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江海玉 《肝博士》2006,(3):61-62
何谓脂肪肝?直白的说就是肝细胞内脂肪堆积。正常成年人的肝脏重量是人体重量的2%左右,大约是1200~1600g,正常的肝脏脂肪是肝重量的5%以下,大约是60~80g,那么肝内脂肪超过这个重量也就是说肝内脂肪超过肝重的5%就是脂肪肝。  相似文献   

2.
李淑翠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17):3084-3084
脂肪肝又称肝内脂肪变性,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肪蓄积过多,脂肪含量超过肝重量(湿重)的5%(最高可达40%~50%),或在组织学上超过肝实质30%时,称为脂肪肝。脂肪肝绝大部分是由中性脂肪过量蓄积所致,也可因磷脂或胆固醇蓄积而致,后者被称为磷脂性脂肪肝或胆固醇性脂肪肝。脂肪肝可以是肝脏本身原因引起,也可以由其他一些原因如肥胖、某些疾病等影响脂肪代谢的结果。本文就我院2002年8月至2005年8月治疗的脂肪肝并发肝功能损害20例做临床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脂肪肝的研究近况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脂肪肝是一种脂肪代谢紊乱性疾病,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肪堆积过多。一般来说,正常肝脏中脂肪占肝脏湿重的3%~5%,如果脂肪含量超过肝湿重的5%,或是组织学上50%以上的肝实质脂肪化时,即称为脂肪肝。脂肪肝尤其与血脂成分中甘油三酯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4.
脂肪肝是多种因素造成肝脏脂肪代谢障碍,使脂类在肝内蓄积超过肝重的5%,或在组织学上肝脂肪化超过40%所致。脂肪肝目前临床诊断主要依靠B超检查,肝脏B超声像图的变化可为临床判断药物疗效提供依据,本文将我院1998~2003年收治的828例脂肪肝患者B超影像学追踪及血脂、生化检查的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中医药治疗脂肪肝的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脂肪肝是现代社会的常见病、多发病,是由于多种病因导致肝脏脂肪代谢紊乱所致的一组综合征。肝细胞内脂质积聚超过肝湿重的5%,或在显微镜下每单位面积含有脂肪滴的肝细胞超过30%,就称之为脂肪肝。脂肪肝是多种原因引起的肝脏脂肪变性,进一步发展可导致脂肪性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甚至肝癌的发生,其肝纤维化发生率达29%~39%。肝硬化发生率为8%~31%^[1,2]。脂肪肝已成为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等威胁人类健康的又一大类疾病,因此,研究脂肪肝的发病机制及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查阅了近10年来有关方面的文献资料。现将中医对脂肪肝的认识及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脂肪肝是由多种疾病和病因引起的肝脏脂肪性变。正常肝脏含脂量2%~4%,当肝细胞内脂质蓄积超过肝湿重的5%,光镜下每单位面积见〉30%的肝实质细胞出现脂变,称为脂肪性肝病(fatty liver disease,FLD),简称脂肪肝。  相似文献   

7.
疾病与营养系列讲座--脂肪肝的营养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常人肝内脂肪含量占肝湿重的2%~4%。若肝内脂肪含量超过肝湿重的5%或1/3以上的肝细胞有脂肪变性时,即称为脂肪肝。脂肪肝并非临床上一个独立性疾病,而是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质(主要为中性脂肪——甘油三酯)蓄积过多的一种病理状态。  相似文献   

8.
脂肪肝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肪堆积过多的病变。正常肝内脂肪占肝重的3%~4%,如果脂肪含量超过肝重的5%即为脂肪肝,严重者脂肪量可达40%~50%,脂肪肝的脂类主要是甘油三酯。脂肪肝一般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脂肪肝类似于急性、亚急性病毒性肝炎,比较少见,临床症状表现为疲劳、恶心、呕吐和不同程度的黄疸,并可短期内发生肝昏迷和肾衰,严重者可在数小时死于并发症,如果及时治疗病情可在短时间内迅速好转。[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武吉安 《肝博士》2012,(4):54-54
脂肪肝,顾名思义,是指肝细胞中脂肪含量异常增加。在正常情况下,肝内总脂肪量不超过肝重的5%,而脂肪肝的患者总脂肪量可高达肝重的40%~50%。  相似文献   

10.
金日 《开卷有益》2009,(11):23-23
脂肪肝是指人体肝细胞内蓄积了过多的脂肪。正常时,肝内脂肪只占肝组织的3%~5%,如果肝内脂肪含量超过了15%,不论什么原因造成的,都可以诊断为脂肪肝。  相似文献   

11.
879名体检者脂肪肝检出率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脂肪肝是一种脂肪代谢紊乱性疾病,常见于中老年人;多种疾病和病因均可引起肝细胞内脂肪堆积过多,一般来说,在正常肝脏中脂肪占肝脏湿重的3%~5%,如果脂肪含量超过肝湿重的5%,或组织学50%以上的肝实质脂肪化时,即为脂肪肝。诱发脂肪肝的危险因素有:嗜酒、肥胖、糖尿病、高血脂等。我院体检中心在对我市某单位879名工作人员的体检中,发现脂肪肝者128(14.56%)例。为有效预防脂肪肝的发生,我们对128例脂肪肝检出者的相关资料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2.
脂肪肝的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脂肪肝是由多种疾病和病因引起的肝脏脂肪变性,当肝脏对脂肪合成能力增加和(或)转运入血的能力下降时,脂类物质(主要为三酰甘油)在肝内蓄积过多,超过肝脏重量的5%,或组织学上50%以上的肝实质脂肪化时,即为脂肪肝。目前,根据饮酒与否,将其分为酒精性脂肪肝和非酒精性脂肪肝,后者又根据其病因分为肥胖性脂肪肝、高脂血症性脂肪肝、糖尿病性脂肪肝、营养失调性脂肪肝、药物性脂肪肝等。近年来,由于生活水平提高、饮食结构变化及预防保健措施相对滞后,脂肪肝发病率上升,发病年龄越来越小。我国脂肪肝的发病率已占平均人口的10%,  相似文献   

13.
钟竹意  章远 《开卷有益》2013,(11):62-63
在正常情况下,肝脏只含有少量脂肪,约占肝脏重量的4%~7%,其中一半为中性脂肪,其余为卵磷脂和少量的胆固醇。而脂肪肝患者的肝内脂肪的含量则超过肝脏重量(湿重)的10%。其中超过10%~25%为中度脂肪肝,超过25%~50%为重度脂肪肝。  相似文献   

14.
正常情况下,脂类含量约占肝重的3~5%,若含量超过肝湿重的10%,或组织学上肝实质脂肪浸润超过30~50%,称为脂肪肝。近30年来国内外统计患病率约为0.06~7.8%。引起脂肪肝的原因很多,全身性疾病、消化道或肝脏本身疾患,均可致本病,常见者如病毒性肝炎、糖尿病、酗酒、营养不良、妊娠、药物等。目前,国内病毒性肝炎发病率较高,其合并高脂血症和脂肪肝也较常见,后者降低了肝细  相似文献   

15.
脂肪肝是临床常见的弥漫性肝病,常缺乏特异的临床表现,极少数可发展成肝硬化。如果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可以阻止脂肪肝的进一步发展,甚至使其逆转。但目前国内外对之研究不甚深入。为进一步了解脂肪肝的发病机理及治疗情况,就有关脂肪肝的中西医研究现状综述如下。1现代医学对脂肪肝的研究概况脂肪肝是中性脂肪在肝内蓄积过多所致,主要为甘油三酯。脂类在肝内蓄积超过肝重的5%,或在组织学上如叽以上的肝实质脂肪化时,均可称为脂肪肝[’]。其常见的病因为单纯性肥胖、营养不良、糖尿病、酒精中毒、高脂血症。其它尚有内分泌障碍、…  相似文献   

16.
肝脏在脂类的消化、吸收、运转、氧化分解、转化、合成及分泌等代谢中起重要作用,并保持动态平衡。如动态平衡失常,脂类在肝内慢性贮积,超过肝重的5%时称为肝内脂肪浸润(脂肪肝)[1]。由于慢性脂肪肝多无明显的临床症状,或其症状常与其它肝病特别是病毒性肝炎相...  相似文献   

17.
肝脏是一个复杂而特别的器官,它没有痛觉神经,而且肝脏的代偿能力很强,只要还有30%的肝组织在起作用,仍然可以维持日常生活。正常肝脏内脂肪的含量约占肝重的4%-5%,其中2/3为磷脂,其余为中性脂肪、胆固醇、胆固醇脂等。在肝出现脂肪堆积时,脂肪的含量甚至可高达肝重的40%-50%,肝内脂肪蓄积超过肝重5%即称为脂肪肝。  相似文献   

18.
294例血脂浓度与B超诊断脂肪肝的探讨唐继光,高秀华(内蒙古民航急救中心)肝内脂肪含量超过5%则可诊断为脂肪肝。肝穿刺活体检查可确诊本病,但易造成一定组织损伤,故不能普遍应用。肝脏B超检查可提示本病,为探讨B超血脂浓度的关系,指导临床治疗,对294名...  相似文献   

19.
脂肪肝     
脂肪肝是指肝脏中脂肪异常增加。正常肝脏的脂肪含量约占肝脏重量的3~5%。肝脏的脂肪主要由不饱和的脂肪酸组成,这与脂肪组织不同。当肝脏内脂肪的含量超过肝重量(湿重)的10%,或在组织学上超过50%的肝实质脂肪化时,人们便称之谓脂肪肝。严重者脂肪含量可高达40~50%。脂肪肝时主要为脂肪酸和三酸甘油酯(即中性脂肪)量增加,胆固醇、胆固醇酯及磷脂等增加较少。脂肪肝为可逆性,在合理治疗后可恢复正常,故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0.
王刚  郑艳艳 《中国乡村医生》2009,11(24):190-190
脂肪肝主要为肝细胞中的中性脂肪、脂质沉着堆积过多、超过生理含量。正常肝脂肪含量约为5%,肝内脂肪的含量增加至40%~50%,或全肝脏1/3肝小叶脂肪沉积,称为脂肪肝。脂肪肝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病变,近年来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其发病率明显增高,发病年龄也越来越年轻化,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