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选取我院2007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听神经瘤患者80例,采用乙状窦后入路切除术。结果全切69例,次全切除11例,面神经解剖保留72例。无1例因手术死亡。术后随访1年,无1例术后复发。采用显微外科技术能有效治疗听神经瘤,提高术后肿瘤全切率和面神经解剖保留率。  相似文献   

2.
【】 目的 探讨侧颅底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方法: 对41例侧颅底手术患者术前、术中、术后进行有针对性地护理,包括并发症的护理,脑脊液的护理及面瘫的护理等。结果:本组4 1例侧颅底手术患者术后恢复良好,全部痊愈出院。术后随访半年,无脑脊液漏;术前面瘫的16例,术后面瘫均恢复l一Ⅲ级;术前无面瘫的25例,术后仅2例出现面瘫,半年后完全恢复。结论:加强患者术前术中术后观察护理及健康教育,对其术后康复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外伤性面瘫约占周围性面瘫的1/3, 最常见的原因为颞骨骨折,治疗外伤性面瘫临床上首先是确定损伤原因、部位和程度,然后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能使患者的面神经功能得到不同程度恢复.本科2007年6月~2009年2月对4例颞骨骨折所致的周围性面瘫患者以CT薄层扫描为指导,施行了中耳乳突进路,行面神经减压术,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外伤性面瘫约占周围性面瘫的1/3,最常见的原因为颞骨骨折,治疗外伤性面瘫临床上首先是确定损伤原因、部位和程度,然后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能使患者的面神经功能得到不同程度恢复。本科2007年6月-2009年2月对4例颞骨骨折所致的周围性面瘫患者以CT薄层扫描为指导,施行了中耳乳突进路,行面神经减压术,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经迷路入路听神经瘤切除手术围手术期的护理要点.方法 对2009年1-12月由耳科经迷路入路联合神经外科完成听神经瘤切除术的36例患者,进行详细的术前评估,重点观察术中手术体位安全、现存及潜在的皮肤损伤危险及防范措施.结果 36例经迷路切除的听神经瘤手术,全部保留面神经,无一例面瘫发生,无一例因体位变化和长时间受压而导致的皮肤损伤.结论 手术室全期护理贯穿在手术前、中、后期的全过程中.通过手术术式的不断完善,护理细节的不断总结,以使每一例患者都能平稳度过围手术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显微听神经手术中应用神经瘤电生理监测保护面听神经的护理配合及意义。方法回顾研究我院近几年来收治的听神经瘤患者39例。均在术中行神经电生理监测,术中加强护理配合,保障监测工作顺利进行。结果28例患者行肿瘤全切,11例患者肿瘤近全切;12例术后患者面瘫恢复,35例患者听力恢复或好转。结论听神经瘤手术治疗中,术中神经生理监测较好地保护了面神经、听神经的功能。术中护理积极配合,对保障监测工作顺利进行,提高手术效果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颞骨外伤骨折性面瘫,面神经减压术中听骨链的处理,对面瘫与听力恢复的手术效果。方法对6例不同类型颞骨骨折引起面瘫者行保留,重建听骨链的面神经减压(面神经隐窝径路4例,颢下窝迷路外径路2例)。结果经随访8个月一6年,面瘫恢复满意3例,良好2例,未恢复1例。6例术后听骨链复位和重建,听力达到10—25dB者3例,26—35dB者2例,另1例呈重度感音神经性聋。结论对于颞骨骨折外伤性面瘫进行面神经减压时保全和重建听骨链,有利恢复听力。及早施行该手术有利面神经和听神经功能的恢复和提高,但操作不慎可发生感音性聋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枕下乙状窦后入路听神经瘤切除术的手术配合。方法熟悉手术步骤,掌握常用器械及专科器械设备的使用方法,掌握枕下乙状窦后入路听神经瘤切除术的配合要点,术前做好充分准备,术中密切配合。结果12例手术顺利完成,术中配合满意,患者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枕下乙状窦后入路听神经瘤切除术保留面神经最大,也有机会保存听力,是理想的手术方法,围术期密切的护理配合,是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保证。  相似文献   

9.
患一侧颅内听神经瘤约占颅内肿瘤患者的6%左右,患双侧颅内听神经瘤极为罕见.2005年3月,我科收治1例患双侧颅内听神经瘤患者,并行左右开颅,同时切除肿瘤,术后患者没有面瘫,恢复良好,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侧颅底外科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侧颅底外科是当今外科学领域发展最为活跃的学科之一,涉及的疾病有听神经瘤、桥小脑角占位性病变、颈静脉球体瘤、面瘫、三叉神经痛、中耳癌、颞骨胆脂瘤、双耳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等.  相似文献   

11.
患一侧颅内听神经瘤约占颅内肿瘤患者的6%左右,患双侧颅内听神经瘤极为罕见。2005年3月,我科收治1例患双侧颅内听神经瘤患者,并行左右开颅,同时切除肿瘤,术后患者没有面瘫,恢复良好,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听神经瘤行显微手术切除的经验,探讨其手术操作技巧及临床疗效。方法 16例听神经瘤病例均经CT和MRI扫描确诊,采用枕下乙状窦后入路对听神经瘤行显微手术切除,术前及术后分别进行面神经和听神经的功能评估。结果肿瘤全切除15例(93.7%),次全切除1例(6.3%),面神经解剖保留12例(75%),7例患者术后仍有听力障碍,无手术死亡病例。结论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听神经瘤的效果良好,对面神经、听神经可获得解剖与功能的保护,明显降低并发症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3.
陈艳 《齐鲁护理杂志》2013,19(16):105-106
目的:探讨枕下乙状窦后入路听神经鞘瘤切除术患者的手术配合与护理方法。方法:对26例行听神经鞘瘤手术患者给予术前访视、术中巡回护士和器械护士配合、术后护理等措施。结果:本组22例术中病情稳定,术后未出现出血、感染、脑脊液漏等并发症,均痊愈出院;1例巨大听神经肿瘤患者术后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抢救无效死亡,1例转上级医院继续治疗,2例患者放弃治疗自动出院。结论:规范的术前访视、周到的手术配合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了皮肤压伤,降低了颅内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侧颅底肿瘤病人围术期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侧颅底即通过颅底下面沿眶下裂和岩枕裂各做一延长线,向内角于鼻咽顶,向外指向颧骨和乳突后缘,两线夹角之区域[1].侧颅底肿瘤主要有颈静脉球体瘤、鼻咽癌、鼻咽纤维血管瘤、中耳癌、听神经瘤、颞骨巨细胞瘤和母细胞瘤、腮腺混合瘤和斜坡脊索瘤等[2].由于该区域解剖复杂、术野狭小、暴露困难,以往侧颅底肿瘤手术开展较少、成功率低、术后并发症多,随着显微手术技术的不断发展,为彻底切除肿瘤而保留重要神经、血管和结构提供了有效保障.近5年来,我科与脑外科合作行侧颅底肿瘤切除18例,由于手术得当,加上术后严密观察监测及细致的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积累了一些临床护理经验.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听神经瘤听觉功能的保护以及影响术后听力的因素。方法:对53例听神经瘤患者施行枕后乙状窦后入路显微外科手术,比较术前术后患者的听力。结果:本组病例肿瘤手术全切48例(90.6%),次全切除5例(9.4%),听神经解剖保留47例(88.7%)。术后2周保留有效听力10例(71.4%),有效听力丧失但保留可测听力27例,听力完全丧失16例。2 cm肿瘤术后保留有效听力5例(45.5%),2 cm肿瘤术后保留有效听力6例(14.3%)。结论:肿瘤的大小与听力保留有相关性,手术入路的选择、手术操作的经验和技巧是成功切除肿瘤和保存神经功能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神经电生理监测在听神经瘤切除手术中对面神经保护的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治疗的听神经瘤患者5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8例采用听神经瘤切除手术治疗,观察组28例实施同样的手术,并在手术中进行神经电生理监测保护面神经,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听力障碍和面瘫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面神经保留率高于对照组(96.43%vs67.86%,P<0.01),面神经分级情况(House-Brackmann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对患者随访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听力障碍改善率(67.86%vs 21.43%)和面瘫症状改善率(50.00%vs 10.71%)均优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听神经瘤切除术中应用神经电生理监测保护面神经可提前发现面神经的位置,有效保护患者面神经,降低术后面瘫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颞下窝入路小儿颅底肿瘤切除术术后并发症的护理.方法 对2001年9月至2009年4月我院行颢下窝入路侧颅底肿瘤切除术的10例患儿进行术后并发症的护理.术后严格控制体位,加强生命体征监测,密切观察有无喉痉挛、呼吸困难、血压下降、伤口感染和脑脊液漏、颅神经损伤、癫痫等并发症的发生,指导进行综合治疗并做好出院指导.结果 本组10例患儿均顺利度过围手术期,痊愈出院.结论 对颞下窝入路小儿侧颅底肿瘤切除术应加强术后并发症的护理,以促进患儿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乙状窦后入路显微镜下切除大型听神经瘤手术前后的护理对策。方法对15例大型听神经瘤手术患者术前做好心理护理;术后做好体位护理及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呼吸道护理、脑室引流、面瘫的护理及术后并发症的观察护理。结果15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术后1例发生肺部感染、2例发生脑脊液漏,经及时治疗和护理后痊愈,所有患者康复出院。结论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术后密切的病情观察和周密细致的护理是减少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及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颞骨外伤性骨折面瘫,保全和重建听骨链的面神经减压术对面瘫与听力恢复的效果。方法 对5例颞骨骨折引起面瘫,行保全和重建听骨链的面神经减压手术(颞下窝迷路外径路2例,乳突面隐窝径路3例)。结果 术后随访O.5~2.3年,面瘫恢复至H—BⅠ级2例,H—BⅡ级2例,H—BⅣ级1例。听力恢复:术前有听力下降的3例中,气、骨导差缩小至10dB2例,20dB1例。结论 颞骨外伤性骨折面瘫,行乳突面隐窝与颞下窝迷路外径路,进行高位面神经减压保全和重建听骨链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20.
周围性面瘫的围手术期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围性面瘫临床上较为多见。多为颞骨骨折、手术外伤和肿瘤引起,我院1 998年1月~2 0 0 2年1 2月共收治周围性面瘫5 6例,其中5 0例经手术治疗、精心护理和出院后良好康复训练,随访半年以上,面神经恢复良好,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周围性面瘫5 6例,男4 4例,女1 2例,年龄3~6 4岁,平均32 .5 4岁,病程1天~8个月,左侧31例,右侧2 5例。术前行溢泪试验和味觉试验,面肌电图,颞骨CT检查,纯音测听和听性脑干诱发电位(auditorybrainrespondent,ABR)检查。症状包括患侧额纹变浅、不能抬眉、鼓腮无力和嘴角漏气、闭眼不全患眼露白、味觉消失、口角歪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