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门静脉置管注射中西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门脉注射药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可行性,了解门静脉置管注射中西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及其副反应.方法8例伴有肝癌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于肝癌手术时皮下埋置药盒门静脉内置管,向药盒内缓慢注入胸腺肽40mg,黄芪注射液10ml.治疗3周,停药1周,共2个疗程.治疗前后检查肝功能、乙肝标记物,观察其副反应.结果治疗后8例HBsAg阳性无1例转阴(0%),2例HBeAg阳性者均转阴(100%),7例抗HBc阳性者1例转阴(14.3%).治疗前后肝功能分别为ALT(40.00±15.08)U/L vs(45.62±18.39)U/L,DB(6.88±2.66)μmol/L vs(9.50±5.07)μmol/L,IB(11.01±3.46)μmol/L vs(13.72±5.72)μmol/L,出现轻度异常,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4例轻度发热,1例中度发热.结论门静脉置管注射药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是可行的,具有用药量小的优点,可能成为乙肝治疗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酚妥拉明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of pregnancy,ICP)的疗效。方法将60例妊娠32~36周,无其他妊娠并发症或合并症的ICP单胎初产妇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应用地塞米松+鲁米那+中药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酚妥拉明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皮肤瘙痒的缓解程度、血清肝功能指标的变化;比较两组羊水粪染(Ⅱ°、Ⅲ°)、新生儿窒息、脐动脉血气分析结果;监测酚妥拉明治疗期间的血压与心率变化。结果(1)研究组治疗前后皮肤瘙痒评分、血清总胆红素(TBIL)、间接胆红素(DBIL)、总胆汁酸(TBA)、甘胆酸(CG)的差值分别为1.48±0.71、8.65±5.32μmol/L、5.33±2.56μmol/L、27.65±13.45μmol/L、51.56±25.78μg/L;对照组分别为0.71±0.60、5.37±3.70μmol/L、2.99±2.00μmol/L、19.98±10.34μmol/L、35.25±20.35μg/L,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两组治疗前后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及谷草转氨酶(AST)的差值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2)研究组羊水粪染率、新生儿窒息率、脐动脉血pH值、PO2、PCO2分别为7.14%、3.57%、7.26±0.07、24.86±11.20mmHg、43.34±10.41mmHg;对照组分别为32.14%、28.57%、7.22±0.04、19.25±6.90mmHg、49.92±6.83mmHg,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脐动脉血pH值<7.2分别为2例(7.14%)、8例(28.5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3)研究组酚妥拉明治疗前、中、后的血压和心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酚妥拉明治疗ICP安全有效,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3.
本文测定了慢性肾衰患者(25例)血液透析前后以及健康对照组(31例)血清维生素C的含量.结果表明慢性肾衰患者透析前血清维生素C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透析后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透析前明显高于透析后(P<0.01).作者对慢性肾衰血清维生素C含量变化与透析的关系及对病人的影响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本文采用荧光分析法测定了慢性肾衰患者(25例)血液透析前后及健康对照组(31例)血清维生素A水平,结果表明慢性肾衰患者血透前后血清维生索A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但透析前后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作者对慢性血透患者血清维生素A变化的机制和临床意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同净化方式对慢性肾衰(CRF)患者血清甲状旁腺素(PTH)、瘦素(leptin)和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60例,随机分成2组:血液透析(HD)组30例,血液透析滤过(HDF)组30例。检测治疗前后血清PTH、leptin和Hcy水平。结果: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HDF组治疗后血清PTH从(60.8±32.5)pmol/L降至(28.2±17.2)pmol/L,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leptin从(19.7±11.8)μg/L降至(14.1±10.6)μg/L,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Hcy从(32.3±10.7)μmol/L降至(21.1±8.9)μmol/L,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HD组治疗后血清PTH从(61.6±30.8)pmol/L降至(42.2±16.5)pmol/L,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leptin从(19.3±12.1)μg/L降至(18.9±12.3)μg/L治疗前后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Hcy从(31.5±10.5)μmol/L降至(20.4±8.5)μmol/L,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HDF组与HD组相比较能更好地清除PTH及leptin。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不同光照时间对同一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的疗效观察,探讨光疗时间长短对高胆红素血症疗效的影响及预后分析。方法我院产科2006年6月1日~2006年10月10日分娩的明确诊断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正常足月新生儿100例,(不包括糖尿病母亲婴儿、母有妊高征、窒息等患儿)以随机分组方式决定此患儿第一次蓝光治疗时间为12h或16h,光疗后出蓝光箱观察,入室24h后行第二次光疗,如第一次光疗为12h,第二次改为16h,如第一次光疗为16h,第二次改为12h,分别于入室时、入室24h时、入室48h时查微量血清总胆红素。12h光疗及16h光疗血清总胆红素下降幅度,分别为51.3±15.90μmol/l,(相当于3.00±0.93mg/dl),93.20±35.40(相当于5.45±2.07mg/d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分析预后:血清总胆红素≥290.7μmol/l(17mg/dl)的患儿脑电图异常的发生率较血清总胆红素<290.7μmol/l(17mg/dl)的发生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蓝光治疗16h对同一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疗效好于12h。说明微量血清总胆红素≥290.7μmol/l(17mg/dl)时应注意有无胆红素性脑病的发生,建议注意随访。  相似文献   

7.
1990年6月至10月在新乡市医院选择新入院6月至5岁腹泻病儿80例和在门诊选择同年龄健康儿童21例,静脉取血测定其血中维生素A、锌、铜的含量及免疫球蛋白的含量。研究结果表明腹泻病儿血中维生素A(26.4±14.6μg/dl)明显低于健康儿童(54.9±17.0μg/dl)。有统计学上显著性差异(P<0.01),血清锌含量和铜/锌比值腹泻病儿为95.0±46.0μg/dl和1.51±0.44,健康儿童为127.4±34.3μg/dl和1.02±0.40,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血清铜含量两组儿童无差异。免疫球蛋白IgA和IgG两组儿童无差异,而IgM的含量腹泻病儿明显高于健康儿童,有显著性差异。本文研究结果说明维生素A的不足或缺乏会增加腹泻病发生的危险性,若改善儿童的维生素A的营养状况可能会减少腹泻病发生的机会。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急性心脑血管缺血性疾病患者血浆中溶血磷酯酸(LPA)水平的变化。方法将脑梗死150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54例、急性心肌梗死56例、不稳定性心绞痛50例按临床诊断分为4组观察,测定治疗前及抗血小板活化、抗凝治疗后一周时血浆LPA值,并设立非急性血管缺血性疾病及健康体检者300例作为对照组,测定血浆中LPA。结果观察组4组患者血浆LP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2.49±0.5)μmol/L,分别为(3.93±0.26)μmol/L、(4.09±0.52)μmol/L、(4.56±0.65)μmol/L、(3.62±0.16)μmol/L(P<0.01),经抗血小板抗凝治疗后4组患者血浆LPA明显降低,与治疗前对比(P<0.01)。结论作为体内凝血和血栓形成过程早期释放的分子标记物LPA,在急性心脑缺血等血栓相关性疾病早期的病情预测及指导合理应用抗血小板活化、抗凝治疗药物筛选方面可能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背景:如何有效地清除尿毒症毒素,以减少透析患者的并发症,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及长期预后,一直是人们研究的热点。 目的:观察高通量和低通量聚砜膜血液透析器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溶质清除及皮肤瘙痒的作用。 方法:选择皮肤瘙痒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38例,随机分为高通量透析组和低通量透析组,每组19例。高通量透析组使用高通量透析器FX60,低通量透析组使用低通量透析器F6,均每周透析3次,每次透析4 h,观察1年;检测血尿素氮、肌酐、磷、β2微球蛋白及甲状旁腺素;观察透析前后各种溶质含量的变化,计算溶质清除率和尿素清除指数(Kt/V值);用目测类比评分法评估瘙痒程度。 结果与结论:两组患者透析后尿素氮、肌酐下降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磷和β2微球蛋白的下降率高通量透析组均高于低通量透析组(P < 0.05),两组Kt/V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治疗1年后高通量透析组甲状旁腺素显著低于低通量透析组(P< 0.05),皮肤瘙痒与治疗前相比两组均有减轻(P< 0.05),高通量透析组瘙痒程度评分显著低于低通量透析组(P < 0.05)。提示采用高通量FX60聚砜膜透析器进行透析,不仅充分清除小分子毒素,而且增加了对于大、中分子毒素的清除,能改善维持性透析患者顽固性皮肤瘙痒症状。  相似文献   

10.
探讨内皮素(ET)、一氧化氮/一氧化氮酶( NO/NOS)在糖尿病与血管病变患者中的变化。ET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NO/NOS采用酶法。结果是:(1)糖尿病组ET水平(68.80±37.35)pg/mL)较对照组(41.70±21.50pg/mL)显著升高(P<0.001);NOS水平(2.75±1.49U/mL)明显高于对照组(1.12±0.56U/mL),P<0.01;NO水平(49.32± 16.32μ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54.60 ±15.60μmol/L),P<0.05。(2)糖尿病合并血管病变组ET水(80.1140.25pg/mL)显著高于无并发症组(62.73±24.29pg/mL),P<0.001;NOS水平(4.02 ± 0.59U/mL)明显高于无并发症组(2.51±1.19U/mL),P<0.001;NO水平(42.25 ± 10.10/μmol/L)明显低于无并发症组(52.16±14.59mol/L,P<0.05;NO/NOS(11.99±7.05)明显低于无并发症组(26.9±13.15),P<0.001提示 ET、NO/NOS与糖尿病的发生和发展有关,联合检测不仅可作为糖尿病及其血管并发症的重要依据,还将有助于糖尿病合并血管病变的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11.
采用平衡透析法测得3H—利福定在各浓度(1.0~25μg/ml)时的血浆蛋白结合率在74.55±4.05~82.45±2.81之间。5.0~25.0μg/ml浓度范围内其血浆蛋白结合率无显著差异(P>0.05)。说明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利福定血浆蛋白结合率无浓度依赖性。用5.0μg/ml浓度分别和不同浓度异烟肼、乙胺丁醇合用;或用不同透析液、不同透析条件,观察到异烟肼在1.50μg/ml时明显降低利福定血浆蛋白结合率。低温使利福定血浆蛋白结合率到达平衡的时间显著延长。  相似文献   

12.
魔芋食品对人体脂质代谢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含极低热能、微量蛋白质、高纤维的魔芋精粉进行研究。挑选高血脂者110人,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加食魔芋食品(含魔芋精粉),对照组为自然对照,实验期1(1/2)月。结果实验组TC下降54.2±115.6mg/dl,TG下降14.5±23.2mg/dl,LDL-C下降10.7±17.1mg/dl,均比食用前明显下降(P<0.05);HDL-C上升14.5±22.5mg/dl。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比研究不同剂量重组人促红素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并贫血患者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4月至2022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根据治疗剂量的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n=63,高剂量重组人促红素治疗)和对照组(n=57,低剂量重组人促红素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贫血指标[红细胞计数(Red blood count,RBC),血红蛋白(Hemoglobin,Hb),血细胞比容(Hematocrit,Hct)]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5.24%,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1.21%,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贫血指标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RBC、Hct、Hb水平均出现上升,其中研究组上升程度更为显著(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63%.两组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剂量重组人促红素临床疗效显著,有效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并贫血患者的贫血指标,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4.
背景:肾功能延迟恢复是肾移植后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一种形式,大多由缺血再灌注损伤和排斥反应等原因所致,血液净化作为治疗肾功能延迟恢复的基本手段已得到广泛应用。 目的:比较不同透析方法对肾移植后肾功能延迟恢复的影响,以期选择合适的透析方法,提高移植效果。 方法:56例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患者分别应用血液透析(n=25),血液透析滤过(n=21)和腹膜透析(n=10)治疗,观察应用不同透析方法治疗前后血压、细胞因子水平和疗效。 结果与结论:56例肾功能延迟恢复患者均带肾存活。血液透析滤过组和腹膜透析组低血压发生率低于血液透析组 (P < 0.01),血液透析滤过组肾功能恢复时间短于血液透析组和腹膜透析组(P < 0.01);术后感染发生率:血液透析滤过组<血液透析组<腹膜透析组(P均<0.01)。血液透析滤过组透析后4 h的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水平较透析前下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1),而血液透析组透析前后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结果可见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患者经血液透析滤过后血液动力学稳定,能有效减轻炎症反应,缩短移植肾功能恢复的时间。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前应用大剂量血脂康对炎症的抑制作用。 方法: 对196例临床确诊为高危UA(心绞痛Braunwald 分级为Ⅲ和ⅡB级,CRP>3 mg/L)的患者按随机原则分别入选A组和B组,在相似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分别口服1.2 g/d和2.4 g/d血脂康治疗72 h。随后对所有病人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和PCI治疗。测定在入院时、药物治疗3 d后(PCI术前)和PCI术后48 h的血浆CRP的水平,并随访半年内的冠脉事件和左室射血分数。 结果: 入院时2组血浆CRP水平无明显差别(P>0.05);治疗3 d后,两组血浆CRP水平明显低于入院时[A组:(5.44±1.57)mg/L vs (4.04±1.54) mg/L;B组: (5.42±1.36) mg/L vs (3.60±1.14) mg/L,P<0.05];PCI术后48 h,两组血浆CRP水平显著高于术前[A组升至 (9.22±5.03) mg/L;B组升至(4.97±1.75) mg/L,P<0.05]。PCI术前及术后48 h,B组的血浆CRP水平明显低于同期A组(P<0.05)。术后半年主要冠脉事件B组明显少于A组[21/104 (20.2%) vs 9/92 (9.8%),P<0.05],左室射血分数B组明显高于A组(55.41%±10.93% vs 59.30%±9.99%,P<0.05)。 结论: PCI术前大剂量血脂康治疗对PCI术引起的炎症具有抑制作用,抑制炎症可能是PCI术后冠脉事件减少和左室射血分数增加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银蒺胶囊对心绞痛(血瘀证)患者血液流变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银杏叶和白蒺藜提取物的复合制剂银蒺胶囊(JL-GE)对冠心病心绞痛(血瘀证)患者血液流变性的影响。方法43例心绞痛(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JL-GE治疗组和阿斯匹林对照组,分别服用JL-GE45mg,3次/日和阿斯匹林75mg,1次/日,治疗时间1月。检测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液流变性和血小板聚集率指标。结果治疗1月后,治疗组患者血小板一分钟聚集率AGG(1)由(57.44±5.78)%降至(48.45±4.54)%(P<0.01),血小板最大聚集率AGG(M)由(77.66±8.05)%降至(65.56±5.69)%(P<0.01)。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AGG(1)和AGG(M)的降低幅度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低切变率下全血黏度由(11.69±2.02)mPa·s降至(9.40±1.04)mPa·s(P<0.01),高切变率下全血黏度和血浆黏度均降低,但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JL-GE可以降低冠心病心绞痛(血瘀证)患者低切变率下全血黏度和血小板聚集率,改善血液流变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体外观测高渗葡萄糖处理后脱水红细胞膜Na _K _ATP酶的变化。方法对全血与50 %葡萄糖 (50 %GS)溶液混合前后红细胞膜Na _K _ATP酶的变化 ,以及脱水红细胞于等渗条件下其Na _K _ATP酶的恢复情况进行了测定。结果 (1)全血与50 %GS溶液混合后其脱水红细胞膜Na _K _ATP酶活性比混合前显著降低 (0.307μmol/mg .h-1±0.073μmol/mg.h-1vs.0.396μmol/mg.h-1±0.104μmol/mg.h -1 ,P<0.05)。(2)等渗条件下脱水红细胞膜Na _K _ATP酶的活性由异常逐步恢复至正常 (即刻:0.349μmol/mg.h -1±0.0817μmol/mg.h -1;2h:0.355μmol/mg.h -1±0.0946μmol/mg.h -1 ,4h:0.382μmol/mg.h -1±0.0877μmol/mg.h -1,P<0.01)。结论高渗葡萄糖处理后脱水红细胞膜Na _K _ATP酶活性显著降低 ,但其异常变化在等渗条件下是可逆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了血液透析对终末期肾病合并HBV病毒感染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期间我院接收救治的50例终末期肾病合并HBV病毒感染患者作为观察组,给予持续性血液透析治疗,同时选取50例单纯终末期肾病患者作为对照组,与观察组给予相同的持续性血液透析治疗方案。分别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24 h尿蛋白量、血清白蛋白、尿素氮、肌酐进行分析;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调节性T淋巴细胞比例和CD8+T淋巴细胞比例变化,同时对穿孔素/颗粒酶B进行分析。结果:经过透析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性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指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免疫功能与治疗前相比,无明显改变(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前调节性T淋巴细胞(Treg细胞)比例和CD8+T淋巴细胞比例与对照组相比呈显著性升高趋势(P<0.05);治疗前观察组患者外周血中T细胞活化分子穿孔素/颗粒酶B表达率较对照组高(P<0.05),经过治疗后,Treg细胞和CD8+T淋巴细胞比例均显著下降(P<0.05),穿孔素/颗粒酶B表达率呈显著下降趋势(P<0.05)。结论:血液透析能够显著改善合并HBV病毒感染患者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9.
背景:常规血液透析主要清除尿素氮、肌酐等小分子质量毒素,但对中分子物质清除很少。随着透析时间的延长,大量中分子物质在患者体内蓄积,从而引发一系列并发症。 目的:比较吸附式透析(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与常规血液透析对尿毒症患者血液中分子物质的清除作用。 方法: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吸附式透析组及常规血液透析组各30例。吸附式透析组先将血液灌流器与透析器串联实施吸附透析(血液灌流器安置在透析器之前),治疗120 min后取下灌流器,继续实施血液透析120 min,常规血液透析组实施常规血液透析240 min。治疗前后检测肝功、肾功、血清电解质、血细胞数及中分子毒素浓度,并观察临床症状的变化。 结果与结论:吸附性透析能显著清除患者体内的中分子物质,单次使用治疗120 min后中分子物质浓度显著下降,与单纯血液透析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吸附式透析组治疗后血小板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 < 0.05),并与单纯透析组相比有显著性意义(P < 0.05)。两组肝功、肾功指标、电解质浓度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吸附式透析组皮肤瘙痒、睡眠障碍及肌肉疼痛等症状有不同程度改善。  相似文献   

20.
血浆HCY检测在慢性肾衰血透患者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慢性肾衰血透患者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及与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关系。方 法:对38例透析组患者在服用叶酸和VitB12前后及40例健康对照组作了HCY的测定。结果:慢性肾功能衰竭 (CRF)血透患者血浆HCY水平为(25.12±12.51)μmol/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8.2±4.51)μmol/L(P< 0.01)。伴有心脑血管病变者血浆HCY水平(36.8±16.54)μmol/L,明显高于无心脑血管病变者血浆HCY水 平(17.9±5.32)μmol/L(P<0.01)。透析组患者服用叶酸和VitB128周前后HCY水平分别为(25.1±12.51) μmol/L,(13.2±5.74)μmol/L(P<0.01)。结论:CRF血透患者存在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其血浆HCY水平的 升高为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子,服用叶酸、VitB12可降低HCY水平及防止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