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了解芜湖市大众人群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评估落实《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2006-2010年)》确定的艾滋病宣传教育目标情况。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和系统抽样相结合的方法确定调查对象,选择8个知识点作为艾滋病防治基本知识对城市居民、农村居民、青年学生开展现况调查。结果大众人群艾滋病知识平均知晓率为70.78%,城市居民、农村居民、流动人口、在校青少年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分别为79.51%、62.00%、78.55%、66.91%,各类人群之间艾滋病知晓率差异有统计意义。不同性别居民、不同年龄人群和不同文化程度对艾滋病知晓率均有显著性影响。大众人群对各知识点掌握程度不同,艾滋病非传播途径知识知晓率低于传播途径知识知晓率。结论芜湖市大众人群防治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与《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2006-2010年)》确定的既定目标尚有一定差距,应采取各种有效宣传方式和措施,进一步加强艾滋病宣传教育工作力度,努力提高大众人群艾滋病知晓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浙江省绍兴县流动人口传染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方法通过分层抽样的方法调查581名流动人口。结果外来流动人口传染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属一般水平,不同性别间知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文化程度呈正相关,不同文化程度流动人口对艾滋病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知识的来源途径以电视、网络和书刊为主。结论相关部门需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知识宣传教育,以丰富他们的健康知识,提高知晓率。  相似文献   

3.
温州市鹿城区不同人群艾滋病相关知识现况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鹿城区不同人群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水平,为今后更有针对性地开展艾滋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2008年9月对城市居民、农村居民、在校中学生和农民工4类人群共计680人进行匿名问卷调查。结果城市居民、农村居民、在校中学生和农民工的总体知晓率分别为84.17%、68.51%、87.98%和75.19%,4类人群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艾滋病相关知识总体知晓率较高,个别知识知晓率较低。文化程度是影响艾滋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的一种因素。获得艾滋病相关知识的主要来源均以电视为主。结论艾滋病健康教育应更加全面、科学。应采用多种方式开展宣传教育,尤其要加大对农村地区和农民工预防艾滋病的宣传普及力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澜沧县15~49岁的HIV感染者的艾滋病知晓情况和影响因素,为确定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的重点提供依据。[方法]2009年4~8月,对澜沧县2008年底以前报告在访的15~49岁HIV感染者291例进行调查,并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HIV感染者艾滋病知晓的影响因素。[结果]调查291例,艾滋病知识总知晓率为89.69%,对"看似健康的人是否携带艾滋病病毒"、"蚊虫叮咬是否传播艾滋病"回答正确率较低(80.41%、81.79%)。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汉族为94.90%,少数民族为87.05%(P0.05);文盲、小学者为77.14%,初中及以上为97.25%(P0.01);农民为86.98%,其他人群为97.37%(P0.05);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婚姻状况、不同户籍、不同传播途径感染者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静脉吸毒途径感染的HIV感染者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较高。[结论]澜沧县HIV感染者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较高,文化程度和被感染的途径是影响知晓率的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某县建筑工地男性农民工(以下简称农民工)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程度;了解该人群对艾滋病健康教育的需求状况,为制订适合某县的艾滋病综合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 ,制定调查问卷,用Epi Data3.0软件建立数据库,SPSS16.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共调查194名农民工,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率为51.31%。农民工对艾滋病基本知识中不同问题的知晓程度存在明显的差异(P=0.000);年龄和文化程度对农民工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率有影响(P值均为0.000)。农民工最喜欢获取艾滋病知识的途径前三位分别是"电视广播"(51.83%)、"免费宣传材料"(43.98%)、"报刊书籍"(19.37%)。结论建筑工人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51.30%,应进一步加大对农民工人群宣传教育力度,并根据农民工人群特点,采取他们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红河州常住居民艾滋病基本知识的知晓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制定艾滋病防治对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统一的调查问卷,由培训合格的调查员对调查对象进行面对面匿名问卷调查,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共调查16 982人,艾滋病知识总知晓率为82.7%(14 046/16 982),对HIV/AIDS感染者的歧视率为58.6%(9 957/16 982)。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与文化程度、性别、婚姻、职业、居住地社会经济状况和是否对艾滋病抱有歧视等有统计学联系,文化程度高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平均为文盲的2.216~9.443倍,已婚人群是未婚人群的1.628~2.160倍,城市居民、机关干部平均为农村居民的1.487~3.083倍,社会经济状况好的地区是差的地区的1.536~1.842倍,不歧视HIV/AIDS感染者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是歧视者知识知晓率高2.955~3.633倍。结论红河州常住城市和农村居民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基本达到《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2006-2010年》2010年底目标要求,但校内青少年与流动人口(农民工)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未达到目标要求的95%和80%以上,今后重点要加强这二类人群的艾滋病宣传教育;并根据影响艾滋病知识知晓状况因素的不同,加强对文化程度低者、社会经济状况较差地区的少数民族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7.
北京市密云县不同人群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贾会珍  王化勇  孙勇  王宏艳 《职业与健康》2010,26(23):2822-2824
目的了解密云地区农村村民、农民工、暗娼3类人群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为有针对性地制定宣传教育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农村村民、农民工、暗娼3类人群共909人进行艾滋病相关知识问卷调查,比较3类人群的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结果 3类人群艾滋病知识总知晓率为76.02%。3类人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18,P〈0.05)。农民工知晓率最低,为68.50%;暗娼最高,为82.56%。3类人群对有效传播途径的知晓率明显高于非传播途径的知晓率。结论艾滋病知识知晓呈现知识、知晓分离现象,应注重深度和广度的结合,强化艾滋病病毒非传播途径的宣传。尤其是农民工的宣传教育工作,仍然是今后开展艾滋病宣传教育干预的重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重庆市主城区老年人群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现状、健康知识来源,为制定老年人群艾滋病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抽样的方法,抽取重庆市主城区年龄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群599例,用自制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重庆市主城区老年人群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为68.4%,HIV检测率为8.3%,54.1%的调查对象不会继续和感染艾滋病病毒的朋友交往;不同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职业的老年人群某些健康知识来源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 重庆市主城区老年人群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较低,对艾滋病感染者存在歧视,健康知识来源与人口学特征存在关系,可根据人口学特征制定有针对性的宣教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网络问卷的方式调查天津市男男性行为(MSM)人群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不记名的网络调查方法在天津市网络论坛上收集4 026份MSM艾滋病相关知识问卷开展影响因素分析。结果天津市MSM人群关于艾滋病的总体知晓率为95.03%,其中"男男同性性行为人群是我国目前受艾滋病危害最严重的人群"这一问题的知晓率最低,为85.5%;不同年龄、与异性婚姻状况、不同民族受访人群知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户籍、文化程度、性取向受访人群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天津市MSM人群对艾滋病相关问题的知晓总体较高,但仍需要进一步加大艾滋病知识的普及力度。天津市MSM人群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高于外省市,文化程度越高知晓率越高,同性恋群体的知晓率比异性恋高。  相似文献   

10.
凭祥市不同人群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凭祥市不同人群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状况,为有针对性的开展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全国艾滋病哨点监测实施方案》要求,2010年对一般人群(孕妇)、重点人群(长途卡车司机)和高危人群(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暗娼、吸毒者)进行匿名问卷调查,运用SPSS1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调查对象总体答对6条以上的知识知晓率为85.46%(1 463/1 712),以暗娼最高(99.62%),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最低(71.00%),不同人群艾滋病知识知晓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8.09,P〈0.01);不同人群对各个知识点正确回答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凭祥市不同人群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差异较大,应有针对性的开展宣传教育和行为干预,同时,提高宣传干预覆盖面和覆盖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艾滋病流行区村干部艾滋病健康教育干预效果,为探索适合农村艾滋病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安徽省艾滋病流行区郎溪县和濉溪县各2个乡镇村干部147人,进行艾滋病健康干预,并比较干预前后艾滋病知识、态度和行为的差异。结果:村干部的艾滋病知识的最主要来源为广播电视,其次为报刊杂志和宣传画。干预前后村干部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分别为73.5%和89.1%(X^2=67.22,P〈0.001)。干预后村干部对AIDS/HIV抱有同情心的比例高达89.8%;觉得艾滋病病人或感染者很可怕的比例从48.3%下降到33.3%(X^2=7.2,P〈0.001);感觉处于感染“艾滋病”危险之中的比例从89.8%下降到22.4%(X^2=143.17,P〈0.001);同意公布AIDS/HIV名单让人们躲避的比例从23.1%下降到17.0%(X^2=111.84,P〈0.001);愿意到AIDs/HIV处买菜或购物的比例从30.6%上升到57.8%(X^2=23.33,P〈0.001)。结论:在农村艾滋病流行区应充分发挥村干部在当地开展艾滋病预防和控制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安徽省怀远县农村和城市社区居民的艾滋病知识掌握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针对性开展艾滋病宣传教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按照整群抽样方法,分别以城镇社区和农村行政村为抽样单位,被抽取单位中各抽取一定的样本,采取面对面调查方式,分别调查400名城镇居民和400名农村居民进行艾滋病相关知识问卷调查,并分析调查人群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城镇居民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率73.25%明显高于农村居民(63.25%)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52,P0.001);随着文化程度的提高,人群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率也随着升高(χ2=44.36,P0.001);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文化程度(OR=0.688,P=0.004)、咨询服务(OR=0.373,P=0.036)和免费宣传材料(OR=0.071,P0.001)为知识掌握程度的促进因素,而报刊书籍(OR=2.392,P0.001)、医生(OR=2.979,P0.001)为知识掌握程度的阻碍因素。结论怀远县居民尤其是农村居民艾滋病知识有待进一步提高,加大咨询服务和免费宣传资料的发放有利于居民艾滋病知识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水平,掌握这一人群艾滋病、梅毒、丙型肝炎流行现状。方法依照《全国艾滋病哨点监测方案》要求,对阜阳市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哨点监测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并采集静脉血5ml进行HIV、HCV和梅毒抗体检测。结果 2009-2013年共调查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2 011人,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介于62.50%至81.24%之间;不同年龄组、婚姻状况和样本来源的调查对象知识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接受过有关预防艾滋病服务人群的AIDS知识知晓水平较高;接受过安全套宣传和发放/艾滋病咨询与检测(OR=5.434,P〈0.001)、自己知道HIV检测结果(OR=30.909,P=0.003)可促进艾滋病知识知晓率的提高。监测对象HIV、丙肝抗体阳性检出率均在0%-1%之间波动,梅毒抗体的阳性检出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结论阜阳市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对艾滋病防治相关知识的知晓率较低,且梅毒检出率逐年上升,需要加强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14.
摘要:目的 评价在流动人口中开展预防艾滋病综合干预的效果。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仙居县
4 类流动人口进行抽样,开展艾滋病知识等的基线调查,然后进行综合干预及再调查,对干预前后指标进
行χ
2 检验,评价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后流动人口艾滋病总的知识知晓率,由干预前的84.1%上升到干预
后的94.0% (犘<0.05);干预前信息来源以电视和免费宣传材料为主,分别占61.0% 和39.4%,干预后
信息来源以医生和免费宣传材料为主,分别占89.5%和56.6%;最近一次商业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的比例由
干预前的33.3%上升到干预后的87.2% (犘<0.05),是否愿意与艾滋病工友一起工作的人数由干预前的
27.5%提高至干预后的42.4%。结论 仙居县流动人口艾滋病综合干预对相关知识的提高效果明显,但在
对待艾滋病患者的态度及使用安全套自我保护方面有待进一步提高,应进一步加大人力物力投入巩固干预
效果,遏制艾滋病蔓延。
关键词:流动人口;艾滋病;综合干预;效果评价
中图分类号:R512.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6639 (2014)05 0461 03  相似文献   

15.
农村居民艾滋病歧视态度和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分析农村居民对艾滋病感染者歧视态度和行为的影响因素,为制定和完善消除艾滋病歧视的政策或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分别在襄樊市襄城区和南漳县随机抽取2个村,每个村采取入户调查的方式随机调查50名村民,共收回有效问卷196份。数据分析方法包括秩和检验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被调查对象的艾滋病一般知识知晓率与其对艾滋病感染者的态度相关(r=0.2916,P〈0.01),但是与相关行为无关。艾滋病传播途径相关知识知晓与态度相关(r=0.4444,P〈0.01),与行为也相关(r=0.3525,P〈0.01)。对艾滋病感染者的态度与其相关行为呈现相关(r=0.6523,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传播途径知识知晓率、性别和婚姻状况是艾滋病歧视态度的影响因素,而影响歧视行为的因素为传播途径知识知晓率。结论艾滋病传播途径知识知晓率与艾滋病歧视态度和行为密切相关,在消除艾滋病歧视的策略制定上,要特别关注对艾滋病传播途径和非传播途径的宣传教育,从而减少艾滋病歧视现象。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和探讨我国HIv/AIDS报告现患率与宏观社会因素的关联。方法收集各省份经济、人口和卫生等社会因素数据资料,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提取以上社会因素的综合指标;收集截至2011年底各县区分性别、年龄组的报告现存活HIV/AIDS病例数及人口数,利用两水平负二项分布模型分析县区HIV/AIDS报告现患率与省份宏观社会因素的关系。结果我国男性HIV/AIDS报告现患率(3.56/万人)显著高于女性(1.70/万人),男女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岁以下年龄组HIv/AIDS报告现患率最低(0.24/万人),而20~39岁年龄组最高(4.84/万人)。两水平负二项分布模型分析发现,水平2(省份)单位下各水平1(县区)单位的HIV/AIDS报告现患率存在聚集性,即调整性别和年龄因素后,各省份问HIV/AIIXS报告现患率差异亦有统计学:苣义(δu^2=2.612,P〈0.05)。纳入水平2宏观社会因素变量O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均发现,人H流动水平高或经济生活水平低(N3)、少数民族人口比例高(M4)、HIV筛检人次数多(M5)与HIV/AIDS报告现患率呈正相关(P〈0.05)。结论我国各地区艾滋病流行形势与其宏观社会因素密切相关,制定艾滋病防治政策时应综合考虑地区的社会背景,做到有的放矢。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宝鸡市城乡居民艾滋病知晓情况和态度,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全市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2013年调查全市城乡居民2 719人,其中学生1 142人,城镇居民647人,农村居民450人,农民工480人.结果 学生、城镇居民、农村居民和农民工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分别为82.36%、82.30%、81.16%和77.04%,各类人群知晓率之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城乡居民对待艾滋病感染者6个问题的正向态度持有率各类人群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城乡居民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与“十二五”行动计划确定的既定目标尚有一定差距,对感染者的歧视态度仍然存在,我市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亟待加强.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合肥市流动人口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的现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取方便抽样的方法,在安徽省合肥市的建筑工地、餐饮酒店、大型集贸市场和大型企业对其流动人口进行现场问卷调查,并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调查819名流动人口,其中有效问卷758份,有效应答率为92.55%。艾滋病防治知识总知晓率为52.90%(401/758),其中餐饮人员为44.03%(59/134),农贸市场人员为45.41%(89/196),企业工人为63.64%(133/209),建筑工人为54.79%(120/219),4种职业者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18.63,P<0.001)。需要进一步了解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比率,餐饮人员最高(85.07%);会使用安全套预防艾滋病的比率,建筑工人最高(64.84%);不会与艾滋病患者继续交往和不允许艾滋病患者继续工作的比率,餐饮人员最高(分别为82.09%和83.58%),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流动人口是否愿意与艾滋病患者/感染者继续交往的影响因素为职业、艾滋病知识知晓程度;是否愿意艾滋病患者/感染者继续工作的影响因素为职业、文化程度和艾滋病知识知晓程度。结论该市流动人口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较低,需加强对其艾滋病知识的宣教;大力推广安全套的使用,提倡安全性行为;充分利用现有卫生资源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和行为干预,消除对艾滋病的歧视。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HIV抗体阴性男男性行为人群(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 MSM)队列保持率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失访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利用浙江省2011年建立的MSM队列资料,采用Y。检验和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方法,研究社会人口学特征、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性行为以及艾滋病防治服务利用等情况对队列保持的影响。结果纳入队列的387名MSM,15个月随访率为58.40%,知晓“一个人感染了艾滋病是否可以从外表上看出来”这一条目的人维持率低(OR=0.482,95VooCI为0.2360.983,P〈0.05)、知晓“保持单一性伴侣是否可以降低艾滋病感染的风险”这一条目的人保持率低(OR=0.306,95%CI为0.100—0.942,P〈0.05),最近3个月未接受HIV检测者保持率低(OR=0.487,95%CI为0.311—0.762,P〈0.01)。结论知识宣传教育必要但不充分,关注检测服务利用率低者,制定个性化方案,加强联系,减少失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