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6层螺旋CT低剂量容积扫描多平面重组在儿童副鼻窦检查中的可行性。方法选取100例临床疑似副鼻窦疾病儿童随机分为A、B、C、D 4组,其他扫描条件不变,A组采用150 mAs常规剂量、B组采用75 mAs低剂量、C组采用50 mAs低剂量、D组采用35 mAs低剂量行副鼻窦横断位容积扫描并多平面重组。比较4组扫描的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和剂量长度乘积(DLP),并由3名高年资医师对CT图像质量进行盲式评价。统计方法采用方差分析和χ~2检验。结果低剂量B组、C组的图像质量与常规剂量A组均可满足诊断要求,B组、C组与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B组、C组的CTDIvol分别仅为常规剂量A组的50.2%及33.3%,DLP明显下降(P<0.05),CTDIvol及DLP的下降以低剂量C组更为明显。低剂量D组的图像质量不能满足诊断要求,与常规剂量A组比较,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副鼻窦低剂量螺旋CT容积扫描多平面重组有效地降低了照射剂量,同时又保证了图像质量满足诊断要求,适宜的扫描参数可以实现CT图像质量与降低照射剂量最优化结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新生儿胸部低剂量MSCT扫描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评价低剂量CT扫描在新生儿中的应用和防护意义。方法42例足月新生儿随机等分成3组分别行低剂量30mAs、50mAs及常规剂量200mAs MSCT胸部扫描。统一于气管分叉处测量并记录主动脉CT值及标准差(SD)。比较两低剂量扫描与常规剂量扫描的噪声、图像质量、CT剂量指数(CTDI)和剂量长度乘积(DLP)等差别。结果各剂量组随着mAs的降低,图像噪声增加;各剂量组图像盲式阅片评价,50mAs组CT图像质量能满足影像诊断要求,与常规剂量组无显著差别;50mAs组扫描剂量比常规剂量组相比,CT-DI和DLP分别减少了74.19%和75.00%。结论低剂量MSCT扫描能大幅度减少新生儿胸部检查的辐射剂量,减少新生儿辐射危害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双源C T 大螺距扫描模式在儿童胸部成像中的辐射剂量及图像质量的应用价值。方法将80例行双源C T胸部检查的患儿随机分为A、B两组。其中A组40例,行大螺距模式扫描,螺距3.0;B组40例,行常规模式扫描,螺距1.2。对A、B两组图像质量、辐射剂量(CT容积剂量指数CTDIvol值、剂量长度乘积DLP值及有效剂量 E)及扫描时间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A、B两组均获得了满足临床诊断的图像,图像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75,P=0.08);A、B两组患儿的CTDIvol值分别平均为1.82 mGy、4.50 mGy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2.50,P=0.00),A组患儿较B组患儿下降59.56%。A、B两组患儿的DLP值分别平均为38.41 mGy/cm、82.74 mGy/cm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7.94,P=0.00), A组患儿的DLP值较B组患儿下降53.58%。A组患儿的平均扫描时间(0.27 s)明显短于B组患儿(2.60 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31,P=0.00),A组扫描时间仅为B组的10.38%。结论双源CT 大螺距扫描模式具有扫描速度快、辐射剂量低等优点,在儿童胸部低剂量扫描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埋伏牙螺旋CT扫描时运用不同模式的自动毫安技术,患者接受的射线剂量及其对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将30例埋伏牙患者随机分成3组,分别以IQ、Normal、Lowdose3种自动毫安模式进行螺旋CT扫描,扫描时记录容积CT剂量指数(CTDI)及扫描长度,计算出平均剂量长度乘积(DLP)。对不同扫描参数的图像质量评分,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IQ、Normal、Lowdose模式组的CTDI值分别为14.0、13.3和11.4mGy,DLP分别为(122.50±5.17)、(113.58±7.34)和(98.15±5.39)mGycm,各组图像质量评分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埋伏牙低剂量自动毫安螺旋CT扫描技术简便易行,既显著降低辐射剂量,又能满足诊断要求。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头颅CT低剂量扫描参数的优化,降低受检者辐射剂量。方法随机抽取来我科做头部CT检查的患者90例,均分为3组,分别用常规剂量(A组)120KV、260mAs,减低剂量(B组)120KV、200mAs,低剂量(C组)120KV、150mAs扫描,扫得的图像以侧脑室上方半卵园中心层面测量脑白质的CT值,以每组CT值的标准差(SD)评价噪声水平;所有的图像经2位高年资主治医师进行盲氏阅片,然后统计、分析。结果相同管电压扫描,随着管电流的减少辐射剂量也减少,B组辐射剂量比A组减少约20%,C组比A组减少约42%;图像噪声随管电流的减少而增加,B组噪声与A组之间无显著差异,C组与A组之间有显著差异;图像质量随管电流的减少而下降,但A、B两组图像全部符合诊断要求,C组有3例图像质量差,勉强符合诊断要求。结论 120KV、200mAs头颅CT扫描图像符合诊断要求,可以作为日常工作的参数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低剂量扫描在腰椎检查中的可行性。方法前瞻性搜集行腰椎螺旋CT检查的患者120例,分成A、B、C、D组4组,除管电流外,其余参数均相同,A组用常规管电流320 mAs扫描,B组用200 mAs扫描,C组用100 mAs扫描,D组用50 mAs扫描。对4组管电流技术的辐射剂量、图像质量及图像噪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4组DLP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各组间的DLP值两两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4组椎间盘层面MPR重组图像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D组与A组、B组、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B组、C组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各组间VR重组图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各组间L3~4、L4~5、L5~S1椎间盘水平SD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两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100 mAs管电流扫描所得的椎间盘层面图像能满足诊断要求,且大大降低了患者在检查过程中所受的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低管电流联合iDose4迭代重建技术应用于儿童胸部低剂量CT扫描的可行性。方法:连续88例行胸部CT平扫患儿随机分为2组,分别采用常规剂量(50 mAs)和低剂量(25 mAs)扫描。常规剂量组行滤波反投影(FBP)重建,记为A组;低剂量组分别行FBP、iDose4-1、iDose4-3、iDose4-5迭代重建(IR),依此记为B、C、D、E组。测量并计算每组图像的CT值、噪声、信噪比以评价图像客观质量;由2名副主任医师职称的放射诊断医师按5级评分法对图像进行主观质量评价;记录CT扫描仪剂量报告中提供的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和剂量长度乘积(DLP),并计算有效剂量(ED)。对图像主客观质量及辐射剂量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低剂量组ED较常规剂量组降低52%,25 mAs联合FBP重建组图像主客观质量较常规剂量组降低且为低剂量组中最低(P<0.05);25 mAs联合iDose4-1迭代重建组图像主客观质量不及常规剂量组(P<0.05);25 mAs联合iDose4-3迭代重建组图像主客观质量与常规剂量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5 mAs联合iDose4-5迭代重建组图像主客观质量优于常规剂量组(P<0.05)。结论:儿童胸部低剂量CT扫描时,采用25 mAs联合iDose4-3迭代重建技术,可获得与常规剂量组相当的图像质量,同时使辐射剂量降低52%。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低剂量CT扫描技术在副鼻窦病变检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将200例入选病例分为两组,每组100例,常规组扫描条件是根据四维剂量调节(CARE Dose 4D)技术进行扫描,低剂量组扫描条件是根据预先CARE Dose 4D技术中mAs降至一半,其余参数不变.扫描后行轴位和冠状位重建.记录每次扫描自动显示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和剂量长度乘积(DLP)的数据,计算有效剂量(ED).分析两组扫描图像质量的差异性及辐射剂量的高低. 结果 低剂量组与常规剂量组图像质量差异无显著性,图像噪声略增高,但不影响诊断质量,辐射剂量下降显著. 结论 副鼻窦低剂量CT扫描能显著降低辐射剂量,而对图像诊断质量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64层螺旋 CT 在腕关节低剂量扫描中的最佳条件和可行性及其临床价值。方法将60例常规 X 线检查阴性,而临床高度怀疑骨折及其他病变的患者行64层螺旋 CT 作常规剂量和低剂量扫描,分为3组,低剂量 A 组扫描条件120 kV/60 mAs,低剂量 B 组扫描条件100 kV/40 mAs,对照组扫描条件120 kV/100 mAs。对所得原始数据进行重建处理后,分析3组扫描图像质量、诊断准确率的差异以及辐射剂量高低等各数据。结果对照组、低剂量 A 组、低剂量 B 组 CT 剂量指数分别为(5.48±0.35)、(3.20±0.26)、(1.33±0.16)mGy,剂量长度乘积分别为88.1±2.6、56.0±1.3、23.4±1.5,主观评分为4.70±0.65、4.12±0.93、3.39±0.57。低剂量组与对照组比较、两低剂量组组间比较主客观 CT 图像质量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低剂量 A 组、低剂量 B组较对照组图像,在骨质、软组织、伪影及三维重建方面等主观分略有下降,但是得分均值在3分以上,同时辐射剂量较对照组明显下降。结论当扫描条件降至100 kV/40 mAs,随着患者剂量下降,主观评分下降,但低剂量下的图像重建(VR、MPR)所得三维图像仍能较好显示解剖关系,能准确显示腕关节创伤空间信息,符合临床需要,同时降低了患者的辐射剂量并保护了患者。  相似文献   

10.
背景  采用多层螺旋CT(MSCT)诊断消化道出血的辐射剂量及对比剂用量大。碘对比剂的CT值随着管电压的降低而增加,利用碘的这一特性,本研究试图在满足诊断需求的前提下,确定同时降低辐射剂量及对比剂剂量的最优扫描方案。目的 探讨MSCT低浓度对比剂联合低剂量扫描技术在消化道出血模型扫描中诊断出血的可行性,以期获得最优扫描方案,为临床应用提供研究基础。方法 检测2014年5月-2016年10月于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行MSCT增强检查诊断并手术证实的消化道出血患者(30例)出血点CT值,平均值(212.1±64.5)HU。以测得的出血点CT值为参考值,将非离子型对比剂碘佛醇(320 mgI/ml)用0.9%氯化钠溶液稀释成4种不同浓度碘溶液,依次为6.40、5.76、5.12、4.48 mgI/ml,120 kV对应CT值分别为(214.7±1.6)、(185.9±1.4)、(162.2±1.4)、(140.5±2.5) HU。对出血模型分组行不同剂量CT增强扫描,常规组120 kV,300 mAs;低剂量组:A亚组100 kV,300 mAs;B亚组100 kV,400 mAs;C亚组80 kV,400 mAs;D亚组80 kV,465 mAs,对比剂浓度对应4种碘溶液浓度。每种浓度扫描7次。由2位经验丰富的放射医师采用双盲法读片,记录CT容积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并计算有效剂量(ED);测量图像客观噪声、计算图像信噪比、图像质量主观评分,记录每组MSCT对模型消化道出血检出情况,并测量出血点CT值,评价出最优扫描方案。结果 常规组CTDIvol为19.6 mGy,低剂量组A亚组CTDIvol为12.4 mGy,低剂量组B亚组CTDIvol为16.5 mGy,低剂量组C亚组CTDIvol为8.2 mGy,低剂量组D亚组CTDIvol为9.5 mGy。低剂量组各组的DLP、ED低于常规组(P<0.05)。低剂量组B亚组图像噪声、信噪比、图像质量主观评分与常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组A、C、D亚组图像客观噪声高于常规组,图像噪声信噪比、图像质量主观评分低于常规组(P<0.05)。同一对比剂浓度下低剂量组各亚组模型出血点CT值均高于常规组(P<0.05)。常规组6.40 mgI/ml与低剂量组B亚组6.40、5.76 mgI/ml对模型出血检出率相同;常规组6.4 mgI/ml与低剂量组B亚组5.12 mgI/ml对模型出血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组B亚组4.48 mgI/ml对模型出血检出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 MSCT双低技术在消化道出血模型扫描中诊断出血是可行的,低剂量组B亚组(100 kV,400 mAs)为最优扫描参数组,在模拟出血速率为0.5 ml/min情况下,该扫描条件下显示模型出血点的最优对比剂浓度为5.12 mgI/ml,对应出血点CT值为(99.4±10.1)HU。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低剂量多层螺旋CT扫描在鼻咽部检查中的应用及其临床价值。方法将128例患者随机分为A、B、C、D四组各32例,分别行常规剂量250mA和低剂量100mA、50mA、30mA螺旋CT扫描,比较各组图像质量与受检者的辐射剂量。结果 B、C、D组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和剂量长度乘积(DLP)分别降低了64.16%、82.08%、89.24%;四组图像间有统计学差异,B、C两组图像质量可以满足临床诊疗需要,D组图像质量达不到诊断要求。结论120kV、50mA低剂量扫描既可保证鼻咽部图像的质量,又可明显降低受检者的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低剂量螺旋CT在青少年口腔阻生牙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因阻生牙、多生牙或牙列不齐等口腔疾病在本院进行螺旋CT检查,并确诊为阻生牙的153例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口腔颌面部接受螺旋CT检查时的管电流时间乘积、扫描层厚度和准直器宽度3个参数不同进行分组:A组(n=30,330 mAs、6×0.75 mm和3.0 mm),B组(n=30,140 mAs、6×0.75 mm和3.0 mm),C组(n=30,80 mAs、6×0.75 mm和3.0 mm),D组(n=31,80 mAs、6×1.50 mm和5.0 mm)及E组(n=32,50 mAs、6×1.50 mm和5.0 mm)。各组患者间性别与年龄等一般临床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使用美国Victoreen公司的76-410高对比分辨率模体与76-421EX低对比分辨率模体(直径均为16 cm),分别对各组螺旋CT检查结果的空间分辨率与密度分辨率进行评价。记录5组患儿进行螺旋CT检查时的剂量长度乘积(DLP),计算CT的电离辐射剂量(有效剂量,ED),并对ED值进行统计学分析,同时对图像质量评分进行比较。结果 ①各组CT图像的空间分辨率均为1.0 mm,密度分辨率分别为2.0、3.0、4.5、4.5及6.0 mm。② 5组间ED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 064.119, P=0.000),E组患儿的ED值最低,为0.19 mSv,分别较A组、B组、C组和D组降低86.52%、67.24%、45.71%与38.71%。5组间任意两组ED值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③5组CT摄片按照CT图像清晰度质量等级评分标准的结果均≥3分,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978, P>0.05),且螺旋CT诊断结果与患者接受正畸手术的结果一致。结论 采用低剂量螺旋CT诊断阻生牙时,可获得满足临床诊断要求的CT图像质量,又可有效降低螺旋CT检查对患儿口腔颌面部的电离辐射剂量。低剂量螺旋CT可用于青少年阻生牙诊断。  相似文献   

13.
杨家虎  冯越  张建军 《中国全科医学》2018,21(14):1723-1726
目的 基于第三代双源SOMATOM Force CT探讨不同心率患者在采用大螺距Turbo Flash扫描模式进行CT冠状动脉成像(CTCA)的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方法 选取2016年8—11月于浙江医院行CTCA的98例患者,根据CTCA扫描时心率将其分为3组:心率≤65次/min为A组(47例),65次/min<心率≤75次/min为B组(24例),心率>75次/min为C组(27例)。3组均采用第三代双源SOMATOM Force CT大螺距Turbo Flash扫描模式进行扫描。对3组冠状动脉各个节段的图像质量进行主观评分,记录并比较3组的剂量长度乘积(DLP)和有效辐射剂量(ED)。结果 3组患者共出现1 443个冠状动脉节段,图像质量评分为1分的节段有1 291个(89.47%),2分的节段有149个(10.33%),3分的节段有3个(0.20%)。不同性别的心率、图像质量评分、DLP和ED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DLP为(51.3±12.8)mGy?cm,ED为(0.72±0.18)mSv。3组图像质量评分、DLP和ED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B、C组图像质量评分均高于A组(P<0.05);C组DLP、ED均高于A组和B组(P<0.05)。结论 基于Force CT采用大螺距Turbo Flash扫描模式进行CTCA检查对于不同心率患者均有临床应用价值,尤其是心率≤65次/min,根据不同心率选择合适的采集时相,可以得到满足诊断要求的图像,且ED<1 mSv。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在儿童鼻咽部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4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21例,在其他扫描参数不变的情况下,A组用100mA扫描,B组用40mA扫描,比较两组图像质量与受检者的辐射剂量。结果两组图像评分均数比较虽有统计学差异,但B组图像评分均数为3.6105,可满足临床诊疗需要;两组腺样体平均CT值之间无统计学差异,CT值标准偏差之间有统计学差异;与A组比较,B组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和剂量长度乘积(DLP)约降低了60.00%。结论120kV、40mA低剂量儿童鼻咽部CT检查,既能保证图像质量,又有效降低了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15.
范晓东 《中外医疗》2013,32(10):3-4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适用于成人颅脑检查的低剂量扫描条件。方法将500名健康成年人随机分成5组:第1组采用常规剂量,第2~5组分别采用低剂量(200、160、100、80mAs)扫描。采用双盲法对图像质量独自评分,分析扫描剂量与图像质量评分的关系;比较第2~5组的CT剂量指数(CTDI vol)和平均剂量长度乘积(DLP)值相对第1组下降的比例。结果图像质量评分一致性好(κ=0.860,P=0.017),扫描剂量与图像质量主观评分呈正相关(r=0.512,P<0.01),第1~4组图像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第5组图像质量明显下降(P<0.05)。与第1组相比,第2~5组CTDI vol、DLP值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管电流为100mAs时,多层螺旋CT既能保证成人颅脑检查的图像质量,又能显著降低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低剂量螺旋CT齿科成像技术在口腔种植定位术前评估中的应用及临床价值。方法:将患有部分牙齿缺失且要求牙种植的45例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15例,在其他扫描参数不变的情况下,A、B、C 三组从机器上设定的最小毫安值开始分别采用60mA、80mA、100mA进行扫描,扫描完成后记录每例患者实际接受的放射线剂量长度乘积(Dose length product ,DLP)用于统计学分析,同时将扫描完的原始图像利用CT 机上的专业牙科后处理软件包(Dentascan)进行多种后处理重建并进行相关测量。结果:A、B、C 三组间患者接受的DLP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并且图像质量无明显下降,对颌骨各个径线的测量无任何影响。结论:使用低剂量60mA进行螺旋CT扫描既可以使患者免受大剂量放射线的损伤又能够为口腔种植医师在术前提供准确的测量数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比较低剂量与常规剂量CT引导下胸部穿刺受检者的X线有效辐射剂量的差异.方法 低剂量与常规剂量CT引导下胸部穿刺病例各100例,低剂量组扫描参数为36 mAs,110 kV,常规剂量组为90mAs,130 kV.根据CT机自动记录的受检者剂量长度乘积(DLP)计算X线有效辐射剂量(ED),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低剂量组与常规剂量组DLP分别为(50.45±23.79)mGy·cm和(240.59±98.87)mGy·cm,ED分别为(0.72±0.38)mSV和(3.36±1.39)mSv,两组DLP和ED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低剂量CT引导下胸部穿刺,可明显降低受检者的X线有效辐射剂量,符合放射防护最优化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低辐射剂量CT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CT扫描时的最佳管电流值,降低CT的辐射剂量。方法将连续60例HIE新生儿纳入本研究并按检查时间的先后顺序分成三组,150mAs组、100mAs组和75mAs组,其他扫描参数完全相同。比较三组患儿的CT辐射剂量(CT剂量容积,剂量长度乘积值)和图像质量。结果 150mAs组、100mAs组和75mAs组的CTDIvol和DLP分别为29.8mGy和238.4mGy·cm、19.9mGy和159.2mGy·cm、14.9mGy和119.2mGy·cm,100mAs组和75mAs组的辐射剂量分别比150mAs组的降低33%和50%,75mAs组的图像质量能满足诊断需求。结论使用75mAs为缺血缺氧性脑病新生儿进行CT扫描,即能保证图像质量满足诊断需求,又可大幅度降低辐射剂量,在临床中具有很高的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Care KV技术于胸部低剂量CT体检中的价值。方法 100例胸部健康体检者分成两组:A组采用常规胸部低剂量CT扫描方案,固定管电压120 kV,B组采用Care kV技术,参考管电压120 kV,其他扫描条件两组一致:采用管电流自动调节技术,参考管电流50 mAs。扫描后分别用客观和主观图像质量指标综合评价两组图像的质量,并记录CTDIvol、DLP,计算ED,然后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AB组图像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B两组受检者吸收有效剂量分别为(1.18±0.29)mSv和(0.82±0.24)mSv,B组较A组分别降低了30.5%。结论 CareKV技术在胸部CT扫描中可在保正图像质量不变的情况下降低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