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在美国.85岁以上的高龄人口是全美人口增长速度最快的群体。过去几十年中,老年学家认为,这一年龄组的老人几乎是社会人群中最无助和最脆弱的。然而近年来,对这部分群体的研究发现,其生活状态已突破了某些传统的思维定势。最近一项中国与美国合作进行的高龄老人生活状态的研究揭示了高龄老人是提供照料者和作出贡献者。这项研究在美国的调查结果显示,一部分高龄老人们在通过正式与非正式网络作出贡献,展示了其老年价值的潜力;并且,其参与社会生活的程度与生活满意度呈正比。研究结果表明,对于高龄老人来说,健康的生活不仅意味着可以得到必要的健康管理和服务.还包括高度重视和采取积极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2.
上海奉贤区农村高龄老人自评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人口加速老龄化和高龄化是我国未来人口发展的主要趋势,目前农村人口正以快于城镇人口的速度向老龄化发展,且其老年人口数已占全国老年人口总数的70%。作为一个社会弱势群体,他们的经济收入水平、养老和医疗保障、生活境况尚不容乐观,老年健康特别是高龄老人的健康已成为当今国际社会倍受关注的研究领域。自评健康(self-rated-health,SRH)作为一个评价健康的指标以其独具的优势被国内外学者广泛用于老年人的健康评价中。本文利用2004年上海市奉贤区农村高龄老人生活质量调查的相关资料,分析了该区老人的自评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资料与…  相似文献   

3.
医学多棱镜     
在社会生活中,老年人往往是被忽视的群体,他们的生活、健康不易引起人们的关注,是被遗忘的角落。然而,随着人口老龄化,越来越多的老年人需要我们的关心。 一份对80岁以上高龄老人的社会调查表明:我国80岁以上的老人已达1200万,预计从现在到2050年,我国高龄老人将以年均  相似文献   

4.
运用中国营养与健康调查数据(CHNS),实证分析了新农合对农村高龄和低龄老年人医疗服务利用的影响,从老年人群年龄异质性的角度,对新农合的实施绩效进行了重新考察。研究发现,与新农合实施前的2000年相比,新农合全面普及的2011年农村低龄老年患者的就医率增加了9.45%,而高龄老人的就医率却下降了13.38%;计量模型表明,新农合显著增加了低龄老人的医疗服务利用水平和预防保健支出,但对高龄老人的影响不显著。这表明经济因素可能仍是我国农村高龄老人医疗可及性的制约因素,新农合政策提高农村最脆弱群体医疗可及性的作用不明显。因此,政府应继续完善农村医保政策,关注农村最脆弱群体,以增加对农村高龄老人患病时的经济保护。  相似文献   

5.
加强老年流行病研究 科学指导老年健康防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目前面临着严峻的人口老龄化和高龄化形势,老年人特别是高龄老人作为我国人口中寿命最长和最脆弱的特殊群体,亟需针对此人群开展深入的科学研究。老年流行病学是研究流行病学理论与方法在老年人研究中的应用科学,整合多种方法开展老年人特殊健康特征分析,获取老年人健康流行病学规律。本期“老年流行病学”重点号文章围绕老年人群慢性病、...  相似文献   

6.
建立健全弱势群体医疗保障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弱势群体是社会转型期间出现的一个特定群体,主要是指凭借自己力量难以维持一般生活,需要国家和社会扶助、支持的社会困难群体。目前,我国的弱势群体主要指:残疾人、城乡贫困人口、经济结构调整进程中的失业下岗人员、天灾人祸中的受害者、农民工、老龄与高龄人口。  相似文献   

7.
随着上海市人口老龄化的迅速发展,老年人口比重的上升,老年人口中一个特殊的群体—独居老人群体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据统计上海市独居老人近19万人.独居老人由于其家庭功能受损,相对于与子女同住的老人而言,他们的生存境况不容乐观.目前的现状是给予老人生活、身体健康的关心照护较多,而忽视了老年心理状况的变化.本次调查旨在分析上海市花木社区独居老人心理健康及睡眠状况,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提高独居老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老年期痴呆     
杨蕊敏 《上海预防医学》1999,11(10):436-437
当代及今后相当长时期内,人口的老龄化已成为我国的重大社会问题。上海是第一个进入老龄化的城市.老年人占总人口的17%以上,其中80岁以上老人与60岁老人之比例呈150:100,高龄老人的生活质量更令人们注视。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是老人的常见病、多发病.并随着增龄而增加.欧美国家患病率60  相似文献   

9.
美国最新一份研究报告显示,每天步行1小时或更长时间对高龄老人的健康十分有益。此研究的对象为248名意大利志愿者,他们都生活在山区,平均年龄为85.9岁。研究人员将老人分为两组,第一组老人每天步行1小时或更长时间,第二组老人每天步行时间不足1小时。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安阳地区长寿老人与个人、家庭、社会、经济、环境等因素在长寿人群中的流行病学分布规律,为进一步完善长寿老人的健康及疾病管理模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本研究以安阳市3县(市)90岁高龄以上1050名长寿老人为研究对象,以内黄县长寿老人(≥90岁)477人为研究组,分别以汤阴县长寿老人(≥90岁)208人和林州市长寿老人365人为对照组,以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结合的方式对全体研究对象进行调查。结果表明遗传因素、心理因素、饮食习惯、个人嗜好是影响内黄等3县(市)长寿人口存在差别的重要因素(P0.05)。内黄等3县(市)长寿人口的身体状况、认知能力、生活能力状况人群特征分布不均(P0.05)。结论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社会关爱是促进长寿的积极因素,如合理饮食、杜绝不良嗜好、提高家庭和社会生活的幸福感等,能够提高老人的生活质量,促进老人健康长寿。  相似文献   

11.
上海市奉贤区农村高龄老人老有所医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调查农村高龄老人建康及医疗状况,提出改善高龄老人“老有所医”的建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上海市奉贤区5个乡镇的1647名80岁及以上老人进行入户问卷调查。结果农村高龄老人中未患病的占46.4%,患1种及以上疾病的老人占55.6%;高血压、慢性支气管炎及冠心病是影响高龄老人健康的三大主要疾病;农村高龄老人参加了合作医疗的占84%,完全自费的占7.9%;12.6%的老人在过去的一年中曾住过医院;生活能完全自理、基本自理、半自理及不能自理的老人分别为30.9%、49.3%、13.1%、6.7%。结论建康问题是当前农村高龄老人最关注的问题;农村慢性病疾病谱已基本接近城镇;农村合作医疗是老人医疗费补偿的主要渠道;女性高龄老人在健康及医疗保障上的弱势地位应引起关注。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老龄人口迅速增加,空巢老人、独居老人数量也相应增加。80岁以上独居老人更是社区老人中一个特殊群体,也是政府与社会关注的热点。老年人作为慢性病的主要人群,其慢性病管理与医疗护理不可能集中在医院进行[2],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则成为这些工作的主要承担者。  相似文献   

13.
丁红敬 《长寿》2007,(1):54-54
健康长寿,这几乎是所有人的愿望,而健康老人无疑是一个正面的群体,通过健康老人的点滴故事或许可以看到他们的长寿经验。今天向大家介绍的健康老人是来自江苏省泰州市的郭才亭。郭才亭老人出生于1912年11月,今年已有95岁高龄,因为路途不便,我们通过电话采访了老人的女儿,,通过与阿姨的交谈,我们了解了老人的养生之道。  相似文献   

14.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在高龄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尤其是不断完善的卫生保健事业,使我国的长寿老人逐年增多,我国也将迈入老龄化社会。然而,由于高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尤其髋部是骨质疏松的好发部位,故股骨粗隆间骨折是高龄老人的常见损伤。股骨粗隆间骨折多发生在80岁以上患者,较股骨颈骨折患者平均年龄高出10岁左右,而高龄患者股骨颈骨折多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这已为大多数骨科医师及患者所认可。  相似文献   

15.
高龄老人也需要运动古人曾曰:“人生七十古来稀”,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卫生条件的改善,我国人口的平均寿命正逐年提高,相关统计数据表明,2010年我国人口的预期平均寿命为72.5岁。因此有高龄老人(80岁以上者)的家庭越来越多,而这些高龄老人也成了家庭的重点保护对象,有些子女甚至限制了他们的健身运动,怕弄出意外。  相似文献   

16.
《医药与保健》2008,(9):64-64
美国一份研究报告显示,每天步行1小时或更长时间对高龄老人的健康十分有益。此项研究的对象为248名意大利志愿者,他们都生活在山区,平均年龄为85.9岁。研究人员将老人分为两组,第一组老人每天步行1小时或更长时间,  相似文献   

17.
高龄老人生活质量调查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了解高龄老人生活质量。方法:采用中华医学会老年分会流行病学组推荐统一调查表,问卷式调查并进行查体。结果:1 735 名高龄老人中生活完全自理占87.9% ,81.1% 尚能参加部分劳动。心理健康状况较好占48.1% 。43.3% 患慢性病,主要为慢性支气管炎、脑卒中、高血压病、冠心病、关节炎。结论:调查结果为了解河北省高龄老人生活质量现状提供依据,指出重视物质赡养、精神赡养与加强老年卫生保健工作必要性,以及积极发挥社会、家庭在提高高龄老人生活质量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人口老龄化和高龄化是当今世界许多国家面临的社会问题,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科学进步的必然结果。上海市闸北区高龄老年人口达25159人,其中≥95岁的次百岁老人为377人,占≥60岁人口的0.25%。为了解次百岁及百岁老人的健康状况,提高老年人健康水平,从而为社区高龄老人“三优服务”行动计划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9.
我国民间有句老话叫“八十老人不留宿”,意思是说,80岁的老年人(也可理解为高龄老人)外出作客,主人不宜留宿过夜,这并不意味着失礼。这句老话,是从多年来生活积累的经验教训中总结出来的。这是因为高龄老人外出容易发生意外。有人形象地说,高龄老人外出留宿,可能上了床下不了床  相似文献   

20.
<正>老年人由于体质衰退,精力不足,记忆力下降,思维与反应迟钝,最易成为社会的弱势群体。特别是孤寡高龄老人,由于缺乏儿女等亲友的关心与照看,更容易引发各类安全问题。现代社会在提倡老年人健康、快乐欢度晚年的同时,更应重视老人平平安安地度过晚年。为此笔者认为,在平时生活中,老年人应特别注意与关注以下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