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影响肾移植手术后移植肾失功的因素。方法接受同种异体肾移植手术的患者共750例,分析移植肾失功率及失功原因。应用Logistic分析影响移植肾失功的独立因素。结果 5年内移植肾失功率为3.87%,存活率为96.13%,肾移植受者的存活率为97.73%;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急性排斥反应、加速性排斥反应、感染,显著影响移植肾的存活率(P0.05)。年龄、免疫抑制方案对移植肾存活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移植肾冷缺血时间、肌酐恢复正常时间、患者1个月内状况(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急性排斥反应、加速性排斥反应、感染)均属影响移植术后移植肾存活的独立因素。结论对肾移植术后患者进行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急性排斥反应、加速性排斥反应、感染的发生进行严格控制,对提高移植肾的存活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接受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DCD)肾移植的临床疗效,评价DCD供肾质量与肾移植受者的预后和转归。方法:回顾性研究DCD供者和肾移植受者的临床资料,观察供肾质量评分、肾移植受者肾功能恢复情况、围手术期并发症、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DGF)和移植肾丢失的发生率与长期随访情况。结果:成功实施DCD 114例,供肾热缺血时间(5.6±2.2)min,冷缺血时间(6.5±1.6)h;非边缘性供肾(A级+B级)占92.11%,边缘性供肾(C级+D级)占7.89%;供肾获取、灌注、保存及修复过程顺利。228例终末期肾病患者成功接受DCD供肾肾移植手术,其中211例受者围手术期恢复顺利,术后6~14 d肾功能恢复正常;术后DGF的发生率为3.54%(8/228),术后20~45 d肾功能逐渐恢复;1例受者移植肾原发性无功能和3例受者移植肾动脉破裂出血切除了移植肾,围手术期移植肾丢失率为1.75%(4/228);无一例受者围手术期死亡。随访过程中, 213例受者肾功能稳定,8例受者发生移植肾功能衰竭,3例受者死亡。结论:DCD供肾肾移植的总体临床疗效良好,但仍存在潜在风险和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移植器官缺乏是目前全世界移植界面临的共同问题,我国每年100万尿毒症患者中,有50万患者等待肾移植,但只有 1%的患者获得移植机会[1,2].由于器官来源缺乏与等待移植患者人数不断增加,亲属捐赠成为解决器官缺乏问题的最可行方法.移植肾供者因为受传统观念、手术风险、医疗费用、医疗环境等多方面因素影响,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因此,有必要了解移植肾供者的心理状况,并实行切实有效的心理护理措施.笔者对45例亲属活体肾移植供者的心理状况进行分析,探讨如何对供者进行心理护理,从而争取供者的配合,使其达到最佳的心身状态,使活体肾移植手术得到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多次肾移植受者的临床病理表现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国家肾脏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2013年1月至2022年10月多次肾移植受者临床病理及预后资料。结果:共纳入38例多次肾移植受者,其中二次肾移植35例、三次肾移植3例。二次肾移植受者首次肾移植肾脏平均存活时间83.2月,29例行二次移植后行移植肾肾活检,肾活检距二次肾移植中位时间31月;病理类型中21例与移植排斥相关,8例为非移植肾排斥反应相关,其中7例复发或新发肾小球疾病。患者二次肾移植中位肾脏存活66(49,108)月,1年、3年和5年肾存活率分别为94.3%、88.6%和60.0%。首次移植肾存活时间≤6月患者和≤1年患者二次移植肾脏存活时间明显低于首次移植肾存活时间>6月患者(P=0.016)和>1年患者(P=0.049)。此外,首次移植肾失功至二次移植间的等待时间≤1年患者二次移植肾脏存活时间明显高于等待时间>1年患者(P=0.022)。3例患者三次移植肾存活时间分别为99月、115月、101月,第1例和第3例移植肾失功。结论:多次移植肾脏预后总体良好,再次移植肾存活时间与首次移植肾脏存活时间及再次...  相似文献   

5.
由于肾脏移植手术技巧的改进及新型免疫抑制剂和免疫抑制方案的进展,移植肾的近期生存率与长期生存率均有很大的提高,但肾移植至今仍面临许多亟待解决的困难。肾移植受者因其特殊性,发生急性肾衰竭(ARF)的可能性远高于一般人群。移植后早期的基础肾功能对移植肾长期生存有重要影响,故移植肾ARF的救治成功与否成为影响移植肾长期生存的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6.
肾移植与感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感染一直是肾移植术后最主要的并发症。在肾移植术后1年内。75%的移植肾受者至少发生1次感染。在肾移植术后任何一个阶段感染均构成移植肾受者的主要死亡原因。因而研究感染的特征及有效地预防及治疗,是肾移植成功与否的关键。在过去的30年中,肾移植经历了长足的发展(包括最佳的器官配型,移植前肾脏的保存、准备,手术方法的改进,选择性免疫抑制治疗方案的发展,以及人们对感染的进一步认识和有效处理),使得肾移植排异和感染的发生率均有所下降,特别是因某些技术因素面引起感染发生率明显下降。但是,由于抗排异治疗带来的免疫抑制必然使得移植肾受者易于  相似文献   

7.
老年肾移植     
由于肾移植技术的进步,迄今在已接受肾移植的25,000多例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病人中,约45%因移植肾的成活而获得生存。行此手术者多为20~40岁青壮年,初老期和老年期病人接受肾移植者甚少,而且移植肾的成活率和病人生存率均较青壮年为差。本文以世界统计资料为重点,参考本组对初老期病人行肾移植的经验,对老年肾移植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加以讨论。初老期病人肾移植的比率肾成活率及病人生存率据ACS/NIH1975年的世界统计资料,经随访调查清楚的14,479例肾移植中,51~  相似文献   

8.
探讨原位肾移植的手术适应证、手术技巧及临床效果.方法:对5例临床同种异体原位肾移植受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3例,女2例,年龄28~55岁,平均45岁,多囊肾1例,三次肾移植2例,二次肾移植髂血管粥样硬化2例,均先行左肾切除,再行原位肾移植,尿路重建采用肾盂-肾盂端端吻合,术后常规三联免疫抑制治疗.结果:手术经过均顺利,术后2例再次移植受者发生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DGF).术后1月平均血清肌酐(SCr) 124 μmol/L.术后随访6月~7年均带肾存活,4例受者移植肾肾功能正常,1例受者术后7年出现慢性移植肾肾病,SCr波动于340 ~462 μmol/L.结论:原位肾移植对于第二、三次肾移植,双侧髂血管条件不好的受者,原位肾移植能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多年来,血液透析单位不敢给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输血,因担心输血过敏会使他们失去肾移植的机会。可是1973年,Opelz 及其同事提出这可能是错误,因为没有输过血的患者,移植肾的存活率似比移植前曾输过1次以上血者低得多。其后,许多移植中心回顾性地分析了他们的结果,证实移植前输血的患者,移植肾的存活率较高。因此,许多移植中心修改了输血法。凡是要做肾移植者都预先输些血。移植术当天输血对移植肾的存活是否有良好的作用,目前仍有争论。Stiller 等认为有良好的效果,但尚未得到广泛证实。在大量的回顾性分析中,原先未曾输血而于肾移植者当天输4个单位血者,移植肾的存活无改善。可是在牛津有对照的临床试验中,获得完全不同的结果。以前未曾输过血的患者,在他们首次接受尸体肾移植时,随机分成输血组与不输血组,结果输血组移植肾1年存活率为85%;而对照的不输血组为34%。输血改善移植肾的存活原因未明,血液白细胞似  相似文献   

10.
移植肾输尿管坏死21例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移植肾输尿管坏死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总结21例尸肾移植术后发生输尿管坏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尿路重建,其中18例施行输尿管一膀胱再吻合术,3例施行移植肾输尿管与自体输尿管吻合术。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尿量、肾功能均恢复正常,移植肾彩超均未见异常。结论对于肾移植术后输尿管坏死首先要注意预防,在取肾、修肾时就要注意保护输尿管及其血液供应,提高手术技术及术后管理水平。一旦出现了输尿管坏死,在无创或微创的治疗手段无效后应及时采取手术干预。  相似文献   

11.
缺血和损伤对移植肾排异的影响许贤林王庆文综述关键词损伤肾移植急性排异中图法分类号R699.2在取肾和肾移植手术时,移植肾不可避免地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尸体供肾时,供肾还要遭受一些额外的损伤。一方面供者因急性病或创伤导致脑死亡,引起血流动力学的不稳定...  相似文献   

12.
新型免疫抑制剂和免疫抑制方案的使用,大大提高了肾移植的效果,使得肾移植的一年生存率稳定在90%以上,但是对于肾移植的远期存活并没有太大影响,移植肾的5年存活率在扩大标准尸体供肾、普通尸体供肾、活体供肾分别为54%、69%和80%[1].其中,慢性移植肾肾病(chronic allograftnephropathy,CAN)仍是移植肾失功的最主要因素,目前对于CAN患者的最佳免疫抑制方案仍不明确,本文将综述目前CAN免疫抑制剂变更的主要方法,并评价其疗效和不良反应,为临床更好的治疗CAN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影响肾移植远期预后的主要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改善肾移植的远期预后和通过增加供体而增加肾移植的数量 ,是现今肾移植面临的两大问题。本文扼要介绍影响肾移植远期预后的主要因素 ,以及可能有助于克服供体短缺的一些措施。1 影响肾移植远期预后的主要因素影响肾移植远期预后的因素很多 ,其中最重要的因素包括[1~ 3] :1.1 移植中心效应 美国一项对 2 70 0 0多例尸体肾移植的回顾性研究结果显示 :不同移植中心 ,其移植肾 1年存活率从 52 %到 10 0 %不等 ,移植肾半寿期 (agrafthalf life)从 3年到 2 5年不等。目前认为 ,移植中心效应是影响肾移植预后最重要的因素 ,…  相似文献   

14.
活体亲属供肾移植是指将活体的肾用手术的方法移植到另一个体,两者社会关系为近亲。这种手术在一些国家的肾移植中占有很大比例(如美国为25%,土耳其为85%)㈩,我国只见零星报道。我们于2002年6月成功地为1名病人施行活体亲属供肾移植术,目前病人各项指标接近或达到正常,移植肾未发生排异反应,精神状态及生活质量都有较大的改善。现就有关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肾移植患者泌尿系统感染(UTI)的相关影响因素及其特点。方法 80例肾移植术后UTI患者,按年龄段分为低龄组(22~40岁)和高龄组(41~69岁),对两组性别、年龄、发生UTI次数、尿液微生物检查、透析类型、血清肌酐、免疫诱导、免疫抑制、发生移植肾急性排斥反应、有无糖尿病史、发生慢性移植肾肾病、发生移植肾失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80例肾移植术后UTI患者中男35例、女45例,女性患者UTI发病率较男性高(P<0.05);其中75.0%(60/80)患者出现至少2次UTI;45.0%(36/80)患者临床表现不典型,32.5%(26/80)患者无任何症状;尿液微生物检查发现39例份尿标本细菌阳性,大肠埃希菌占41.0%(16/39),30.0%(24/80)患者尿液中未找到任何致病菌。肾移植术前血液透析替代治疗的尿毒症患者术后UTI的发生率为70.0%(56/80)。肾移植术后2例膀胱输尿管反流、3例前列腺增生、5例移植肾结石患者均发生UTI。高龄组(66.3%,53/80)UTI患者的发生率高于低龄组(33.8%,27/80),且有糖尿病史、慢性移植肾肾病发生率、移植肾失功发生率均高于低龄组(P均<0.05)。结论年龄、性别、糖尿病、术后输尿管膀胱反流、前列腺增生、移植肾结石及术前长时间血液透析等都是肾移植患者发生UTI的高危因素,且肾移植患者UTI具有高发性、反复发作性、临床表现不典型性、以大肠埃希菌为主要致病菌等特点。高龄组肾移植UTI患者合并糖尿病易增加慢性移植肾肾病以及移植肾失功发生的风险。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脑-心双死亡器官捐赠(DBCD)供肾与传统尸体供肾移植的3年疗效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四川省人民医院器官移植中心2009年11月至2012年1月的24例DBCD供肾移植受者及同期59例传统尸体肾移植受者,所有受者术后随访3年,比较两组受者肾移植术后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及3年内感染、排斥反应发生率,术后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发生率,术后收缩压、舒张压、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术后新发肿瘤发生率、钙调神经蛋白抑制剂(CNI)药物转化率;以及肾移植术后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 GFR)情况,人/肾1年、2年、3年存活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DBCD肾移植组术后移植肾功能恢复延迟(DGF)和感染的发生率为33.3%和37.5%,而传统尸体肾移植组为11.9%和2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d和14d,DBCD肾移植组的e GFR低于传统尸体肾移植组(P0.05),但术后1个月至3年,两组受者的e GF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BCD肾移植组术后1年、2年和3年的移植人/肾存活率分别为95.8%、87.5%、83.3%和95.8%、83.3%、75.0%,而传统尸体肾移植组分别为98.3%、94.9%、88.1%和96.6%、93.2%、78.0%,两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DBCD肾移植术后发生DGF及围手术期感染的发生率较高,但其长期疗效与传统尸体肾移植相当。  相似文献   

17.
短血管活体亲属供肾肾移植术22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提高短血管活体亲属供肾肾移植术成功率的方法。方法取活体亲属供肾移植患者22例,左侧供肾16例,右侧6例。取供肾时仅获取肾动、静脉约2cm。肾移植术中充分游离受体髂外动脉、静脉,将供肾动、静脉与髂外动、静脉端侧吻合;操作空间仍狭小影响血管吻合除去带碎冰的肾袋,应用冰盐水持续冲洗移植肾保持低温。结果取肾术手术时间(180±30)min,供者术后血肌酐均较术前增高,6~10d降至正常范围,平均住院(7±3)d。。肾移植术手术时间(160±25)min。移植肾功能恢复正常时间3~15d,平均住院(17±4)d。复查血管超声,未出现肾动、静脉血栓或髂、股静脉血栓等并发症。无急性肾小管坏死出现。结论短血管供肾行肾移植术时充分游离受体髂血管和去除’肾袋应用冰盐水持续冲洗移植。肾保持低温方法可提高肾移植术的成功率,且较为安伞。  相似文献   

18.
目的:回顾性分析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相关肾炎(AAGN)患者接受肾移植后的转归。方法:11例AAGN患者[男4例,女7例,中位年龄48(33.5~52.5)岁]接受肾移植。采用激素、吗替麦考酚酯联合他克莫司/环孢素A三联抗排斥治疗。肾移植后排斥反应及其类型均经移植肾活检病理诊断。回顾性分析移植肾预后、血管炎复发及血清ANCA对移植肾预后的影响。结果:11例AAGN均为MPO-ANCA相关血管炎,10例在肾移植前接受肾脏替代治疗,中位时间为30.5(14.8~50.5)个月。肾移植前均无血管炎活动(BVAS 0分),7例血清MPO-ANCA阳性。肾移植术后均未出现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4例(36.4%)发生急性细胞性排斥反应,分别有1例术后18个月和22个月发生血管炎复发和慢性体液性排斥反应。术后中位随访56(46.5~135)个月,随访末8例(72.7%)血清肌酐水平正常,2例血清肌酐升高,1例移植肾失功。5年人、肾生存率分别为100%和90.9%。术前ANCA阳性与阴性患者比较移植肾排斥反应发生率和血管炎复发率均无显著差异。结论:AAGN患者肾脏移植后远期预后好,血管炎复发率低,但术后早期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高,应加强预防抗排斥反应。  相似文献   

19.
肾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肾病的有效方法。目前国内某些医院施行肾移植术已取得良好效果,肾移植后病人及移植肾的1年存活率分别为93.3%~93.7%、78.8%~83.7%,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但由于免疫学尚未完全解决,异体肾移植后1~6个月 内约有75%的病人可发生1~3次急性排斥,这是导致移植肾丧失功能的主要原因,占肾失功能的73.5%~94.8%。因此,重视急性排斥的诊断和治疗,仍是提高肾移植成活率的重要课题。 一、急往排斥的诊断 急性排斥多发生于肾移植后半年内,偶有发生于术后8年的报告。  相似文献   

20.
移植肾纤维化的分子病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过去 2 0年中 ,尸体肾移植 1年存活率已超过80 % ,亲属活体肾移植存活率达 90 %~ 95 %。但远期存活率却无显著提高 ,约 5 0 %的移植肾短期内会出现肾功能减退 ,在术后的 10年中需行透析或再次肾移植治疗[1,2 ] 。导致上述结果的常见原因为慢性排斥导致的移植肾纤维化 ,其实质为一种慢性移植肾肾病 (chronicgraftnephropathy ,CGN)。近年来 ,随着对移植肾纤维化分子病理机制的深入了解以及新型免疫抑制剂的不断涌现 ,人们对CGN的预防和治疗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 ,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本文就这方面的研究进行概述。1 临床与组织病理学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