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严重、急性的并发症。对糖尿病患者危害极大,加上某些继发因素导致病情复杂,变化快,死亡率高。江苏省泰州市人民医院2002年1月~2005年1月共收治32例酮症酸中毒患者,经精心治疗和护理,大都康复出院。现将病情观察及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一般资料32例患者中,男14例,女18例;年龄9~74岁,病程1周~20年。其中1型糖尿病24例、2型糖尿病8例。诱因:感染22例、中断胰岛素治疗5例、重大精神创伤1例、无明显诱因4例。入院血糖浓度1 3.8~4 8.2 mmol/L(均值20.6 mmol/L)、血PH值6.8~7.2、血钾2.8~6.5 mmol/L、血钠124~170 mmol/L、血…  相似文献   

2.
王蕊芳  王艳 《家庭护士》2007,5(7):20-21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是糖尿病最严重的并发症,多发生在1型和2型糖尿病的严重阶段,病情严重,病死率高,应加强观察和护理.我科于2001年1月-2004年1月收治糖尿病酮症酸中毒26例,经过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和护理,取得了满意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β-羟丁酸测定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诊断中的应用。方法检测96例糖尿病非酮症患者(糖尿病非酮症组)、28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组)、60例正常体检人员(正常组)血清中的β-羟丁酸、空腹血糖(FBG)及尿酮体,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组血β-羟丁酸(1.75±1.77)mmol/L、FBG(14.27±5.1mmol/L、尿酮体阳性率85.7%;糖尿病非酮症组血β-羟丁酸(0.275±0.34)mmol/L、FBG(11.34±3.65)mmol/L、尿酮体阴性;正常组血β-羟丁酸(0.16±0.09)mmol/L、FBG(4.69±0.36)mmol/L、尿酮阴性。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组血β-羟丁酸、FBG、尿酮体与糖尿病非酮症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血β-羟丁酸有助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其敏感性高于尿酮体检测。  相似文献   

4.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 ,死亡率高。本文对糖尿病并发酮症酸中毒治疗过程中的护理问题以及对老年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诱因及临床诊断进行了阐述 ,提出护理措施。现将护理探讨和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999年 1~ 12月我院内分泌科共收治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2 4例 ,其中男 8例、女 16例 ,最大年龄 75岁、最小年龄 7岁 ,平均年龄 56 8岁 (表 1)。表 1  2 4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年龄情况年龄组 0~ 10~ 2 0~ 30~ 40~ 5 0~ 6 0~ 70~ 80例 数 2 3 2 5 84百分率 (% ) 8 3 12 5 8 3 2 0 833 3 16 8  糖尿病酮症…  相似文献   

5.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2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令强  梁桂梅 《临床荟萃》1999,14(11):511-511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是糖尿病的一种严重急性并发症。其治疗及时、正确与否,直接关系患者生命。自1993~1998年间我科共收治24例次,采用小剂量胰岛素持续静脉滴注和积极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等综合措施,治疗均获成功,现总结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24例患者,男10例,女14例。年龄12~60岁,平均45.4岁。其中Ⅰ型糖尿病3例,Ⅱ型糖尿病21例。入院时实验室检查:尿糖(?),尿酮(?),血糖(26.4±24.0)mmol/L,血钾(4.6±0.8)mmol/L,血钠(110±10)mmol/L,血氯(9.5±9)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较为常见的内科急症之一,我院用小剂量胰岛素持续静脉滴注治疗7例,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7例均符合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诊断标准。 男6例,女1例,年龄40~54岁,糖尿病史1~6年。酮症酸中毒之诱因:感染者2例,中断胰岛素治疗者4例,无明显诱因可查者1例;神志浅昏迷者4例,清醒者3例。血糖值5例为21.4~38.8mmol/L,另2例分别为8.6、10.1mmol/L,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1年6月我科收治的36例DKA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结果:治疗2~6 h后血糖降至13.6 mmol/L 23例,1~4 d内血糖恢复到10 mmol/L以内13例,3~48 h酮体消失.结论:采取有效的治疗、护理措施及健康教育,可提高DKA的抢救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正>暴发性1型糖尿病(FT1D)是由日本学者Imagawa等~([1])在2000年提出的1型糖尿病的新亚型。目前,暴发性1型糖尿病多采用Imagawa等提出的诊断标准~([1,2]):①高血糖症状1周内出现酮症或酮症酸中毒。②血清空腹C肽0.1nmol/L或餐后C肽0.17nmol/L。③首诊血糖16 mmol/L和HbA1c8.5%。现将我院近年诊断的1例暴发性1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总结分析,并结合文献回顾,为临床医生诊治此类病人时提供参考。1病例简介女性,26岁,因上呼吸道感染后出现恶心、呕  相似文献   

9.
目的应用快速血酮检测仪检测门诊糖尿病患者血β-羟丁酸(β-hydroxybutyrate acid,β-HBA)水平,探讨其在筛查糖尿病酮症和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中的价值。方法空腹血糖或随机血糖13.9mmol/L糖尿病患者134例,均应用快速血酮检测仪测定血β-HBA水平,并测定尿酮水平,统计糖尿病酮症和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发病情况,分析血β-HBA水平与随机血糖、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A1c)的相关性,比较血β-HBA和尿酮检测结果。结果 134例中糖尿病酮症患者24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6例;血β-HBA水平与随机血糖水平呈正相关(r=0.340,P=0.000),与HbA1c无相关性(r=0.161,P=0.063);尿酮(-)时,4例(9.76%)血β-HBA≥0.3mmol/L;尿酮(+~)时,19例(35.8%)血β-HBA0.3mmol/L。结论快速血酮检测仪可即刻、准确测定血β-HBA水平,迅速筛查高血糖急性并发症患者。  相似文献   

10.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18例抢救护理体会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邹永健  初美华 《齐鲁护理杂志》2006,12(13):1263-1264
2001年1月~2004年12月,我们在抢救18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中给予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男7例,女11例,21~70岁,平均42岁,均符合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诊断标准.1型糖尿病6例,2型糖尿病12例.入院后全部采用微量泵输注胰岛素,同时进行补液、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紊乱及对症治疗.  相似文献   

11.
我科自2004年8月~2005年11月应用持续皮下胰岛素泵治疗(CSII)52例糖尿病患者,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本组52例均符合WHO糖尿病诊断标准,其中1型19例;2型33例,男性30例;女性22例,年龄11~78岁,病程1月~22年,29例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6例为术前病人,2例为妊娠糖尿病,5例为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余10例有不同程度的糖尿病并发症。所有患者入院时血糖在15.0 mmol/L以上,其中31例血糖>33.3 mmol/L,有23例患者曾用过胰岛素,入院后均接受了本科的糖尿病教育,配合饮食控制。2)治疗方法:采用瑞士产海创及美国产美敦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并发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特点,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01-2013-12我科收治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并发急性胰腺炎2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6例患者均为青中年,多数(16例)无糖尿病病史,急性起病,腹痛、恶心呕吐、乏力为最常见症状。26例患者入院时血糖明显升高(16.8~36.8mmol/L)、尿酮体强阳性、血PH值降低,26例患者均有血甘油三酯增高(2.2~16.4mmol/L),24例患者血淀粉酶升高达正常值3倍以上,20例患者肾功能受损。26例患者胰腺CT检查均有阳性发现。给予积极治疗后25例患者治愈出院,1例并发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死亡。结论: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出现腹痛的患者应常规检验血淀粉酶,腹痛症状持续存在的患者应行腹部CT检查。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是提高救治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儿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16例误诊讨论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儿童糖尿病死亡的主要原因,由于该病起病急,进展快,缺乏典型的临床表现,因此极易误诊。我院2002年8月~2006年11月共收治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儿48例,其中16例误诊,误诊率33%,现探讨误诊原因及防范措施。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6例患儿均符合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诊断标准[1],其中男11例,女5例;年龄(5岁7例,5~10岁6例,(10岁3例。1·2临床表现本组多饮、多尿10例,发热9例,嗜睡7例,腹痛、恶心及呕吐、深大呼吸各6例,消瘦5例,咳嗽、遗尿、昏迷各3例,四肢无力、胸闷、头晕各1例。1·3医技检查血糖(16.7 mmol/L 1例,16.7~33.3 mmol/L…  相似文献   

14.
2型糖尿病早期的胰岛素治疗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2 0 0 2 - 0 3~ 2 0 0 4 - 0 4我院均为新诊断的经饮食控制血糖仍不满意的 2型糖尿病患者 6 0例 (根据 1999年 WHO糖尿病诊断和分型标准 ) ,无严重感染、严重肝肾疾患及心功能不全、1型糖尿病、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以及影响糖代谢疾患者。均为空腹血糖 >12 .0 mmol/ L和 (或 )餐后 2 h血糖 >14 mmol/L ,糖化血红蛋白 (Hb A1c)≥ 9%。男 34例 ,女 2 6例 ,平均年龄(42 .6± 8.3)岁。1.2 方法 随机分成两组 :A组为胰岛素强化治疗组 32例 ,男 2 0例 ,女 12例 ,平均 (42 .3± 8.5 )岁 ;B组为口服降糖药物治疗组 2 8…  相似文献   

15.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甲状腺激素变化及其临床意义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研究判断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DKA )患者病情严重程度 ,预后估计疗效观察 ,我院于 1993~ 1996年 ,对 2 8例 DKA患者进行甲状腺激素测定 ,并作了治疗前后甲状腺激素的比较 ,结合临床讨论 DKA中甲状腺激素变化的临床意义。1 资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  2 8例 DKA患者中男 12例 ,女 16例 ;年龄2 1~ 78岁 ,平均 5 8.3岁。均有糖尿病史 ,平均病程 8.4年。 型糖尿病 2例 , 型糖尿病 2 6例。入院时昏迷患者 9例。均无甲状腺疾病史。入院时血糖测定 18.3~ 36 .4mmol/ L ,平均2 6 .7mm ol/ L,CO2 CP3.2~ 14.2 mmol/ L,平均 10 .3mmol/L…  相似文献   

16.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简称DKA)是糖尿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多发生在胰岛素依赖型病人,其诱因有:感染、胰岛素治疗中断或不适当减量,饮食不当、创伤、手术、妊娠和分娩等,有时无明显诱因。由于体内胰岛素相对或绝对不足,靶细胞对胰岛素不敏感引起高血糖,高血酮的一组临床综合征。自1998年12月~1999年1月我科成功抢救了6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昏迷患者,良好护理是治疗酮症酸中毒的一个重要环节,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6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中男性3例,女性3例;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2例,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4例;年龄24~52岁;发病诱…  相似文献   

17.
山莨菪碱治疗糖尿病性下肢溃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桂玲  张翠平 《护理研究》2003,17(17):1024-1024
糖尿病病人因神经、血管病变容易发生下肢损伤、溃疡、坏疽[1] 。严重者需要截肢 ,多见于年龄大、病程长和病情控制不满意的病人。我院于 1999年 10月— 2 0 0 2年 9月对 38例糖尿病性下肢溃疡病人在控制血糖、抗菌、清创等综合治疗的基础上 ,局部外敷 2 %山莨菪碱 ,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 38例 ,男 2 1例 ,女 17例 ,年龄 5 6岁~ 75岁 ,按WHO(1999)标准诊断为 2型糖尿病。糖尿病史 6a~ 18a ,下肢溃疡病史 2 0d至 2 3个月 ,1例合并酮症酸中毒 ,随机查血糖 2 2 .6mmol/L ,37例空腹血糖 (FBG) 7.2mmol/L~ 16 .5mmol…  相似文献   

18.
血清β-羟丁酸酶法测定的方法学和临床应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酶法测定血清β-羟丁酸的方法学性能及其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早期预防和治疗中的作用。方法用NCCLS的评价方案对本法的精密度、准确性、线性、方法相关性和干扰作评价。并用ROC曲线评价血清β-羟丁酸诊断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准确性。结果酶法测定β-羟丁酸具有良好的精密度(批内、批间、及总变异系数均小于3%)和准确度(回收率为97.5%),灵敏度为0.01mmol/L,检测线性范围为0.03~4.50mmol/L,与其它商品化试剂的相关性良好(R=0.937),不受溶血、黄疸和脂血干扰。糖尿病控制不良酮症酸中毒组、糖尿病控制不良但无酮症酸中毒组、糖尿病控制良好组、无糖尿病史健康人对照组四组病例的血清β-羟丁酸水平分别为2.71±1.46mmol/L、1.28±0.73mmol/L、0.21±0.16mmol/L、0.14±0.07mmol/L。用ROC曲线评价当血清β-羟丁酸水平为2.1mmol/L时诊断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灵敏度89.2%,特异性94.3%。结论酶法测定血清β-羟丁酸快速、准确、精密度高,可用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早期、特异、快速诊断及治疗监测。  相似文献   

19.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的急性并发症,也是内科常见的急症之一,其死亡率可达3%~5%。我院内分泌科自2002年7月~2003年1月共收治19例,除1例病情严重死亡外,其余都康复出院。现将救护过程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9例患者中,男8例,女11例;年龄36~73岁,平均年龄53.5岁;1型糖尿病5例,2型糖尿病14例;胰岛素治疗自行减量不当4例,治疗中断6例,饮食不当3例,呼吸道感染4例,腹泻2例。治疗效果:酮体阴性,主诉症状消失,FPG≤7.0mmol/L、2HPG<7.8mmol/L12例,FPG<7.0mmol/L、2HPG<11.1mmol/L6例,死亡1例。2救护措施2.1安置患者接诊患者后,立即安置于…  相似文献   

20.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并脑卒中病情复杂,死亡率高,我院于1987年,1989年收治2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并脑卒中病人,经抢救获得成功现将临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例1:患者,男性,62岁,因右侧肢体活动障碍,言语不利7小时,呕吐,意识不清4小时,于1986年11月10日入院。既往高血压病10年,轻型糖尿病6个月,查血压20/12kpa,呼吸18次/分,脉搏88次/分,意识模糊,不完全性运动性失语,颈软,心肺正常,右侧肢体肌力0级,左侧肢体肌力V级,右侧巴氏征阳性。实验室检查血二氧化碳结合力20mmol/L,血糖27.8mmol/L(500mg/d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