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评估非穿透性小梁切除术与小梁切除术治疗开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有目的的选择12例双眼视力、眼压、视野相近的开角型青光眼病例,采用自身对照,一只眼行小梁切除术,另一只眼行非穿透性小梁切除术。术后观察眼压、前房和房水情况,评估疗效。结果小梁切除术术后眼压平均值要较非穿透性小梁切除术为低,但是通过自身对照的检验,两者无明显差异。非穿透性小梁切除术的术后并发症要比小梁切除术少。结论非穿透性小梁切除术是治疗开角型青光眼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青光眼非穿透性小梁切除术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钧  盛耀华 《眼科新进展》2000,20(5):379-380
众所周知 ,青光眼是一种常见的致盲性眼病 ,尤其是开角型青光眼 ,因其起病隐匿、手术疗效差而危害较大。对于该类患者 ,往往先用药物控制 ,若无效再考虑施行滤过手术 (目前首选小梁切除术 )。由于术中、术后并发症多 ,疗效并不满意 ,预后并不理想。传统的小梁切除术 ,需切除部分小梁组织 ,穿透前房 ,再切除部分周边虹膜组织 ,以此建立一个“有效”的滤过通道。该手术的主要并发症是 [1 ] :前房出血、暴发性脉络膜上腔出血、并发性白内障、术后浅前房或前房不形成、恶性青光眼以及滤过道纤维组织增生和瘢痕形成。显而易见 ,传统的小梁切除术…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非穿透性小梁切除术对开角型青光眼的手术效果,手术并发症及其房水引流机制。方法POAG组男22例(24眼),女24例(26眼),共46例(50眼)行NPT手术,PACG组男22例(24眼),女26例(27眼),共48例(52眼)行小梁切除术。比较两组术后眼压及并发症,随访3~18月。结果POAG组术中有4眼发生小梁-后弹力层微穿孔(8%),术后 2月眼压<21mmHg(1mmHg=0.133kPa)有44眼(88%),有2眼发生浅前房,6眼眼压升高,无前房出血,11眼结膜形成滤过手术典型滤过泡,28眼结膜疏松,无滤过泡形成,PACG组术后2月有38眼眼压<21mmHg(73%),并发症发生14眼(27%),其中浅前房5眼,前房出血4眼,脉络膜脱离2眼,黄斑部囊样水肿3眼,均有明显的结膜滤过泡形成。术后随访3-18月,眼压下降幅度POAG组44.5%,PACG组29.6%。结论NPT是一种降眼压效果较好并发症较少的青光眼滤过性手术疗法。  相似文献   

4.
5.
6.
青光眼非穿透性小梁切除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非穿透性小梁切除术(NonpenetratingTrabeculeclomyNPT)是一种新的滤过性手术方法,近年来国外学者已用于临床,国内尚未见报道,其手术的目的是针对开角型青光眼眼压升高的病因,去掉阻碍房水外流巩膜、近小管组织和Schlemm氏管外壁,避免术中因穿透前房发生眼压突然下降,术后浅前房、脉络膜脱离、眼压不稳、前房积血等并发症〔1~3〕。1.手术方法〔4〕(1)制作以上方穹窿为基底的结膜瓣;(2)作5×4mm矩形巩膜瓣,深约1/2巩膜厚度,将其剥离至透明角膜1mm内;(3)在矩形巩膜瓣下作三角形巩膜切除,深达90%巩膜度,于三角瓣基底部两边各作一条长约2mm…  相似文献   

7.
非穿透性小梁切除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是一种常见的致盲性眼病,传统的小梁切除术是临床上治疗POAG的经典手术。但存在较多的并发症。随着手术技巧的改进及显微手术器械的发展,非穿透性小梁切除术(non-penetrating trabecular surgery.NPTS)由于保留了薄层的小梁组织而未直接进入前房,术后并发症减少,已经为越来越多的眼科医生所肯定。本文对目前NPTS的相关研究进展做一综述。希望能对医生们进一步了解NPTS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穿透性与非穿透性小梁切除术治疗开角型青光眼疗效的对比。方法 选择开角型青光眼住院患12例(24眼)一眼行非穿透性小梁切除术,对侧眼行小梁切除术,术后对比观察视力、眼压、滤过泡、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两种术式术后降眼压效果相似,而非穿透性小梁切除术术后并发症少。结论 非穿透性小梁切除术治疗开角型青光眼效果可靠,术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9.
小梁切除术是治疗青光眼的经典手术,降压效果良好,但手术并发症很多,如术后低眼压性黄斑变性,明显白内障发展、浅前房、脉络膜脱离、眼内炎等。  相似文献   

10.
非穿透性小梁手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非穿透性小梁手术是一类新型的抗青光眼手术,适用于开角型青光眼。本文主要介绍了非穿透性小梁手术的主要术式,手术方法和手术效果,大量的临床资料表明非穿透性小梁手术效果稳定,并发症较少,有望成为一种治疗开角型青光眼的理想手术。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非穿透性小梁切除术联合90度小梁切开术(non-penetrating trabeculectomyc ombined with 90 degrees trabeculotomy,NPTST)对治疗先天性婴儿型青光眼的手术方法及治疗效果,提高临床治疗效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01/2012-01我院15例30眼原发性婴幼儿型青光眼的患者行NPTST。并分析术后眼压(intraocular pressure,IOP)改变,角膜横径以及并发症的情况。结果:本组术后1wk;1,3,6,12moIOP控制较术前下降,角膜横径保持原来大小或稍有减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结论:NPTST对治疗先天性婴幼儿型青光眼成功率高,并发症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术式。  相似文献   

12.
非穿透性小梁切除术房水引流机制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青光眼非穿透性小梁切除术房水引流途径。方法:兔眼右、左分别做非穿透性小梁切除术及小梁切除术+虹膜根切术,术后同时前房注射0.1ml锝一白蛋白试剂,观察50分钟后处死并摘除眼球,剪除球结膜,毁取含巩膜瓣、脉络膜、睫状体的标本,用放免r计数器测定标本的放射量。结果:右眼r计数百分比明显高于左眼,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结论:葡萄膜一巩膜引流是非穿透性小梁切除房水引流的主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3.
非穿透性小梁手术联合生物胶植入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非穿透性小梁手术联合透明质酸钠生物凝胶植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6例(30眼)开角型青光眼行非穿透性小梁手术联合透明质酸钠生物凝胶植入手术,术后观察视力、视野、眼压、房角、滤过泡形态。结果术后视力、视野较术前无变化或略有提高,术后平均眼压为(13.97±4.81)mmHg(1 mmHg=0.133kPa),较术前平均降低18 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功能性滤过泡为96.67%,术后前房角镜下可见下梁网后有一减压室存在。结论非穿透性小梁手术联合生物凝胶植入手术具有术后眼压控制好,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4.
改良型非穿透性小梁切除术远期临床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改良型非穿透性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原发性青光眼21例30眼施行改良型非穿透性小梁切除术,切除小梁网和Schlemm管外壁组织1.0mm×3.0mm,保留最内层组织,于术后1wk;1,6mo;1a及5a以上(最长10a)观察临床效果。结果:早期随访不用抗青光眼药物眼压低于2.7kPa者28眼,有效率达93%,长期随访眼压低于2.7kPa者27眼,有效率达90%。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改良型非穿透性小梁切除术在早期和平均5a随访中能有效降低原发性开角型和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眼压,因不穿透前房而术后并发症少,是一种理想的原发性青光眼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5.
非穿透性小梁切除术23眼临床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非穿透性小梁切除术后的疗效。方法 采用非穿透性小梁切除术的黏小管切开术式治疗中、晚期原发性开角型静光眼23例(33只眼),随访3-6个月。结果 眼压控制≤21mmHg32只眼(97%),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非穿透性小梁切除术对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近、中期降眼压效果显著,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6.
非穿透性小梁切除联合生物胶植入术临床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 探讨非穿透性小梁切除联合透明质酸钠生物胶植入术后临床效果。方法 手术 3 8例 ,随访 1年 ,术后通过裂隙灯观察眼内变化、复查眼压、房角镜 ,视力及视野。结果 眼压 :术后第 1天平均眼压低于 10mmHg ;术后第 1周 8~ 11mmHg;术后 1月平均眼压 (14 .2± 2 .8)mmHg ;术后 3月平均眼压 (14 .6± 1.4)mmHg ;术后 1年平均眼压 (15 0± 1.1)mmHg(1mmHg =0 .13 3kPa)。视力 :术后 1年视力较术前无变化或略有提高。视野 :术后 1月较术前无变化或略有提高。术后房角镜下可见小梁网后有一减压房存在。术后并发症少。结论 本手术是一种对开角青光眼理想 ,安全 ,有效的手术术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非穿透性小梁手术联合羊膜移植的效果。方法:对20例23眼开角型青光眼行此手术。手术方法是在浅层巩膜瓣下切除深层巩膜瓣及Schlemm管外壁,并向前进入透明角膜约2mm,仅留后弹力层,此时可见房水渗出,将羊膜移植于深层巩膜瓣下。术后随访观察,包括视力、眼压及裂隙灯等检查。结果: 手术成功率为81%。其中12眼术后眼压缓慢下降,4例术后加用降眼压药物后眼压控制。均未见术中术后浅前房或炎症反应等并发症。结论:非穿透性小梁手术中羊膜移植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新的抗青光眼手术。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非穿透性小梁切除术(NPTS)联合两种不同植入物的方法及疗效。方法连续选择62只眼行NPTS 植入物手术的POAG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30只眼,B组32只眼。A组:NPTS 交联透明质酸钠生物胶(SKGEL,可吸收);B组:NPTS 亲水丙烯酸假体(T-Flux,不可吸收)。观察术后眼压、视力、滤过泡、前房情况、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术后随访12~18个月。结果术后1年A组与B组眼压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t=0.0049,P>0.05)。手术总成功率A组为86.7%,B组为87.5%。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χ2=0.0356,P>0.05)。所有患者术中及术后并发症与植入物无关,均为NPTS常见的并发症。结论NPTS联合SKGEL或T-Flux植入物能安全而有效地降低眼压,对有微穿孔的可植入T-Flux,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9.
单纯性非穿透小梁切除手术与穿透小梁切除手术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单纯性非穿透小梁切除手术(即不联合植入物)与穿透性小梁切除手术(即传统的小梁切除术)术后早期的降眼压效果及并发症进行比较。方法 共选取33例青光眼患者(47只眼),包括开角型青光眼28例(39只眼),慢性闭角型青光眼5例(8只眼)。其中16例(24只眼)接受穿透性小梁手术,17例(23只眼)接受单纯性非穿透小梁手术。比较两组的年龄、术前眼压、术前视力及术前术后眼压、视力的变化幅度,两组术中及术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间年龄、术前眼压及术前视力经统计学检验均无显著性差异,两组的术前术后眼压自身比较均有极显著性差异,术前术后眼压下降的幅度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至于术中及术后早期的并发症,单纯性非穿透小梁手术组明显减少。结论 单纯性非穿透小梁手术术后早期的降眼压效果与穿透性小梁手术相当,但安全性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20.
非穿透性小梁手术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目的:应用超声生物显微镜(UBM)检查技术,探讨非穿透性小梁手术联合透明质酸钠生物胶植入手术区域解剖特点和房水引汉机制。方法:对14例16只眼行非穿透性小梁手术联合透明质酸钠生物胶植入的患者,在术后1~3个月内进行手术区域UBM检查。检查的指标(项目)包括:巩膜瓣下形成液间腔的大小(宽和高)、透明质酸钠生物胶吸收的情况、剩余角膜小梁膜的厚度以及滤过泡的形态,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6只眼术前平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