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推拿结合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分别采用牵引治疗和推拿结合牵引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2组治疗后VAS评分及ODI指数和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组VAS评分及ODI指数下降更加明显(P<0.01)。治疗组治愈32例(53.3%,32/60),总有效率98.3%(59/60),对照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明显低于治疗组(P<0.01)。结论牵引配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针刺腰肌穴配合常规穴治疗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腰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取穴疗法治疗,治疗组采用针刺腰肌穴配合常规穴治疗,1次/d,10 d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比较2组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以及临床疗效,治疗结束1月后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VAS,ODI评分均显著降低,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组VAS评分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43%,治疗组为94.2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1月后随访,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6.00%,治疗组为88.8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腰肌穴配合常规穴治疗腰痛临床疗效显著,可显著降低腰痛患者的VAS,ODI评分,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独活寄生汤加减配合胶原酶溶盘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胶原酶注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治疗15d后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7.5%,治疗组为100.O%,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与同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视觉模拟评分(VAS)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VAS显著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独活寄生汤加减配合胶原酶溶盘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并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针刺夹脊穴配合正骨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采用针刺夹脊穴配合正骨牵引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针刺夹脊穴配合牵引治疗,两组均每日治疗1次,以10次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后VAS评分均下降(P<0.05),治疗组改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夹脊穴配合正骨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优于单纯针刺夹脊穴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和对比经腰椎间孔人路腰椎椎间植骨融合术(TLIF)与后路腰椎椎体间植骨融合术(PLIF)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黑龙江省大庆市龙南医院骨科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复发的患者,将其分为TLIF组和PLIF组,每组各40例。TLIF组给予TLIF术治疗,PLIF组给予PLIF术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卧床时间、椎体间融合率、融合时间、VAS和ODI评分、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TLIF组手术时间与术巾出血量均少于PLI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VAS、ODI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TLIF组VAS、ODI评分与改善率与PLIF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TLIF组总有效率为90.0%,PLIF组总有效率为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LIF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与PLIF相比更有效、更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艾志荣 《基层医学论坛》2014,(32):4433-4434
目的:探讨独活寄生汤加减配合牵引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1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采取牵引、推拿疗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取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观察2组患者临床疗效、视觉模拟评分(VAS)情况等。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1.3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3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独活寄生汤加减配合牵引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针刀疗法配合远道取穴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针刀治疗组(N=33)与针刺对照组(N=35)。针刀治疗组给予近取腰骶部局部阳性反应点进行松解切割治疗,远取足太阳膀胱经输穴束骨或足少阳胆经输穴足临泣及血郄委中进行针刀治疗。每周治疗2次,2周为1个疗程;针刺对照组给予常规辨经取穴,选取华佗夹脊、大肠俞、肾俞(双)、殷门、秩边(患侧)及阳陵泉(患侧)等,留针期间配合电针及TDP照射治疗。每周治疗5次,2周为1个疗程。2组均随访1个月。疗程结束后,采取日本骨科学会下腰痛评分(JOA)及疼痛视觉类比评分(VAS)进行疗效评价。结果(1)治疗后,2组JOA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 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针刀治疗组对JOA评分的提高作用及对VAS评分的降低作用更显著,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时,2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针刀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9%,针刺对照组为77.1%;针刀治疗组疗效优于针刺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刀疗法配合远道取穴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安全高效、远期疗效可靠、复发率低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针刺手三里穴治疗落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落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手三里穴治疗,对照组采用针刺落枕穴治疗,采用直观模拟量表(VAS)评价疼痛程度,比较2组第1次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为86.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表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前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t=-0.367,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t=10.591,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t=8.051,P0.05);2组治疗后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t=-4.059,P0.05)。结论针刺手三里穴是一种治疗落枕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针罐结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间盘摘除术后残留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患者采用针刺结合拔罐治疗,针刺取腰眼、环跳、八髎、委中、承山等穴,治疗1个月后进行疗效统计。结果治愈率为84.4%,治疗前后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罐为主的综合疗法能显著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康复疗效。  相似文献   

10.
晁金玲 《当代医学》2014,(22):141-142
目的探讨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广东省潮安县人民医院收治的4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n=24)。对照组患者采用牵引法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针灸联合牵引法治疗。2组患者均治疗10d。比较2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和治疗前后VAS评分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8%(23/2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7%(16/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前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安全有效,能显著改善临床症状,减轻患者的痛苦。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针灸齐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齐刺针法组)和对照组(一般针刺组),每组各43例,对两组患者进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疗效评定。结果:两组均能明显降低VAS积分(均P〈0.01),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VAS积分更为明显(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95.3%,对照组为83.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治愈的患者所需平均疗程(22.0±2.0)d,明显短于对照组治愈的患者所需平均疗程(28.0±2.0)d(P〈0.01)。结论:针灸齐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疗效高、取穴少、疗程短等优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浮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浮针治疗,对照组采用普通针刺方法治疗,疗程3周。治疗3周后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和治疗1周、3周后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JOA)评分。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36/40),对照组为77.5%(31/4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550,P 0.05);治疗1周、3周后,2组VAS评分、ODI评分均明显降低,JOA评分均明显升高,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作用更明显,与同期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浮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显著,能有效缓解患者腰腿疼痛,促进腰椎功能恢复,作用优于普通针刺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隔药饼灸配合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40例.观察组予针刺配合隔药饼灸夹脊、环跳、委中、昆仑等穴,对照组予针刺配合隔面饼灸相同的穴位.均1次/d,共治疗10 d.观察治疗前后的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并评价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7.5%、90.0%,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VAS评分、ODI评分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为(1.32±0.83),ODI评分为(13.18±7.73),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隔药饼灸配合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能明显减轻疼痛,改善腰椎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射频热凝联合臭氧消融与单纯臭氧消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笔者医院采取射频热凝联合臭氧消融法和单纯臭氧消融法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各70例,选择性分为治疗组(射频热凝联合臭氧消融组)和对照组(臭氧消融组).治疗后采用MacNab法评定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测定两组患者VAS和ODI评分,以及腓总神经和胫后神经肌电图F波传导速度.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后治疗组腓总神经和胫后神经肌电图F波传导速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VAS和ODI评分与治疗前比较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VAS和OD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射频热凝联合臭氧消融可有效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下肢神经功能,疗效优于单纯臭氧消融治疗.  相似文献   

15.
陶群 《基层医学论坛》2014,(13):1638-1640
目的观察针刺颈夹脊穴配合经验穴、阿是穴、手三里穴、一间穴结合中药熏洗治疗网球肘(肱骨外上髁炎)即时止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局部取穴结合中药熏洗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针刺颈夹脊穴治疗。观察2组即时止痛效果、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止痛的即时显效率73.3%,优于对照组的51.1%(P〈0.01);2组治疗后VAS评分均较治疗前减少(P均〈0.01),且治疗组较对照组VAS评分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针刺颈夹脊穴配合局部取穴结合中药熏洗治疗顽固性网球肘,有较好的即时止痛效果,且疗效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采用腰部夹脊穴加用温针灸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便利选取自2014年7月—2015年7月间来该院接受治疗的9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随机数法将患者均分为2组,对照组(45例)患者采用腰部夹脊穴加用常规针刺治疗,研究组(45例)患者采用腰部夹脊穴加用温针灸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采用VAS评分及ODI评分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和功能障碍进行调查.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7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患者的VAS、ODI评分上,治疗前,研究组患者VAS评分(6.25±1.28)分,ODI评分(25.42±2.54)分,对照组患者VAS评分(6.87±1.42)分,ODI评分(25.13±2.46)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VAS评分(1.86±0.54)分,ODI评分(12.85±1.59)分,对照组患者VAS评分(3.54±1.02)分,ODI评分(18.24±2.1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治疗中采用腰部夹脊穴加用温针灸治疗,能够有效的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夹脊穴温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8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实施夹脊穴针刺治疗,观察组实施夹脊穴温针灸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腰椎功能[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评分、凝血功能指标[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6%,高于对照组的75.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和OD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APTT、PT等凝血功能指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夹脊穴温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可提高临床效果,缓解患者疼痛,改善腰椎功能和凝血功能指标水平,安全性高,其效果优于夹脊穴针刺治疗。  相似文献   

18.
张兴华 《中国民康医学》2024,(1):113-115+119
目的:观察苍龟探穴法针刺联合身痛逐瘀汤治疗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该院收治的100例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身痛逐瘀汤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苍龟探穴法针刺治疗,两组均治疗28 d。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腰椎功能[日本骨科协会(JOA)、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8.00%(44/50),高于对照组的70.00%(35/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腰痛如刺、日轻夜重、转侧难安等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JOA评分高于对照组,ODI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苍龟探穴法针刺联合身痛逐瘀汤治疗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改善腰椎功能评分,降低中医证候积分,效果优于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针刺后溪穴不同深度对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影响。方法 将我院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90例随机分为常规组、深刺组与浅刺组各30例,常规组给予针刺后溪穴20 mm治疗,深刺组给予针刺后溪穴30 mm治疗,浅刺组给予针刺后溪穴5 mm治疗,观察比较各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颈痛量表(NPQ)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肌电图指标(F波波幅、F波传导速度)变化情况。结果经治疗后,各组在治疗总有效率、NPQ评分、VAS评分、F波波幅、F波传导速度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组内比较,各组NPQ评分、VAS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 P<0.05),F波波幅、F波传导速度明显高于治疗前( P<0.05);两组间比较,深刺组NPQ评分、VAS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浅刺组( P<0.05),治疗总有效率、F波波幅、F波传导速度明显高于常规组、浅刺组( P<0.05),常规组与浅刺组在治疗总有效率、F波波幅、F波传导速度、NPQ评分、VAS评分均无明显差异( >0.05)。结论 深刺后溪穴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疗效显著,可减轻患者疼痛,...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针刺委中穴后配合核心稳定肌群训练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腰椎间盘突出症住院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委中穴后配合核心稳定肌群训练治疗,对照组仅采用针刺委中穴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VAS评分、JOA评分、腰椎最大活动度(前屈、后伸)、腰椎肌力正常比值的百分比(前屈、后伸)以及治疗后3个月复发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VAS评分、JOA评分、腰椎最大活动度(前屈、后伸)、腰椎肌力正常比值的百分比(前屈、后伸)均优于对照组(P均<0.01);治疗后3个月治疗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委中穴针刺后配合核心稳定肌群训练能有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改善临床症状,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