要反映心脏结构的超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组织多普勒显像室间隔舒张早期峰值运动速度/舒张晚期峰值运动速度(Em/Am)、二尖瓣环Em/Am及左室后壁Em OSAHS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室间隔、二尖瓣环及左室后壁收缩期峰值运动速度在OSAHS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重度OSAHS患者心脏结构发生明显的改变,呈向心性肥厚;同时左室舒张功能及收缩功能也存在明显的减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二维超声结合脉冲组织多普勒成像(PW-TDI)在评价婴幼儿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EFE)中的价值。方法: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组(EFE组)和正常对照组各31例。应用常规二维超声观察心室壁运动的幅度及心内膜回声强度变化,同时获取以下指标:左室舒张末期前后径(LVED),左房舒张末期前后径(LAED),心内膜厚度,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二尖瓣舒张早期峰值流速(E)、舒张晚期峰值流速(A)及等容舒张时间(IVRT)。应用脉冲组织多普勒获取心尖四腔切面二尖瓣环侧壁缘收缩期峰值运动速度(Vs),二尖瓣环舒张早期峰值运动速度(Ve),舒张晚期峰值运动速度(Va)及舒张早晚期速度比值(Ve/Va)。结果:EFE患儿心内膜增厚、回声增强,室壁运动幅度明显减低;LVED、LAED及IVRT不同程度增大,LVEF、LVFS、E、Ve及Va明显减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峰呈下降趋势,Ve/Va变化不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维超声心动图能客观显示EFE心腔大小变化,心内膜厚度及瓣膜室壁活动情况,PW-TDI可较准确反映左室的收缩及舒张功能变化,两者结合应用评价EFE较可靠。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卡托普利对高血压痛患者昼夜血压节律和心脏结构及功能的影响。方法 杓型组和非杓型组各40例,均口服卡托普利6个月,应用24h动态血压监测和超声心动图方法观察治疗前后的动态血压和心脏结构及其功能的变化。结果 非杓型组与杓型组相比较,治疗前室间隔厚度、左室后壁厚度、左室心肌重量及左室心肌重量指数明显增加,舒张早期血流的峰值流速减慢,心房收缩期血流的峰值流速及A/E比值增大。均P〈0.05;口服卡托普利6个月后,40例非杓型组患者恢复为杓型血压节律者22例(55%),未恢复为杓型血压节律者18例(45%),与杓型组相比较,室间隔厚度、左室后壁厚度、左室心肌重量、左室心肌重量指数、舒张早期血流的峰值流速、心房收缩期血流的峰值流速及A/E比值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 非杓型高血压患者较杓型高血压患者更易导致左室肥厚及左室舒张功能下降,而卡托普利在有效降压的同时,可使部分非杓型高血压恢复为杓型高血压,从而使左室肥厚及舒张功能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对老年高血压左室肥厚(LVH)及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78例患者口服厄贝沙坦150 mg,每天1次,治疗32周,分别测量血压以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左室舒张末内径(LVDd)、左室舒张期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LVPWT)、左室心肌重量指数(LVMI)、左室射血分数(LVEF)、二尖瓣口舒张早、晚期血流峰值速度E/A比值。结果:治疗后血压(SBP/DBP)、LVDd、IVST、LVPWT、LVMI均明显下降(P〈0.05),LVEF、E/A均明显上升(P〈0.05)。结论:厄贝沙坦不仅能有效降低老年人高血压和逆转其左心室肥厚,而且能明显改善其左心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缬沙坦改善原发性高血压病人肥厚未逆转左心室整体舒张功能的价值。方法选取口服缬沙坦6个月后,左心室肥厚未逆转的高血压病人32例,采用组织多普勒成像(TDI)技术测定二尖瓣环舒张早、晚期峰值运动速度(Em和Am)及其比值(Em/Am),比较左心室肥厚未逆转病人口服缬沙坦6个月前后Em、Am以及Em/Am的变化。结果口服缬沙坦6个月后,Em明显增加(t=4.67,P<0.01)。结论缬沙坦能改善左心室肥厚未逆转的原发性高血压病人左心室整体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浆B型脑钠肽(BNP)与左室肥厚(LVH)和舒张功能不全(LVDD)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正常的114例高血压患者,根据左室重量指数(LVMI)标准分为LVH组和正常组,根据LVDD诊断标准分为舒张功能不全组和正常组。测定各组患者BNP水平,并检测其各项心脏超声指标[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LVPWT)、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LVEF、舒张早期血流播散速率(FPV)、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液流速峰值(E)以及舒张晚期流速峰值(A)],对比分析两组间的各项检测指标,以及BNP水平与各项心脏超声指标的关系。结果LVH组较正常组BNP水平及LVPWT均显著增加(均P〈0.01),E/A及FPV均显著降低(均P〈0.01);舒张功能不全组较正常组BNP浓度、LVPWT和LVMI均显著升高(均P〈0.01),E/A及FPV均显著降低(均P〈001);BNP与高血压患者年龄、病程、收缩压、舒张压、LVEDd、IVST、LVEF等无明显相关性(P〉0.05),而与LVPWT和LVMI呈显著正相关(均P〈0.01),与E/A和FPV呈显著负相关(均P〈0.01)。结论EF正常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合并左室肥厚或左室舒张功能不全时,其血浆BNP水平明显升高,BNP可作为反映LVH和LVDD状态的一种有价值的生化指标,对其进行检测有助于LVH和LVDD的早期诊断和干预治疗。  相似文献   

18.
钱毅  郭晓辉 《西部医学》2013,(10):1524-1525,1528
目的观察利拉鲁肽治疗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的Ⅱ型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体检中心门诊诊断为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的Ⅱ型老年糖尿病患者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口服二甲双胍及利拉鲁肽1.8mg皮下注射治疗1次/日;对照组20例,单纯使用二甲双胍治疗。用药前及用药26周后分别做超声心动图,检测患者用药后舒张期末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室后壁厚度(PWT)、舒张早期最大峰值速度(E峰)、舒张晚期最大峰值速度(A峰)、E/A峰值速度比值及充盈率(PFR)。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IVST、PwT、E峰、A峰、E/A峰值、PFR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拉鲁肽除在降糖方面发挥疗效外,对Ⅱ型老年糖尿病的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有积极的影响,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9.
氯沙坦对高血压左室肥厚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氯沙坦对高血压左室肥厚(LVH)的逆转向左室收缩和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 68例高血压LVH患者给予口服氯沙坦(50-100)mg/d、部分病例加用氢氯噻嗪12.5-25mg/d)共20周。观测治疗前后心率(HR)、坐位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超声心动图左室内径(LAD)、舒张末期室内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PWT)、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及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左室射血分数(LVEF)、二尖瓣舒张早期和舒张晚期血流峰速度比(E/A)及左室重量指数(LVMI)的变化。结果 氯沙坦治疗20周后,患者SBp,DBp明显下降(P<0.0001);IVST、PWT、LAD、LVMI明显减小(P<0.001);LVDd有增大趋势,但差异不明显(P>0.05);心率及LVEF、LVFS无明显变化(P>0.05),而E/A明显上升(P<0.01)。结论(1)氯沙坦可以显著降低高血压LVH患者的血压、逆转LVH;(2)氯沙坦可以明显改善左室舒张功能,但对心率及左室收缩功能无明显影响;(3)氯沙坦副作用小、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