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山丘地区现场灭螺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适合山丘地区的灭螺方法。方法采用单纯灭螺法、复合灭螺法和改良灭螺法分别对1000 m2的有螺面积进行灭螺,比较3种灭螺方法的用工投入和1年后的灭螺效果,并于2006年和2007年采用改良灭螺法进行了扩大灭螺试验。结果单纯灭螺法、复合灭螺法和改良灭螺法的用工投入分别为1.5、75工和22工;1年后有螺面积压缩率分别为25%、100%和100%;改良灭螺法扩大灭螺有螺面积压缩率为96.48%,以往单纯灭螺法的灭螺效果为36.47%,改良灭螺法的灭螺效果比单纯灭螺法提高了164.54%。结论单纯灭螺法因效果差而不可取;复合灭螺法投入大,且易损坏农田设施,很难广泛应用;改良灭螺法投入适中,简单易行,效果理想,可广泛应用于山丘地区灭螺。  相似文献   

2.
常山县药物灭螺承包责任制绩效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目的 探索山丘地区复杂环境灭螺新模式, 为制定灭螺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方法 由政府主导实施血防灭螺承包责任制, 灭螺结束后对当季灭螺质量进行评估, 第二年春季对近期灭螺效果进行评估。结果 结果 实施灭螺承包责任制后,钉螺面积下降率从承包前的53.4%上升至承包后的100%, 螺点压缩率从54.6%上升到100%。灭螺所需投入从2.03元/m2 下降至0.69元/m2 , 灭螺成本从3.73元/m2 下降至0.75元/m2 , 灭螺工效从承包前的12.0 m2 /工上升至承包后的36.7 m2 /工。灭螺药物每年使用量从7.50 t下降到3.20 t, 下降了57.3%。群众血防灭螺承包责任制知晓率和认可率均为92.5%。结论 结论 实施血防灭螺承包责任制后, 山丘地区复杂环境灭螺资金使用绩效、 灭螺质量、 灭螺工效得到大幅度提高, 节约了灭螺药物。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消灭山丘地区复杂环境和水产养殖区域钉螺的有效方法,为制定灭螺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全面实施组织上、行动上和措施上的无障碍灭螺举措,灭螺结束后对当年灭螺质量进行评估,一年后对近期灭螺效果进行评估。结果当年灭螺质量合格率达95.50%;一年后有螺面积从2006年的133 130m2压缩到2007年春的18 720m2,有螺面积压缩率达85.94%。结论实施无障碍灭螺举措,山丘地区复杂环境和水产养殖区域的灭螺难题是能够突破的。  相似文献   

4.
内陆渠道氯硝柳胺喷粉灭螺效果评价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评价4%氯硝柳胺乙醇胺盐粉剂和喷粉法渠道灭螺效果,探索适用的渠道灭螺方法.方法现场观察4%氯硝柳胺乙醇胺盐粉剂渠道喷粉灭螺效果和灭螺工效,并以50%氯硝柳胺乙醇胺盐可湿性粉剂喷洒灭螺作平行对照.结果4%氯硝柳胺乙醇胺盐粉剂喷粉灭螺后10 d渠道钉螺校正死亡率为92.66%,活螺密度下降率为93.78%;50%氯硝柳胺乙醇胺盐可湿性粉剂喷洒灭螺后10 d钉螺校正死亡率为82.43%,活螺密度下降率为85.83%.喷粉法平均每台喷粉机每天灭螺4 366.67 m2,平均每个人工灭螺1 455.56 m2;喷洒法平均每台灭螺机每天灭螺7 800.00m2,平均每个人工灭螺975.00m2.喷粉法每个人工灭螺面积较喷洒法多480.56 m2,工效较喷洒法高49.29%.结论4%氯硝柳胺乙醇胺盐粉剂渠道喷粉灭螺效果和灭螺工效显著优于50%氯硝柳胺乙醇胺盐可湿性粉剂喷洒灭螺.  相似文献   

5.
为寻找适合长江江滩的灭螺方法,压缩钉螺面积,于1995年5月在洪山区天兴乡进行了氯硝柳胺乙醇胺盐可湿性粉剂土埋缓释灭螺研究。通过对2g/m2、4g/m2土埋缓释和2g/m2、4g/m2机喷两种灭螺方法对比观察,结果显示:灭后15d两种灭螺方法的效果相仿,其钉螺校正死亡率均在91%以上;灭后30d,缓释4g/m2剂量组活螺密度下降率为98.42%,活螺框减少率为94.16%,钉螺校正死亡率为97.25%,其效果优于缓释2g/m2及机喷2g/m2、4g/m2剂量组;灭后180d的远期效果亦以缓释4g/m2剂量组最佳,3项指标分别为93.99%、91.92%和95.31%。此法操作简便,其费用仅为机喷的1/3,适合于大面积长江江滩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灭螺机喷洒药液灭螺的现场应用效果。方法使用灭螺机和喷壶对现场有钉螺沟渠喷洒药液灭螺,对比观察灭螺机现场使用效果。结果机动灭螺机喷洒药液灭螺8740m ^2,喷药后6个月考核,钉螺面积下降97.3%,有螺框出现率下降98.8%,活螺平均密度下降99.2%;喷壶人工喷洒药液灭螺9629m ^2,喷药后6个月考核,钉螺面积下降44.8%,有螺框出现率下降51.4%,活螺平均密度下降45.2%。结论灭螺机现场灭螺效果明显优于喷壶。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适合大面积苗木田的经济有效的灭螺方法。方法选择2块大面积有螺苗木田块为试验现场,设试验组和对照组。2011年5-10月,试验组交替使用杀螺剂和除草剂进行灭螺(净化灭螺法);对照组用铲草土埋加药杀进行灭螺(改良灭螺法),连续3年观察灭螺效果,并进行成本分析。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连续3年均未发现活螺,两组灭螺成本分别为0.90元/m2和1.80元/m2。结论采用净化灭螺法在苗木田环境灭螺效果理想,且成本较低。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观察芦山县氯硝柳胺灭螺的效果。方法在该县开展氯硝柳胺泥敷灭螺和喷洒灭螺,灭螺后考核评价灭螺效果。结果 2004—2008年芦山县反复累计药物灭螺5 490万m2,泥敷灭螺占14.50%,喷洒灭螺占85.50%,钉螺面积从620万m2降到14.9万m2,钉螺面积减少97.60%。泥敷灭螺后钉螺平均死亡率96.23%,钉螺平均密度从2.21只/框(每框=0.11m2)下降到0.15只/框,钉螺平均密度下降了93.21%。结论氯硝柳药物灭螺能有效压缩钉螺面积,降低钉螺密度,泥敷灭螺效果好,建议在现场灭螺中根据环境特点选择灭螺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目的 观察土埋氯硝柳胺缓释法在云南山区梯田环境的灭螺效果。方法 方法 在云南山区选择一块梯田, 分隔后随机分成A、 B、 C、 D 4组, 其中A、 B、 C 3组为实验组, D组为对照组。实验组分别按剂量6、 12、 24 g/m2 实施土埋氯硝柳胺缓释法灭螺, 对照组50%氯硝柳胺乙醇胺盐可湿性粉剂2 g/m2 喷洒灭螺。结果 结果 施药6个月和1年后活螺平均密度下降率、 土埋氯硝柳胺缓释法24 g/m2 组分别为89.90%和96.80%, 对照组为40.35%和59.11%, 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 0.5年 = 151.24,χ2 1年 =117.14, P均<0.01)。结论 结论 土埋氯硝柳胺缓释法灭螺效果较好, 适用于缺水的山区梯田等环境灭螺。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在南京市大规模的灭螺工作中应用全程督导的方法,观察灭螺现场应用此法的灭螺效果。方法南京市疾控中心组织血防专业人员成立“市灭螺质量督导组”,在灭螺期间,组内每个成员负责一个区(县),对该区(县)的灭螺工作进行全程督导,控制质量。遇到不合质量要求的及时督促整改,确保灭螺质量达标。结果2005年春季全市共完成灭螺面积4175万m^2,考核有螺区(县)61个条块,有52个条块钉螺死亡率达100%,钉螺平均死亡率97.64%(5752/5891);2006年春季全市共完成灭螺面积3810万m^2,考核有螺区(县)47个条块,有42个条块钉螺死亡率达100%,钉螺平均死亡率99.63%(2729/2739);2007年春季全市共完成灭螺面积5333万m^2,考核有螺区(县)32个条块,钉螺死亡率均达100.00%(1508/1508)。结论全程督导对发挥灭螺人员的积极性、增强质量意识、保证灭螺效果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和掌握安徽省钉螺分布特征及变化规律,为制订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于每年春季,采取系统抽样结合环境抽样的方法对全省现有螺环境、历史有螺环境以及可疑有螺环境进行螺情分布情况调查,建立各环境钉螺调查数据库,统计分析有螺面积、感染性钉螺面积、活螺密度以及感染性钉螺密度等螺情指标.结果 安徽省有螺环境和感染性钉螺环境数量均呈现逐年减少趋势,2010年查出的有螺环境和感染性钉螺环境数量分别较2006年减少了7.25%和56.12%.全省有螺面积2006~2010年总体变化不大,呈窄幅波动状态,但不同类型环境中湖滩钉螺面积2009年出现较大幅度上升,其钉螺面积2009年较2008年增加了 34.98%.全省感染性钉螺面积总体呈现下降趋势,2009年感染性钉螺面积由2006年1285.989 5hm2下降为560.253 8hm2,下降了56.43%.但2010年感染性钉螺面积有所回升,2010年全省感染性钉螺面积较2009年上升了28.87%.2006~2010年全省活螺平均密度均在1只/0.11m2以下,佃感染性钉螺密度自2006年以后下降较为明显,2007年较2006年下降了59.07%,2007~2010年全省感染性钉螺密度在0.000 62~0.000 88只/0.11m2之间波动.结论 安徽省感染性钉螺分布环境数量呈现徘徊以及感染性钉螺面积出现上升势头的状况,将成为全省进一步巩固防治成果的重要隐患,为实现到2015年全省达到血吸虫病传播控制目标,应进一步推广实施传染源控制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加强对易感环境药物灭螺力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目的 对湖沼地区垸内有螺环境进行分类定级, 以提高查螺工作效率, 实现有螺环境分类管理。方法 方法 选择湖 北省湖沼型血吸虫病流行区江陵县廖堤村和熊堤村为试验村, 对其有螺环境按500 m为段进行分段, 采用系统抽样法, 以 50 m和10 m设框分别对两村进行调查。按是否发现感染性螺点、 有无野粪污染对有螺环境进行分类, 统计两村各类有螺 环境处数及面积。收集荆州市近5年来感染性螺点数据, 按钉螺平均密度对有螺环境进行分级, 探索有螺环境级别与感染 性螺点数和有螺框出现率之间的关系。结果 结果 荆州市近5年来共有1 967处感染性螺点, 有螺环境级别与有螺框出现率呈 正相关关系 (rs= 0.77,P<0.01), 有螺环境为5级时, 感染性螺点数构成比为3.1%, 有螺环境为2~3级, 感染性螺点数构成 比达56.3%。两试验村共有39处有螺环境, 1、 2、 3类环境分别为1、 18、 20 处, 面积分别为1 080、 51 640、 41 220 m2 。50 m设 框与10 m设框查出的有螺环境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 =4.667,P>0.05), 但后者查螺用时约为前者的3倍。结论 结论 对垸内有螺环境采用分类定级的查螺模式, 可掌握查灭螺重点。分段定框查螺可节省查螺时间和人力资源, 提高工作效 率, 同时也可掌握有螺环境的螺情分布现状, 从而有利于实现对垸内有螺环境分类管理。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索湖沼型血吸虫病流行区垸内钉螺控制策略与措施,为控制与阻断血吸虫病传播提供有效方法。方法收集湖南省君山区血吸虫病流行及防治资料,对1998-2017年君山区垸内钉螺指标变化与钉螺控制措施进行效果分析。结果君山区垸内钉螺面积由1998年的1 496.66 hm2减少至2017年的23.48 hm2,累计减少了98.43%;活螺出现率和活螺平均密度分别由2003年最高的20.61%和0.45只/0.1 m2下降为2017年的2.06%和0.03只/0.1 m2;感染性钉螺面积最高的为2001年,共发现了79.36 hm2,2007年以后则未再查获感染性钉螺。1998-2017年,各级财政投入到君山区血吸虫病防治经费共39 885.7万元,其中用于垸内药物灭螺8 177.09万元、垸内环境改造灭螺21 350.00万元。结论药物灭螺结合环境改造的综合治理措施,对控制并消灭垸内钉螺效果显著,但要加强对历史有螺区域的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钉螺压碎器在批量检测血吸虫感染性钉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制作钉螺压碎器和逸蚴三角瓶,将未感染血吸虫的钉螺按50、100、200、300只分成4组,分别装入逸蚴三角瓶中,每组10瓶;从每组中随机选3瓶,将实验室人工培养的血吸虫感染性钉螺12只分别投入各瓶,每瓶1只;将装有感染性钉螺的逸蚴瓶放回各组统一编号。用钉螺压碎器压碎钉螺,记录各组碎螺率、施压次数与时间;待钉螺全部被压碎后,加水并取水膜至显微镜下观察,记录尾蚴数量并计算各组尾蚴检出率。现场采集钉螺,用压碎法和钉螺压碎器改良压碎逸蚴法(压逸法)进行检测,计算二者的符合率。结果采用钉螺压碎器压碎50、100、200、300只钉螺,各组碎螺率均为100%,每组平均施压次数分别为15.70、23.20、32.20、39.20次,平均施压时间分别为1.01、1.70、2.00、3.00 min,施压次数、时间与批量钉螺只数呈正相关(r=0.68、0.73,P均0.01);各组尾蚴检出率均为100%。现场应用中,压碎法检测钉螺109只,钉螺压碎器压逸法检测620只,均未发现感染性钉螺,两种方法符合率为100%。结论钉螺压碎器操作简单、省力,具有现场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安徽省感染性钉螺分布变化趋势。方法收集2006-2009年全省钉螺调查数据,建立感染性钉螺分布数据库,用GPS对感染性钉螺环境定位,再用GIS软件绘制感染性钉螺环境分布电子地图,分析感染性钉螺分布变化。结果 2009年全省感染性钉螺环境数、面积、平均密度和钉螺感染率分别比2006年下降了43.3%、43.1%、61.9%和60.9%。其中山丘型地区呈逐年下降趋势,湖沼型地区总体呈下降趋势,但2009年较2008年有所回升。感染性钉螺空间分布年间变化较大,2~4年连续或间隔年份再次发现的感染性钉螺环境数占总数的29.5%,仅出现1年的环境占70.5%。结论近年来安徽省感染性钉螺分布虽呈下降的趋势,但控制感染性钉螺的难度也在加大,要加强传染源控制措施的落实,控制和减少感染性钉螺。  相似文献   

16.
荆州市感染性钉螺环境分布调查及处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系统抽样结合环境抽查法进行查螺, 对粪检阳性病人可能的感染地点进行问卷调查。调查表明荆州市 2004-2010年有1 721处感染性螺点, 其中94.1%的感染性螺点与最近居民点距离为500 m, 97%的粪检阳性病人自认的感染地点与最近居民点距离为400 m。采用问卷法调查粪检阳性病人有助于快速确定感染性钉螺环境。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掌握仪征市钉螺与血吸虫病病情相关情况,探讨血吸虫病控制策略和措施。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分析比较2002-2011年仪征市有螺面积、感染性钉螺面积、钉螺密度、感染性钉螺密度和钉螺感染率变化情况;流行村人群血检阳性率、粪检阳性率和急性血吸虫病发生率以及家畜粪检阳性率变化情况。对螺情与病情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钉螺面积、感染性钉螺面积、血吸虫病情呈逐年下降趋势。感染性钉螺面积与钉螺面积、急性血吸虫病例与感染性钉螺面积、钉螺面积与居民血吸虫病感染率均呈正相关关系(r = 0.732,0.678,0.774,P 均< 0.05)。结论 控制血吸虫病疫情必须消灭感染性钉螺,压缩有螺面积,实施综合性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8.
安徽省感染性钉螺分布现状与调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了解安徽省血吸虫感染性钉螺分布现状与特点。方法2007年收集安徽省钉螺调查的数据和各感染性螺点的GPS定位数据,建立感染性钉螺分布空间数据库,用ArcGis9.1绘制电子地图,分析全省感染性钉螺分布现状。结果2007年全省查出331处感染性钉螺环境,其中湖沼型流行区占62.5%,山丘型流行区占37.5%;现有感染性钉螺面积682.6hm^2,其中湖沼型地区占85.5%,山丘型流行区占14.5%。江滩和沟渠分别是湖沼型和山丘型流行区感染性钉螺分布最多的环境;97.2%的感染性钉螺环境分布于未控制村和疫情控制村。草是感染性钉螺分布最多的植被,其次为芦苇与树林。结论全省感染性钉螺的分布与水系的分布关系密切,湖沼型地区感染性钉螺分布在长江的两岸江滩、洲滩及其支流水系的河滩、湖泊的湖滩,山丘型地区感染性钉螺分布在河流、灌区或多种特殊环境。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2016年安徽省钉螺调查结果,为制定全省“十三五”血吸虫病防治规划提供依据。 方法 2016年安徽省根据《全国钉螺调查方案》开展钉螺全面调查,调查环境包括现有钉螺环境、历史有螺环境和可疑钉螺孳生环境,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 2016年安徽省共调查了22 848处环境,未发现血吸虫感染性钉螺。全省历史有螺环境17 927处,其中环境类型未改变的占71.2%、部分改变的占19.3%、彻底改变的占9.5%;历史累计有螺面积14.10 亿m2。全省现有钉螺环境共4 830处,分布于7个市38个县(市、区),有螺面积2.65 亿m2,其中2016年新发现有螺面积1 287.65 hm2、复现1 375.32 hm2。全省平均活螺密度0.392 0只/0.1 m2,平均活螺框出现率为12.93%。有螺环境中,湖沼型和山丘型环境数分别占22.4%和77.6%,有螺面积分别占86.7%和13.3%;杂草为有螺环境中最主要的植被类型,在环境数(占82.2%)、有螺面积(占57.3%)和活螺密度(0.413 9只/0.1 m2)方面占比均较高。按环境类型统计,沟渠型在有螺环境数(占56.8%)、平均活螺密度(0.570 3只/0.1 m2)和平均活螺框出现率(18.57%)方面占比较高,滩地型有螺面积(占87.8%)占比较高。全省首次发现钉螺和感染性钉螺的年份分别为1950年和1952年,最近一次发现感染性钉螺的年份为2012年。现有螺环境主要沿长江水系分布。结论 首次建立了安徽省钉螺分布数据库和电子地图,结果能较真实地反映全省钉螺分布历史与现状,可为制定全省“十三五”血吸虫病防治规划和今后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目的 对丹棱县水库湿地螺情进行监测, 为该类地区钉螺控制提供依据。 方法 方法 选择该县中、 小型水库各1 座, 对水库周围各类环境螺情进行调查, 计算并比较两水库上下游以及各主要环境的有螺框出现率和活螺密度等指标。同时, 收集两水库下游邻村灌区逐年螺情资料, 分析螺情变化趋势。 结果 结果 梅湾水库地处深丘, 有螺框出现率为4.29%,活螺最高密度为28.00只/0.1 m2 、 平均密度为0.38只/0.1 m2 ; 上、 下游有螺框出现率分别为0.17%和22.16%,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 = 1 267.40, P < 0.05), 以溢洪道最高 (51.69%); 下游活螺最高密度及平均密度分别是上游的7.00倍和656.10 倍。竹林坎水库地处浅丘, 有螺框出现率为17.29%, 活螺密度最高为38.00只/0.1 m2 、 平均密度0.61只/0.1 m2 ; 上、 下游有螺框出现率分别为12.95%和50.92%,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 = 194.68, P < 0.05), 以溢洪道最高 (65.74%); 下游活螺密度最高和平均密度分别为上游的5.43倍和10.00倍。水库建成后, 两座水库下游邻村灌区历史有螺面积占整个修建前后的 57.26% (398 030 m2 /695 160 m2 );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 下游邻村有螺面积呈曲线下降趋势, 期间曾多次回升。 结论 结论丘陵水库湿地适宜钉螺孳生, 且浅丘比深丘螺情更重。该类地区钉螺易扩散, 有螺情反复的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